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现有的互联网协议IPv4不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而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影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扩大地址空间,人们打算通过IPv6协议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互联网是在IPv4协议的基础上运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IPv6是随着IPv4协议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而提出的。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估计在2005—2000年间将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与网络》2012,(6):10-11
本文列出了关于IPv4地址耗尽和IPv6部署的六个最大的误解。 1.互联网还有充足的IPv4地址你是否认为互联网已经用尽了IPv4地址,取决于你居住在世界的什么地区,取决于你的网络增长的有多快。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IP地址面临枯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1亿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然而目前我们却面临互联网IP地址枯竭的危机。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将面临IP地址面临枯竭。那么IP地址为什么会枯竭呢?面临这种状况应该如何解决呢?这还要从IPv4和IPv6说起。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以及对互联网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IPv4协议的不足逐渐体现出来。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不断增长的对互联网资源的巨大需求与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矛盾。为了能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织(IET)开发出了一套新的协议和标准一IPv6。本文对新一代的网络协议IPv6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IPv6的地址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IPv6的几种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和宽带技术的发展,IP地址的需求还将更大。IPv4地址空间有限,就算全部互联网用户都不是永远在线,IP地址在三、四年后也将被耗尽。未雨绸缪,为解决地址空间问题以及其它一些IPv4中的疑难问题,发展了IPv6协议。  相似文献   

7.
IPv6是40年来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进步,富有前瞻性的运营商和企业因为IP地址(IPv4)的短缺而开始部署IPv6。根据AR/N最新统计,截止到2010年11月,全世界仅剩余2.73%的IPv4地址可用,剩下的地址也将会在2011年耗尽。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基石的IPv4,相关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国际上几个大厂家主导。而IPv6的相关标准得到世界各国和全球产业界的广泛参与,大大改变相关标准由几个大厂家主导的情况,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商业部署的助燃剂。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以及对互联网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IPv4协议的不足逐渐体现出来,其中最尖锐的问题就是不断增长的对互联网资源的巨大需求与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织(IET)开发出了一套新的协议和标准--IPv6.文章介绍并研究了IPv6的地址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IPV6的技术原理特性,详细论述了IPv6的地址结构体系与地址分配策略,并且根据最新的地址结构体系的特点,结合目前地址分配的现状,对IPv6地址分配策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IPv6以其能够较好地解决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问题的技术优势必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文中首先对IPv6的地址体系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较详细的论述了IPv6的地址类型及其表示方法,并对RFC2374提出的IPv6全局可聚类单播地址的分配方案与试验床关于IPv6全局可聚类单播地址的分配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几点关于地址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向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成为得到普遍认可的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互联网IPv6客户业务地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完善的地址规划和分配策略,互联网的地址分配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路由条目剧烈增长。在分析IPv6地址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IPv6地址层次化的特性,提出了基于客户业务标志的IPv6地址格式和地址分配方法,并加以实例分析验证。最后,从QoS、流量管理等角度,讨论了基于客户业务标志的IPv6地址分配机制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向IPv6过渡进入实施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2月3日.ICANN官方宣布:全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这标志着第一代互联网地址的"池子"已经全空了.互联网向IPv6过渡已经开始进入了实施阶段.全人类将从2011年开始.共同面临基于IP地址短缺的发展问题.根据ARIN最新统计.截止到2010年11月.全世界仅剩余2.73%的IPv4地址可用,剩下的地址也将会在2011年耗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IPv4和IPv6的基础上,分析了IPv4和IPv6在地址空间、数据报格式、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探讨IPv6的新特性,最后对IPv6技术在未来教育领域的应用前号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软交换和IMS技术的发展与成熟,IPv6将成为未来网络技术的核心。对IPv6的主要技术特点.如IPv6和IPv4地址格式差异、IPv6技术优势、IPv6地址分配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鉴于IPv6地址结构的调整,技术新增强的新功能。如:改进的路由结构、即插即用功能、安全功能、QoS功能、任播功能、扩展头标,以及IPv6和IPv4的技术差别等分别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IPv4和IPv6的地址管理及过渡时期的地址共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首先介绍了IPv4地址所面临的问题和现有的一些解决方案,然后介绍了IPv6在地址管理方面所做的工作,随后探讨了在IPv6网络过渡时期IPv4地址和IPv6地址共存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为IPv6网络的部署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媛  秦飞 《电脑学习》2004,(5):14-15
IPv6作为Internet协议的下一版本,对IPv4的最终取代将成为必然.本文就地址空间、地址管理、头标、功能等方面对IPv4与IPv6进行比较,从中看出IPv6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实际上,为了互联网连接,你知道你的企业需要尽快移动到IPv6地址上,但除了必要性外还有其他理由吗?让我们从几个方面看看。首先,让我们从最基本的方法来看。IPv6和IPv4之间的区别是什么?IPv4采用32位长度,理论上可以提供大约43亿个  相似文献   

19.
朱田  田野  马迪  毛伟 《计算机应用》2013,33(4):926-930
IP地址安全一直是互联网面临的核心问题,在IPv6过渡时期,多种IP地址分配方式,IPv6过渡技术和IP欺骗引起的IP地址不确定性向IP地址资源安全提出了挑战。新兴IPv6家庭网络、小企业网、校园网与传统IPv4网络互联互通的IPv6翻译场景是典型的IPv6过渡场景,然而,传统的IP追溯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IPv6翻译场景。基于这种现状,提出一种IP追溯方案来解决IPv6翻译场景下的IP追溯问题,该方案打通了IPv6翻译网关,实现了目的网络对源网络的可知性,进而保证了互联网的IP地址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6):128-128
在3月2日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从IPv4到IPv6过渡时期的互联网IP地址申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