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溪口窑为龙泉青瓷窑系的一大组成部分。文章从田野考古及其史实材料研究出发,阐述了溪口窑址为黑胎青瓷的主要窑址、溪口窑走宫廷官窑精品路线、溪口窑宋至元代均在烧制哥窑瓷器的特性,并从工艺特征角度,初步探索了龙泉黑胎青瓷(哥窑瓷)紫口铁足、自然开片、胎釉特性繁杂、器型雅致等基本特征。文章以事实为依据,条分缕析,论理透彻,对溪口窑和哥窑瓷的研究与烧制均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漫长的历史推演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中华民族卓绝的才智,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而被誉为瓷中尊者的龙泉青瓷,以其高超的烧制技术及脱俗的釉色,充分发挥了色彩与质地之美,深藏厚重的传统工艺内涵和浓郁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3.
龙泉窑是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龙泉窑区域广大,夏商时期就在大量烧制陶器。龙泉青瓷是世界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烧制历史可上溯至三国两晋,南北朝与唐代时期逐渐兴起,五代获得发展,勃兴于北宋,盛名传扬于南宋。龙泉青瓷审美意象丰富,文化内涵深广,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对龙泉窑的历史研究及其发展进行清晰的梳理,阐述了龙泉窑区与龙泉青瓷外销航道,龙泉窑古代的陶瓷烧制,结合龙泉窑青瓷造型、瓷釉元素、审美意象建构等论述了龙泉窑青瓷的审美意象。文章论述有理有据,论述充分,对龙泉青瓷的研究及现代艺术创作均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龙泉青瓷五代开始为烧制秘色瓷,北宋“禁庭制样须索”。北宋阶段龙泉青瓷烧制的青瓷有几类?其器型属什么类型?文章从窑址考古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入手,探索了龙泉窑北宋时期的青瓷仿古造型、经典造型与仿生造型。指出北宋龙泉窑主要烧制的青瓷可分三类:生活器、陈设器和宫廷礼器。北宋龙泉青瓷人借瓷器表达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体现其创新意识和烧制技艺。文章对北宋龙泉窑研究和龙泉青瓷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窑在摸索中诞生,在不断的研究改进中完善发展。龙窑的结构建造技术和窑火烧制随着装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成为科学与人们智慧的结晶。文章就龙窑的结构特点及其烧制优势特点的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对龙泉窑龙窑烧制这一人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哥窑率先在宋代龙泉小梅烧制成功,至南宋及元明时期成为专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历代受到世人的追捧.本文就龙泉南宋哥窑青瓷之瓷釉特征、瓷釉配方研究及其烧制工艺进行探讨,提出了宋代哥窑瓷釉敦厚丰润、玉质感强,与其釉料中的萤石矿比例、氧化钙、氧化钾等元素比例的提高有关,与龙泉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关,与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技...  相似文献   

7.
龙泉窑是宋代六大著名窑系之一,以烧制青瓷著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研究、保护、传承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能更好地延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生命力,更好地体现龙泉青瓷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更好地促进当代龙泉青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龙泉黑胎青瓷与哥窑论证会认定哥窑就在浙江龙泉.龙泉溪口窑黑胎青瓷,胎色灰黑,胎薄如纸,胎质坚细;器型仿青铜器,造型简练,古拙质朴,浑厚精致;紫口铁足;瓷釉如冰似玉,聚沫串珠.布满金丝铁线的特征,其烧制技艺中,重视研制泥料、坯土陈腐、添加紫金土、配制釉料、烧窑等技艺.根据火照变化和窑内火焰颜色结合判断...  相似文献   

9.
陈国飞 《陶瓷》2021,(4):100-101
近年来,大众审美的提升,建盏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认识,也越来越受收藏与瓷器爱好者的认可.建盏,自八十年代恢复烧制技艺,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烧制技艺越来越成熟,行业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斑纹与釉色的创新也越来越多样,建盏行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现代建盏的烧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延续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现试从现代建盏的烧制与传...  相似文献   

10.
谢长旺 《陶瓷》2022,(3):64-66
茶洋窑黑釉盏是宋瓷领域所关注的焦点,更是目前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茶器.茶洋窑黑釉盏是黑釉瓷器的典型代表,彩光现象浑然天成,斑纹呈现出明显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通过对茶洋窑传承人古法烧制茶盏:选料、碎料、淘洗、炼泥、拉坯、修坯、素烧、选配釉料、上釉、装窑、焙烧、出窑的12道工序详细介绍,揭示了茶洋窑对福建省的建盏和陶瓷历史,乃...  相似文献   

11.
郭永顺 《陶瓷》2022,(3):81-82,113
茶洋窑遗址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元时期陶瓷茶器非常流行,当时的茶洋窑为"茶"功能而设计烧造的陶瓷茶器种类最多样,是中国宋元时期陶瓷茶器出口的一个典型代表窑场.茶洋窑单色釉茶盏是茶器中的"隐士",低调深沉、不喧宾夺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通过对茶洋窑单色釉茶盏的釉色分类以及坯釉制备进行详细说明,揭示了茶洋窑单色釉...  相似文献   

12.
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是龙窑柴烧.在完成器型、素烧、施釉等系列步骤后,装匣入窑烧制.其中装窑讲究科学,烧窑讲究技巧.龙窑烧制的青瓷作品各具特色,古韵天然类高古,独一无二有层次,瓷釉天然若古玉,成品率低,精品少.该文结合龙窑柴烧工艺的实践,阐述工艺技术及柴烧特色,对青瓷龙窑烧制工艺的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龙泉窑区古代烧制陶瓷的历史悠久,远古至唐代的龙泉窑青瓷其审美发展,造型由古朴单纯转向端庄象形,装饰日臻完美。五代两宋元明时期龙泉青瓷之审美发展,四朝为朝廷烧制青瓷,以朝廷高标准严要求烧制青瓷,促进了龙泉青瓷审美艺术的代代发展。文章结合历史史料和时代发展的历史进行研讨,较好地阐述了龙泉窑青瓷审美艺术的发展,对龙泉窑的历史研究和审美艺术研究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修东 《陶瓷》2022,(3):52-54
茶洋窑黑釉盏是黑釉瓷器的典型代表,彩光现象浑然天成,斑纹呈现明显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茶洋窑黑油窑所形成的艺术效果,丝毫没有人工雕琢之感,完全是其本质美感的展示.茶洋窑黑釉盏是宋瓷领域关注的焦点,更是目前茶文化不可或缺的茶器.本文通过对茶洋窑黑釉盏历史的挖掘,探究其烧制工艺,总结了茶洋窑黑釉盏的传承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绞胎工艺、龙泉青瓷与绞胎工艺结合创新的三种方式,绞胎审美艺术的丰富多样性、个性美、时代艺术美和激发想象的创新美等创新点进行论述,阐述了青瓷绞胎艺术不同于传统的瓷器新风格.文章结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实际、结合实践创新创作探索龙泉青瓷与绞胎工艺结合创新的创新点,对研究绞胎瓷及其文化延伸和与龙泉青瓷的结合创新都有良好的参...  相似文献   

16.
五代时期越窑瓷达到烧制顶峰,越窑宫庭专用“秘色瓷”,更是制作精美,质地细腻,釉面光洁,造型雅致,其装饰也达到精美绝伦的境界。本文对五代越窑的瓷釉装饰、刻划花装饰及其六方面特征进行了简略剖析,论述了五代越窑瓷的装饰技艺,对越窑研究及五代越窑瓷研究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龙泉宝溪一直延续着传统青瓷的龙窑烧制技艺。龙窑烧制中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龙窑的建造结构;二是烧窑技术。文章从建造结构探讨龙窑的不断发展,阐述了原始早期的龙窑结构和后期发展阶段的龙窑结构特点;并从窑火中凤凰涅槃探讨龙窑的烧窑技术,从烧窑头技法、向窑内投柴技法及至猛攻烧窑阶段的注意事项等对龙窑烧制技艺的探讨与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海山 《陶瓷研究》1999,14(1):16-21
自古以来,景德镇就是用松柴烧以瓷石或多种瓷石和高岭土配制的坯体和釉果—釉灰组成的釉料传统配方。烧出的瓷器晶莹光泽、万里无云。远销世界各国。笔者对镇窑结构、烧柴热工工艺、煤、柴合烧及镇窑烧煤气等等技术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现将上述问题分别叙述于后。1镇窑结...  相似文献   

19.
龙泉人们创新研制出粉青、梅子青等瓷釉,具有色泽葱翠青绿、酷似美玉、意境极美等特点,其厚如凝脂,静如美玉,纯净、雅洁、柔和、莹润、淡雅之美,开拓了崭新的青瓷美学的新意境。文章从青瓷釉色美和釉烧工艺两大视角进行剖析,颇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对瓷釉研究和陶瓷美学研究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龙泉务窑黑瓷粗、细胎用原料分别与白瓷粗、细胎相同,故可以认为当时该窑在制作瓷坯时是不分黑瓷白瓷的,只是涂釉不同。样品外观分为茶叶末釉、酱色釉、油滴黑釉和普通黑色釉,它们釉的含铁量在3 .3 - 7 .8 % 。釉滴黑釉组成特征是含高硅(74 .1 % ) 、低铝(12 .1 % ) 和低铁(3 .3 % ) ,其釉属钙碱釉,釉较厚,釉表面有磁铁矿微晶,使外观呈银色小油滴。茶叶末釉属钙质釉,釉中生长较多的钙长石和普通辉石晶体,还有残留石英和磁铁矿结晶,所以形成茶叶末釉的外观。酱色釉是由部分含铁量较高(6 .6 - 7 .8 % ) ,钙镁氧化物含量较低的黑釉在较高的烧成温度和较强的氧化气氛下烧成,釉面生成赤铁矿晶体层,故外观表面呈酱红色,面下仍为黑色。样品烧成温度1200 - 130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