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平材  关浩  郝蔚祺 《机床与液压》2015,43(16):105-108
提出一种新的液压试验台模式:综合模式,能够实现能量回收模式和常规模式两种模式下双向变量液压泵、马达的性能测试,充分发挥能量回收模式和普通模式的互补作用,实现较小功率的恒压变量泵驱动较大功率被测泵、马达,还可以用常规模式来解决能量回收模式下测试功能不全、流量无法计量等问题。该试验台中,以往能量回收模式下系统压力变化过快、压力脉动大、被测泵和驱动马达流量不匹配等问题被优化,压力调节调节精度高、范围较广,节能效果和系统响应都明显增强。以具体的检测实例来说明该试验台工作原理和创新之处,在常规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下分别对被测泵输出压力进行检测和对比,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液压缸试验台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包括采用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及油温控制系统,提出了液压缸试验台液压系统的两套设计方案,即功率回收方式和非功率回收方式,并对其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  相似文献   

3.
孟庆华 《机床与液压》2007,35(5):130-132
从液压系统功率回收的原理出发,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液压封闭式汽车车桥疲劳检测试验台.根据液压系统功率回收的原理,从理论上介绍了试验台液压系统各种参数的确定和液压元件以及电机的选择方法.经过与开式试验台比较得出此新型试验台功率回收率可达到65%.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轴向柱塞变量泵总功率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其静态特性曲线,并针对该变量泵得到较优的初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弹簧初始压缩量为2.0mm且大、小弹簧间距值为2.0mm时,变量泵能获得理想的恒功率特性。  相似文献   

5.
陈刚  胡勇 《机床与液压》2016,44(21):98-101
提出了一种集泵-缸、闭式泵-马达、开式泵-马达、冷却系统于一体,可实现远程无线通信与管理的多功能液压试验台。对试验台的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试验数据的检测、采集、远程监控功能进行了分析;将该试验台与传统试验台的设计进行了比较;设计并进行了闭式泵的测试实验,绘制了闭式泵的转速、压力及加载转矩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该试验台相比传统的更方便、快捷、先进;闭式泵-马达的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试验台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型电功率回收型液压泵试验台。传统电功率回收型液压泵试验台回收的电压不稳定。为解决此问题,利用能量存储单元对电能进行转换,即回收 存储 反馈。对该试验台进行建模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功率回收型液压泵试验台可以将加载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回收,同时满足试验加载需求。回收的能量可通过的混合供电系统反馈至试验台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挖掘机用九柱塞双联轴向柱塞泵为模型,利用AMESim液压仿真平台对泵的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液压泵的压力、流量和效率等变量特性.根据双联泵系统特性,搭建双联泵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不同负载信号下的上述各项变量特性.通过搭建的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分析测试结果.结合仿真结果,对液压系统作出较完善仿真分析,为该泵的进一...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电功率回收型液压泵试验台。传统电功率回收型液压泵试验台回收的电压不稳定。为解决此问题,利用能量存储单元对电能进行转换,即回收-存储-反馈。对该试验台进行建模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功率回收型液压泵试验台可以将加载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回收,同时满足试验加载需求。回收的能量可通过的混合供电系统反馈至试验台系统。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大型液压挖掘机现有回转系统存在回转制动能量浪费严重的现象,提出一种新液压回转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利用蓄能器回收其回转制动阶段的制动能,下次回转启动与变量泵共同驱动回转马达。阐述了两种系统液压原理的异同,在AMESim中建立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系统可以降低变量泵的功耗和吸收系统压力波动,回转制动能量回收率为28.5%,回收制动能量再利用率为76.3%,蓄能器能量回收利用率为21.7%,节能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其能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型双作用变量叶片泵功率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实际汽车转向系统中助力泵的输出流量高于实际需求的流量,增加了泵的功率损失,降低了汽车的整体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专利技术基础上的、含有浮动块的新型双作用变量叶片泵,该泵应用在汽车转向助力泵等工况。同时建立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M atlab S imu link仿真模型,对转向泵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的功率输出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泵的功率输出明显降低,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叶片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的飞机液压泵检测仪采用节流孔测量泵的壳体回油流量,从而测定飞机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使用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考虑了使用检测仪后的回油阻力、节流器前后流动状态、加工误差、油液温度变化等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修正,满足了部队外场检测需要。该原位检测实现了泵的视情维修,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器材损耗。  相似文献   

12.
吴涛  颜文华  方剑峰 《机床与液压》2006,(7):134-136,156
研究了摊铺机作业速度恒速控制。对驱动变量泵-马达系统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以及作业速度和系统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闭环控制调节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和控制电磁比例阀调整压力两种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引入行驶控制系统中。通过仿真与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对某型轴向柱塞泵的振动异响噪声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开展了轴向柱塞泵振动测试试验,搭建了振动测试试验台并进行多点振动功率谱测试,进行了柱塞泵的理论输出压力、流量脉动,时域、频域特性分析,以及结构件模态仿真分析。通过试验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定位了泵-试验台系统的噪声来源,明确了产生原因,提出了消除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所构建的液压泵综合试验台,对高压内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功率、流量、效率等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特别对内啮合齿轮泵在高压下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高压下的压力脉动特性,为内啮合齿轮泵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闫政 《机床与液压》2023,51(6):36-40
为了提高电液动力源响应速度、降低能耗,设计变转速驱动恒压泵组成新型的电液动力源。针对不同工况分别采用变频器驱动三相交流电机和伺服电机两种方式驱动恒压泵,通过对构建的电液动力源原理、动态响应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表明变频器驱动交流电机动态响应差,伺服电机驱动动态响应时间不超过0.1 s。进一步对两种变转速驱动进行能耗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电液动力源能效随着负载压力和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当负载压力达到20 MPa、转速提升到1 500 r/min,变频异步电机驱动的液压系统能效为0.74,伺服电机驱动的液压系统能效为0.8。  相似文献   

16.
二次调节技术在盾构EPB模拟系统惯性能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盾构土压平衡系统,系统制动过程中调节二次元件的排量作泵工况,在螺旋输送机的惯性带动下向系统回馈能量.模拟实验表明,这种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盾构土压平衡系统能取得明显的惯性能回收效果,系统能量回收效率受二次元件的排量、系统油源压力及转速等参数的影响,在能量回收过程中实行恒转矩控制能使系统制动过程平缓,并能满足制动时间等要求.  相似文献   

17.
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台中的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加速寿命试验具有试验时间较长及功率消耗多的特点,介绍液压泵试验系统3种常用的功率回收方法原理;提出在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台中,采用基于机械补偿方式的功率回收方法,解决流量匹配和转矩匹配的问题;并从理论推导计算得到该类系统理论功率回收率为70%左右,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数控变量泵是实现高效传动的技术关键。本文通过对文献[1]中的数控变量泵实测和理论分析得出了调节力矩特性曲线、函数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指出了步进电机的选择原则、启动和运行频率区段的划分。  相似文献   

19.
径向柱塞变量泵的恒功率模糊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向柱塞变量泵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电液比例控制恒流量、恒压力、恒功率、负载敏感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本文是对径向柱塞变量泵控制方式的新尝试,以JPH80AHN径向柱塞变量泵为研究对象,运用自适应控制理论对径向柱塞变量泵进行恒功率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以外反馈式恒压变量叶片泵为对象,利用AMESim软件搭建恒压变量叶片泵的转子定子连接器元件、配流盘超级元件和控制结构元件等关键元件的模型,对其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负载、系统压力对叶片泵运行的影响,得到变量叶片泵在外负载作用下的流量、偏心距和输出压力的仿真曲线;研究了外反馈式恒压控制变量叶片泵的稳态特性和动力学特性,为叶片泵的设计、优化及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泵的偏心距和流量与输入负载信号的变化趋势相同,流量的波动随输出流量增大而增大。在实际运用中,为使泵工作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必须调整好泵的负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