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民珠江》2011,(2):63-65
"十一五"期间,珠江委的水土保持工作紧紧围绕"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争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流域典范"的治水理念,以监督管理为重点,推进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珠江上游水土流失、石漠化综合治理不断加快。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成功探索出石灰岩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抢救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石漠化、水土流失空间分布与面积变化趋势,以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的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5,2010,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务川县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与估算石漠化等级空间分布,并运用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建立的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程进行水土流失计算。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有显著影响,林地、草地面积的增加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量。务川县2000~2015年林地面积增加80.37 km~2,旱地面积减少91.69 km~2;2010~2015年重度石漠化面积减少263.73 km~2;2000~2015年微度侵蚀面积增加636.13 km~2,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57.21 km~2,中度侵蚀面积减少356.28 km~2,强烈侵蚀面积减少111.23 km~2。务川县2000~2015年实施的退耕还林与石漠化治理工程使得水土流失现象有了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3.
铜仁市是我国水土流失以及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40%以上。由于铜仁市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殊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环境以及人口压力过大,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已成为铜仁市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对铜仁市石漠化的现状、成因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以缓解石漠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广西石漠化地区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情况和水情。论述了广西石漠化地区的水利发展成就及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加大中央"输血"力度,实施精准有效扶贫,增强地方"造血"功能,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务川县由于毁林、陡坡开荒种植、不合理耕种等引起小流域生态恶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6.3%,石漠化严重等问题,结合《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对石漠化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封山育林恢复生态、人工种草圈养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植被建设、小型水土保持措施、草食畜牧业发展、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治理岩溶面积58.56km2,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6.
石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极端形式。西南地区是我国遭受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石漠化治理的重点地区,缺水、少土和土质贫瘠是造成该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干旱使石漠化更加严  相似文献   

7.
基于Markov的石漠化景观演变特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系统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石漠化的治理和防御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贵州六枝特区1990年和2010年遥感解译石漠化数据为基础,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运用马尔科夫法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研究区石漠化演化以不变型为主,占研究区喀斯特面积的46.79%;②通过预测,到2030年轻度石漠化为研究区主导石漠化景观类型,无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面积大量减少,轻度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大量增加;③在现有模式下,研究区预测时段内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应加大土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模式的调整,重点加强潜在石漠化区域的生态保护,避免石漠化生态修复进入死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石漠化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对长江中上游地区50个市(县)的石漠化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利用GIS中的空间插值法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石漠化危险程度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石漠化危险程度呈现出从西部向东部逐渐减轻的大致趋势。其中,重度石漠化危险区大致分布于贵州西南部及云南东部一带,甘肃东南部嘉陵江上游地区及重庆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石漠化危险程度属于中度的区域大致分布于西南地区的四川东南部、四川东部、重庆西部、贵州大部以及嘉陵江中上游部分地区。轻度石漠化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山地丘陵区、陕西南部部分地区、重庆东部以及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无石漠化危险地区主要分布于湖北北部、东部、湖南东部及江西大部分地区。研究结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今后大规模开展石漠化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涉及云南、贵州、广西等三省(区)相邻的17个县(市),136条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378.7 km2,水土流失面积1813.6 km2。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50亿元。经过3年的实施,共有1417.9 km2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244 km2的石漠化土地3、36 km2的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得到整治,项目区土地石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主要成效:抢救了土地资源,改善了生态,保护和改善了耕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探索了治理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的技术路线。主要经验与做法:政府统筹,综合治理,发挥整体效益;统一标准,加强前期工作管理;明确思路,因地制宜,突出水土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转变观念,统筹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典型示范,建设精品工程;强化项目管理,规范建管行为;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三大效益融为一体。试点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表明,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是能够治理的,也是能够治理好的。建议国家对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加大投资规模、加快治理速度,同时提高补助标准,加强科学研究,减少农民投劳。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水土流失、石漠化及潜在石漠化面积分别为8 412 km2、1 314 km2和2 166km2,分别占全州面积的27.73%、4.33%和7.14%。水土流失及石漠化已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制约。2000年以来,黔东南州积极贯彻国家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北京市水务局“数字水务”的建设现状和“智慧水务”的发展目标,提出水务数据资源建设方法,即在现有综合数据库和水务普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整合、开放、高效的水务数据资源体系。通过研究发现,在水务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引入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方法,将数据对象的属性值与数据对象间关系统一于数据对象的抽象概念内,可以使水务基础、空间、业务数据及各种数据间的多维度复杂关系整合为直观有序的有机整体,以便于数据的管理、共享与业务支持。  相似文献   

12.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大力推进水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是珠江流域治水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发展,在珠江流域层面初步建立了绿色珠江顶层设计、水量统一调度、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作、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省际水事纠纷调处及预防等治水机制。现阶段应围绕"跨区域""省界"等重点关键部位,聚焦流域"热点""难点",进一步加强治水机制及相应的科技手段建设,为流域水安全提供更坚实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上海“智能水网”的建设对数据交换整合和综合管理的新需求,结合上海水务信息化发展实际情况,介绍水务数据统一交换管理平台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对实现多源异构系统间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目前该平台已通过大量应用的检验,并在上海水务系统中得到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要进一步落实好水法提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的原则”。落实好这些原则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其中,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业和城市用水水价,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作用大、潜力大、必要性也很大。要借鉴国内外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大力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促进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方子杰 《中国水利》2014,(21):13-17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进规划体制改革,探索能够实现多规融合的方式方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科学治水思想,水利规划要主动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关规划进行衔接与协调、渗透、融合。初步研究探讨了水利规划与顶层设计规划、外部平行规划以及水利规划体系内部等三个层次的不同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6.
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路广  崔远来 《水利学报》2012,43(7):826-833
为了定量描述灌区水平衡要素及其转化关系,构建了灌区地表水-地下水分布式模拟耦合模型。通过改进SWAT模型的稻田及旱作物水分循环、蒸发蒸腾量和渠系渗漏计算等模块,建立了灌区地表水分布式模拟模型;以SWAT模型中的水文响应单元(HRU)和MODFLOW模型中的有限差分网格(cells)作为基本交换单元,将改进SWAT模型的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值加载到MODFLOW模型的地下水补给模块,实现了灌区地表水-地下水分布式模拟模型的耦合。耦合模型在柳园口灌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和预测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为灌区水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华北平原地区河道渗漏损失,以“引黄济津”跨流域调水实测数据为依据,利用两岸地下水位变幅资料分析,提出河道水量损失线性模型,为华北平原区域调水过程中的水资源配置、调度和优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孟少魁  余博  李金河 《中国水利》2011,(12):85-87,61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倡导、推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四个一"水电开发理念,通过健全工程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深化水土保持设计、分类组织实施水土保持设施项目、专业化运行管理等全方位的水土保持工作,并辅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措施,切实防治溪洛渡水电站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打造出了一流的绿色施工区,为创建西部水电开发典范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核电由“适当发展”转向“积极发展”,除在滨海地区按规划继续新建一批核电站外,同时在国内很多省市进行内陆核电站的规划方案和选址工作。核电站的选址工作要科学、细致、严格,选址不仅要符合核电区域布局,而且在地质、气象、水文水工、自然环境和安全等方面要符合核电建设的技术要求。内陆核电站厂址更要慎重研究区域地质、水文气象和水工方案,为节省水资源,可采用自然通风和机力冷却塔节水设施,确保核电站供水安全和满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微网并网的接入方式及控制方法。通过对几种微网并网接口的比较,得出微网经电压源换流器接入配电网的并网方式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更符合环保和“绿色电力”的需要。分析了微网并网系统的混成特性,提出利用先进灵活的混成控制方法进行微网并网控制,不仅具有控制算法简单、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跟踪精度高、动态响应速度快和多目标控制等优点,而且混成控制器易于设计,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通过Matlab/Simulink/Stateflow仿真平台,验证了该微网并网方式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