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MELCOR程序建立了600 MWe核电厂乏燃料水池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在正常储存、正常换料和反应堆事故工况下,乏燃料水池失去厂内外电源严重事故序列。计算结果表明,燃料组件大约裸露一半后,锆水反应导致燃料熔化并产生大量氢气。分析了喷淋和注水对乏燃料水池事故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燃料包壳失效前,以沸腾蒸发速率注水或喷淋能中止事故发展,并能使乏燃料水池水位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二代改进型三环路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冷却管线破口事故(LOCA)引发的严重事故,使用MECLOR1.8.6程序进行了建模计算,分析研究了严重事故进程和乏燃料组件加热、熔化以及氢气的产生等主要现象。结果表明,乏燃料水池严重事故进程相对缓慢,但乏燃料组件的熔化及产生的氢气风险还是可能最终造成放射性向环境的大量释放。此外,本文还对乏燃料水池严重事故管理导则中的应急注水策略和氢气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严重事故下执行相关策略的时间窗口,从而为同类型核电厂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开发和有效执行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核电厂乏燃料水池严重事故的进程和后果,基于ASTEC程序建立了某型三代核电机组乏燃料水池严重事故分析模型,根据该模型,分别对正常运行,正常换料和异常换料三种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长期丧失电源(SBO)和长期丧失电源叠加冷却管线破口(SBO+LOCA)所导致的严重事故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乏燃料水池事故进程...  相似文献   

4.
大亚湾核电站全厂断电诱发的严重事故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亚湾核电站严重事故计算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全厂断电诱发的典型的严重事故序列及缓解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厂断电事故发生后,大约1~2h堆芯上部会裸露,压力容器在5~7h后失效。在约100h安全壳超压失效,而堆坑地基在事故后8.7d会被熔蚀5.5m。结果还表明,堆坑注水措施可以防止堆坑地基熔穿并且减少事故中由于堆芯熔融物与混凝土反应产生的氢气。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类似于福岛核电厂4号机组事故后乏燃料水池安全排热问题,通过分析该类事故下现场无电源可用、冷链丧失、应急时间紧急等特点,研究出一套可用于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移动式应急冷却系统。该系统将主要设备集中布置在同一移动平台上,形成一个集成的移动式应急冷却装置,该装置自带动力源,冷却设备直接向大气环境排热,具备动力自给和独立热阱功能;该装置采用冷却功能模块化设计,装置内各设备已固定连接,事故后通过软管与预先铺设的乏燃料水池引水、回水管线连接即可,可在事故后快速投运,稳定导出乏燃料水池中的衰变热;此外,通过对移动式应急冷却装置外形尺寸标准化设计,满足厂内及厂外普通公路通行相关国家标准,可在本厂内不同机组间实行机动应急,也可以对其他厂址机组进行应急驰援。  相似文献   

6.
石雪垚  詹经祥  刘建平 《核动力工程》2012,33(Z1):104-106,110
建立严重事故管理导则中用于判断氢气燃烧、超压风险以及安全壳降压时氢气风险的判断工具。用一体化事故分析程序对全厂断电事故进行模拟计算,用该氢气风险判断工具对不同事故阶段的氢气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厂断电始发的严重事故下,没有氢气复合器且没有安全壳喷淋时,安全壳大气在一段时间内会被水蒸气惰化,不会发生燃烧,但如果应急电源恢复,重新启动安全壳喷淋时,有可能引起氢气燃烧甚至造成安全壳超压;在增加氢气复合器后,没有造成安全壳超压的风险,并且判断结果是保守的。  相似文献   

7.
《核动力工程》2015,(4):136-139
以大亚湾核电站乏燃料水池为原型,利用热工水力最佳估算程序RELAP5/MOD3.3程序分析乏燃料水池发生破口事故后的工况。分析结果表明:事故后6.1 h池水温度从52.6℃上升到100℃,池水开始沸腾,在16.6 h燃料组件开始裸露。这段时间内,若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冷却乏燃料水池中的水,或者及时向水池中补水,能够避免燃料组件裸露。  相似文献   

8.
福岛乏燃料水池事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福岛核事故暴露出乏燃料水池安全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乏燃料水池的安全监管应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描述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乏燃料水池的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4号机组乏燃料水池的事故起因和乏燃料源项,最后总结了从此次事故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福岛核事故后,根据世界核电运行者协会(WANO)运行经验报告的指导建议,法国科特农核电厂对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其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管道上并没有虹吸断路开孔,这将有可能导致乏燃料水池排空。法国核电厂虹吸断路装置包括开孔或弓形管道两种形式,能够抑制虹吸效应防止乏燃料水池排空。法国科特农核电厂建造期间未按设计要求在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管道上开孔,存在水池排空的潜在危险。国内运行核电机组乏燃料水池冷却循环管线布置情况与法国核电厂类似,通过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于我国核电厂的经验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0.
核电厂全厂断电事故下安全壳响应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一体化安全分析程序研究核电厂全厂断电(SBO)事故工况下安全壳的响应。研究表明,SBO事故下安全壳会发生超压失效,如果及时恢复交流(AC)电源,安全壳内的压力和温度会迅速降低,安全壳不会发生超压失效。在压力容器失效前恢复AC电源,压力容器就有可能保持完整性。压力容器破损后,AC电源的恢复将使得安全壳内蒸汽浓度大幅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氢气的浓度,导致氢气风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剂量率监测值评价严重事故时乏燃料损伤程度的方法。分别计算不同富集度、燃耗的乏燃料100%包壳损伤的剂量率作为数据库,根据停堆时间、事故的发生时间与实际监测值来评估乏池中燃料的损伤份额,实现了对乏池中不同类型燃料的损伤程度的差异化评估。本文方法已应用于秦山二期的乏燃料损伤评价系统中。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体化分析程序建立了适用于CANDU堆核电厂的严重事故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热传输系统、慢化剂系统、端屏蔽系统、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系统等。针对全厂断电始发的严重事故进行了相应的热工水力现象分析,得知慢化剂系统和端屏蔽系统内的大量水使事故进程大幅推迟。同时,对重要时间进程与ISAAC2.0程序结果进行了初步比对,两者的结果基本吻合。分析结果可为开展重水堆严重事故现象及缓解措施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秦山Ⅱ期核电站反应堆堆芯采用环形燃料后,锆装量将增加约88%,在严重事故情况下,堆芯氢气产量的变化是一值得关注的问题。利用MELCOR程序模拟环形燃料堆芯,建立典型严重事故序列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堆芯熔化过程中,与传统棒状燃料堆芯相比,环形燃料堆芯氢气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使用环形燃料还能推迟事故进程,缓解事故后果。核电站采用环形燃料,不会增大氢气燃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When there is no power for cooling the spent fuel pool and conditioning the air in a boiling water reactor (BWR) reactor building, water vapor is generated from the pool and it affects the atmosphere in the building.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he steam in preparing emergency operation procedures, the building atmospher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is to be evaluated with reasonably low computational cost. A lumped parameter model to predict the transient behavior of the building atmosphere was developed, in which the evaporation from the spent fuel pool and the condensation to the wall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 transient behavior of temperature and vapor concentration in a BWR operating floor was predicted with the model. The results and the prediction speed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alculation, and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model could obtain almost the same results about 280,000 times faster. Parameter studies are conducted with the model, and dominant parameters to the evaporation and the condensation were clarified.  相似文献   

15.
以1座典型的3环路压水堆核电厂为参考对象,分别研究了发生全厂断电事故时堆芯在低压和高压状态下的损坏进程。结果表明:在考虑稳压器波动管的蠕变失效时,虽避免了高压熔堆,但低压状态下堆芯损坏更为严重,且产生更多的氢气。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提出了在堆芯出口温度达923K时的严重事故缓解措施。计算结果表明:该缓解措施能有效地延缓堆芯损坏进程,为操纵员恢复交流电源以及采取其它缓解手段赢得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6.
根据MELCOR程序对全厂断电诱发的严重事故下安全壳内各隔间的氢气浓度分布的计算结果,参考美国联邦法规关于氢气控制和风险分析的标准,分析安全壳内氢气的燃烧风险。结果表明:安全壳内平均氢气浓度不会导致整体性氢气燃烧,但存在局部燃烧的风险。通过CFD程序对氢气浓度较高的卸压箱隔间进行氢气释放和空间气体流动过程的模拟,得到更细致的卸压箱隔间内氢气浓度场分布,给出氢气聚集区域的准确位置,为采取严重事故缓解措施,设计氢复合器布置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