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预应力板柱节点抗冲切强度的脱离体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土双轴应力状态下破坏的修正Mohr—Coulomb准则,建立预应力板柱节点冲切破坏的脱离体模型,考虑预压应力和预应力钢筋曲线对板柱节点抗冲切的有利影响,推导了预应力板柱节点的抗冲切计算公式。与试验数据对比,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地基摩擦力对预应力作用效应的影响,采用ABAQUS软件对预应力筏板基础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在不同地基摩擦系数、预应力大小、筏板基础长度等因素下,地基摩擦力对筏板混凝土中预压应力的影响,并与国内外相关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类似工程中可以偏保守增加10%~20%的预应力筋来考虑地基摩擦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巢斯  王磊 《结构工程师》2010,26(1):70-73
在筏板的抗冲切设计问题中,筏板的抗冲切控制锥体和控制周长的选择是确定筏板抗冲切承载力的关键。中国相关规范中对筏板的抗冲切问题的描述比较粗略,没有考虑实际工程中各种柱(墙)对筏板的冲切状况。对筏板的抗冲切控制锥体和控制周长的选取也过于简略,只提供了几何形状较简单的矩形柱等荷载作用下筏板的抗冲切计算,无法为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冲切问题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为了探索、分析上述问题,结合实际工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各种异型柱(墙)对筏板的冲切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按规范JGJ 94—2008的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确定筏板抗冲切线的形状和位置,提出实际工程中筏板抗冲切的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   

4.
筏板基础具有整体性好、承载力高、结构布置灵活等优点,广泛用作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的基础[1].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处理,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筏板基础在柱作用下的抗冲切问题和在核心筒下的抗剪、抗冲切问题;(2)筏板基础在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基底是否可以考虑地下水浮力的影响;(3)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埋深d的确定;(4)筏板基础差异沉降的简化计算.最后,得出几点关于筏板基础优化设计的方法,可供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田伟  程娄峰  刘小虎 《建筑结构》2023,(22):140-143+111
在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中,筏板基础具有刚度大、沉降均匀、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控制筏板厚度的主要因素是筏板的抗冲切承载力。提出带端板抗冲切钢筋的概念,通过在高强钢筋两端设置端板解决抗冲切钢筋的锚固问题,采用设置抗冲切钢筋提高筏板抗冲切能力,并结合规范阐述了筏板带端板抗冲切钢筋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带端板抗冲切钢筋的构造措施,并对带端板抗冲切钢筋的工程应用情况和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抗冲切钢筋能有效提高筏板的抗冲切承载力,且能节省工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抗冲切承载力是控制筏形基础厚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规范公式对其验算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增大筏板厚度对提高抗冲切承载力的效果最明显,但建议筏板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40;箍筋在筏板抗冲切中发挥的作用明显优于弯起钢筋,建议筏板厚度不超过800mm时采取配置弯起钢筋的方法;计算基底反力应根据上部结构刚度和地基情况选择平均值法或有限元法计算。本文的结论可供计算和优化筏板基础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粘结预应力板柱结构形式简便、施工效率高,但其节点受力复杂、破坏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提出采用分层壳模型对该结构节点进行抗冲切性能分析,通过对5个试件进行分层壳模型建模计算和变形分布分析,得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分层壳模型及关键参数的合理性。同时,考虑了预应力筋布筋方式、有效预应力大小和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变化对节点抗冲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预应力筋布置在靠近板柱节点位置应力增长最快,发挥作用最显著,增大有效预应力和混凝土强度可以提高抗冲切性能。  相似文献   

8.
李东  刘洋  李迥  张晔琛 《建筑结构》2021,51(8):132-138,143
以采用跳仓法施工的上海市徐汇区某商品房的372m全长超限筏板基础为例,基于线性徐变理论,对混凝土松弛应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根据温度及应变监测数据,对考虑松弛及徐变影响的混凝土黏弹性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了在不同保温措施下筏板基础温度应力的演变规律,制定了符合本项目的裂缝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的混凝土松弛应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变得越来越稀缺,特别是对于山地城市,不得不考虑在岩质边坡上修建建筑物,因而对上部结构、岩质边坡地基与基础间的共同作用研究具有实践意义。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上部结构层数、岩石强度和建筑边距对共同作用下筏板内力的影响,并与未考虑共同作用的常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共同作用的筏板主应力小于常规设计,其中最大主应力由筏板中部向四周转移。随着上部结构楼层数增加,上部结构对筏板刚度的贡献加大,对筏板应力的调节作用增强,基底反力向周围扩散,筏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和钢筋抗冲切抗力系数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晓庄  何照明 《住宅科技》2002,73(5):22-25,29
针对以往计算公式中混凝土和钢筋抗冲切抗力系数取值不太合理,以致计算结果与实际出入较大的情况,提出了计算公式中混凝土和钢筋抗冲切抗力系数的取值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通过5块配双钩型抗冲切钢筋混凝土板的试验结果,结合国外过筋冲坏板的试验数据,对混凝土和钢筋抗冲切的抗力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4,54(2):126-140
Piled raft foundation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s a rational and economical foundation system with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raft and piles. However, the behavior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d raft foundation has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 due to the complicated interaction of raft–ground–piles. A series of static horizontal loa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types of foundation models, i.e., piled raft, pile group and raft alone models, on sand using a geotechnical centrifuge.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s of relatively large moment load and rotation o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d raft foundation were examined. From the centrifuge model tests, it is found that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due to horizontal loads is different between piled raft and pile group foundation, and this vertical displacement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laterally loaded piled raft foundation. The horizontal resistance of the pile part in the piled raft foundation is high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the pile group foundation due to raft base contact pressure.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foundation due to the horizontal loads affects the vertical resistances of piles, which results in the different mobilization of moment resistances between the piled raft and pile group foundations.  相似文献   

12.
在网壳中施加预应力 ,可有效地调节各杆件及球节点内力 ,减小结构变形 ,同时可平衡网壳在支座处产生的水平推力。结合一工程实践 ,介绍了预应力筋在网壳中的布置形式及相关的预应力设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刘琪伟 《城市建筑》2014,(17):97-97
本文对于无粘结预应力在高层技术中的应用,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并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板式楼盖、高层结构转换层及其大型筏板基础等方面的应用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技术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14.
考虑腐蚀程度对钢绞线SN曲线斜率及指定应力幅下特征疲劳寿命的影响,将腐蚀程度作为协变量引入表征疲劳寿命的三参数Weibull模型,将疲劳寿命、应力幅及腐蚀程度统一在概率模型中,构建可以定量评价腐蚀影响的钢绞线疲劳寿命多参数Weibull模型。根据模型的物理含义给出参数取值的限制条件,推导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算法,进一步采用腐蚀钢绞线疲劳试验数据构建具有概率保证率的疲劳寿命随腐蚀程度与应力幅变化的空间曲面。研究表明:该多参数Weibull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价腐蚀程度对钢绞线疲劳寿命的定量影响,钢绞线疲劳寿命随着腐蚀程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相对于应力幅而言腐蚀程度对钢绞线疲劳寿命的影响更显著。低应力幅条件下钢绞线疲劳寿命随腐蚀程度增大而降低更多,低应力幅时疲劳寿命对腐蚀更敏感。随着腐蚀程度的增加,指定疲劳寿命下的许用应力幅迅速降低。该多参数Weibull模型可为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疲劳性能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选取6种模型,在群桩总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分析了桩基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不同的布桩方式下筏板差异沉降、水平力及竖向偏心荷载作用下调平前与调平后筏板差异沉降、筏板在调平前与调平后的弯矩、桩在调平前与调平后的轴力与弯矩,得出桩基调平前后筏板与桩的受力变化规律,为理论分析变刚度桩的工作性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拉力型和压力型预应力锚索受力分析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凯  孙玥 《预应力技术》2007,11(3):25-29
根据拉力型、压力型预应力锚索结构特征,本文将拉力型预应力锚索抽象为在假想滑动面处受一个集中力P,将压力型预应力锚索抽象为在锚索孔底处受一个集中力P。工程中一般假想滑动面或锚索孔底距岩土体表面较远。基于以上假定和工程条件把预应力锚索归结到空间体内一点受集中力Kelvin问题。文中引用Kelvin应力解求得了拉力型预应力锚索钢绞线侧壁、锚索孔壁剪应力τ沿轴向分布,求得了压力型预应力锚索孔壁剪应力汲正应力σ沿轴向分布。 根据本文结果:建议岩体中拉力型预应力锚索设计时应以钢绞线与注浆体之间粘结强度作为设计依据。建议岩体中压力型预应力锚索在受力端增加一段钢管改进成压力局部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建议土体中压力型预应力锚索采取孔底扩孔改进成扩大头式压力型预应力锚索。  相似文献   

17.
指出预应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和加固过程之中,从体外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高强复合纤维预应力三个方面阐述了预应力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有粘结预应力的设计原理、方法、施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祥锦 《工业建筑》1999,29(2):56-58,76
从理论和具体的数据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钢筋应力进行分析,当对构件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值σcon不同时,就对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分配产生影响,从而探讨此类构件的可靠度;并对设计此类构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有效高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建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形成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有效高度的基础数据;基于试验验证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试验加载方式与我国桥梁规范设计荷载的差异以形成相应的修正系数;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有效高度随试验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有效高度变化产生的抗弯承载力的二次效应;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采用施工方法、跨高比、体内受拉钢筋配比等参数,建立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有效高度的回归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数据进行验证;最后按照我国公路桥梁设计可靠度水平和现行规范要求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有效高度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能较有效的反映各主要因素对体外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有效高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壳预应力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连文 《工业建筑》2000,30(8):73-74,78
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安全壳预应力工程 ,采用法国标准的FreyssinetMonogroup体系 ,由 1 9股或 36股T1 6钢绞线组成钢束穿入刚性及半刚性导管中进行后张拉得到预应力。安全壳预应力分为水平、竖向和穹顶 3个系统 ,水平方向采用 360°全周长布置。钢束张拉需严格按规定的先后张拉次序进行。为防止钢绞线锈蚀 ,张拉后导管内用缓凝水泥浆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