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晨  薛玉峰 《中国园林》2022,38(3):129-133
2019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提出了对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利情况的批评,重点强调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真实性”要求。以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大遗址“真实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途径。提出大遗址保护应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及可逆性”的保护展示原则,以遗址片区“最小干预”为规划理念,充分考虑遗址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从考古资料中分析挖掘史料信息,对遗址价值进行研究判定,从而构建遗址价值载体的展示阐释体系,最后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角度,提升遗址公园社会效益的大遗址“真实性”保护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考古遗址公园新概念提出以来,如何平衡考古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利用,使其良性循环,是学术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阐释文化空间与遗址公园之间的关系,提出遗产保护领域中文化空间的3个属性:场所物质属性、精神文化属性、社会生活属性,并进一步从文化空间生产的核心理论体系、属性与理论实践3个维度将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空间保护利用的内容分为3个层面:遗址本体场所、空间表征形态和文化旅游体验。以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为例,划分核心区、展示区、辐射区分析其目前的保护利用措施,并提出其文化空间生产的优化策略:虚拟文旅开发完善遗产活态展示、数字技术支撑公众参与保护营建、高校产学研助力广富林文化传播、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构建,以期为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对于如何统筹协调城市中的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城市的发展需求,路县故城遗址进行了一次规划探索。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前提,对考古遗址公园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创新设计手法攻破技术难题,动态推动遗址公园实施,使其成为既能很好地阐释与展示遗址内涵,又能寓教于乐、被广大群众喜爱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4.
杜骞  曹永康 《建筑师》2019,(3):83-87
我国采用考古遗址公园的方式保护并活化考古遗址已有20余年的实践,但在基础理论研究、展示手段及运营管理上仍有待研究。意大利在2012年由国家文化遗产与活动部发布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活化利用指南》,是迄今为止意大利对考古遗址公园最系统性的阐述。本文从建筑与规划视角,重点解读《指南》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义、对公园类型的区分,以及对考古遗址与景观的阐释与规划设计方法,并提出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聪艺 《建筑创作》2012,(1):104-115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轴广场位于大明宫遗址的中心地带,是整个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重点。其区域涵盖大明宫遗址的三大主殿宇(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基地南接含元殿遗址,北达太液池南岸,东至含耀门、崇明门一线,即规划公园西路以东;西至昭庆门、光顺门一线,即规划公园东路以西。基地为形状较规则的四边形,总面积约45hm~2。该区域规划定位于考古及遗址保护主题展示区,重点展示先进的现代考古过程与成就,以及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材料与成果,为古迹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重点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有关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利用文献统计方法,对中国考古遗址公园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与动态,并通过热点主题词分析及相关文献综述,重点从理论发展、保护展示、规划、管理运营及使用评价5个方面阐述其研究趋势:理论发展表明考古遗址公园的名实问题关系到其准确定位及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展示应加强新技术、新理念的研究应用;规划应针对环境区位特点提出相应策略;管理要适应遗址旅游发展的需要;使用评价应建构系统的评价体系。最后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21世纪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一次综合性、大规模探索。本文总结了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并以全球化的视野、开放的姿态、科学的方法,为使唐大明宫遗址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8.
唐薇 《城市住宅》2021,28(6):7-11
由于大遗址具有规模宏大的基本特征,在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常出现发展破坏保护、保护限制发展等问题,实现保护与发展平衡是近年来专业领域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周原考古遗址公园为例,探索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中的阐释与展示策略,与地区发展相协同的技术方法,以供相关研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越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小国,虽定都杭州,但安国衣锦军(现杭州市临安区)是钱镠的诞生地,在吴越国"一军十三州"中享有独特的地位.吴越国见证了朱温后梁篡唐、五代十国战乱、钱俶纳土归宋,被誉为"五代十国唯一的净土,乱世中百年不衰".临安作为钱王故里,存在着以吴越国王陵、功臣塔和功臣寺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一系列历史遗迹.2018年被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由此展开了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文章以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探讨城市型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如何既能保护遗址安全、展示文化内涵,又能协调城市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沈慧  姜芃 《中国园林》2023,39(5):75-79
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往往存在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高,但知名度、可视性、观赏性、游览性、配套服务和体验性差等问题。游客仅凭图、文的静态介绍,很难理解和认识其蕴含的价值,所以会产生“没得看、不好看、看不懂、不爱看”的直观游览印象。探索情境化设计方法在史前考古遗址公园中的应用,以上宅文化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对景观空间序列、遗址保护、文化赋形和新技术赋能的情境化设计展开研究,以期处理好遗址“保护好”与“利用好”之间的关系,呈现特点鲜明、惠及民生的史前考古遗址公园,实现文化资源活化与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1.
吕正平 《园林》2012,(4):28-33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近些年我国解决与落实大遗址保护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新兴办法,如何将遗址保护的原真性、有效性与公园所具备的公共性、生态性和景观性相融合,是考古遗址公园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安市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观格局与体验的分析与介绍,为寻找遗址风景的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郑伟  刘志聪  李世瑾  张慧 《中国园林》2022,(S1):132-137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是在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之间找到二者最佳结合点的有益尝试,通过遗址的保护展示及其价值的阐释,使得遗址公园的内涵更加丰富、呈现方式更加多样。采用EPC建设实施模式,文物考古、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及后期运营各团队通力合作,将文物遗址的悠久历史和所蕴含的宝贵价值传达给公众,为探索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提供实践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谷阳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将景观体验理论应用于考古遗址公园设计。从个体感知、社会认同和场景塑造三个方面,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发掘和景观设计分析,介绍了遗址公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面对多样化的考古遗址,文物保护界、建筑规划界的工作人员关于遗址展示的理论与实践却明显准备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遗址展示的介绍,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日本在遗址保护、修复、展示、建设、管理等方面新的理念和技求,从而突破目前的发展瓶颈,更充分发挥遗址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孟飞 《城市建筑》2014,(27):42-42
本文以谷阳城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将景观体验理论应用于考古遗址公园设计。从个体感知、社会认同和场景塑造三个方面,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发掘和景观设计分析,介绍了遗址公园体验式景观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考古遗址公园是集保护、科研、科普、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资源利用方式,是目前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种创新形式。近几年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文章对考古遗址公园2009年至2017年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围绕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研究、展示与诠释研究、大遗址保护作用这三方面进行评述,并对后期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因此保留着大量的文化古迹。开发遗址公园已成为一种保护和利用文化古迹的重要方式。文章从遗址公园的保护和利用的视角,对高铁寨汉墓遗址公园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高铁寨汉墓遗址公园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现存的问题。文章指出,遗址公园应该采用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方式,充分考虑游客的观赏感受;遗址公园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进行建设,创造丰富的园内空间,进而持续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末,唐城绿带的建设随着周边城市开发以及唐城考古工作的推进而逐渐展开,现已完成建设的唐城绿带(明德门社区)、唐城墙遗址公园(高新区段)、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新区段)和西安牡丹苑。通过对不同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唐城绿带建设的比较分析,提出遗址公园应坚持遗址保护与展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遗址应准确反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信息,提升城市开放空间品质,将遗址风貌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成实现了遗址保护与展示相结合,跳出了"就保护而保护、就展示而展示"的旧圈子,为国内"大遗址"的保护探索出新的经验。作为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自开园三年半以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值得研究。文章以普通游客的游览感受、西安市民的使用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使用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在已有的保护与展示基础上,试图发掘遗址与公园之间更深层的联系,让公众了解遗址、传承文化,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使用和发展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