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对《机械测量技术》课程基于“工学结合”建设与开发的过程进行了总结和探讨,阐述了体现“工学结合”课程教学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课程教学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的建立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合式教学的误区,为了解决学生学习深度的问题,以车床加工课程为例,基于校企合作,把教学内容划分成"校内固定、校外动态"的教学模块,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发挥学生主动性,教师、学生和企业师傅三方共建线上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线下教学模式,探索车工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解决了以往校企合作中企业师傅参与不足等问题,实现了企业、师傅、学生、学校等多方共赢,为机加工类实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葛菊英 《机械管理开发》2011,(5):178-179,181
在机械制图实训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结合的项目式课程开发理念,以用企业真实的产品为载体,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出发点,在制图实训中采用第三视角、标注国际标准、加强专业英语、融入工程结构设计、结合网络课程等来完成由草图、cad图纸、论文和演讲为主要成果的制图实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制图实训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课程以工艺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增强学生“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为目标,将过程工艺、过程装备与过程控制等三大知识体系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针对新时期下该课程实验成套装置较大、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和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课程团队以高纯氢还原三氯氢硅制多晶硅生产过程为主线,结合传统教学和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优点,详细介绍了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过程装备成套技术”混合式课程的建设思路,阐述了虚拟仿真平台的构建与设计,并重点介绍了理论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课程创新实践活动,旨在为新时期下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课程教育教学新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实现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目的。实践证明:混合式课程重构了课堂教学,扩展和延伸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对持续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JITT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是一种基于网络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安全人机工程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交叉学科,以安全人机工程课程为例,基于JITT模式下对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进行分析,得出其教学思路和改革方案,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金工实训课程因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面对“00后”学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以南京工业大学金工实训中心实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0后”较为显著的性格特点的成因以及相关性格对当前金工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并针对相关性格提出了课程调整方案。以金工实训中的“平面外圆的车削加工”一课为例,提出了课程每个阶段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彬 《装备制造技术》2022,(12):157-160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以及线上教学平台等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改革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作为学院专业骨干课程,已经被列为校级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课程组积极探索推进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持续提升育人水平,不断满足课程建设的迫切需求,通过开展基于所罗门学习风格问卷调查的学生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对象的学习风格;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知识分类,将课程知识分为陈述性、程序性、策略性三类;依照学生学习风格和知识特征精细地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并坚持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并重的课程评价方法,积极开展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经过课程组对指定班级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分析,表明该混合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班级学风向好发展,显著提高课堂综合效率、学生成绩提升,学生满意度提升、教学评价正反馈增。混合式模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教学过程更易掌控、教学质量更加精进。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精神,紧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推动实训教学改革发展,促进新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提高实训教学、实训技术与管理水平,开展了“1+X”证书制度下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工作。“道岔控制电路实训教学装置”是基于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的搭建和导通试验及其电路常见故障的模拟和分析处理演示过程,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课程而研发的教学实训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演示性强,通过本实训装置可观察转辙机的动作过程,了解转辙机动作转换与电路表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熟练掌握道岔控制电路的动作原理;通过模拟铁路现场室内外道岔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让学生观察故障现象,进行电路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在带电状态下,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技巧,为学生毕业后在铁路现场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钳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就是将“线上网络教学+线下操作实训”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前开展线上学习,初步掌握并理解钳工实训理论知识和操作示范、课中师生互动讨论解决重点和难点内容、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对核心内容进行答疑和讨论,最终掌握钳工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同时适时开展线下实际操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钳工实践操作技能,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钳工技能。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的提升职业课程教学质量和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求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0.
介绍“双高计划”建设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以产教融合为特色手段的建设与实施过程。课程建设中,从课程团队建设、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建设3方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通过工程师与教师以及企业项目与教学资源的转换,实现了3方面的高质量建设。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育高水平创新型设计技术人才,采用以混合式课堂为主导,以项目化教学为引领,以课程思政为辅助的实施方案,并通过学生竞赛结果与企业评价验证了该课程达到了懂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为例,介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线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优势资源配置,提升课程品质;线下采用SPOC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师授课式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与实施,表明这种集成性开放性教学符合未来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探索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虚拟仿真实训是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类专业虚拟仿真实训通过搭建平台、关注工作情境、整合核心课程的实训项目等,探索虚实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本着“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针对生产实践过程“看不到”、生产管理过程“进不去”、传统实训“做不上”等问题进行开发应用。分析农业类专业虚拟仿真实训的不足和优势,探索虚拟仿真实训在农业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形成校内实训和校外生产实践之间的衔接桥梁,为高质量实训教学提供保障,为培养农业类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HCIA-Storage课程是基于华为网络存储认证体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该课程旨在培养面对企业存储系统运维管理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该课程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不可缺少的专业核心课程。为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授课效果,引入金课的全新授课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培养目标。金课教学模式的核心关注点是课程评价,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通过授课前的角色转换训练,以学生来讲述知识要点的方式,更好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授课过程中。同时借助于任课教师的表扬和肯定,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和课堂参与度,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考核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实训考核+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任务实施过程,避免单一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实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考核。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数控铣削加工实训课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以实训教学为衡量重点的课程。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实践中,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背景的教学,使得微课程教学作为新兴教学方法的推行作用日趋明显。微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及其考核评价方面的应用探讨,一度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对解析高职数控铣削加工实训课程基础知识,构筑基础知识板块模式,营造简单易学和便于接受的学习方法,巩固专业课程知识,辅助教育教学获得时效性,具有切实有效的实施价值。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探讨微课程在高职数控铣削加工实训课程的应用路径和应用策略,一度成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方法,并对学生相关课程的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OBE教育教学理念,结合高等机构学课程学习现状,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达到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提升农业机械化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数控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助振 《机电技术》2009,32(2):123-125
本文从培养企业实际需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出发,整合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项目与《CAM实训》项目为一体化综合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向导、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任务为载体,以项目驱动实训内容;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将产品加工引入到实训过程中,构建“基于生产实践”的实训模式。实现了数控教学与数控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7.
郑健 《中国机械》2014,(8):79-80
“工学一体化”的结合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它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探索分为四部分:注重教学任务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探索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结合并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教、学、做、产、赛”一体的教学中,是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完成“工学一体化”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PLC技术”这门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实践”型专业课,理论部分的授课采用梯形图和仿真软件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训实践部分的开展主要依靠实验箱、实验台或真实控制对象系统和模块。但是实训教学中使用的硬件组件前期投入资金颇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工业现场的发展日新月异,实训室的硬件设备将很难与真实工控现场相匹配,也很难满足高职院校相关课程与职业能力对接的相关要求。根据课程实训现状,为降低实训成本,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本研究将触摸屏类组态软件引入到高职院校PLC课程实训中,开发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PLC仿真实训系统,以三级传送带控制系统为例,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训教学。以丰富的图形动画形式仿真工程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实践兴趣,化枯燥的逻辑为直观的图形语言。虚实结合的仿真实训平台具有很好的柔性,并能够根据实训教学需要增减控制元素,具有成本较低,维护提升空间大、灵活丰富等优点,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机械制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能力,为其将来从事机械设计、装备制造和工程技术等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称为混合式教学、融合式教学或混合式学习,是指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线下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对比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教学模式,以及结合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指导、辅导和评价的作用,确保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因此,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机械制图”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传统实训教学多建立在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理实分离的教学模式,且实训教学载体蕴含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实训教学项目无法与生产实际对接,难以满足市场对工业机器人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求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基于此,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例,研究了基于OBE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项目开发。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岗位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和职业技能竞赛要求,确定课程标准中的职业能力结构,并协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兼具生产和实训功能的教学载体—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数控加工智能化产线,使得实训载体与企业产品实现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础实训项目、核心实训项目、综合性实训项目以及生产性实训项目,并且确保了项目之间的贯通性,从而让学生在实训过程能够体验工业机器人技术岗位职业场景,实现对就业岗位的主动适应。采用基于OBE的实训项目教学以来,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学生就业率持续上升至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