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高速切削加工的稳定性是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初就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在切削加工稳定性领域的研究成果,在综述切削颤振产生机理和切削稳定性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切削颤振的检测和控制方法,同时指出了高速切削稳定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切削颤振是影响金属切削加工生产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立了金属切削过程的二维颤振数学模型;对颤振的稳定性进行了线性分析和非线性分析;并以颤振位移作为反馈变量,建立了基于二维模糊控制器的颤振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与控制对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金属切削加工中,再生型颤振是一种不易于通过机械结构改良克服的影响切削加工质量,刀具切削不稳定现象。本文通过连续小范围的改变切削系统固有频率,实现了再生型切削颤振的在线抑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受加工需要而无法提高切削稳定性的镗削及钻削加工。  相似文献   

4.
1前言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切削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尽管如此,切削参数的经验选择法和切削颤振仍然普遍存在于切削过程中[1-4],不但降低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有时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充分发挥数控系统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加工特点,在线监测切削过程,在线调整切削参数,抑制切削颤振的发生,提高数控系统的稳定性,已成为现代加工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这里建立了切削参数的稳定区搜索控制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提高数控系统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2切削颤振的预报方法动态切削力的…  相似文献   

5.
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的自激振动对加工质量和表面质量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使加工无法进行。利用Delphi,开发出了一套在线测量系统,对切削颤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时采集切削过程中与颤振相关的各种数据,并采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技术对切削颤振的频率及功率谱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结合李萨如图形对颤振能量消减情况进行跟踪显示,在此基础上对自激振动的谐振频率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寻求相应的消振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振动切削和传统切削的再生颤振发生机理的仿真计算,提出了在振动切削中采用较大刀尖圆弧半径刀具的加工方法解决难切削材料加工中的再生颤振及刀具强度问题。实验证明了这一新加工方法的有效性,并取得了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常见加工过程中引起切削颤振的现象和原因,并以飞刀加工汽车同步器齿套滑块槽为例,分析了导致此种切削颤振的原因,并建立了切削力数学模型;通过改变进给量及切削速度的方法改善了切削振动,提高了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速切削加工参数选择不合理会导致切削振动,切削过程中振动引起的不稳定切削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切削振动的预测将有助于优化高速切削加工过程,提高切削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概述了高速切削加工过程中颤振产生的机理与类型,并分析了切削颤振的影响因素;对切削加工过程稳定性预测进行了报道,重点论述了切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切削振动辨识与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切削加工过程振动预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颤振是一种不稳定的现象,严重降低切削加工的有效性和材料去除率,加速刀具磨损.对现在国内外的一些变速切削抑制切削颤振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为今后的零件加工稳定性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付连宇  于骏一 《机械制造》1998,36(11):21-22
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是影响机械产品加工质量和机床切削效率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对机械加工振动实行有效控制是开发FMS和CIMS等现代化制造技术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机械加工过程中是否有振动产生取决于机床结构的动态特性和切削过程的动态特性,切削参数是影响切削过程动态特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人们提出利用时变机床主轴切削(简称变速切削)来控制振动。  相似文献   

11.
数控车床切削加工过程的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切削颤振的产生机理,总结了现在国内外对切削颤振抑制理论实践的研究现状。基于脉冲激振法针对CJK6140数控车床刀架系统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加工过程进行动态仿真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数控再生型切削颤振系统的模型,推导再生型切削颤振的系统极限切削宽度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的试验和数学公式,基于Simulink对极限宽度进行仿真,能够很好地归纳出再生型颤振系统极限切削宽度,对实际加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回转切削法是一种新颖的切削方法,由于它工效高、加工质量好、刀具寿命长。近年来在生产中应用日广。本文介绍了回转切削法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对科研和生产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众所周知,刀具的切削方式(切削图形)会直接影响切削刃的形状、刀具耐用度、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而回转切削法由于工效高、加工质量好、刀具耐用,以及可加工普通切削方式难于加工的一些异形零件,因而这种切削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在生产中逐渐得到了应用。据报导,近15年来,在苏联回转刀具及其切削法获得发明专利申请的就有40余项之多。  相似文献   

14.
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是智能机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智能加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对于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传感器的选择、特征提取、颤振识别和颤振抑制为主线,系统的综述了切削加工过程中颤振智能监控的研究进展。分析颤振信号的选择和时域、频域、时频域以及特征自适应智能提取的特征提取方法;分析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隐马尔科夫模型、混合模型和在线智能进化模型在颤振识别中的应用;着重分析基于主轴转速调整的颤振智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的研究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切削加工颤振智能监控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魏立新 《机械制造》2010,48(4):42-43
通过改变零件的加工工艺,使原来的断续切削变为连续切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切削颤振抑制试验是在CA616车床上进行的,通过以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执行元件的微位移刀架产生振动切削所需要的振动源,并利用振动与动态分析采集系统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比相同条件下切削颤振和振动切削的线性谱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有关现象,证明采用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为执行元件的振动切削系统能有效地抑制切削颤振。  相似文献   

17.
切削颤振的动态切削力测试与研究东北重型机械学院于忠海,李金良,张纪信一、前言金属切削加工中.在工件与刀具之间经常发生强烈的振动.其中颤振所占比重较大。目前.关于颤振的理论.如再生自振理论,振型关联理论.摩擦特性自振理论等、各学说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相似文献   

18.
切削加工中工件上的软(硬)质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引起颤振.本文在理论分析建立切削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切削系统参数对切削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再生型机床切削颤振系统稳定性极限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床切削加工一般都是在有振纹的表面上进行的,由振纹再生效应引发的再生型切削颤振是机床切削颤振的主要形态.本文推导了再生型切削颤振系统极限切削宽度随机床主轴转速变化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了机床切削系统稳定性极限预测方法,并就试验系统的切削稳定性极限进行了预测,实测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0.
切削颤振模型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同时考虑工件系统和刀具系统对切削颤振影响的2自由度切削系统模型,用此模型解释了双频颤振和单频颤振产生的机理,提出了产生的条件,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