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及国家能源局共同编制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7]158号,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发布。《规划》明确,"十三五"时期,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m~2;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 MW。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m~2,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 MW。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 000万t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 000万t标准煤。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达到约2 000万t标准煤。  相似文献   

2.
吴新雄:科学、清洁、高效、可持续地发展地热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雄 《能源》2014,(3):38-39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中国是有条件有基础的,已经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据初步评价,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年可开发利用量3.5亿吨标准煤,常规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8530亿吨标准煤。年可利用量6.4亿吨标准煤。增强型地热能理论资源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目前我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总共27MW,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2.2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108m~2;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0MW。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10~8m~2,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MW。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10~4t标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10~4t标煤。将形成较为完善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体系和政策体系,掌握地  相似文献   

4.
地热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清洁环保等优点。国外能源公司在地热能利用方面积累了成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中以冰岛绿源公司为代表的地热供暖、以雪佛龙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壳牌为代表的干热岩发电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些公司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国际声誉以及完整的产业链;并且都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某一项地热业务.而后再逐渐向地热能利用的其他领域扩张;同时还具备完善的科研设备和一流的科研人员,注重科技创新。中国石化正在积极扩大地热能研究和利用工作,旗下新星石油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常规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第一大公司。截至2012年底,新星石油公司地热供暖能力达1000×10^4m2,约占全国常规地热供暖面积的25%。今后中国石化应逐步拓展地热能利用范围。延伸地热能利用产业链;加强科研攻关,积极创新,促进地热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的制度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家、地方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推动我国地热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浅层地热能应用潜力评估的方法,从影响浅层地热能开发的各项因素中确立浅层地热能适宜区分区的关键指标,通过GIS技术实现浅层地热能开发适宜性分区;并对苏州市进行了地埋管换热系统适宜性分区,计算了苏州各行政区浅层地热能单位温差储量和适宜区与较适宜区的总换热功率,为苏州市浅层地热能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地热能开发利用发展迅速,文中结合国内地热能发展情况,从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能、无干扰式地热能及地热发电等多个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地热供暖已取代温泉疗养成为地热开发利用的最主要方式。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供暖环保需求和国家地热能发展相关政策分析,判断我国地热开发利用将由单一应用、粗放应用向梯级利用、集成应用发展,对于地热能条件适宜地区逐步将地热供暖向地热发电方向延伸。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黄土塬区某学校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供暖项目的测试数据,分析了该技术在黄土塬地质环境的应用特点及前景。项目供暖面积28 513 m2,配置2孔2 520 m深的同轴套管换热井,实测孔底温度76.1℃。其中黄土层0~210 m地温梯度为5.22℃/hm,说明黄土层可能具有较好的控热作用。实测单井换热功率为271.62 kW,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耗电成本为2.28元/m2·月,全系统COP为4.45,每个采暖期可减少CO2排放785.22 t。中深层无干扰地热能技术在黄土塬区建筑碳减排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浅层地热能是深部地热能与太阳辐射共同作用的产物,其热源不仅包括地球内部热源还包括了外部的太阳辐射热能。在地源热泵的作用下,通过输入少量电能,能够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的转移。是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是我国要大力开发利用的一个方向。本文在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及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商洛市地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进行评价,商洛市仅在丹江小部分漫滩区较适宜采用地下水换热方式,而全区均较适宜采用地埋管换热方式。采用热储法计算出商洛市浅层地热能热容量为1.81×10~(13)kJ/℃;采用水量折算法计算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可利用资源量总换热功率为1.87×10~4kW(冬季)/3.75×10~4kw(夏季),不具备继续开发的潜力;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可利用资源量总换热功率为4.94×10~5kW(冬季)/7.99×10~5kw(夏季),冬季可供暖面积1.43×10~7m~2,夏季可制冷面积为1.08×10~7m~2,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茌平县浅层地热能资源较丰富,分布广,利用价值较大。结合前期调查成果,针对地埋管换热和地下水换热2种开发利用方式进行适宜性评价研究,为茌平县浅层地热能工程换热方式的确定、开发利用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深层地热能井下换热技术是一种环保的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U型对接换热井为重要类型之一,取热能力和热影响半径是这一技术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文章以西安某2 500 m深、水平段长200 m的U型对接换热井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地层温度和围岩热物性参数,通过原位测试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换热井的取热能力,探讨换热过程中围岩地层温度变化特征及范围。结果表明:目标换热井30 a可持续取热功率达750 kW,平均换热功率为144 W/m;围岩地温衰减程度和范围随着取热功率增大而增大;换热井不同深度热影响半径不同,深部地层整体大于浅部,750 kW取热功率下取热30 a最大热影响半径超过100 m,换热井进、出水井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热干扰。  相似文献   

11.
<正>据了解,当前在建筑新能源应用领域,主要通过地源热泵技术实现的"浅层地热能建筑"正在快速扩张,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节能、减霾、降耗作用,推广应用前景看好,有望成为建筑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重要"增长极"。1"浅层地热能建筑"节能环保优势日益显露冬季能供暖,夏季能制冷,比传统  相似文献   

12.
《能源与环境》2014,(4):59-59
地源热泵作为一项低碳环保技术.为建筑提供制冷供暖,近年在天津市蓬勃兴起,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包括天津市文化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等200多家用户使用地源热泵技术,估计到2015年,全市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制冷、供暖面积将达到2000万m^2。与常规能源相比,利用地源热泵供暖可节能30%.制冷可节能10%。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北京市财政局出资,北京市地勘局承担,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地调院和水文队联合实施的《北京平原区浅层地热能资源地质勘查报告》顺利通过专家组的评审。该报告表明,北京平原区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巨大,折合0.662亿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米。可满足2020年北京市总体规划中总供暖面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干热岩地热能及其开发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干热岩的概念,全球的估计蕴藏量、利用优越性、国外研发案例、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以及在我国开发利用干热岩地热能的前景及其开发利用问题。文章特别强调,干热岩地热能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温泉热水,它是指开发深度在3000~5000m,温度达150~300℃的结晶质岩石中的热能。有人以燃烧世界所有的煤炭获得的热量为基数进行估计。干热岩地热能的资源量大约是它的1.7亿倍,而石油则仅为其0.08,核燃料仅为其0.15。如此巨大的资源量,应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在当前。文章还明确指出,石油行业具有开发利用干热岩地热能的有利条件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节能》2019,(1):81-84
当前,深层地热能在应用过程中温差小、模式单一,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实际供暖案例设计了河南某县深层地热能多级梯级利用的方案。在满足"温度匹配,多梯级利用"的原则下,扩大地热能可利用温差,尽可能减少地热水开采量,提高深层地热能的利用效率。为深层地热能多梯级利用提供设计优化建议,并为其在中部地区推广应用提供指导。逐步改变河南省冬季供暖能源结构,最终达到清洁供暖,减少雾霾影响,有效地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地热供暖项目,分析其供暖模式。针对冬季供暖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地热能梯级利用系统的建议。通过分析该系统运作的原理,在明确项目优化改进目标的基础上,合理选用地热能梯级利用系统的设备类型,加装混热水箱并对其运行模式做出调控。结果显示经改造后的地热供暖系统实现了两个梯级利用,符合36445kW、3972.1kW的采暖需求,明显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十余年来,秉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综合利用、全面开发"的理念,中国石化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地热开发企业,已在全国14个省、40个市县实现了地热能供暖,基本上实现全国全覆盖。目前产业规模地热井有700余口,2015年,中深层面地热供暖面积将达到4000×104m~2。一批研发成果和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有效利用与推广。位于北京西南的河北省保定市雄县以及陕西咸阳,是中国石化开发利用地热的"模范区"。中国石化2009年进入雄县,目前该县90%的供暖面积由地热提  相似文献   

18.
《地热能》2009,(1)
记者(田雪莲、段金平)从12月1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期全国浅层地热能调查及开发利用研修班暨学术交流会获悉,近年来,我国利用浅层地热能为建筑供暖制冷的工程项目数量及服务面积迅速增加。北京市地勘局地质勘察技术院继奥运村40万m^2再生水热泵冷热源项目后,近日又签下上海世博会22万m^2江水热泵冷热源项目。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2018,(10)
正各有关单位:国家能源局在《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应因地制宜地推广太阳能供暖制冷技术,在东北、华北等集中供暖地区,积极推进太阳能与常规能源融合,采取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供暖;在集中供暖未覆盖地区,结合当地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力推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锅炉等小型可再生能源供热;在需  相似文献   

20.
《地热能》2009,(2)
3月11日,山东省浅层地热能研究推广中心在济南挂牌。山东省是开展浅层地热能研究和开发利用最早的省份之一。目前,山东省浅层地热能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全省开发利用面积只有150万平方米左右。为加快山东省浅层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步伐,服务生态省建设,山东省地矿局依托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浅层地热能研究推广中心。该中心将负责全省浅层地热能的勘查评价、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推广,为各地开发利用地热能资源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形成全省推广利用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