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计算1982年7月29日~8月2日黄河中游三门峡一花园口间区域的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和水汽净输送等特征量,分析了这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源地、水汽输送的物理过程和水汽净输送量与暴雨洪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东部洋面上,低空偏东风急流和三花间地区的辐合上升运动共同构成了该地区水汽输送的通道,暴雨区内水汽的缔向福合是形成暴雨水汽福合的主要过程,水汽的经向辐散则是水汽输出的主要原因,而水汽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及低层水汽向高层的垂直输送是降雨增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1982年7月29日-8月2日黄河中游三门峡-花园口间区域的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和水汽净输送等特征量,分析了这交雨过程的水汽源地,水汽输送的物理过程和水汽净输送量与暴雨洪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次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东部洋面上,低空偏东风急流和三花间地区的辐合上升运动共同构成了该地区水汽输送的通道,暴雨区内水汽的纬向辐合是形成暴雨水汽辐合的主要过程,水汽的经向辐散则是水汽输出的主要原因。而水  相似文献   

3.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受水区上空21 a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并对其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与水汽辐散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水汽输送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水汽输送由西北至东南方向逐渐增加,并以纬向输送为主;水汽来源随季节移动,研究区夏季受西南风控制,水汽输送强度明显小于其他3个季节;5—7月份,研究区水汽输送强度逐渐衰减,7月份,研究区850 hPa气压层南部地区存在水汽辐合中心,450 hPa气压层西南部为水汽辐散带,在西南部易于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长江上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对从地表面开始垂直积分的长时段的水汽输送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春两季本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季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秋季主要来源于西太平洋地区;长江上游地区总体上是一个水汽汇,年平均每日总收入为61.9×105 kg/s;本区对周围地区的水汽收支有重要影响,夏秋季节位于南海、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北及华北地区输送水汽的通道上,是其陆上水汽转运站;南海、西太平洋地区的水汽输送以及来自孟加拉湾和高原地区的水汽输送分别是长江流域旱、涝年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给汉江流域秋汛预报提供一定参考,基于1961~2016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2. 5°×2. 5°)分析东亚季风区9~10月水汽输送通量分布情况,并结合对水汽通量散度的分析,得出了秋汛期(9~10月)影响汉江流域主要有3条水汽通道,分别为:①来自西太平洋偏东方向的水汽输送通道;②来自孟加拉湾经中南半岛的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通道;③来自副热带地区经青藏高原西北方向的水汽输送通道,第③条水汽通道强度明显强于其余2个水汽通道。通过分析3条水汽通道强度与汉江流域降水的相关关系发现:秋汛期(9~10月),②③两条水汽通道对汉江流域降雨均有较大影响,而第①条水汽通道对汉江流域降雨的影响较小。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61~2016年6~10月逐月环流指数资料,初步探讨6~8月及9~10月副热带高压的各项指数及印缅槽强度指数与3条水汽通道的关联,得出:6~8月、9~10月,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及面积仅与第①条水汽通道呈现明显负相关,而印缅槽强度与3条水汽通道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当6~8月、9~10月印缅槽强度偏弱时,均有利于9~10月3条水汽通道强度偏强,因此有利于9~10月汉江流域降雨偏多。  相似文献   

6.
为从更精细的角度分析长江上游主汛期典型涝年的降雨特征及气候成因,将长江上游分为5个关键区,利用长江上游1961~2021年282个雨量站逐日降雨资料,通过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长江上游及5个关键区主汛期降雨特征并找出长江上游典型涝年进行分类,最后对不同型降雨典型涝年的水汽输送及气候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1)长江上游与金沙江、长江上游干流降雨量的年际波动总体较为一致,异常涝年的出现时间也较为一致,嘉陵江、岷沱江流域年际波动的阶段性突变较为明显,乌江流域的年际波动则较为平稳;长江上游及5个关键区降雨量周期变化较为一致,均存在3 a左右的振荡周期。(2)长江上游典型涝年5个关键区降雨可分为3类,分别为关键区一致多型、关键区四多一少型及关键区三多两少型。(3)长江上游主汛期不同型降雨的水汽输送来源存在一定差异,关键区一致多型及关键区四多一少型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及孟加拉湾,而关键区三多两少型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及南海。(4)青藏高原积雪偏多有利于长江上游降水量偏多;关键区一致多型一般发生于暖海温向冷海温转折变化的年份,而关键区四多一少型及关键区三多两少型一般发生在冬季海温...  相似文献   

7.
西北内陆上空水汽输送及其源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崔玉琴 《水利学报》1994,(9):79-87,93
本文根据西北地区自然边界基本走向,采用不规则9边形作为水汽输送量计算边界,计算了1981—1986年暖季、寒季经由各边界的水汽输入与输出量.得出全年均有水汽净输入,暖季是+1011.01亿m3、寒季是+399.19亿m3.夏(6-8月)是水汽净输入的最大季节,年平均+1560.56亿m3;秋(9—10月)是水汽净输出季节,年平均-858.45亿m3.全年近60%的水汽量经一、六、三边界入境,一边界占30%,是水汽入境主边界;50%的水汽量经五、四、六边界出境,五边界占23-7%,是水汽出境主边界.结合天气形势分析,西北地区上空水汽主源地是北冰洋陆缘海域、大西洋及欧洲南方大陆.来自这些源地的水汽量占总量百分比:寒季(11—3月),41.2%;暖季(4-10月),39.3%;其次是西南方或东南方诸海域,寒、暖季分别为32.7%、3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江流域荆江段(枝城)水文站流量(水位)变化影响因子的研究,建立了区域洪水过程水文-气象相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洪水过程关键敏感区强降水与水汽远距离输送是长江洪涝预报的强信号因子.水文-气象统计相关模型描述了荆江段(枝城)流量(水位)与大气水份循环分量相关特征,即长江流域中下游存在超前不同时段动态变化的降水强信号区及整层水汽输送通量高相关区,长江流域洪水发生过程亦存在显著的远距离输送水汽流相关轨迹特征,其路径为低纬海洋-高原-长江流域和低纬海洋-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9.
海河流域大气水资源变化与输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平  夏军  林朝晖  熊喆 《水利学报》2008,39(2):206-212
本文对海河流域大气中单位面积空气柱内的水汽含量即可降水量,以及流域的4个边界面的大气水汽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海河流域严重旱涝年的整层大气水汽总输送通量、纬向输送水汽通量、经向输送水汽通量以及可降水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河流域降水量和水汽输送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出现了明显的转折.海河流域的水汽输送受季风强度影响,且以经向的水汽输送为主,即夏季严重旱年水汽总输送减弱,到达海河流域的水汽总量减少,而夏季严重涝年水汽总输送加强,到达海河流域的水汽输送总量增多.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近40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气候敏感区之一,气候变化对其生态环境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显著影响。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黄河流域过去40年的温度、降水、水汽通量散度、蒸散和荒漠化风险等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1979—2019年黄河流域四季均呈现明显增温趋势,其中春季增温最为明显;季节性降水的变化差异显著,春季和夏季降水呈现下降趋势,秋季降水增加;黄河流域空中水汽以辐合为主,过去40年黄河流域上游水汽辐合年际波动最小,中游次之,下游最大;黄河流域蒸散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其中增加趋势集中在上游地区;黄河流域荒漠化风险整体处于中等风险以上,呈现由南向北加剧的空间分布,1982—2014年黄河流域荒漠化风险呈现下降趋势。本研究厘清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河流域蒸散、水汽输送和降水等水循环过程的变化规律,能够为维护黄河流域地区生态安全、防范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调水系统实时水雨情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据采集方式、数据时序性及工程类型对实时水雨情数据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对实时水雨情的多种组合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过程线控件开发的主要内容和功能。结合水闸水情使用水位流量过程图形控件进行了实例分析,以南水北调东线中的苏北地区水雨情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地区水雨情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设雨水集蓄利用(RWCU)工程,满足干旱时四季茶和柑橘等生态高效经果林灌溉的需要,促进山丘区农民增收。提出“方改圆、混改砖、露改埋(堆)”的结构形式,投资省且坚固耐用。用PVC或PE管将雨水集蓄工程联接起来,形成山丘区规模化灌区新的理念。对雨水的汇集、蓄存、利用技术,雨水利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雨水资源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效益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浅析小范围水稻种植区节水灌溉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建红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5):291-292,294
目前江苏省通州市部分小范围水稻种植区农水灌溉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统计走访的基础上分析具体原因,就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资源和雨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展开一些讨论,提出了尽量利用雨水资源,同时泵站补水为辅的新方案,并加以可行性分析,以期达到节水灌溉与改善土壤的双重效益,最终实现水利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在两个横流式试验塔上所进行的淋水阻力试验的结果。利用此结果,通过数值计算,算出了相应于两种试验条件下的水滴当量直径,一个d=2.6mm,一个d=2.8mm。利用此当量直径,就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算出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雨区的通风阻力。  相似文献   

15.
高学平  崔广涛 《水利学报》2007,38(11):1306-1311
对天津及其滨海新区生态城市水利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淡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有效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性。认为天津市对水资源应遵循节水、治污、高效配置,妥善处理生活、生产、生态之间的关系,力求平衡调配。供水水源应是多元的,增加非常规水资源(污水、海/咸水、雨/洪水)的利用,同时增加可用地下水,外调来水等,逐步进入可持续发展配置。  相似文献   

16.
邢译心  孙艺伦 《吉林水利》2010,(8):19-20,34
碳同位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体中,在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过程中,同位素分馏作用导致不同水体中具有不同的同位素含量。本文就以位于不同碳酸盐地形的泉为例进行研究,确定区域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作为严重缺水城市.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作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正逐渐被人们关注。针对目前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地表雨水入渗与收集的情况.介绍了渗沟这一城市水土保持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详细分析渗沟措施设计要点及入渗能力。通过对北京市具体案例的分析。阐述了渗沟措施典型设计对雨水收集及地表水入渗的能力.提出了渗沟设计对地表雨水收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对城市中水土保持渗沟措施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变化趋势及污染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状况,依据总干渠26个常规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分析了总干渠沿程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主要污染指标(CODMn、氨氮、总氮和总磷)呈现出沿程增加趋势。根据影响总干渠水质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了7类污染源(直接水污染、大气粉尘沉降、桥面雨水污染、底泥污染、周边垃圾场淋溶液污染、雨洪污染、受污染地下水)及其可能对干渠水质产生的影响程度,并针对不同污染源提出了防控对策,供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