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玲玲 《装备制造技术》2023,(8):143-145+174
“岗课赛证”融通要求将岗位典型工作过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基本操作规范、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及评价标准三类要素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而构建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适应新时代行业企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纽带。从问题出发,提出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出发,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明确了“岗课赛证”融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实施路径与方法。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实践教学体系应是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竞赛的碎片化、代表性工作任务为融通口,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考核标准为引领,确定专业所面向的目标岗位群、证书和竞赛领域,获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提取赛证育人元素,分析职业能力,将职业能力转化为实践教学目标,将赛证育人要素融入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范式组织开展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
彭雄凤 《装备制造技术》2023,(7):115-116+129
在工业4.0背景下,制造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起源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孪生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催生出“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这一新型职业,基于人才需求,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数字孪生建模与应用”课程。该课程团队以“岗课赛证”融合育人为抓手,通过以岗定课、以证融课、以赛促课的方式,进行“数字孪生建模与应用”的教学实践研究。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和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原则重构模块化教学内容;通过课证融合实现课程内容与技能证书考核内容无缝对接,开发学习视频、习题、案例、电子课件等多样化的配套资料,优化教学资源;以各类技能大赛作为引领进行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同时,将数字素养贯通全程,融入数字信息安全、数字心理问题安全、数字意识形态安全和数字道德等素养内容,坚持德技并修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与岗对接”“课证融通”“课赛融通”“素养贯通”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通过率达95%以上,竞赛也取得了好成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汽车专业实施“1+X”证书培训考核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从1+X证书推进需要重视的证书类型的选择、实施团队的建设、培养体系的创新,以及几年证书考核结果的分析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阐明了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要求,即三个标准的融合为基础,构建融合的培训与考核体系,融合各级技能竞赛要求。同时构建产教融合的师资队伍,最终形成符合“1+X”证书需要,适应“岗课赛证”要求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1+X”证书是探索实现学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的制度,用于指导职业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然而“1+X”证书试点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人才供需不匹配,“1+X”证书中的“X”与“1”融入深度不够,“三教”改革不力,“赛、教”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汽车专业领域为例,提出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打造汽车专业“岗、证、教、赛”四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通过调研分析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梳理企业的岗位层次、岗位群、岗位典型任务,以及岗位的所需的相关证书,对标“1+X”证书。整理专业课程,将“1+X”证书模块内容分散融入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实现课证融通。实施“三教”改革,引“赛”进入日常教学活动等方法措施。实现了各项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岗”定“证”,让“证”入“教”;“三教”改革中,教师队伍“双师型”化,教材“立体化”,教法“多样化”;“教、赛”融通一体化,职业技能竞赛“普遍化”;学生持“证”上“岗”,学生能力“综合化”等。总之,该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既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促进学生的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达到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5.
“1+X”证书制度的深入实施已成为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课程为例,通过重构任务式岗课赛证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实施设计和实施多元评价等方面探讨了“1+X”课证融通教学方法,旨在探索等级证书与课程教学高效的融合方案和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6.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从事发电厂热力设备运行、检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与发电厂运行岗位息息相关,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今后从事发电厂运行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充分分析运行岗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接“1+X”发电集控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融入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的相关标注、要求,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以典型项目引领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重构为四大项目及十四个子任务,以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对接岗位工作任务;改进教学方法,创新“三阶五导三练”教学模式,引入运行操作票通过岗位角色扮演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利用“1+X”发电集控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平台和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大赛平台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创新评价手段,将课程考核与集控运行岗位标准、证书考核标准、大赛标准相结合,通过“岗课赛证”的高效融合,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推进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构建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使命,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亟需培养一大批高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而“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以岗为导向、以课为主体、以赛为促进、以证为标准”的理念,积极探索“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通过构建全方位校企合作机制、基于岗位要求设计开发课程内容、对接引入技能大赛新技术和新理念、分析融合1+X证书标准和考核点,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形成了“岗技一体,四维、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传统实训教学多建立在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理实分离的教学模式,且实训教学载体蕴含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实训教学项目无法与生产实际对接,难以满足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求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基于此,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例,研究了基于OBE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项目开发。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岗位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和职业技能竞赛要求,确定课程标准中的职业能力结构,并协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兼具生产和实训功能的教学载体—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数控加工智能化产线,使得实训载体与企业产品实现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础实训项目、核心实训项目、综合性实训项目以及生产性实训项目,并且确保了项目之间的贯通性,从而让学生在实训过程能够体验工业机器人技术岗位职业场景,实现对就业岗位的主动适应。采用基于OBE的实训项目教学以来,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生就业率持续上升至9...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岗证赛课”融合,立足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探索《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实施路径,从而为构建基于“岗证赛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提供指导思路。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以后到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项由教育部、行业和企业共同参与,面向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通过竞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构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促使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1+X技能等级证书,培养适应市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根据“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对原有课程《KUKA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教学内容源于KUKA机器人维修与维护项目,教学情境参照工业机器人机械维护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设计,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修改后的课程标准全面覆盖“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考核要求,以达到课证融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对制造业提出智能升级的要求,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自动化设备,随着工业机器人逐步在工业化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工业企业对工业机器人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在“1+X”证书制度下进行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文结合“1+X”证书制度,阐述高职机器人专业培养现状,对工业机器人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思考研究,在“书证融通”原则下实现“以证促学、以证促考、以证促教”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依托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为适应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区域产业的调整和变化带来的“新企业”“新技能”“新岗位”,及时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建设智能线集成与应用于一体的工业视觉检测实训室,校企合作探索新建课程《工业视觉检测》“岗课证融通”,在双高建设专业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课岗证赛"分离的单目标背景下,运用多目标优化的理念,提出了"课岗证赛"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需要解决岗位能力分析、融合式课程体系构建及高质量师资队伍培养等关键问题。通过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践表明,这个培养模式在减少竞赛与考证培训课时量的前提下,完成了多目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建设与课程体系构建亟待改革。高职“1+X”证书制度作为一种新的证书评价体系,为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高职“1+X”证书制度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结合“1+X”证书制度对课程体系的指导作用,探讨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与“1+X”证书制度之间的融通关系,提出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服务学生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与职业岗位知识技能需求、课程教学课程有机结合,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模块与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岗位技能模块有机结合,建立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采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分别通过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三个步骤给出建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技能型人才培养进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机器视觉识别应用”课程教材存在:偏向学科体系、理论性强;技能大赛、1+X证书、思政育人案例等元素融入不足;知识更新滞后;忽略用于学的“学材”属性等现状,依托产业学院的作用和优势,开发设计“机器视觉识别应用”课程的新型活页式教材。该新型活页式教材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学习任务,能够实现“岗课赛证”融通,同时在教材内容融入“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元素。该新型活页式教材紧密对接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具有“活”与“新”、“学、育、教”材一体、实用性与实践性鲜明、融入多元多维评价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与双元性,展示职教教材的新范式,有效填补现有同类教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实践过程中,研究了本专业课证融通的路径。通过厘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对应关系,选择合适的证书,建设与证书对应的课程模块,对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施教学和考核评价,实现了该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融通。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融入1+X证书后,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将教材、课程、教学模式及实训条件等因素融入日常教学,实现课证融通,是一个急需化解的问题。本文根据汽车制造维修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提出了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为相关专业的改革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汽车专业学生掌握汽车专业技能,熟悉专业技能大赛要求,并充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特开展了"课证岗赛融合"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实践证明,"课证岗赛融合"必将成为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建设应响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企业对人才需求状况为依据,以企业相关岗位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建立,课程教学推行"实境教学、证课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举办及参加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质,同时进行"工厂化"实践教学,内化实践技能,加强实训场所建设,校企联动建立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出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