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含聚污水给普通含油污水处理带来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聚合物驱油是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措施。萨北油田自 1995年开始注聚合物 ,已先后在北二西、北三西等 5个区块进行了聚合物驱油的开发和生产 ,目前聚驱产量已达到191 87× 10 4 t/a。由于目前采用的聚合物配制技术 ,使采出的含聚污水不能回注原层系 ,只能回注到水驱基础井网和一次加密井网层系 ,这导致水驱井采出液均不同程度含有聚合物。 2 0 0 0年 10月 ,对195口水驱采油井进行抽样化验 ,平均见聚浓度为4 2mg/L ,最高见聚浓度达到 4 84 7mg/L ,严重影响了普通含油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1 普通含油污水处理站…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井采出液中含有的聚合物导致联合站脱水和污水处理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各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破乳剂的现状,依据原油乳状液凝胶的结构裂降和结构恢复行为对其触变性影响的原理,采用多乙烯多胺、松香胺、有机醛、胺、苯酚等的反应物为起始剂的聚醚类破乳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再引入微量的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氯化亚铁、维生素C、氟碳表面活性剂FN-3,得到聚驱原油采出液脱水低温破乳剂,利用电中和机理,实现了聚驱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脱水。现场药剂质量浓度在50~70mg/L、脱水温度40~43℃的条件下,原油脱水后含水率小于0.2%,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50mg/L。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进行了分析,并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聚合物、石油磺酸盐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状态。实验室合成了阳离子聚合物净水剂,并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东一联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一次沉降罐污水中油质量浓度从试验前的1900mg/L降至1050~1250mg/L,外输污水含油量合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由于水相黏度大,随着采出液中聚合物含量的升高,油水分离效果变差,游离水脱除后的污水含油浓度和油中含水率均升高。研制的新型游离水脱除装置能够适应高浓度聚合物采出液的处理;针对高浓度聚合物驱采出液研制的破乳剂,在加药量20 mg/L的情况下,经游离水脱除器沉降30 min后的油中含水率在10%左右,污水含油浓度为1000~1500 mg/L,均优于脱水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5.
气浮技术处理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聚合物驱产出污水油水分离困难的特点,提出了以气浮技术提高其油水分离效果的设想。试验研究了气浮技术对聚驱产出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详细探讨了浮选剂类型、加量及气浮时间、溶气量等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特种浮选剂、增加气浮时间及溶气量均可有效提高气浮技术对聚驱产出污水的处理效果。在浮选剂加量为5mg/L、气浮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可使聚驱产出污水经气浮后含油低于10mg/L,可满足中低渗油藏注水要求。表明气浮技术是一种适于聚合物驱产出污水处理的油水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目前的水质特性,对水处理用的杀菌剂、絮凝剂、油水分离剂等配套化学剂进行了研究。研制出适用于含聚合物采出水处理用的BC-2001型杀菌剂、适用于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SP-1001型油水分离剂、适合于处理含聚合物采出液的SP-1003型油水分离剂、适合于处理油田含聚合物污水的CL-6004型絮凝剂和适合于处理水驱含油污水的CL-6005型絮凝剂。对新药剂的杀菌效果、破乳效果、油水分离性能及絮凝效果进行了室内评价和现场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热-化学破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性的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化学破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在破乳剂加药量为150mg/L,脱水温度为45℃和沉降时间为3h的条件下,可经热-化学脱水达到外输原油含水率指标;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化学破乳机理为:破乳剂ASPD-1吸附剂油水界面上顶替原油中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碱与原油中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和驱油表面活性剂,降低油珠表面的负电性和油珠之间的电排斥力,促进油珠之间的聚并,使油珠上浮速率加大并使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层后握 油珠浓缩层内的油珠粒径增大,使得油珠聚并过程中被束缚在油相中的水滴直径增大,使所形成的W/O型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容易破乳。  相似文献   

8.
“九五”以来,孤岛油田广泛实施了注聚增油技术。采出液普遍含聚,油水乳化严重、乳状液异常稳定,油水分离难度大幅加大,其中以孤二联最具代表性。采出液含聚前,孤二联脱水站出水含油800mg/L.进污水站处理后降为50mg/L;含聚后,脱水站出水含油达到3000mg/L.进污水站处理后含油1000mg/L,含油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驱和三元复合驱采油之后 ,采出液中含有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成分 ,原油乳化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 ,即油田开发初期的油包水型 (W /O )为主的乳状液 ,转变为水包油型 (O/W )为主的乳状液 ,或以水包油、油包水等形式共存的复杂的油水乳状液 ,这无疑加大了油水分离的难度。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 ,我站的外输污水含油指标越来越难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找到一条适应现状 ,能够控制外输污水含油指标的最好方法。1 以高分子预脱剂代替聚醚型传统破乳剂的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地控制外输污水含油指标 ,仅从增加反冲洗次数是不够的 ,因为这并…  相似文献   

10.
二元复合驱采出液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油滴的界面张力增强,油水乳化严重,比常规水驱和聚驱处理难度大。通过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物理过滤法3种污水处理工艺现场试验研究发现,以"气浮+生物处理+高级氧化+负压表面过滤"为主体的生物化学法处理工艺可以使采出水处理后达到二元复合驱复配的水质指标要求,且含油质量浓度小于1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10 mg/L,30 d后保黏率为95.4%、界面张力小于1×10~(-2)mN/m,配伍性和长期稳定性较好,可以作为二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体工艺技术。在工业化推广时,对生物处理前端、除垢、过滤等工艺单元可做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区化学驱单元大多采用污水配注化学剂,配注污水水质对化学驱效果影响较大。在统计胜利油区化 学驱历年配注污水水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驱配注污水矿化度和钙、镁离子质量浓度逐年升高,Fe2+质量浓度最高达6.6 mg/L,S2-质量浓度最高达5.5 mg/L。配注污水水质不达标会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降低,钙离子质量浓度为300 mg/L就会导致聚合物溶液粘度下降50%,钙离子质量浓度达到400 mg/L,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升高一个数量级;当Fe2+质量浓度增大至1 mg/L时,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仅为55%;当S2-质量浓度为2 mg/L时,聚合物溶液粘度保留率仅为47.4%。对比2001—2011年胜利油区化学驱矿场应用聚合物溶液粘度与质量浓度发现,配注污水矿化度、钙、镁离子质量浓度逐年升高,水质不合格导致化学剂用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化学驱效果,必须通过改善配注污水水质减缓聚合物溶液粘度损失、增加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从而减少化学驱中化学剂用量,降低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2.
采出液的处理是三元复合驱面临的新问题 ,从 1994年开始我们就着手表面活性剂为ORS4 1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的研究 ,多年来从含三元采出液油水乳状液的研究入手 ,较系统地研究了乳状液的稳定性、油水分层特性、电性质等 ,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脱水模拟实验和现场跟踪测试。在此基础上 ,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特点 ,开发出了新型破乳剂FD4 0 8- 0 1,设计了小型游离水脱除器、电脱水器和含油污水处理生产试验装置 ,在中 111试验站开展了长期的现场测试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对北三西和杏二中两座国产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胜利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实验室合成了含阳离子单体的聚甲基丙烯酸聚醚,制备了采出液油水分离剂RPYSF-1,并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孤四联合站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总加药量(w)从试验前的78.2 μg/g降至小于50 μg/g,外输油含水量(w)不大于1.2%,污水中油质量浓度不大于39 mg/L,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4.
聚合物驱油(简称聚驱)是目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但聚驱采出液中含驱替用的聚合物,改变了乳状液的性质,脱水难度大于普通水驱。针对某脱水站来液含聚合物的实际情况,对不同聚合物浓度原油乳状液进行了电导率、油水界面张力及脱水效果试验,确定了电脱水器正常工作的极限进液含聚浓度为300 mg/L。对破乳剂进行了筛选,明确了采用破乳剂复配和絮凝剂组合的投加方式进行脱水,配方体系为破乳剂DP9201与XP-1421(复配比例1:1,加药量100 mg/L)和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加药量20mg/L),90 min条件下脱水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15.
用于高含水注聚采出液的KYYC系列破乳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港油田各注聚合物区采出液含水 >90 % ,游离水含油 >1.0× 10 4mg/L ,含水原油乳化严重 ,难破乳脱水。采用常规破乳剂处理羊三木采出液时 ,原油含水降至 0 .8%~ 1.2 % ,但脱出水含油高达 1.0× 10 4mg/L左右。通过对AE型三嵌段聚醚的改进 ,在末端EO链段上接—OH基团 ,增加EO链段长度 ,增大聚醚分子量 ,得到了适用于羊三木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4 ,通过类似改进得到了适用于西二联采出液的水溶性破乳剂KYYC 2。在羊三木中心站用KYYC 4替换原用破乳剂JN 0 1H ,在来液中加入 2 5mg/L ,使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大幅度下降 ,压滤、沉降后外排污水含油由 >4 0 0mg/L降至 <5 0mg/L ,一般为 2 0~ 35mg/L ;经热化学脱水、两次沉降的外输净化原油含水 <2 .0 %。在西二联 ,来液经脱气、沉降 ,分离出的污水经旋流器、过滤器处理后外排 ,含油高达 2 0 0mg/L ;在来液中加入KYYC 2 5 0mg/L后 ,沿流程各处污水含油均显著下降 ,沉降罐出口略高于 2 0 0mg/L ,旋流器出口~ 85mg/L ,过滤后外排水含油 2 0~ 30mg/L。图 2表 3  相似文献   

16.
浅谈聚驱采出液处理工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化注聚合物 (PAM)开发采出液处理系统 ,主要包括采出液的脱水处理及含油污水处理两部分。1 总体布局在聚驱开发过程中 ,出现了多种采出液处理系统总体布局模式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两种 ,一种是“聚北十三”模式 ,另一种是“聚南八”模式。在聚驱开发初期 ,为与水驱开发地面工艺系统作比较及稳妥起见 ,形成了“聚北十三”模式。在“聚北十三”模式中 ,为聚驱采出液的处理 ,配套建设了脱水及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完全独立于水驱采出液处理系统。在以后的聚驱开发过程中 ,为节约投资 ,对有条件利用已建水驱系统地面设施的聚驱系统 ,…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二元驱中采出液成分复杂、稳定性高、油水分离难度等问题,对二元驱采出污水组分对水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增加了含油污水油水分离的难度,且浓度越高,沉降分离的效果越差;同时表面活性剂能够使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降低,使油滴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增加,但对油水界面剪切粘度几乎无影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水中悬浮物形成了具有类似"晶体"结构的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相似文献   

18.
脂肽复配弱碱三元复合驱体系进入现场应用后,采出污水聚合物浓度879 mg/L,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浓度61.07 mg/L,脂肽表面活性剂浓度高达232 mg/L,且含量随时间逐渐增长,含油浓度高达1957 mg/L,悬浮物浓度高达556 mg/L,SRB细菌浓度2×10^(7)个/mL,FB细菌浓度1.1×10^(3)个/mL,TGB细菌浓度2×10^(5)个/mL。针对现场采出污水出现悬浮物大量增加和污水发黑,且污水处理工艺中沉降段和过滤段悬浮物祛除能力急剧下降的问题,开展污水水质实验,基于脂肽表活剂的乳化特性和生物特性分别筛选有效破乳剂与杀菌剂在现场投加,实现对SRB、FB和TGB含量的控制,并优化过滤罐反冲洗工艺参数,防止由于悬浮物含量高导致滤料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确保污水的处理稳定达标。所得结果可以指导后续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对脂肽体系推广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水包油乳状液的反相破乳剂选择与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庆油田近年来开展的三元(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驱矿场实验取得了比水驱和聚合物驱分别提高采收率17%~20%和10%的良好效果,但采出液中残留的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导致油水乳化程度加大,给采出液的油水分离带来了困难。为此,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以模拟采出液为介质,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剂,并测试了该破乳剂对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实际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驱油剂对弱碱三元采出液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水动态界面张力随表面活性剂和碱含量增大而降低;在表面活性剂和碱共同作用下,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动态界面张力下降显著;加入聚合物会使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升高,但与碱和表活剂相比,聚合物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