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重油开采过程中的沥青质沉积问题,对塔河油田井筒沉积物进行了物性分析,研制了一种低毒环保的乳化型分散抑制剂,考察了分散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乳化体系中的油相分散剂为RJY200,抑制剂为十二烷基苯酚时,抑制率在90%以上;当十二烷基苯磺酸∶S20为7∶3时,乳液体系在常温下静置7 d仍保持稳定。添加沥青质分散抑制剂前后的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表明,沥青质分散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氢键、π-π堆积作用等,吸附、嵌入到沥青质分子层间,使沥青质分子的极性减弱,平面堆砌的聚集结构被分散,抑制沥青质沉积物产生。  相似文献   

2.
卢群 《广州化工》2022,(16):74-77+93
在油气开采与生产过程中,原油沥青质沉积的问题屡见不鲜。通过对原油中沥青质的沉积规律研究,筛选并评价了11种不同的沥青质抑制剂,其中抑制剂1的抑制效果达96.79%。抑制剂的加入使得沥青质颗粒更好的溶解到原油中,起到了“增溶”作用。抑制剂分子可以使得沥青质颗粒粒径分布变窄,平均粒径由3480.6 nm减小至476.3 nm。研究为原油中沥青质沉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分析了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为抑制剂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渤海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易在筛管及近井地带处形成有机垢堵塞,导致渗流通道减小,降低油井产油量。针对稠油中有机垢堵塞导致产量下降问题,研制出适合稠油油藏的降粘解堵型清洗体系HC-1。HC-1由优选后溶剂油为主剂,添加一定量表面活性剂、高效降粘剂和互溶剂研制而成,并采用沥青质溶解速率仪、马尔文3000激光粒度仪和岩心流动试验仪等,测试HC-1溶沥青速率、分散性、降粘率、洗油率及储层保护性能。结果表明:20%降粘解堵型清洗体系HC-1溶解沥青速率为2.95 mg/(mL·min),对原油降粘率为97.37%;体系水溶液乳化分散成纳米和微米级别液滴,乳状液粒径体积粒度中值Dv50为175 nm;对原油清洗效率为97.11%,岩心渗透率恢复值为96.92%,对原油清洗和储层保护性能良好。降粘解堵型清洗体系在L油田修井过程中现场应用3井次,清洗后油管外壁无油污,作业后日产油量为作业前的1.19~1.76,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爱英  张文秀  舒福昌  李论  李濛  雷斌 《化工进展》2019,38(z1):110-115
原油开发中出现沥青质沉积问题,会导致油井及集输管线堵塞,从而影响原油正常生产和油田的高效开发。本文通过对BA原油中沥青质进行元素、XPS和FTIR分析,可知该沥青质表面官能团以碳氢化合物(C-C,C-H)为主,还含有硫酚和硫醇等脂肪类硫以及羧基等酸性官能团,可为沥青质沉积抑制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抑制剂是通过破坏沥青质缔合体的相互作用来达到抑制聚沉的作用,利用激光粒度仪对原油加正庚烷(沉淀剂)后沥青质颗粒的粒度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油样中加入含有胺基碱性基团的抑制剂FAE183,能抑制沥青质的絮凝与沉淀,使沥青质颗粒的粒径显著减小。由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分析可知,FAE183抑制剂与沥青质的主要作用机理为酸碱作用,并辅以氢键作用和偶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沥青质沉积问题已成为石化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添加液体沥青质抑制剂进行防治是目前主要的沥青质抑制手段,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固体沥青质抑制剂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对沥青质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调研,对沥青质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缓释固化技术进行综述,为日后学者研究沥青质沉积抑制办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M油田为碳酸盐岩储层,原油相对密度为0.9487,比重指数为17.65,属于重质原油.原油中沥青质质量分数为17.7%,高含量的沥青质在生产过程中易在井筒内沉积,导致井筒、电潜泵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油田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原油特征、沥青质特征实验,得到了原油具体组成和胶体不稳定指数等原油特征,并得到了沥青质沉积物组成及具体结构特点、絮凝初始点、沉淀量等关键参数.在对原油和沥青质实验分析的基础之上,开展了沥青质沉积抑制剂、解除剂的筛选和优化实验,得到了适用于该油田的阳离子型沥青质沉积抑制剂和水基乳化低毒性沥青质解除剂体系.  相似文献   

7.
总储量占渤海油田储量65%的稠油油田,由于原油粘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易在井筒和筛管处形成有机垢沉积,堵塞流道进而降低油井产量,以往采用地热水、柴油和常规洗井液的洗井效果不佳或洗井成本偏高。对此,室内研制出一种新的清洗有机垢的体系—复合高效洗井液,通过TEXAS-500C仪器检测、奥林普斯电子显微镜观察、油砂清洗分离及乳化和破乳分析等实验手段,评测了复合高效洗井液降低水溶液界面张力、分散原油能力、溶解沥青质能力及对原油破乳的影响等指标,并相继在渤海油田实施了数十口井,取得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证明了复合高效洗井液体系具有高效的有机垢清洗能力及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临盘油田盘二断块为复杂断块中、高渗稠油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在开发过程中,因胶质和沥青质在孔隙介质内絮凝沉淀形成有机垢,造成渗透率下降。利用岩芯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了温度、原油组分、速度变化对有机垢形成及有机垢对地层的伤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增加或注入速度的增大,形成有机垢堵塞地层,造成渗透率下降,地层渗透率越低,有机垢堵塞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Z1):123-127
针对塔里木哈拉哈塘油田管线内沥青质沉积问题,分析了油井沉积物特征,筛选多种化学剂,研制出效果更好的油基沥青质分散剂,确定了最佳配比浓度,并对该剂的沥青质分散溶解与沉淀抑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针对油井沉积物溶解速率在常温下达3.26 mg/mL·min,溶解速度快;抑制对比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剂抑制率达79.67%,抑制效果最好;浓度优化试验表明0.5%为最优加剂浓度,抑制率达83.22%。  相似文献   

10.
有机垢是造成油气层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某些损害是永久性和不可逆的,因此有必要对有机垢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以期对有机垢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解除措施。通过实验证明,温度下降更有利于有机垢的形成,造成的油相渗透率下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胶质沥青质含量升高,重有机质沉淀明显,造成有机垢的形成以及地层渗透率的降低;流体的速度越高,形成的沉积堵塞越紧密,流动方向改变或流速波动时越不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1.
渤海油田部分油井生产过程中地层和油管内有有机垢析出,会堵塞原油流通通道,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此外,稠油井在修井作业中也存在因油管管柱清洗不干净而导致原油飘落的问题。室内对油溶性、水溶性和乳液型3种类型清洗剂的溶沥青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油溶性多功能清洗剂对沥青的综合溶解效果最好,溶沥青速率可用达到1.57mg/(min·mL)。多功能清洗剂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清洗剂对有机垢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可满足油管清洗和地层清洗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Z2):3-8
塔河油田于奇西区、八区和十区存在部分典型油井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达50%以上,随着油藏开发的深入,地层压力等参数的逐渐下降影响,胶质沥青质随之在原油举升过程中不断析出,在井筒内堆积造成堵塞,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通过对塔河油田井筒堵塞物性质分析及结构研究,找到塔河油田井筒发生沥青质沉积的原因,并依据沉积机理和堵塞物主要组分,研制了JD-1系列分散解堵剂,对其溶解性能性能和抑制性能进行了评价:在适合温度和加量下解堵率可达100%,不稳定原油中加入质量分数1%的JD-1剂可有效抑制沥青质沉积,采用SARA方法计算出每100 g堵塞物中至少加入40 g JD-1剂才能使体系稳定。JD-1剂有望应用于沥青质堵塞井筒的分散解堵。  相似文献   

13.
注气开发油田时,当注入气中超临界组分占优势,对原油的中间烃和轻质油组分的苹取抽提作用增强时,地层原油因其中间组分、轻质油组分被大量蒸发而趋于重质化,这有可能会产生有机固相沉积问题。因此针对高含蜡油藏注气驱过程,有必要弄清蜡质、沥青质沉积机理,了解蜡质沥青质沉积条件和沉积量,研究蜡质、沥青质沉积产生的地层伤害机理并提出防治方法,从而保证油田注气开发过程的顺利实施。本文以一个具体区块油藏为例,进行了注气过程有机固相沉积测试,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因素分析法对该油藏注气开发过程中出现有机固相沉积进行了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4.
吕红梅  杨林  方耀  张亮  许佳乐 《广州化工》2011,39(6):100-102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原油中沥青质、胶质等重有机质会在岩石表面沉积,形成有机垢,造成不同程度的油气层损害,并且某些损害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塔河油田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硫、高粘度、含蜡、低油气比的特性,影响正常的生产,在室内实验测得了塔河油田原油的不同原油性质,针对性的研制了分散剂,对比了其他不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沥青质沉积的机理及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在防治沥青质沉积方面进行的研究。防治沥青质沉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抑制剂来实现。本文从作用机理、实验方法、性能评价等方面,介绍了沥青质防治技术的发展,并与目前石油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沥青质沉积防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化工》2017,(6):82-83
以现场垢样为例,提供了一种结垢油井垢样的分析检测方法。即称取一定量的垢样进行干燥、焙烧,以确定该垢样为有机垢样或无机垢样;若该垢样为有机垢样,根据行业标准进行蜡含量、胶质、沥青质含量的测定;若该垢样为无机垢样,进行定性分析后用盐酸溶解,然后根据行业标准进行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硫酸根离子以及硅离子含量的检测。该方法对垢样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操作简单、快速、误差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评价抑制剂对沥青质沉淀点、沉淀量、沉淀尺寸,研究了沥青质抑制剂对沉淀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不同浓度抑制剂能够推迟沥青质沉淀初始点,相对应的沉淀量大幅降低,沉淀尺寸随着抑制剂的加量也相应减小,说明抑制剂能够较好的抑制沥青质沉淀析出。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RD等表征表明抑制剂能够通过改变沥青质分子的极性、发生氢键作用、分散沥青质分子、吸附或嵌入沥青质分子片层等多种作用,抑制沥青质的析出,并且对沥青质沉淀具有较好的分散作用,极好的抑制了沥青质沉淀。  相似文献   

18.
渤海某油田由于储层产出液矿化度高,原油粘度大、胶质含量高,导致生产井存在严重的腐蚀结垢及地层堵塞污染等问题,造成油井产量递减,低效井增多。本文通过对该油田油藏情况及结垢堵塞原因的分析,开发了一套多功能储层保护修井液体系。其中,多功能清洗剂可有效清洗井筒及近井地带有机垢,无机垢清洗剂可深度清除地层无机垢,疏通地层孔道,洗井助排液可提高作业后地层孔隙流体生产返排能力。通过现场多井次应用,作业井平均产能恢复率106.25%,实现了提液增油的目的,该措施可推广应用至其他稠油油田或高矿化度产出液油田。  相似文献   

19.
阮哲  王祺来 《当代化工》2016,(1):125-128
沥青质沉积机理及其如何防治已成为石化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沥青质沉积机理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沥青质相关研究进行调研整理,首先对沥青质的定义与结构进行阐述,之后对沥青质沉淀、聚集作用、沉积过程模型及各种影响因素对沥青质沉积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日后学者研究沥青质沉积机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油井结蜡有两个过程,先是蜡从油中析出,然后聚集、粘附在油管壁上。原来溶解在石油中的蜡,在开采过程中凝析出来是由于石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下降所致。油井结蜡的问题,从蜡的沉积机理、结蜡的规律、蜡沉积的影响因素这些方面来分析,分子扩散是管壁蜡沉积的主要机制;蜡在油井及管道中沉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原油温度、压力、井液流速、胶质及沥青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