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汉市硚口区某小区在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上建设而来,所在场地经二次开发利用后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还不清楚。为此在小区场地布设8个采样点,采集24份土壤样品,在分析镍、铜、镉、铅、砷、汞6种重金属元素和苯并[a]芘、石油烃、六六六、滴滴涕等4种有机污染物含量的基础上,采用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上述10种污染物的含量分别为33.44×10-6~48.76×10-6、26.41×10-6~39.44×10-6、0.224×10-6~0.369×10-6、19.73×10-6~47.08×10-6、5.36×10-6~11.46×10-6、0.030×10-6~0.098×10-6、3.82×10-9~27.70×10-9、5.3×10-6~129.0×10-6、0.20×10-9~30.80×10-9、1.4×10-9~109.0×10-9;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223~0.325、0.013~0.020、0.011~0.018、0.049~0.118、0.268~0.573、0.004~0.012、0.007~0.050、1×10-5~16×10-5、0~0.030、0~0.017;研究区综合污染指数为0.333~0.369。研究区当前的土壤环境质量属于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2.
3.
一般而言,土壤环境质量问题也就是土壤污染问题。本文基于额尔古纳地区1:25万区域化探分析测试数据,参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探讨评价,通过研究得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特征参数可用于评价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额尔古纳地区的土壤环境状况总体较好,局部存在轻度至重度污染,并大致圈定了土壤污染范围。综合分析认为,造成研究区内污染状况的原因可能与矿业开采、人类活动及地质背景等因素有关。区域化探数据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评价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或者其它尚未开展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对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应进行必要的区域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调查,以及该区域的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平均数据。某民用建筑工程场地位于甲市西北面,场地附近曾是华东某地质队放射性调查的工作靶区,区域内岩石破碎,断裂构造较发育。欲通过对区内的土壤氡浓度和地表氡析出率测量,对该地块的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数据进行评述,为今后生活区氡安全措施提供依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辽阳弓长岭铁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采场和尾矿库为中心,将矿区分为7个典型区域,分别采样。以土壤重金属Cd、Cu、Cr、Pb和Zn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为主要评价对象。结果表明,弓长岭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以Cd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为Cu和Cr,而Pb、Zn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同时,虽然矿区内土壤养分丰富,但是受开采活动及重金属污染影响,导致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等能被植物快速有效利用的养分含量较低,不适于植物种植。建议矿区着重监控Cd污染,并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在生态修复之前应人工施加肥料,调节土壤养分结构。研究为弓长岭铁矿区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矿区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矿区周边草原质量状况和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作。本文以胜利一号露天矿为例,通过煤矿开发前与开发后土壤质量、再造土壤与原地貌典型草原土壤质量、剥离表土和其他再造土壤,以及有人工种植和无人工种植的再造土壤的对比等多角度研究草原区煤田开发对矿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采矿前相比,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5年后周边原地貌典型草原土壤pH值略有升高,重金属元素As、Hg、Cu、Cd等含量均高于采矿前水平,有机质、速效钾和速效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也较采矿前有所升高;(2)与原地貌典型草原土壤相比,露天煤矿排土场再造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有所降低;(3)剥离表土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较其他再造土壤丰富,而且小型分散表土堆较大型表土排放场更有利于保持表土的营养成分;(4)人工种植会显著增加再造土壤有机质和多数营养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城市建成区工业企业搬迁原生产场地土壤污染问题,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等方法,对原场地土壤中Pb、Cd、Hg和Cr污染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因子指数法评价土壤中Cd元素是主要污染因子,属于重污染;Pb元素为中污染;Hg、Cr元素为未污染。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土壤中 Pb、Cd和Hg元素为重度污染,Cr元素为安全;点位1、11和13为重度污染,点位7为中度污染,其他为轻度污染、警戒及安全。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土壤中Cd元素为偏中污染,Pb元素为轻度污染;Hg和Cr元素为清洁;点位1为中度污染,点位11和点位13为轻度污染,其他点位污染等级为清洁。 相似文献
10.
煤矿工业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监测、识别煤矿工业场地(潜在)重金属污染物及污染状况,运用单因子指数、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安太堡煤矿工业场地集中区土壤表层(0~20cm)中As、Cd、Cr、Hg、Pb、Zn六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通过研究发现:以山西省土壤环境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时,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Hg的各项指数、系数均较大,为主要的污染因子,故需加强监测与防控;但研究区内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小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即土壤中重金属未对矿区环境造成实际污染危害;从污染分布区域看,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洗煤厂油库(污水处理厂)炸药厂储煤仓(维修中心)矸石电厂调度室仓储用地(维修厂),这与煤矿的生产活动、工艺流程及黄土高原区的土壤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提高环境质量评价的空间信息处理与查询功能为目的,以MapInfo7.0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并结合VB6.0编程软件、Excel-2003数据库系统,将环境信息与地理图件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界面友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环境信息数据的输入、处理、结果输出等功能,使环境质量更形象、更直观地反映出来,为区城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有利的帮助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西南某焦化场地采集了18个土壤剖面样和5个表层样,利用GC-MS等,对土壤中的总氰化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总石油烃和二噁英等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研究了其在不同功能区土壤中的特征分布。结果表明:① 该焦化厂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在推焦线路、焦油回收点、沥青传送带和固废室外堆场附近;② 厂区土壤中菲、蒽、4-甲基酚、2,4-二甲基酚和甲苯的浓度均未超过展览会用地土壤质量评价A级标准,而总氰化物、汞、萘、荧蒽、芘、苯并\[a\]芘、咔唑、石油烃超标点较多;③ 二噁英在本次所检测的3个样点中全部被检出,但都不超过《荷兰土壤修复通告2009》中的土壤修复干涉值。 相似文献
13.
矿区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环境质量是一个多因素多层级的模糊概念,评判环境质量标准的边界也无法用一个绝对判据来划分,如用经典数学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无法处理模糊因素边界不清晰、中间过渡不分明的问题。因此,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单环境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的探讨。并结合某矿区实例,对其总体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模糊数学方法是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以西北某废弃铅锌选矿厂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土壤中Cu、Zn、Ni、As、Hg、Pb和Cd的含量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对场地土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并通过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探究其来源途径。结果表明:Pb、As、Cd、Zn和Hg在场地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4.75、7.6、3.71、9.16和1.11,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生产车间、产品沉淀池、原料堆放区和产品堆放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超标重金属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Cu、Zn、Ni、As、Pb和Cd的来源途径相同,可能与铅精粉和锌精粉的生产有关;Hg与其他重金属的来源途径无明显相关关系,可能是外来土壤造成的污染。根据场地健康风险评估结果,As、Pb和Cd超过了人体可接受风险水平,需尽快采取有效的修复手段和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对某电镀场地土壤环境进行初步调查研究,针对可能涉及到的重金属污染物(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挥发性有机物及部分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布点采样与样品采集,共布设6个土壤取样点位和2个地下水取样点位。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重金属及挥发和半挥发性污染物浓度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标准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开展进一步场地土壤环境详细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以贵州某铝厂废弃场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26个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其Cd、Ni、Cr、Cu、Pb、Hg和As的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As和Cr平均含量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平均含量是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的38.5倍和3.85倍,超标率均为100%,其中Cr污染最严重,处于重度污染水平。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值为27.54,表明研究区土壤处于重度污染,其中以Cr污染贡献最大。研究区土壤中As、Cd、Pb、Hg和Ni等5种重金属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为强变异,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Hg的地累积指数在2~3之间,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表明,Hg的潜在生态风险很高,极强和很强生态风险样品点数分别占总样点数的30.8%和53.8%,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较强的生态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20.
冀中某铜矿废弃地土壤及优势植物重金属特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野外取样调查法、室内化学分析法、污染评价及富集能力分析等方法,对冀中某铜矿废弃地土样和植物样品的铜、铅、锌、铬、镉和砷6种重金属离子含量进行检测,研究了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优势植物重金属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该铜矿废弃地土壤铜、砷含量超标,属铜、砷复合污染,其中采矿区铜含量达1870 mg·g-1,超出标准值4.675倍,砷含量达84 mg·kg-1,超出标准值2.1倍,土壤重度污染;运矿区和半山腰铜和砷含量表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为轻度复合污染;厂区及周边村庄土壤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为安全状态.9种优势植物中刺儿菜、虎尾草、葎草地下部分对铜和砷离子的富集能力较强,且在铜矿废弃地的长势表现很好,可作为铜、砷离子复合污染土壤的生态恢复植物;狗尾草对铅离子以及野西瓜苗对锌离子的富集能力和转运能力均较强,可作为铜矿区中铅锌重金属离子污染的修复潜力植物;藜、鹅绒藤、益母草、甘菊对不同重金属离子分别表现为抗性或者耐性.本研究可为本区矿山重金属污染与治理提供基础材料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