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当代MOMA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及静力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近年来在复杂工程的结构设计中逐渐采用了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本文结合北京当代MOMA结构,描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措施,同时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对结构进行不同方向、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分析.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所有柱及剪力墙未发生屈服、悬挑部分钢结构及其支撑柱保持弹性,实现了性能设计提出的性能目标,说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了"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2.
某超高层酒店结构主体高度138.70m,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根据该结构的超限情况,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比现行规范更严格的抗震措施,对关键构件采用抗震性能化方法设计,同时采用不同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以确保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结果表明,结构的工作状态和性能能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利用ANSYS进行水工结构抗震模型建构的方法、单元应用、分析计算方法、结果处理等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给出某工程的水工泄洪洞抗震性能分析.研究表明,利用ANSYS分析水工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势较大.  相似文献   

4.
吴乐宁 《建筑施工》2022,(3):528-530,534
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院为背景工程,在抗震分析与设计中,采用多种计算软件对抗震结构进行小震、中震、大震的计算,分析了结构不规则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研究了关键构件斜框架和核心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针对特殊部位进行专题结构分析,比如旋转楼梯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Gen和ABAQUS分析计算,为充分利用梯段板宽...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在分析其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抗震设计方法,设定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并对其进行整体结构弹性计算、弹性时程分析、抗震性能验算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根据计算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维  钱江  庄彬彬 《结构工程师》2011,27(5):111-115
结构的损伤状态通常用损伤指标表征,损伤指标的计算可以基于结构强度或基于结构的响应。基于两次POA计算结构损伤指数的方法,提出一种考虑损伤效应的结构抗震性能简化计算方法,以拟静力循环往复加载模拟结构损伤过程,与Pushover能力谱法相结合,评价不同损伤情况下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对一个单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考虑损伤效应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更易于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若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钢框架结构屈服位移可由几何尺寸确定的基础上,然后根据结构的性能水平确定其目标位移(即极限位移),计算相应的延性系数,采用相应的折减弹性谱,据此计算出结构的设计基底剪力,然后对钢框架结构进行刚度设计和承载力设计.算例分析表明,钢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安全可靠,便于操作,而且还能够实现钢框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平下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某平面不规则高层剪力墙结构工程为研究对象,用SATWE与Midas Building两款软件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多遇地震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计算,再用Push-over方法分析该工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通过计算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评估其抗震性能,供同类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以无锡苏宁广场北楼为例,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多重目标,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和性能目标,利用弹塑性分析及评估软件PERFORM-3D建立结构的基准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在小震和中震作用下的弹性响应,并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然后利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判定结构的性能水准,从而确定结构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计算结果表明:无锡苏宁广场北楼能够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提出的各项抗震设防要求和各项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其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是对超限高层设计方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已引起工程界的关注 ,在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中 ,采用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法 ,有助于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避免抗震安全隐患 ,同时又促进高层建筑技术发展。本义阐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与常规抗震设计方法的比较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提出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性能水准以及实施性能设计的主要方法 ,包括性能水准判别准则、性能目标的选用及结构计算和试验要求。文中还列举了应用性能设计理念和要求的部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1.
砌体结构房屋的质量检测与抗震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钧  王建强  刘少华 《特种结构》2009,26(1):63-65,74
本文介绍了某砌体结构房屋质量检测与抗震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采用软件计算与抗震鉴定标准中的相关方法进行了结构抗震验算,并简要分析了计算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法,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保证房屋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吴大炜 《四川建筑》2005,25(5):57-58,61
介绍和分析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几种方法: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方法,提出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性能水准和实施性能设计的方法;Moute-Carle法以有界域模拟替代无界失效域,并在选定区域内进行抽样模拟计算的失效概率;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使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有能力达到预期的位移要求.这些实用算法,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度,避免抗震安全隐患,同时又促进建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是21世纪国际结构抗震设计发展的主流.本文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基本内容,介绍了能力谱、基于损伤性能和能量法等几种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实用方法,以能力谱法为例,设计一个单自由度排架结构以介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过程.最后,进行了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叶中豹  吕琳 《山西建筑》2011,37(14):27-28
介绍了某砌体结构房屋质量检测抗震鉴定与加固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采用软件计算与抗震鉴定标准中的相关方法进行了结构抗震验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法,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从而保证房屋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Push-over原理的SAP2000结构弹塑性分析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ush-over分析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阐述了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适合我国抗震规范的、利用SAP2000程序进行Push-over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架结构实例说明.分析结果包括底部剪力-顶部位移结构破坏时塑性铰的分布等,利用分析结果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评估.表明Push-over分析是现阶段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我国西部强震区重大岩石地下工程服役期的抗震性能,基于时变可靠度理论,提出一种地下工程衬砌服役期抗震性能的基于Matlab-Abaqus平台的BP联合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和神经网络,因此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小等优点。以滇中引水香炉山隧洞为例,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抗力和荷载响应的均值在服役期内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结构抗力的标准差增长的更快,表现为结构抗力的样本离散程度更大,导致服役后期结构可靠度指标的迅速下降。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给出衬砌结构在整个服役期内的抗震性能及结构可靠度的变化趋势,为合理选择结构加固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方法为强震区地下工程服役期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采用的"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业主对建筑结构性能目标的个性化要求。将结构特有的三道抗震防线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框架相结合,分别以三道抗震防线的屈服位移值对结构的性能水准进行量化。以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等截面剪切型悬臂柱的侧移曲线作为结构的初始侧移模式,结合位移反应谱提出其基于位移设计的具体步骤,并对实例进行了三个性能目标下的设计计算。算例表明:提出的多层生态复合墙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能够针对不同性能水平进行设计计算,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8.
孟庆富 《四川建材》2012,38(6):61-63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是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多重目标,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首先建立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水准、性能目标及性能设计指标。通过多种软件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响应,并进行结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然后利用各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判定结构的性能水准,从而确定结构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计算结果表明:重庆某179.6米超限高层能够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提出的各项抗震设防要求和各项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9.
周琪 《建筑结构》2014,(5):62-65
针对工程因建筑造型新颖而存在多种体型不规则,不能满足国家现行相关规范与规程规定的情况,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来进行结构设计,以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结合工程结构体系特点和不规则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关键位置结构构件的性能设计目标,并采用不同计算软件进行整体结构计算对比分析,研究了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并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理论与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考虑主次结构协同工作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计算分析实用方法,重点分析如何在计算中考虑现浇梁板以及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协同工作性能。以一幢现浇框架结构近代建筑为例,分析考虑主次结构协同工作对既有建筑抗震性能评估的影响。实例分析表明:考虑现浇梁板及填充墙与主体框架的协同工作性能后,充分挖掘了既有结构的刚度与强度潜力,计算的结构刚度明显增大,位移反应明显减小,抗震承载力明显提高,得到的安全性与抗震性能评估结论更加合理并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