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行业聚焦     
<正>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法发布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第二批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印发《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中国煤炭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为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温室气体排放的盘查与核算的意义、流程和方法,以华北地区某油品销售企业为例,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该油品销售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盘查准备、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识别、温室气体固定与移动燃烧源和逸散排放源的量化以及汇总与分析,对该企业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进行了等级评定,完成了企业层面的碳盘查与核算工作,实现了企业温室气体的可检测、可报告、可核查的目标,为后续碳排放权续约和交易等碳资产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温室气体统计核算是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基于终端消耗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其统计核算的主要流程包括确定组织边界、识别三类排放源、选择适当的量化方法、收集准确的活动数据、确定对应的排放因子、核算年度排放量等。以国内某LNG接收站为例,分类列出了接收站的各类温室气体排放源,详细解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并从总量构成、节能减排等角度分析了量化结果,可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氢气在应用环节虽然可以实现零排放,但制氢过程却是石化行业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阐述了温室气体排放源识别的基本思路。以烃类转化法制氢为例,识别石化业制氢过程中主要温室气体的种类及其排放源,将排放源分为燃料燃烧、化学反应、装置逸散3大直接排放源以及外购能源(如电力和热力)导致的间接排放源。基于产品的工业碳足迹评价方法及物料平衡原理,构建了烃类转化法中不同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率核算模型;利用模型估算了以炼油厂干气为原料及燃料的烃类转化制氢温室气体排放率,核算结果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核算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核算石油加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我国多采用或借鉴美国石油学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方法纲要》推荐的、以氢气单位体积产率为基础计算的制氢装置CO2排放因子4.736tCO2/104 m3 H2。由于国际上对气体标准状况的定义存在不同,且原料天然气组分存在差异,建议在国内使用时将该排放因子修正为5.122tCO2/104 m3 H2。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油田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缺失问题,对陕北油田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了识别梳理,建立了适应陕北油田的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和间接排放等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方法,并以陕北地区某油区为例,测算评价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施工期单井碳排放94.44 t,可探索钻机电代油方式减排;2)运行期生产吨油碳排放为0.29 t,可提升原油管输程度、开发井场风光绿电和油藏CO2地质封存等方式减排;3)建议油田全生命周期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监测及收集,为开展油田温室气体排放测算、核算及核查提供保障。以上成果认识,对陕北油田产能建设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和低碳生产措施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7月20日,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安全环保节能技术研究中心顺利完成了新疆油田公司2016年上半年温室气体HSE系统录入及报告编制工作。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球变暖对多地区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自新《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CCUS/CCS是全球油气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开展碳减排量核算评估对CCUS项目建设和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按照《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要求,分析某CCUS示范区块现状,针对CCUS项目全链条工艺流程中CO2的捕集、管道运输、驱油、埋存各阶段,确定核算边界,识别排放源,提出CO2排放监测方案、计算公式和核算方法。依据项目运行中各环节用能消耗、工艺碳排放、泄漏点监测等,通过工程可研报告中的数据对减排量进行计算,得出在不考虑CO2放空、逸散的情况下,CCUS示范工程投产后首年CO2减排量为60.2×104t,为CCUS碳资产开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成为了各企业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步骤主要为:组织边界的确定,排放源的辨识,排放数据的收集,排放因子的确定,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某集气站为例,分类列出了集气站的各类温室气体排放源,详细介绍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过程,并从总量构成、节能减排等角度分析了计算结果,提出了节能减排策略,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原油储罐是油气上游生产环节中不可忽略的温室气体逸散排放源。为探究原油储罐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根据胜利油田86座储罐排出气体成分和流量的实地监测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储罐温室气体平均排放因子。其中,一次沉降罐的平均排放因子为0.1215 kg/t,95%的置信区间为0~0.3846kg/t;二、三次沉降罐的平均排放因子为0.0274kg/t,95%的置信区间为0~0.0972kg/t;净化罐的平均排放因子为0.016 4 kg/t,95%的置信区间为0~0.0730kg/t。一次沉降罐温室气体排放量远大于二、三次沉降罐和净化罐的排放量,是储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选择规范PAS2050作为石化产品碳足迹研究的基础方法依据,以某企业生产的沥青产品为评价对象,对该企业的沥青产品碳足迹进行研究,温室气体核算时间范围为2014年1—12月。分别对原料获取阶段、运输阶段、生产阶段、配送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研究,得到原料获取阶段、运输阶段、生产阶段、配送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0.208,3.901×10~(-3),0.057 85,0.117,2.570 8t/t,最终得出该企业生产的沥青产品碳足迹为2.957 5t/t。在沥青全生命周期各阶段中,沥青使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占全部排放量的86.92%。降低沥青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是将沥青循环利用,减少使用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2.
针对CO2捕集、驱油与封存(CCUS-EOR)项目全流程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和核证的难点,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框架下,通过研究项目各工艺环节核算边界、基准线排放和项目排放量核算方法、散逸和泄漏量化与预测模型,建立CCUS-EOR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方法,为CCUS-EOR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提供核证依据。结合吉林油田CCUS-EOR工业示范项目全流程能耗、散逸和泄漏排放监测的实际数据进行核算,项目在现有80%埋存率下的净减排效率约为91.1%。不同浓度和规模的CCUS-EOR项目碳减排量核算和预测表明,在项目核算边界内,燃煤电厂为代表的低浓度气源CCUS-EOR项目年核证净减排效率约为37.1%,天然气制氢为代表的高浓度气源CCUS-EOR项目年核证净减排效率约为88.9%。该方法适用于核证计入期内多种基准线情景下CCUS-EOR项目的碳减排量核算,可为企业CCUS-EOR项目布局与产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城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2017年,国家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正式启动.随着国家对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分析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某炼化一体化企业为例,重点对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进行讨论,详细介绍了炼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温室气体统计核算与分析是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以山东某LNG接收站为例,核算了2015—2017年3个完整盘查周期的总排放量及不同排放类型的排放量,分析了总排量和4种不同类型排放源的年度变化趋势、构成比等与生产运行之间的关系,获得了LNG接收站的主要排放源。根据核算及分析结果,提出了降低LNG接收站生产能耗、有效控制蒸发气(BOG)产生及处理量、探索合理有效利用LNG冷能等建议措施,可为LNG接收站节能减排、降耗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开展石化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是促进企业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总结了现有国际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标准,分析了现有标准用于计算石化生产过程工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局限性。根据石化行业特点,重点研究了石化生产过程中工艺温室气体的产生、排放及计算方法,分析了工艺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的特点,对指导石化企业开展工艺温室气体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据悉,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2015年前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要综合利用多种控制措施,并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价考核。方案提出,要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引进分厂的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为例,分析了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方法 利用温室气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方法学CMS-025-V01废能(废气/废热/废压)回收利用,分析天然气余压发电不同工况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 利用天然气余压发电,预计最高每年发电量为418.73×104 kW·h,最高每年温室气体减排量为2 393 t。结论 天然气净化厂余压发电项目既能对净化厂生产提供电力供应,又能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8.
油气田温室气体排放测试与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田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检测与减排潜力评估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与获取碳信用额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为此,结合在多个油气田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现场检测的部分结果,论述了在油气田开展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效率评估的程序和要点、使用的主要仪器与数据分析方法。场站检测与评估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包括:管线与设备的泄漏、火炬排放、甘醇脱水器排放、套管气排放、储罐挥发等,并对重点耗能设备(加热器、锅炉、压缩机)的排放与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储罐挥发、套管气放空与燃烧、压缩机排放等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具有最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并对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控制技术以及建议措施。该项工作有助于企业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寻找节能减排机会,评估减排潜力,制订适宜的、具有经济效益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减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的不断增加和积累,使地球温室效应变得越来越严重。由于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气候异常和由此引发的灾害无国界,因此解决温室气体排放是全人类共同的问题。为此,介绍了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以及大气层中CO2浓度变化和世界排放CO2的情况;通过分析说明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对化石燃料需求的不断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大气中CO2浓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对排放CO2最多的发电和供热、交通运输、房屋建筑3大领域的节能和减排进行了分析,指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要人类的智慧、良知和理智。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化石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所以如何缩减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京都议定书》的通过为全球从经济、贸易方面缩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供了可能。随之而诞生的排放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