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使用有机硅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C-638)改性,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水包水多彩涂料基础漆用硅丙乳液。实验结果表明:当乳液Tg为10℃,乳化剂占单体总量的1.5%,MAA占单体总量的2%,HEMA占单体总量的2%,有机硅加入量占单体总量的3%时,所制备的硅丙乳液用于水包水多彩涂料基础漆,具有保护胶适应性广、与连续相乳液适配性好、造粒性良好、粒子储存稳定、强度适中、色彩饱满度高、无渗色、粒子干燥后无开裂及耐水性好等特点,是一款性能优良的通用型基础漆乳液,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支化型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为交联单体,以具有支化型大体积疏水基团的有机硅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三甲基硅氧基)硅烷(MATS)为功能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稳定的交联型高硅含量硅丙乳液。对乳液聚合过程及聚合物膜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随聚合体系中MATS用量由0增加到占单体总质量的10%,乳胶粒子的z-均粒径(Dz)由133.5 nm减小到123.7 nm,粒径多分散指数由1.150减小为1.131;聚合物膜的水表面接触角由61°增大到78,°48 h吸水率由5.9%降低为2.5%。  相似文献   

3.
通过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71)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聚合反应,采用水解抑制法合成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聚合工艺、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和比例,以及有机硅单体、引发剂和水解抑制剂用量等因素对硅丙乳液聚合过程稳定性及产品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合成硅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丙烯酸及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功能单体对聚合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KH570)改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方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配比为MMA﹕BA﹕MAA=54﹕44﹕2、乳化剂用量为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 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 KH-5 70 )与三甲基氯硅烷共水解 ,进一步发生缩合反应 ,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 (三甲基硅氧基 )硅烷。并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该单体的自聚乳液 ,对聚合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 ,用红外光谱对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 ,研究了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发现采用有机硅乳化剂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的乳化体系 ,可得到稳定性强、粒度适中的自聚乳液。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硅丙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活性有机硅单体-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研制成高性能硅丙乳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乳液膜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比较了不同A-174用量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探讨了其合成工艺。用该硅丙乳液配制的外墙乳胶涂料,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标一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张雪 《河北化工》2007,30(11):36-37
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KH 570改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合成了丙烯酸酯聚合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方法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配比MMA∶BA∶MAA=54∶44∶2,乳化剂用量为3%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偶联剂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以及两者的混合物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作为共聚合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硅氧烷乳液。然后以聚硅氧烷乳液作为种子乳液,以丙烯酸酯混合单体为原料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乳液。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分别对聚硅氧烷和硅丙乳液聚合过程以及硅丙乳液浇铸膜吸水率的影响。采用TEM观察了硅丙乳液乳胶粒的形貌。结果表明,在聚合体系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聚硅氧烷乳液的稳定性;以聚硅氧烷乳液为种子乳液可以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硅丙乳液,偶联剂的种类及用量对硅丙乳液聚合产生不同的影响,采用较低含量混合偶联剂的硅丙乳液的聚合稳定性、乳液稳定性及其浇铸膜的耐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高硅烷含量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71)、(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合成有机硅单体含量为45%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及其种类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硅烷配比、溶剂配比对体系的影响.FT-IR表明:有机硅单体参与了共聚.  相似文献   

11.
水包水型多彩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利  李雪松 《精细化工》1994,11(2):17-22
水包水型多彩涂料,是一种经一次喷涂即可在连续色彩的背景涂膜上呈现出明显分离的多色彩粒点缀的内墙涂料。该涂料具有无毒、不燃、不污染大气、价格低、易施工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其基本原理、主要组分、制备工艺以及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2.
水包水型多彩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包水型多彩涂料制备过程中的难点是保持彩粒的分散稳定性。通过利用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凝胶特性得以在已分散的色漆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柔软的保护膜.从而阻止其2次凝聚。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流程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水包水多彩涂料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探讨了水包水多彩涂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展望了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白油W/O/W型多重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探讨了乳化剂的HLB值、质量分数、亲油亲水乳化剂体积比及油水的相比等对白油W/O/W型多重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乳化剂体系中适宜的制备条件: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2.2%,V(Span80)/V(Tween80)=7.5;适合多重乳液稳定的油水相比为:第一相体积比为2.5,第二相体积比为0.2。复合乳化剂体系中适宜的制备条件:第一相乳化剂的HLB值为6.5,V(复合乳化剂)/V(Tween80)=27.5,乳液中乳化剂质量分数为9.5%。  相似文献   

15.
搅拌槽中W/O和(W/O)/W体系分散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子镐  傅举孚 《化工学报》1990,41(3):320-326
本文除传统的界面张力影响之外,经分析分别引入界面粘度和分散相粘度的影响,推导建立了预测内相分散水滴和乳状液分散液滴体积表面积平均直径的数学模型.建立的两个模型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W/O/W乳液的渗透溶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年喜  施亚钧 《化工学报》1990,41(3):378-381
<正>W/O/W或/O/W/O多重乳状液是一种复分散体系.早在1925年它就被人们所发现.直到最近,由上人们发现它可广泛用于液膜分离技术、固定化酶、体内解毒以及控制释放等领域,因而对多重乳状液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乳液溶胀,至今尚未有过系统的研究报道.根据分析及实验结果,溶胀是由渗透与夹带两个因素引起的.本文建立了W/O/W乳液的渗透溶胀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影响溶胀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液膜分离技术中溶胀的分类、产生机理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针对液膜的配比和操作控制参数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对影响液膜溶胀的参数包括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油内比、乳水比及萃取过程中搅拌时间和速度等进行了归纳,最后指出了乳状液膜技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W/O/W乳液法制备了多孔聚合物微球(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SDS),通过扫描电子镜、激光粒度仪、孔径及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乳化剂类型、分散剂用量及搅拌速率等对PSDS微球形貌、粒径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乳化剂(Span-8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P-10)均能得到聚合物微球,以Tween-80为乳化剂,形成的PSDS不规则,以Span-80为乳化剂,PSDS的粒径分布较窄;分散剂用量增加,PSDS微球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搅拌速率越快,PSDS微球的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窄;典型PSDS的比表面积为175.3m~2/g,孔容为0.35cm~3/g,平均孔径为0.86 nm。  相似文献   

19.
文利雄  陈建峰  李成岳 《化工进展》2003,22(Z1):232-236
利用毛细显微摄像技术直观、实时地研究了水/油/水双重乳液系统在不同油膜厚度情况下的水传递过程并测得了水传递速率.根据实验观察提出了一种新的水传递机理,即水以自发乳化的方式传递.控制水传递速率的传递机理因为油膜厚度的不同而变化当油膜厚度很小时,内、外水相处于相互接触位置,水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水化的方式传递,且速率很大;当油膜厚度比较大时,内、外水相不接触,水主要通过自发乳化和形成反胶束的方式传递,速率相对较低.另外,研究还排除了水分子直接通过由于油膜厚度波动形成的表面活性剂薄层来传递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151-168
Abstract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mechanical entrainment in W/O/W emulsions is conducted. W/O/W emulsions are stirred for various stirring times under the conditions that mechanical entrainment solely occurs, and changes in volume of the W/O emulsions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l water droplets are measured. The rate of change in number of the water droplets entrained is found to be proportional to the volume fraction of W/O emulsions. Based on this result, a new model for mechanical entrainment is developed. The calculated change in W/O emulsion volume with time agrees with the observed ones except in the region near phase inversion. Then, phase invers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