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载波移相技术的PWM多重化整流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容量的PWM整流电路中引入了多重化方法,探讨了多重化PWM整流器中较为核心的载波移相技术,并对单相PWM整流器的叠加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仿真结果证明:通过载波移相技术可以在较低开关频率条件下达到较高开关频率的等效效果,从而有效地消除低次谐波.  相似文献   

2.
全桥移相软开关IGBT弧焊逆变电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的PWM控制的弧焊逆变器,在高频情况下会产生很大的开关损耗,影响电源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功率管利用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的谐振,在零电压下开通或关断。来减小开关损耗的方法。设计了采用IGBT作为开关元件的软开关弧焊电源,实现了移相控制的电压软开关桥式逆变电路和采用电流传感器的电流反馈系统及驱动电路,试验结果证实了该电路具有开关损耗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火线的LED照明灯调光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开关通断控制技术的单火线调光方法,只能提供4档LED照明灯的调节亮度,且对开关动作有时间要求的弊端,提出一种用单火线亮度控制电路、亮度信号接收电路和亮度控制驱动电路来实现的LED照明灯调光方法。该方法采用控制双向晶闸管正负半波是否移相触发,以单火线方式给出LED照明灯亮度增加控制信号或者亮度减小控制信号,由MCU对亮度控制信号进行识别,微控制器输出占空比可调节PWM信号来控制LED照明灯亮度在0~100%之间以1%的步进值改变。  相似文献   

4.
PWM脉冲控制的晶闸管触发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传统晶闸管触发装置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PWM脉冲控制的晶闸管触发装置。该装置由5个部分构成: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负载、过零脉冲产生及直流稳压单元、触发信号产生单元、控制信号给定单元。双向晶闸管作为双向电子开关,CMOS非门作为移相控制单元的核心器件,其阈值电压直接作为触发基准电压,利用PWM信号进行移相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良好的移相控制线性度,且成本低,体积小,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移相控制软开关PWM开关式电源,简述了工作原理,讨论关键器件逆变变压器,谐振电感,谐振电容的参数设计问题,分布参数的影响下实现软开关的条件,说明了常规器件和逆变变压器的设计原则,及谐振器件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且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作者利用PWM移相控制原理,综合软开关准谐振技术和脉宽调制(PWM)技术的优点,得到一种软开关PWM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IGBT逆变弧焊电源中,使IGBT管工作于软开关状态,同时又保持恒频工作的性质。文中介绍了这种软开关逆变弧焊电源的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研究表明:采用软开关技术的逆变弧焊电源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噪声小,是一种新型的弧焊电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输出电压可宽范围调节的开关电源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微等离子体氧化工艺所用电源的输出电压必须在很宽范围内调节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PWM控制和频率调节相结合的单级式、单控输出电压宽范围调节实现策略,即电源在绝大部分运行时间内以PWM控制方式工作,而在恒频方式难以实现的低压范围则采用PWM控制与频率调节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在不增加电路复杂程度的基础上,实现了输出电压在较宽范围内调整(45~700V),既解决了典型PWM控制方式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调整范围窄的问题,又减小了开关频率的变化范围、降低了输出电压纹波.实际运行效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常见的软开关逆变器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原理及移相控制的ZVS,ZVZCS和ZCS三种PWM全桥变换器及其在弧焊逆变器中的作用,对软开关逆变器主电路进行了技术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软开关弧焊逆变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在电源领域的应用,设计了10kW大功率的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该变换器主电路采用全桥拓扑结构,控制电路采用PWM移相控制芯片UCC3895。详述了主电路变压器、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和谐振电感的参数设计,介绍了PWM移相控制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的设计。通过对样机的测试结果分析,验证了理论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采用新型移相控制零电压开关PWM全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研制成75V/50A的直流稳压型开关电源。给出了主电路参数的设计方法。这种开关电源与传统开关电源相比,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磁悬浮推力轴承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三电平PWM开关功率放大器,对其输入、输出信号跟踪等特性进行分析,并对磁悬浮推力轴承转子运动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三电平PWM开关功率放大器可以有效降低电流纹波,缩短电流响应时间,并显著提高转子控制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混合驱动方式的音频开关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这种放大器采用通用的PWM发生器芯片TL494,后级功率驱动采用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混合驱动方式,能自动形成死区时间,可工作在24~100 V电压范围,具有电路简单、工作稳定、性价比高的特点,因此可广泛应用在频响要求低于10 kHz的工业用报警器产品中.  相似文献   

13.
雷达伺服系统脉冲调宽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脉冲调宽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给出了雷达伺服系统中的PWM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其关键技术问题珠解决措施,设计了具有良好性能的PWM功放,并用于舰载火控雷达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在超声换能器电源电路中,为能使超声换能器以一定的振幅谐振,必须精确控制振荡电路的频率及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设计了一种具有精确基准频率控制的数控半桥PWM输出调整电路,利用DSP芯片TMS320F2812控制AD9833产生精确的基准频率信号,并结合数控电位器X9312和555定时器,实现数控调整PWM波形的占空比,达到...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单片机及FPGA控制的高效率、低失真的D类功放设计.首先,单片机对声音信号进行A/D采样,将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入FPGA中,FPGA将数字音频信号信号调制成两路互补的40KHz以上的脉宽可调的PWM信号,利用脉宽可调PWM信号将音频输入信号转换成高频开关信号,从而使功率开关管处于D类工作状态,因此,实现了高效率、低失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轻载或空载时由于存在大的功率损耗,双极性PWM控制只能被应用于中、小功率伺服控制系统.通过采用SKHI22AH4模块并选择合适的开关频率,使双极性PWM控制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大功率系统,并在工程中简便易行.最后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其驱动结构和开关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双极性PWM控制能改善伺服系统的低速特性,大大减少功率转换损耗并且能提供多种电路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介绍基于C8051F410设计智能开关电源的方法.利用C8051F410内部PCA模块的PWM功能,结合外围电路进行功率变换,通过A/D转换模块和相应的外围电路对输出电流和电压检测,使用负载预测和PID控制算法实现稳压输出.该设计方案支持RS485现场总线,可实现多台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使用.最后给出双电源模块并联使用场合的测试数据,分析了稳压和电流分配误差的原因.该电源设计方案对通信等应用场合的供电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单相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时存在较大开关损耗的缺点,设计了一款平均电流控制型单相Boost ZVT-PWM变换器.在剖析了该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主电路中谐振网络及控制电路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利用Saber软件对该电路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提Boost ZVT-PWM变换器可有效地提高电路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开关损耗,同时可较好地解决功率开关管中电流和电压的交叠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种高速电主轴动力学实验中非接触加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高速电主轴非接触电磁加载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直流电磁铁、整流电路、三电平PWM开关功率放大器及加载盘组成.直流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加载盘相互作用,在加载盘上形成稳定、可调节的电磁加载力,实现非接触加栽.该方法不仅可用于高速电主轴动力学分析实验中扭矩的加载,还可实现径向力加载,解决了高速电主轴难以实现扭矩加载及不能实现径向力加载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双闭环控制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WM开关电源系统普遍采用电流、电压双闭环控制,以Buck型变换器为对象,在建立PWM降压开关电源功率级模型的基础上,得出其小信号等效电路图与基于电流控制的Buck型开关电源的系统电路图,采用Matlab对实例进行频率分析,设计双闭环反馈补偿电路,通过仿真分析确定其参数选择的合理性。所建立的Buck型变换器模型可适用于Buck变换器及其衍生的全桥变换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