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鸿飞  郑强  靳文博  田震  杨蕾  肖飞 《广州化工》2013,(20):61-63,91
在含蜡原油析蜡点测定和蜡晶特性分析等研究中,偏光显微法以其灵敏度高、接近实际、直观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受测试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以阿赛线某站原油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热处理温度、偏光显微镜放大倍数和试样盖玻片自身缺陷等因素对含蜡原油析蜡点偏光显微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原油的析蜡点和蜡晶结构有较大的影响,盖玻片自身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将干扰析蜡点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2.
齐林  吴明  胡志勇 《当代化工》2016,(11):2511-251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原油的析蜡特性进行分析,并得到了析蜡过程的热谱图和dh/d T-T曲线。以大庆原油为研究对象,对dh/d T-T曲线进行分析,探讨了加热理温度、温降速率对析蜡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高于溶蜡点温度时,析蜡点随温变化小;加热温度低于溶蜡点温度,析蜡点随温度的降低先增大后减小。温降速率越大,析蜡点越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原油的结蜡特性进行分析并得到了结蜡过程的热谱图。分别对大庆管输原油、辽河油田超稠油、辽河油田松山泵站站出口原油进行了DSC热分析法分析。对热谱图进行分析后得到了关于原油的析蜡点、析蜡高峰区温度范围、析蜡热焓、析蜡高峰点、析蜡结束温度等特性参数。通过对三种原油热谱图的比较以及测算得出,大庆管输原油含蜡量最高,而辽河油田超稠油含蜡量极低,胶质,沥青质含量大,所以对于超稠油的运输,应采用降粘的方法对其进行输送。  相似文献   

4.
含蜡原油开采过程中,油井普遍存在结蜡现象。行之有效的清防蜡工艺是保障油井稳产的重要因素,化学清防蜡工艺应用效果受沉没度、产液量及含水率等的影响,在油井复杂条件下,其现场应用效果难以评价。为研究清防蜡工艺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清防蜡工艺原理,以安塞油田清防蜡工艺应用前后的高含蜡原油和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原油族组成、蜡组成、蜡含量、析蜡点、黏度和溶蜡速率;通过比较确定了4个评价指标,引入多目标评价方法,建立了清防蜡工艺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表明清防蜡工艺应用后原油黏度降低;蜡的碳数C16~C30的百分含量降低,C30以上的百分含量升高;原油平均蜡含量变化率为22.99%;原油平均析蜡点变化率为2.86%;各清防蜡剂溶蜡速率均大于0.0160g/min;CQ-1工艺和CQ-2工艺的综合得分较高,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计算结果与安塞油田应用化学清防蜡工艺的方向一致,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显微镜观察法、黏温曲线法、DSC法分别测试了JH油田六个不同区块的原油析蜡温度。在DSC法中,测定了降温速率5、10℃/min下的析蜡点。在黏温曲线法中,测定了剪切速率10、20、50、100 s-1下的析蜡点。在显微镜观察法中,测定了降温速率0.5、5℃/min下的析蜡点。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测量的析蜡点有所差异,一方面与不同测试方法的原理有关,另一方面与仪器的分辨率、操作者的经验有关。若原油中的活性物质和大分子不溶物影响较大时,也会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析蜡点和析蜡热焓值时,降温速率是一个关键因素。实验发现,随着降温速率的升高,原油析蜡点逐渐降低,原油析蜡热焓值在降温速率为5K/min-12K/min时,趋于稳定。综合原油性质及析蜡点和析蜡热焓值的变化,宜选取降温速率为8K/min或10K/min进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丽萍  谢建平 《当代化工》2024,(2):456-459+490
鉴于低温下压力对含蜡原油的流变性具有较大影响,为分析与完善压力条件下含蜡原油的流变规律,对国内外在高压条件下含蜡原油流变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评述,具体包括压力对含蜡原油的屈服、黏度、析蜡点和触变等流变性质的影响,阐述了含蜡原油在压力作用下各种流变性质的微观机理和这些流变性质在压力下的不同实验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对目前高压条件下含蜡原油性质、微观机理和测量方法等进行总结,为今后深入展开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顺江  王为民  董珊珊 《当代化工》2014,(11):2299-2301
梳理了我国含蜡原油停输温降的最新研究进展,强调了停输过程中析蜡潜热对原油温度场的影响以及合理处理凝固潜热的必要性;在传热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研究了用显热容法建立的新的数学模型。热油管道停输温降过程是输油管道中常见的现象,研究含蜡原油管道停输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为原油输送管道的科学设计和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阳  于继飞  孙君  隋先富  姬煜晨  彭华 《当代化工》2021,50(10):2327-2331
海上X油田原油析蜡点较高,生产过程中井筒会出现结蜡现象,为指导油田开发前期研究方案设计,设计了一套结蜡量动态实验装置对原油在不同温度、不同流速下的结蜡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结蜡点以下,同一流速条件下结蜡管结蜡量随流体温度降低而增加;驱替过程中结蜡量受流速影响较大,同一温度下结蜡管结蜡量随流速降低而增加;通过预测实际油管结蜡厚度判断长时间生产会堵塞油管影响原油举升.建议在前期设计时应以初始析蜡点作为设计依据进行防蜡设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尽可能提高原油产量,生产中需要加强析蜡点监测,随时调整和加强防蜡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所产大多数原油含蜡高、凝点高,低温下粘度大,而在管道输送原油过程中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当管壁温度低于析蜡点时,蜡晶不断在管壁上析出,从而减少有效管径、降低输量和增大压降甚至阻塞管道,即形成"蜡沉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所产大多数原油含蜡高、凝点高,低温下粘度大,而在管道输送原油过程中蜡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当管壁温度低于析蜡点时,蜡晶不断在管壁上析出,从而减少有效管径、降低输量和增大压降甚至阻塞管道,即形成“蜡沉积”.  相似文献   

12.
含蜡原油在低输量下运行,既不经济又不安全。从含蜡原油的流变性特点出发,结合热油管道的管道特性,说明了含蜡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下清蜡的必要性。为保证低输量管道运行的经济性,需要确定合理的清蜡周期和余蜡厚度,通过分析国内学者所做的研究,总结了清蜡周期和余蜡厚度计算的一般思路和需要考虑的条件。介绍了清管器清管过程所需压差的估算方法,分析了蜡沉积物的影响因素和国内外的蜡沉积模型的研究进展,明确了后期的研究方向,为解决低输量清蜡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针对XX区块原油平均含蜡量高于大庆油田平均水平的现状,结合油井结蜡情况,分析总结油井结蜡规律,对比分析现用的清防蜡技术,找出适合的清防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化工设计通讯》2017,(6):147-148
环道法能够测量原油温度、原油与沉积面之间的温差、冷却速率、时间、剪切速率、流量等因素对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规律的影响,测量的因素较全面;且环道法比其他蜡沉积实验装置更接近实际含蜡原油管道。在一定的工况下,研究了使用环道法实验装置的蜡沉积实验。通过对油温、壁温和流量这3个影响蜡沉积的主要因素的控制,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管道的蜡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5.
详述了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析蜡点和蜡含量的原理,采用差示量热法测定了不同压力以及不同流速对吉林油田2区块原油的析蜡点的影响.根据测定的结构及现场测试数据,预测蜡在某口油井中沉积的位置,对现场防蜡以及清蜡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台105区块原油平均含蜡量高于大庆油田平均水平的现状,结合台105区块油井结蜡情况,分析总结油井结蜡规律,对比分析现用的清防蜡技术,找出适合台105区块的清防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A油田油井全井段结蜡的特殊性,从影响结蜡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原油组分、原油含蜡量,蜡样成分;同时考虑压力与气油比对析蜡温度的影响,采用高温高压釜与石蜡沉积激光检测仪分析了不同压力、不同气油比下析蜡点,掌握了A油田全井段结蜡的主要原因,得出了原油析出蜡主要以微晶蜡为主,而且熔点较高,不宜采用热洗方法清蜡。针对这一点,现场开展了防蜡防垢降粘增油器、声波防蜡器、空化防蜡器三种防蜡工艺对比试验;室内评价了长庆油田目前在用的五种清蜡剂对A油田的适应性。优选出适合A油田的防蜡工具和化学清蜡剂,对该油田清防蜡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不同比例的大庆-俄罗斯混合原油,采用流变测试方法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混合原油的触变规律进行研究。重点考察降温速率、剪切速率、静置时间等因素对含蜡混合原油触变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种类原油,混合原油触变性发生很大改变,随掺混俄油比例增加,混合原油动平衡表观粘度下降,从结构破坏达到动平衡的时间和表观粘度衰减量逐渐减小,混合原油流动性具有很大改善。随着降温速率、剪切速率、静置时间的增加,含蜡原油从结构破坏达到动平衡的时间和表观粘度衰减量均逐渐减小,但掺混比例对动平衡表观粘度的影响变化复杂,存在非线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曹胜江 《辽宁化工》2022,(6):760-762+765
针对苏北油区原油含蜡量高、井筒频繁卡蜡的问题,在原油物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以苏北某气田伴生轻质原油为溶剂,研制出适用于苏北油区的高效乳液型清蜡剂。结果表明:苏北原油具备含蜡量在28.1%~39.45%之间,凝固点介于30~46℃之间,析蜡点近50℃等特征。以伴生轻质油、混合二甲苯、100#溶剂油按质量比为2∶5∶3组成的混合溶液为有机溶剂,以质量比为6∶4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Span80)与水溶性表面活性剂(OP-10)为乳化剂,复配制得适用于苏北油区油井的高效乳液型清蜡剂。矿场实践表明该乳液型清蜡剂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比研究了国内外的原油蜡含量、沥青质含量和胶质含量的标准测定方法。分析了各标准方法在测试原理和方法步骤上的异同。研究发现,蜡含量的各标准测定方法在原理上一致,但在样品预处理、取样量、柱层析固定相材料、润湿剂、淋洗剂、淋洗温度、淋洗液处理方法、油蜡取样量、脱蜡剂、蜡组分的分离干燥等测试条件上有所不同;沥青质含量的各标准测定方法在原理上一致,但在样品预处理、取样量、正庚烷回流时间、沥青质的分离干燥等测试条件上有所不同;胶质含量的标准测定方法仅有SY/T7550。此外,还有一些未普遍应用的测试方法,如:用气相色谱测定原油中油质、胶沥和蜡质含量的方法,用示差扫描量热法测定原油中蜡含量、以及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这些方法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