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水海底管道铺管设备技术现状与国产化设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是我国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综述了国外深海海底管道铺设技术,着重介绍了深水铺管船及铺管主要设备(张紧器、A&R绞车、管道输送系统等)的技术现状,并在分析各主要设备技术特点和国内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引进、消化、技术集成、技术创新的方式进行深水铺管关键设备国产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技术是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其中最适于深水铺管的方法就是J型铺管法.本文介绍了世界先进的不同类型的J型铺管船的发展和使用情况,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充分学习消化国外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建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J型铺管船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海底管道作为最主要的海洋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在对S-Lay铺管船铺设海底管道的铺管工艺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利用因果分析法,对铺管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对铺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对类似项目的质量管理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博  张彪 《石油工程建设》2011,(Z1):73-76,1
冀东南堡1-29井组海上集输工程应用铺管船成功地完成了海底管道的铺设和直管段与弯管段的连接。文章介绍了该管道工程的概况、施工程序、铺管船作业线工位、施工方法及工程焊接质量保证等,提供的经验可供类似管道铺设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工程     
<正>当海底管道发生湿式屈曲或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损伤时,首先要使用专用设备在水下切断海底管道,并将切除的受损海底管道移至安全区域,再使用专用回收设备将海底管道回收至铺管船作业线,而后重新铺设海底管道。以往在进行深水海底管道修复时,先由潜水员使用电氧切割机对旧管道进行切割,而后通过在旧管道端部开孔安装销轴,采用回收钢缆进行回  相似文献   

6.
中缅油气管道海耶斯海峡海底管道工程采用浅海铺管船实施管道安装,施工工序有测量、预挖沟、管道安装、后挖沟和回填等,施工具有组织复杂、环境多变、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对浅海海底管道焊接、挖沟、回填、计划审查、施工组织、合同形式、风险控制等施工质量、进度和费用“三控制”方面的工作要点和工程取得的实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海底管线安装和结构分析软件——O FFPIPE》的特点和能力,并以岙山—镇海海底管道工程为例,对E段海底管道水深17m(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以内采用SL901铺管船铺设管道的应力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为管道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实际铺设工程的检验,证明O FFPIPE软件的分析结果正确,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海底管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海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走向深水是海洋工程未来发展的方向。深水海底管道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概述海底管道铺设方法,并着重对深水海底管道J型铺管法及其关键技术予以详细介绍和说明,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8):131-134
针对目前国内海底管道铺设效率不高,经常出现项目进度滞后,导致成本和风险增加的问题,以海隆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有起重铺管船海隆106已完成的铺管工程项目为例,采取关键路径法准确找到海底管道铺设效率面临的瓶颈,分解和优化瓶颈站的工作,降低返修率,实行激励政策等措施。经前后铺设速度对比,证明所采取的措施对海底管道铺设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国内某深水海管S型铺设为例,对铺管过程中的环境参数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在运用Orcaflex铺管过程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波浪、海流、土壤特性等环境条件对管道内力、形态的影响。为深水海管的铺设设计及铺管船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深水起重铺管船"海洋石油201"日前完成南海东方13-2气田海域195公里的海底管线铺设,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铺设的最长海底管线。它的完工不仅填补了国内长距离海管作业空白,也标志着我国海底管线铺设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参与铺设作业的"海洋石油2 0 1"是我国首条深水起重铺管船,作业水深3000米,可在除北极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单介绍了海底管线安装和结构分析软件OFFPIPE和S-lay铺管的特点,并结合天津大港油建公司的一条S-lay铺管船,通过计算不同规格管道的铺设水深、张紧力和铺设半径,总结了应用OFFPIPE软件在管道计算中的一些经验,同时也为S-lay管道的实际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底输气管道施工一般是铺管船施工后采用后挖沟方式进行自然回填,使管道满足稳定性要求,考虑到管道与已存在的光电缆交越遇到的问题,将铺设混凝土联锁软体排作为保护措施,混凝土联锁软体排铺设质量的测量是海洋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海底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测量问题,结合上海LNG项目海底输气管线工程实例,系统地介绍了运用RTK—DGPS平面定位结合多波束侧扫技术进行海底铺设混凝土联锁软体排的测量过程,提出了整个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得到了较精确的测量结果,为工程实施和维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为今后类似海洋工程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崖13—1气田至香港长达707 km的海底输气管道已于1993年12月1日开始铺设。这是用一艘铺管船且在一个铺管季节中铺设的最长的一条海底管道。 崖13—1气田位于我国海南岛三亚市西南约90 km的海上。阿科中国公司代表其合作伙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圣太菲国际公司为崖13—1工程开发项目的作业者,正在进行管道  相似文献   

15.
海工事业部     
正重点工程项目介绍海工事业部拥有中油海101起重铺管船、中油海801工程驳船及各类打桩锤等海上施工装备。其中,中油海101起重铺管船作业水深2.5~40 m,起重能力400t(全回转),铺管直径102~1524 m m。中油海101铺管船于2012年在世界第二繁忙的深港海域,攻克"闯浅滩、穿铜鼓、过龙鼓、跨崖城、到香港、踏沙坑、越友联、登大铲"八大施工难关,成功实施了管径大、工期紧、海域复杂的西二线香港支线海底管道建设项目,圆满收官西二线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评估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过程中面临的高张力状态、高弯曲应力、大曲率变形、强接触作用以及管道整体几何线型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结合海底管道铺设校核准则,针对我国南海典型海域环境条件,采用三维非线性梁单元对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开展动态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管道有效张力、等效弯矩、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分布情况。对影响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托管架角度、管道铺设状态、管道壁厚等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工程托管架最优角度为25°;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应慎重选择充水铺设方式;管道壁厚对S型铺管有显著影响,实际铺设时应深入评估壁厚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评估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过程中面临的高张力状态、高弯曲应力、大曲率变形、强接触作用以及管道整体几何线型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结合海底管道铺设校核准则,针对我国南海典型海域环境条件,采用三维非线性梁单元对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开展动态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管道有效张力、等效弯矩、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分布情况。对影响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托管架角度、管道铺设状态、管道壁厚等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工程托管架最优角度为25°;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应慎重选择充水铺设方式;管道壁厚对S型铺管有显著影响,实际铺设时应深入评估壁厚的影响。本文研究对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设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深水管道J形铺设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德旺  段梦兰  何宁  杨伟 《石油机械》2011,(10):131-135
介绍了深水管道J形铺设法的原理和类型,将国外成熟J形铺设工艺分为起始铺设、正常铺设和终止铺设等3个部分,并系统研究了各部分的工艺流程,对J形铺设的关键设备及操作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针对我国南海海况特点,以中海油在建的16 000 t深水起重铺管船(J形铺管船)为设计母船,根据正常铺设工艺要求,提出了J形铺设系统概念设计方案。这对我国J形铺设工艺的研究和南海深水油气开发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铺管船采用S型铺设海底管道的作业特征,介绍了海底管道防腐层和混凝土配重层涂敷工艺,可以确保各钢管涂敷层间具有足够的剪切强度,使得在铺管过程中设定的轴向张力作用下,不致发生钢管各涂敷层间剪切强度不足而产生滑脱的现象,保证铺管过程中海底管道完好.  相似文献   

20.
铺管船除了具备管道铺设功能以外,还应该具备管道弃置回收作业以及安装水下生产设施(如PLET)的功能。介绍了使用J型铺管船来进行管道铺设、弃置回收及水下生产设施安装的过程。基于J型铺管方法设计了一套多功能水下生产设施安装系统,以解决S型铺管船不具备安装水下生产设施能力的问题,并扩展了J型铺管船的相关功能。结合设计的多功能水下生产设施,提出了铺管船使用此套装置来安装水下生产设施的步骤,对南海的管道铺设和水下生产设施安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