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煤炭产量大,开采落后,粗放形开采,自然灾害多围绕煤矿瓦斯灾害治理进行发展,以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为基础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技术、多尺度突出区域预测瓦斯地质方法和指标及可视化预测等瓦斯防治新技术。基于电磁辐射原理的煤岩动力灾害预测技术,电磁辐射预测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为基础。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煤矿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开采过程中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实这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煤与瓦斯能量的积聚。煤层内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地应力随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地质构造存在一定的构造应力,所以构造带储存有较高的煤岩弹性应变能,此能量与煤体内的瓦斯压力共同作用,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有较大的危险眭,因此,本文就以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展开分析,探讨预抽煤体瓦斯在防止煤和瓦斯突出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瓦斯突出煤层,减缓了采掘工作的正常速度。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突出煤层的预防措施做简要的分析,介绍了防突技术的应用,保障了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常规或单一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需要强化瓦斯抽采才是防止瓦斯灾害事故最有效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抽采率低的特点提出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5.
瓦斯突出是矿井生产中存在的一种复杂的地质动力现象,执行防突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或消除煤层的受力状态并排出煤层中的瓦斯,使煤层中瓦斯含量或瓦斯压力降低到不会发生突出的安全水平。本文从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机理人手,进而引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措施:区域性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并对煤矿具体防突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开采中,瓦斯灾害一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灾害之一。针对矿井煤层透气性差的瓦斯地质条件并结合某矿生产实践,介绍了低透气性煤层的瓦斯抽采技术,同时指出应提高封孔质量和完善抽采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矿井瓦斯抽采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包括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辐射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测技术,提出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瓦斯与煤突出矿井以及突出煤层数量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如何实现瓦斯与煤资源的高效安全共采已成为矿井作业的重点,而通过保护层开采时的被保护层卸压作用强化抽取卸压瓦斯,可以将高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被保护层有效变成低瓦斯无突出危险的煤层。本文探讨了强化抽采保护层开采与卸压瓦斯技术,并在分源原理基础上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预测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煤矿瓦斯灾害频发,本文从开采条件、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安全监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瓦斯灾害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爆炸现象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岩浆侵入破坏,改造了井田构造,使煤变质程度、煤层形态、煤层厚度等成煤地质要素发生变化,加剧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本文介绍大兴井田岩浆侵入岩分布规律;分析了岩浆侵入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坤  由长福  祁海鹰 《工程力学》2012,29(1):202-206
为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及危害,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其诱发瓦斯爆炸继发性灾害发生规律提供基础,运用气体动力学和瓦斯在煤层中流动的基本理论,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的数学模型。同时,为考察模型的准确性,在不同工况下,将模拟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室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可预报煤与瓦斯突出整个发生、发展和衰减过程中的突出压力及瓦斯量等参数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地下开采过程中的一种动力现象,剧烈的动力效应可导致矿井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预测对煤炭工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煤与瓦斯突出的自然条件及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针对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而引起预测指标权值分布不合理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耦合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对煤矿实现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预测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丁鑫  肖晓春  吴迪  吕祥锋  潘一山  白润欣 《材料导报》2021,35(18):18096-18103
冲击地压及瓦斯次生灾害更易在深部复杂的地质构造区域发生,其实质是煤岩介质在变化多样的地应力、采动应力与瓦斯共同作用下的力学平衡系统失稳过程,准确描述含瓦斯煤岩受载过程的力学关系是明确煤岩动力灾害孕育与发生机制的根本.考虑原生裂隙对煤岩力学性质的劣化特性,将其定义为初始损伤,理论推导了以孔隙率表征的初始损伤公式,综合考虑初始孔隙率、吸附瓦斯煤岩基质膨胀、瓦斯运移的软化特性及真三向应力状态,构建了基于非均匀性统计理论的含瓦斯煤岩损伤演化方程及力学本构模型,并定性分析了各参量对煤岩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煤岩初始孔隙率越高时,任意截面的裂纹长度、宽度和条数均增加,有效面积减小,局部更易产生应力集中,损伤曲线在峰值损伤量更高及峰后段增长率略降低,反之,当均质度越高时,其峰值点处的损伤值越低,损伤演化越滞后并集中于峰后阶段发展,相应的损伤演化曲线斜率越大;随瓦斯压力升高,煤岩吸附产生的膨胀应力明显增加,吸附参量a、b值同样对膨胀应力具有促进作用;弹性模量和均质度对煤岩强度及峰后应力降模量均呈现为正相关影响,使煤岩冲击危险性增强;初始损伤和较高的瓦斯压力均促进了煤岩中裂隙的发育,降低了煤岩性质的均一性,使强度和峰后应力降模量减小而塑性特征越发显著并促进煤岩软化,这也是高瓦斯煤层冲击地压低于常规指标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事故时有发生,是煤矿灾害之王.虽然瓦斯是自然界存在的事物,但它又不同于海啸、地震等等,瓦斯是人类在开采煤层时释放出来的,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瓦斯还是可以控制的,尤其是低瓦斯矿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一般规律突出机理进行综合防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的应用,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预测,单指标预测技术,有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使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达到安全生产,杜绝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兴安煤矿综采二队开采布置采用井下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顺层钻孔或穿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等方法成功治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回采前和回采过程中的瓦斯治理工作对安全生产及其重要。本文总结了水城县支都煤矿对突出煤层的11303回采工作面采用开采保护层、煤层瓦斯抽采、本煤层瓦斯抽放等综合防突措施,通过效果验证和生产实践中实现安全生产,说明只要下决心对突出煤层瓦斯进行立体治理,作到虚抽尽抽,可保必保,瓦斯是可以治理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矿采掘深度的增加,爆破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爆破扰动松软煤层诱发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也不容忽视。为研究爆破扰动松软煤层的力学特征以及爆破震动效应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巷道掘进爆破扰动松软煤层诱发煤与瓦斯突出为工程背景,根据相似理论在实验室搭建了爆破模拟试验系统,通过超动态应变仪监测爆破载荷作用下试样的力学特性,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爆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爆破孔从岩层进入松软煤层,在该试验条件下产生了类似突出的破碎抛掷过程;爆破裂纹扩展是导致巷道围岩破坏的根本原因,而松软煤层的存在会加剧巷道围岩的破坏程度,促使巷道围岩的裂隙进一步扩展发育,在煤矿井下一次爆破装药量大,炮孔数目多和需要多次爆破的情况下,爆破振动的累积损伤会最终影响到巷道的稳定。研究成果对揭示井下爆破扰动构造带煤岩诱导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灾害的专用术语,它对于煤矿开采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因此我们必须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特点进行认舆分析与总结,如此才能找到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一突出煤层赋存条件, 提出了顺层下向长钻孔递进保护区域瓦斯抽采技术, 即煤层 由浅至深、由低瓦斯区向高瓦斯区, 从上区段机巷 ( 本阶段腰巷 )施工下向倾斜顺层长钻孔, 通过预抽煤层瓦斯, 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 区域性消除本阶段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实践证明, 该方法能大幅度减 少工程量, 缩短瓦斯治理时间, 确保突出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