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卷烟物流配送效率,节约配送里程和时间,合理选择配送中心修建数量及地址,从而整体降低配送成本,利用多视角聚类算法结合节点重要度排序理论,构建了卷烟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针对客户点之间不同类型的连接关系,构造双层特征网络,使用共识的配送区域划分矩阵来提取不同性质数据矩阵的共同聚类划分,再用不同的低维系数矩阵表示不同性质数据的异质性,利用KKT原则和乘法更新原则进行矩阵更新迭代,使用hard-cluster方法进行聚类,实现配送区域划分,同时,引入非负矩阵分解的稳定性误差用于选取最优的配送区域个数划分方案;最后使用介数中心性原理,实现基于节点重要度的配送中心选址,以实现配送区域划分的均匀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利用本文方法实现了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对应配送区域的划分,经过优化后,配送总里程减少了6089.097 km,等同于配送时间减少了165.6 h,所有配送中心对应的服务区域较均衡,不存在长距离的跨配送中心送货存在;(2)该地区卷烟销量及配送需求与聚类划分结果基本一致。(3)优化后的单位卷烟物流配送成本显著降低,配送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使用该方法来解决卷烟配送中心选址和配送区域优化问题是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物流系统优化过程中资源浪费、空间受限等问题,以卷烟生产车间废料回收物流系统优化为例,利用仿真优化关键因素法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建立物流系统的仿真模型,收集数据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以获得仿真对象的运行规律,根据运行结果的最小置信区间确定仿真运行的最佳时长或次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帕累托原理选择关键因素,结合等值线图对实验指标分层,进而确定投入资源最少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根据关键因素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数量和调度方法绘制的等值线图确定的最优指标层是搬运周期27.523 min以下区域,在该区域选择投入资源最少的水平(6台AGV、1台翻箱机、调度方法3)即为最优方案。该仿真模型切合实际,输出指标数据准确,系统改善效果显著,满足了精益物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烟草物流配送过程进行优化,以配送物流量的距离最小化、配送时间的方差最小化、不同服务区域之间差异最大化为指标,通过加权糅合构建了物流系统综合优化模型。以聚类算法产生的初始解作为遗传算法初始精英种群,利用配送时间方差的自适应变异算子改进传统遗传算法,设计了基于精英自适应遗传聚类算法,以提高聚类收敛速度,使聚类区域分布更加均衡。以浙江省某市烟草物流配送中心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利用本文算法实现了对应服务区域和中转站的确定以及聚类区域的优化,对3个中转站和1个配送中心模式优化后,零售户直送率提高7.4百分点,按量直送率提高2.9百分点,总里程减少1352 km;(2)优化后万支卷烟物流成本、分拣和仓库费用显著降低,均低于浙江省平均水平;(3)该地区卷烟销量集中区域与采用本文算法规划的配送效果相符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满意度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草商业公司对客户物流配送满意度不精确的定性评估问题,依据卷烟配送服务及客户满意度的特点,得出影响烟草商业企业配送中心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选取模糊评价法作为计算客户满意度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构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根据该指标体系得到该配送中心的物流服务水平,并提出提升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很多传统行业营销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线下实体商店的销售到现在的线上线下共同营销,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快,这让物流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关于城乡物流配送问题也待解决。在提高城乡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物流行业发展空间正在扩大。通过整理城乡物流配送的研究现状分析物互联网对物流行业的影响,解决城乡物流配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配送是烟草物流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烟草商业企业而言,烟草配送关系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卷烟零售户满意度的提高、甚至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研究烟草物流配送体系优化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典型区域烟草物流配送体系如图1所示。烟草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一方面要考虑费用问题,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服务敏捷性问题。费用低是指寻求物流中心包  相似文献   

7.
目的:准确快速鉴别卷烟牌号。方法:采集不同牌号卷烟的近红外光谱,通过光谱预处理方法降低干扰因素后,利用萤火虫算法(F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考察光谱预处理方法、萤火虫算法的种群数目和迭代次数对卷烟分类正确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结合一阶导数(1D)方法进行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当萤火虫种群数目为20,迭代次数为20时,优化支持向量参数可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训练集的分类正确率为100%,测试集的分类正确率为96.67%~100.00%。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FA算法优化SVM可实现对卷烟牌号的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8.
为了模拟卷烟的自然嗅香,改造了吹扫捕集加热装置,考察了吹扫捕集和色谱分离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快速分析卷烟烟丝嗅香成分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T-GC-MS)法.在接近室温条件下,用载气吹扫烟丝,挥发物经捕集、干吹、解吸后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所建方法测定了参比烤烟和国内10个牌号卷烟烟丝的嗅香成分.结果表明:①采用DB-WAXER色谱柱和Tenax捕集阱,40℃吹扫60 min,干吹l min,180℃解吸0.5 min的实验结果最佳.②检测到170种参比烤烟烟丝嗅香成分,其中,147种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③采用标准加入法考察的20种嗅香成分的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 0.99).④与静态顶空(HS)和固相微萃取(SPME)相比,该方法定性嗅香成分种类更多,定量更准确.⑤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样品提取非破坏性,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方法适合各类卷烟烟丝嗅香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16种多环芳烃(PAHs),通过优化超声提取时间和GC/MS色谱条件,建立了固相萃取-GC/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检测了9个不同品牌不同盒标焦油量的烤烟型卷烟。结果表明:(1)最佳超声提取时间为40 min,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实现了16种PAHs的较好分离。PAHs工作曲线的R~2为0.997 9~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12~2.55 ng/支,加标回收率在75.74%~117.35%之间,方法精密度均小于6.79%。通过分析参比卷烟3R4F,该方法检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无明显差异。(2)9个卷烟样品PAHs的总释放量在586.00~1 475.79 ng/支之间,且随着盒标焦油量的降低而减小。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16种PAHs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对卷烟品牌的快速识别,基于烟丝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机器学习技术,以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0种品牌卷烟为对象,建立了一种卷烟品牌识别模型,并以正确识别率(Recognition Accuracy,RA)为评价指标对模型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迭代优化。利用采集的卷烟样品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方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概率主成分分析(PPCA)方法进行数据降维,选择Linear作为核函数,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的识别模型,最高RA值达到97.20%,表明利用烟丝光谱数据可以实现对卷烟品牌的准确识别。该技术可为卷烟配方维护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现场会召开情况(略)二、全区网建整体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全区网建整体推进工作成效明显。完成了业务流程再造,推进了“三个集中”的实施,基本实现了“四个提升”和“五个统一”,实现了队伍转型及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截止05年底,全区共有物流中心14个,卷烟配送中转站(含二级分拣库)60个,配送线路2482条,配送人员788人,客户经理829名,电话订货员270名,配送车辆568台。全区有持证零售客户167286户,实行电话订货的零售客户160943户,电话订货率达到96.21%,实行电子结算的客户85124户,电子结算率为50.89%。其中城…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行业外部环境、企业现状、物流配送外包的优势及潜在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市行业卷烟配送业务外包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超声萃取-快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苯酚、甲酚和苯二酚的方法。即用1%的醋酸水溶液于室温下对捕集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超声萃取20min,将萃取液用0.45μm滤膜过滤后,滤液直接用配置荧光检测器的快速分离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并应用该法测定了10种国产烤烟型和10种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挥发酚,结果表明:①该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2%~4.62%,回收率97.9%~100.3%,检测限5.74~14.70ng/支,分析时间6min;②烤烟型卷烟主流烟气中苯二酚、苯酚的含量明显高于混合型卷烟,而甲酚的含量整体上略高于混合型;③同类型卷烟主流烟气中挥发酚含量高低的次序为p-苯二酚>o-苯二酚>苯酚>(m、o)-甲酚>p-甲酚>m-苯二酚。该法适合批量卷烟主流烟气中苯酚、甲酚和苯二酚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将超声波提取法与混合层析柱净化法联合,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的卷烟主流烟气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提取条件和净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为:丙酮超声波提取捕集有卷烟主流烟气总粒相物的剑桥滤片,采用混合层析柱净化,卷烟主流烟气气相部分直接采用丙酮捕集,浓缩净化进样分析.优化条件下,方法的回收率为92.8%-97.3%,RSD为2.71%-9.02%,最低定量限为0.026-0.098μg/mL,最小检测限为0.0001-0.0009μg/mL,可满足卷烟主流烟气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含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酚类化合物(苯酚,邻、间、对-甲酚,邻、间、对-苯二酚)的释放量,建立了一种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硅烷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在标准抽吸条件下,用剑桥滤片捕集2支卷烟的烟气粒相物,加入内标(苯酚-d5)标准溶液和三氯甲烷超声萃取10 min,取1 m L萃取液于色谱瓶中并加入30μL MSTFA,压盖密封后在60℃下衍生化20 min,然后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1)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2.6%~5.6%,加标回收率93.1%~102.9%,检出限0.005~0.026μg/支。(2)与标准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实现间-甲酚和对-甲酚的良好分离,能够准确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酚类化合物的释放量。(3)采用该方法与现有标准方法对25个卷烟样品检测的结果一致性较好,无显著差异。该方法检测结果稳定性、重复性好,准确性和精确度高,适用于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卷烟制丝工序批过程数据稳态的智能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点检测理论的制丝过程稳态识别方法。以"云烟"某一规格卷烟制丝过程全批次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均值方差变点检测模型和PELT算法动态划分子区间,然后根据工艺标准设定子区间方差和(或)均值的阈值,通过筛选出符合阈值条件的子区间从而形成稳态数据集,最后与现行的两种稳态截取规则识别的数据集进行测度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稳态识别方式对制丝批过程数据测度的准确性影响较大;(2)基于变点检测理论的稳态识别方法适应性较好,识别效果较优;(3)通过信息系统内置的R语言程序,将基于变点检测理论的稳态识别方法与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相结合,可实现在线智能判别过程能力。该方法的建立为制丝过程稳态的智能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准确地测定卷烟烟气中的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苯酚、对-甲酚、邻-甲酚和间-甲酚,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挥发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方法.采用1%醋酸水溶液对捕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超声萃取20 min,萃取液过滤后通过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水相中含7.0×10-3 mol/Lβ-环糊精(β-CD)的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1.15%~5.79%,回收率为90%~102%,检测限为0.04 ~ 0.35 μg/支,分析时间9 min.该法适合批量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挥发酚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卷烟中薄荷醇的挥发性,延长产品保香期,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β-环糊精与薄荷醇的包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及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并通过称重法和卷烟抽吸法对包合物中薄荷醇的缓释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通过正交实验法获得包合工艺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薄荷醇投料比(摩尔比)1∶1,温度50℃,搅拌时间4 h;2)包合物的热稳定性较薄荷醇高,其内的结合力主要是范德华力;3)添加有包合物的卷烟样品保存12个月后薄荷醇含量为初始量的60%,说明包合技术有助于增加薄荷醇的稳定性,延长保香期,为卷烟加香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数据参考,为薄荷卷烟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现有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成分分析方法的捕集效果较差、灵敏度和通量较低等问题,基于低温捕集和吸附剂捕集原理,设计了一种串联冷阱捕集装置。该装置由两个冷阱串联而成,其中一级冷阱为-21℃冰盐浴,二级冷阱为-78℃干冰/异丙醇体系,回旋管和XAD-2吸附管分别位于两级冷阱中。采用该装置对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成分进行了捕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该捕集方法的抽吸流量图与标准抽吸流量图接近。2采用该方法可较完全地捕集卷烟主流烟气气相成分,能定性出134种成分。3方法的精密度较好,112个目标分析物的RSD在10%以下。4方法的工作曲线线性良好(R20.99),准确度高(回收率为80%~120%)。5参比卷烟1R5F和3R4F的测试结果与文献报道值较为相符。该方法适用于分析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相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不同卷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研制了烟支挥发性成分吹扫捕集装置,通过优化吹扫捕集条件,建立了测定烟支挥发性成分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并对38个卷烟样品中检出的136种成分进行了离散度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在吹扫温度60℃、吹扫时间60 min、解吸温度190℃、吹扫流速45 m L/min条件下,实验结果较好;(2)在优化的吹扫捕集条件下,从1#样品中检出120种成分,其中101种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0%;(3)聚类分析显示,部分源于同一企业的样品较为相似,少数样品在叶组、香精香料和辅材使用方面具有明显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