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对复压前地应力场的研究仅限于机理探讨,缺乏一个完整系统的地应力场计算模型来定量描述垂直裂缝井重复压裂前各种因素产生的诱导应力场的分布状况,因而不能对重复压裂新裂缝产生的条件和最佳重复压裂时机、转向半径等进行定量描述。地应力场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首次压裂后井筒附近由裂缝生成和油井生产引起的渗流场变化数学模型,进而预测地应力场的变化情况^[1]。首次实现了对重复压裂地应力变化的定量分析研究,为重复压裂是否发生转向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大庆、吉林及二连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在我国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过程中石油管道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对先进的油气储运管道防腐技术进行引用和完善是油气储运事业发展的需要。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来从事油气储运管道运输技术所积累的相关需要,对石油管道防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具体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油气储运行业的更好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8.
气井产能预测是气田开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和任务。目前,气井产能预测的方法有多种,但稳定渗流理论依然是气井产能预测重要的理论基础。首次以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对各种气井产能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评价和讨论。特别是对二次三项式、三次三项式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例表明,应用二次三项式,既可确定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又可以获得气井临界产量这个重要参数,用该参数确定气井的工作制度更合理。对高压高产气井应用三次三项式确定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文中分别对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滑脱效应及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滑脱效应的气井产能公式、变形介质气藏气井和水平气井产能公式等新的理论公式进行了扼要论述、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工业含酚废水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经济发展。介绍工业含酚废水的处理技术,以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作用。重点说明生化法、溶剂萃取法和乳状液膜法的现状与进展,提出将各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选定适宜的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1.
12.
13.
预测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预测控制在工业过程中不仅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其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当前各种预测控制方法的现状及其工业应用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叠前偏移及储层预测技术研发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地质需求,在叠前深度偏移、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等技术研发上有了新的进展。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实现了由叠后到叠前、从时间域向深度域、从积分法到差分法、从单程波到双程波的跨越, Lightning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的研发使用,显著提升了叠前偏移处理能力和成像精度。曲率、纹理等地震新属性提取与分析、叠前弹性反演技术的开发,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储层预测的技术手段。储层预测对象由常规储层到特殊及非常规储层,预测技术从叠后走向叠前、从单一走向综合,预测能力从定性向半定量和定量的提升,预测参数从几何形态向孔渗性及含流体性的发展。叠前深度偏移和储层预测新技术的针对性应用,改善了山前、盐下、碳酸盐岩和低幅度圈闭等复杂圈闭目标的成像效果,提高了非均质碳酸盐岩和薄砂层等复杂储层的预测精度,在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压裂后产量快速降低是页岩气井生产的典型特征,不施加干预措施很难实现经济开发。为页岩气井优选合理的人工举升工艺,排出井筒积液,稳定页岩气井产量,提高单井可采储量,是页岩气藏高效开发的核心工作之一。调研了常规人工举升工艺在北美页岩气产区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各项技术应用的限制因素和存在的不足;针对页岩气井寿命周期内的压裂液返排、处理段塞流、前期及后期生产特征,总结出了页岩气井不同生产阶段人工举升工艺的优选方案,并阐述了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最后,介绍了两种页岩气井增压增产新技术的工艺原理和应用效果。该研究可以为国内页岩气田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茂金属聚乙烯(mPE)市场供需状况,重点分析了mPE生产工艺、催化剂研究进展,以及我国mPE工业化生产现状。指出:2019年,我国mPE产品自给率不足22%,迫切需要不断优化均相茂金属催化剂性能,并且开发新型茂金属均相催化剂体系和负载化体系,以提高催化剂综合使用效率,减少其用量和成本;紧盯与国外公司的差距,结合茂金属催化剂的研发,加强mPE新产品的开发和工业化优化,并稳定提升其产品质量,切实提高我国mPE产品的自给率,助力我国石化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19.
综述了油气盖层研究历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总结了泥岩盖层及蒸发岩类盖层认识进展,分析了封盖机理研究现状。提出油气盖层研究经历了5个阶段,逐渐由早期侧重于盖层物性研究发展到变形过程及成藏过程中的盖层有效性研究,包括优质盖层研究、盖层力学性质研究以及盖层封盖性与成藏条件匹配关系研究等。蒸发岩类是世界各地重要的油气盖层,后期岩溶改造会对其封盖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泥岩的沉积结构、构造、成分组成,特别是粘土含量对泥岩盖层封闭性能影响较大;深埋地下的高演化泥岩仍具有优质的封盖性能。尽管发现毛管物理封闭、超压封闭和毛管多相封闭等多种封闭类型,但是,毛管物理封闭作用是最基本的封闭机制。总体上,国际上目前研究盖层较多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挪威、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德国等,研究单位包括高校、政府机构和油气公司等。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工业用各种碳酸钙垢阻垢剂的简要制备方法及除垢性能。阻垢剂品种包括天然聚合物中的腐植酸钠,含磷聚合物,绿色阻垢剂中的聚丙烯酸型、聚环氧琥珀酸型、聚天冬氨酸型、丙烯酸类共聚物及马来酸酐类共聚物,磺酸盐聚合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