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坨二联合站是根据胜坨油田调整规划所新建的一座大型现代化油、气,水集中处理站,该站担负胜利采油厂采油三矿五个采油队生产的原油处理及外输任务。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地跨历史名城锦州市的凌海阎家、西八千、大有三镇.1991年4月1日建厂.现有员工3402人,管理着2647口油水井、37个中心站、3座联合站、44台注汽锅炉,年生产原油能力140×10t左右.为辽河油田主力采油厂之一.  相似文献   

3.
《河南石油》2007,21(2):F0002
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担负着河南油田近70%的原油产量任务,下辖17个矿(大队)级基层生产单位,拥有3086名职工,管理着双河、下二门、魏岗、赵凹、张店等5个油田的4座大型联合站、78座集油(气)计量站和2400口油水井。  相似文献   

4.
正凡是到过油田生产现场的人,都会见过星罗棋布的油水井、计量间、注水站、转油站和规模宏大的联合站,埋入地下的管网把井与站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油田生产的集输系统。每个采油作业区都建有一座或者几座联合站,汇集从油层中开采出来的混合流体。所谓联合站,顾名思义是指将混合液中的油、气、水三项介质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分离、净化处理、最终生产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商品原油、天然气干气、轻烃,对产成品精准计量后输送到储存的罐区或者直接  相似文献   

5.
正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南梁作业区(简称南梁作业区)成立于1998年,目前共有油井391口,注水井162口;作业区下设8个井区(队),管辖计量转油站10座,注水站4座,增压点3座,维修大班8组。现有员工315人,年生产原油22.2万吨,是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原油增储上产的主力单位。长庆油田公司采油厂在推行  相似文献   

6.
纯梁采油厂于 1995年 5月首先在樊家输油站推广应用了中科院研制开发的辐射式原油含水分析仪 ,此后 ,又分别与首站、正理庄、通滨三个输油站推广使用了该型含水分析仪 ,从而实现了分矿计量的计划。1 体积计量概况纯梁采油厂下辖采油一矿、采油二矿和大芦湖开发区三个大的开发单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地跨榆林、延安两市及宁夏部分区域,定边、吴起、盐池三县,矿权面积3260.5平方千米,主要承担胡尖山、姬塬油田部分油藏及摆宴井油田41个油藏的开发管理,共有各类站点132座,管理油水井5796口,其中油井4611口,开井4068口,日产油5789吨,平均日单井产能1.42吨。2017年以来,采油六厂面对原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24日,随着长庆油田采油十二厂庄三联合站罐顺利进油、进水,我国首座采用橇装化设计的联合站顺利投运。橇装技术是采油站场技术升级的方向。位于甘肃省合水县的庄三联合站,是中国石油在长庆油田第一座采用橇装化设计的联合站,也是我国首座橇装化联合站。站内通过优化模块设计共形成8套一体化集成装置,主要功能是来油加热、原油脱水、原油  相似文献   

9.
《石油知识》2002,(1):28-29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位于辽宁省辽河下游,盘锦市西北部,地质构造上属于辽河洼陷凹陷西斜坡中段,于1975年投入开发建设,所辖油区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全厂现有职工4321人,下设18个作业区,大队,2个直属单位,368个生产班组,管理着3300多口油水井、4座联合站、128座采油计量接转站、52台热注锅炉,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4.54亿元,净值36.94亿元,已探明地质储量38790万吨、动用储量28667万吨,目前年生产能力230万吨左右,其中,稠油和超稠油产量已占全厂原油总产量的2/3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进入中后期开发的复杂断块油田。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采油四厂)成立于1983年,位于京津走廊的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担负着冀中油田北部地区原油、天然气开发生产及向周边城市地区供气的任务。工作区域分布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广阳区、永清县等约3600平方千米范围,管理8个油气田共34个断块的1200口油气水井,累计产油1693万  相似文献   

11.
大庆萨南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随着采油站采油井数量的逐年增加,集输系统的总能耗也增加。文中介绍了大庆第二采油厂针对高含水井的现状.采取了单管不加热集油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为高含水井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轮南油田产能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包括一座规模为10~6t/a 的油气处理联合站(承担油气分离、原油脱水、注水及含油污水处理、天然气处理及液态烃回收、增压注气、燃气发电、供电和原油外输等工艺任务)、六座油井产物计量站(每座计量站内设有油气水三相计量间、五井式配水注水间、十一井式注气采油配气间)、62口油、水井和各种相应的管网,形成以轮一  相似文献   

13.
玉门石油管理局白杨河油矿,由白杨河油田和单北油田组成。1974年建成了原油集中处理站、注水站各一座。1975年,两站安装了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1976年安装了自动巡回检测装置,实现了84口油、水井,9座计量站,一座集中处理站和一座注水站的注、采、输全面自动化。岗位操作人员从原来的四十八人减为八人,实现了一个班两人管理。这两个油田的工艺流程是单管采油、小站计量,密闭常温输送,集中处理,连续生产。为了提高油田的管理水平和解决计量问题,先后在1973年试制成功了十四通多向阀和活塞量油器,为实现油井、计量站集中控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公司高升采油厂座落于绕阳河畔的盘山和台安两县交界处。沈盘公路横穿油区.京沈高速公路、京(秦)沈电气化铁路与厂区擦肩而过。辖区面积近1000km2,1978年建厂,现有员12551人。管理着1468口油水井、2座联合站、2座注水站、37座转油站、6座注汽站。是辽河油田集稀油、稠油和高凝油于一身的多种类油品生产基地。曾被誉为“出稠油、出经验、出人才”的摇篮。是中国最早正规开发的稠油油田,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15年稳产70&#215;10^4t原油生产规模,创造了辽河油田稠油开发史上稳产时间最长的纪录。  相似文献   

15.
临盘采油厂管辖临盘、商河、临南三个油田 ,现有油水井近 190 0口 ,计量站 130多座 ,油气集输系统全部实现了油气混输、两级布站的大型油气全密闭流程 ,取消了接转站 ,简化了油气集输生产流程 :井口生产的油气混合物混输至计量站量油测气后 ,油气单管密闭混输至联合站集中处理 ,方便了生产管理 ,降低了油气损耗。星罗棋布的计量站是该流程的基本生产单元 ,计量站设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油井的生产时率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座计量站管辖5 - 2 0口油水井不等 ,计量站至所属各井成辐射状敷设来油管线 ,在计量站实现油、气的计量及外输…  相似文献   

16.
一、滨南油田滨三区掺水流程滨三区是七六年下半年的新开发区。全区规划油水井56口,计量站5座,联合站1座。因油品粘度较高,原设计就是双管掺水流程。目前全区已完钻井46口,建成投产油井28口,2、3、4号计量站已建成投产。1、5号站还未建成,全区日产油量200T/日。原油物性:比重:0.9 粘度(50℃):25~1900厘泊凝固点:20~32℃  相似文献   

17.
现河采油厂无论油水井、水处理站、注水泵站、配水间、计量间及其地面管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现象,腐蚀直接影响油套管、抽油杆等地下设备以及地面流程管线的使用寿命,严重增加地面、井下设备的雏护成本同时,影响采油厂的原油生产的正常运行。为了减缓腐蚀,根据各系统腐蚀的现状,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不同的防腐蚀技术,从而将腐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8.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所辖大路沟、白于山等6个采油作业区,年产原油产量超过150万吨。其中,大路沟二区归属陕西省安塞县镰刀湾乡,海拔高度1375·6m,属陕北典型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2005年,长庆油田分公司拟在此建设超前注水地面工程罗三注水站、罗三供水站和产能建设地面工程罗三计量接转站及3个值勤点。区块内归属罗三接转站油井数78口,归属罗三注水井数36口,总体供水能力为2200m3/d,注水能力为2000m3/d,原油外输能力为15×104t/a。由于滚动建产,在区块总体地面工程初步方案规划中三个场站及其三个执勤点建设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属传统意…  相似文献   

19.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所辖大路沟、白于山等6个采油作业区,年产原油产量超过150万吨.其中,大路沟二区归属陕西省安塞县镰刀湾乡,海拔高度1375.6m,属陕北典型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2005年,长庆油田分公司拟在此建设超前注水地面工程罗三注水站、罗三供水站和产能建设地面工程罗三计量接转站及3个值勤点.区块内归属罗三接转站油井数78口,归属罗三注水井数36口,总体供水能力为2200m3/d,注水能力为2000m3/d,原油外输能力为15×104t/a.由于滚动建产,在区块总体地面工程初步方案规划中三个场站及其三个执勤点建设位于不同地理位置,属传统意义上的按单体分散建站模式.  相似文献   

20.
金海采油厂采油三区小一集中处理站担负着金马油田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三区原油处理、污水处理回注的任务,原油主要采取温度、药剂沉降措施,将外输含水控制在0.5%以内;污水处理主要采取药剂处理,蓄水池沉降、一级过滤、二级过滤措施,在日常反冲洗、斜板罐的排污收油的帮助下,水质指标均控制在10mg/l以内,原油以及污水指标均达到了局里下达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