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毕玉臣 《硅谷》2012,(11):19-20
间二甲苯是混合二甲苯3种异构体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在农药、染料、医药、合成树脂和涂料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间二甲苯的消费量约为23万t/a。介绍间二甲苯的各种生产技术,包括络合法、吸附分离法、磺化法、反应蒸馏法、共沸精馏法技术。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Partt釜测定了在0.1013MPa下,间二甲苯-水二元部分互窝本系的气液相平衡数据,经热力学一致性检测表明,测定数据是可靠的,用NRTL方程关联了该体系气液相平衡数据,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好。  相似文献   

3.
间二甲苯—水二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和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间二甲苯-水二元纱在不同温度下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用NRTL方程,五参数NRTL方程及四参数Van Laar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其中五参数NRTL方程关联结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间二甲苯通过有机合成,其用途主要是:测定矿物的折光率,气相色谱分析标准,清洗剂等。主要由石油催化重整料、裂解汽油、焦炉副产汽油经分离而得,还可由甲苯歧化生成苯和二甲苯而得;或由甲苯与三甲苯进行甲基转移而得。本文分析间二甲苯的生产技术特点,并提出改进措施,拓宽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的AM1方法,通过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设定的8种热裂解过程的反应能量、生成自由基的轨道能级、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了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解机理,计算结果表明:(1)各反应物的主反应路径均是苯环上甲基C-H键首选断裂,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2)各反应物之间的热反应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C8H9OH(d1)>C8H9SH(d2)>C8H10(a)>C8H9CN(d3)。同时亦说明,自由基前线轨道能差及生成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和热力学等理论参数一样,亦适合于研究间二甲苯系列反应物的热解机理和热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6.
运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半经验的量子化学(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苯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OH、-SH、-CN时的化合物)的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对设定的8种有自由基形成的热裂解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反应的热力学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无论苯环上联接的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这些化合物的热裂解键,都是首先从苯环上甲基碳氢键开始,也就是说甲基碳氢键是这类化合物最易断裂的键,也是热裂解的最初反应过程,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间二甲苯上若联有供电子取代基(-OH,-SH),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增大,若联有吸电子取代基(-CN),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减小。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的顺序为d1>d2>a>d3。  相似文献   

7.
运用Gaussian98程序包中半径验的量子化学(AM1)方法,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苯环上引入不同取代基-OH、-SH、-CN时的化合物)的热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对设定的8种有自由基形成的热裂解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的全优化几何构型和反应的热力学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无论苯环上联接的是吸电子基团还是供电子基团,这些化合物的热裂解键,都是首先从苯环上甲基碳氢键开始,也就是说甲基碳氢键是这类化合物最易断裂的键,也是热裂解的最初反应过程,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间二甲苯上若联有供电子取代基(-OH,-SH),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增大,若联有吸电子取代基(-CH),反应物的热反应活性将减小。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的顺序为:d1〉d2〉a〉d3。  相似文献   

8.
运用Gaussian 98程序包中的 AM1方法,通过对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设定的8种热裂解过程的反应能量、生成自由基的轨道能级、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的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研究了间二甲苯系列化合物的热反应活性及热裂解机理.计算结果表明:(1)各反应物的主反应路径均是苯环上甲基C-H键首先断裂.该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2)各反应物之间的热反应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 COH(d)>CSH(d)>C10(a)> CCN(d).同时亦说明,自由基前线轨道能级差及生成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和热力学等理论参数一样,亦适合于研究间二甲苯系列反应物的热解机理和热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9.
渗透汽化分离有机混合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渗透汽化进行了两类有机混合物的分离,一是从C4、C5醚后混合物中脱甲醇,二是从时、间二甲苯混合物中分离对二甲苯。以一定比例的醋酸纤维素(CA)与聚丙烯酸醋共混物的表皮分离层材料,制备渗透汽化复合膜脱除C4、C5醚后混合物中的甲醇,实验考察了料液浓度、温度等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膜兼有两类膜材料的优点,当原料中甲醇质量分数为0.4%时,膜内甲醇通量为230g/m^2·h,分离因  相似文献   

10.
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并介绍了研制的VOCs注射重量法气体配气装置.针对目前社会上急需的氮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正己烷、乙酸丁酯、十一烷等氮中十个组分钢瓶气体标准物质进行了研制,对提高室内外空气质量检测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水中7种苯系物(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的可行性进行试验,通过实验选择气液相之比、顶空平衡温度以及顶空瓶的体积,提高方法的稳定性和结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塑胶跑道中有害物质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对塑胶跑道中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苯及苯系物(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对色谱条件和顶空进样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5.3%~101.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实验室建立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研制了VOCs注射重量法气体配气装置.针对目前社会及市场急需的氮中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正己烷、乙酸丁酯、十一烷十组分钢瓶气体标准物质进行了研制,这对提高室内外空气质量检测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建立了消毒剂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以乙腈:0.2%乙酸水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omin-1,检测波长220nm,回收率在98.52~100.66%之间,样品测定RSD(n=6)为0.68%。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建立了消毒剂中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测定方法.采用Kromasil C18柱,以乙腈0.2%乙酸水溶液(60 40)为流动相,流速1.0mLomin-1,检测波长220 nm,回收率在98.52~100.66%之间,样品测定RSD(n=6)为0.68%.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采用错流纳滤工艺开展了饮用水中苯系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和纳滤运行特性的研究,考察了纳滤膜对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截留效果,研究了操作压力、浓水流量、离子浓度、进水温度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膜通量呈增加趋势;随浓水流量和离子浓度的升高,膜通量呈降低趋势;随着回收率、操作压力、离子浓度和进水温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均降低;随浓水流量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升高.在所有试验条件下,纳滤膜对4种苯系污染物的截留率都介于86.56%~98.85%之间,出水中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含量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水苯含量低于0.1mg/L时,出水苯含量能满足国标要求.通过研究投资和运行成本,确定出经济运行参数为回收率90%、操作压力0.6 MPa和浓水流量30L/min.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程序升温、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质谱定性,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氧类涂料中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甲苯、乙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丁醇的方法。本方法各物质线性范围为0~20 mg/L,加标回收率为8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4%。本方法为环氧类涂料中VOC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常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例如苯、甲苯、氯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等.如果需要测定样品中上述各组分的含量,需要人工去现场采样,然后将样品带回实验室,最后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操作极其不方便.为此,研发设计出一种检测VOCs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将现场取样和实验室分...  相似文献   

19.
采用苏玛罐采集大气样品,通过预浓缩系统富集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10.0 nmol·mo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能够有效分离65种挥发性有机物。将该方法实际应用于某处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结果表明,此处丙酮、乙酸乙酯、甲苯、对间二甲苯5种挥发性有机物较为常见,比重占30%以上;其中,丙酮和乙酸乙酯检出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由于通用环氧树脂已不能适应改善作业性(低粘度化、低毒性化、单组份化)、改善固化性(低温固化、快速固化、水中及潮湿面固化性)、提高固化树脂性能(耐燃性、耐热性、可挠性)等的要求,因此特种环氧树脂的开发兴盛起来。所谓TETRAD,是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以脂肪族二胺为基础,新开发的低粘度四官能团缩水甘油胺化合物的总称,由于其具有独特性能,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TETRAD是将间二甲苯二胺(MXDA)或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3-BAC)与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