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采用酯交换工艺,对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MA)的合成进行了100t/a级中间放大试验研究。确定了酯交换法生产2-EHMA工艺流程和各种工艺条件,试验结果的重复性好,所选用的催化剂和阻聚剂体系活性高且可以反复多次回用,产品收率和纯度可分别达98%和99.5%以上,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小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酯交换工艺 ,有机锡为催化剂 ,进行了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醇酯等高碳烷基酯合成反应过程的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和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较佳条件下 ,反应转化率大于 99 5% ,产品收率大于 96 0 % ,产品纯度大于 99 5%。  相似文献   

3.
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对植物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平衡转化率和选择性高、甘油沉降速度快等特点。与流行的两级甚至三级酯交换反应技术相比,本工艺仅通过一段酯交换反应就能达到相同的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继宪  唐建国 《石油化工》2008,37(2):174-177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原料,通过共沸分馏酯交换工艺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AEOMA)。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共沸剂甲苯提高了酯交换反应的速率。确定了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AEO用量0.10mol、n(BMA)∶n(AEO)=11、阻聚剂Z-701用量(占BMA的质量分数)0.30%、催化剂Ca2用量(占BMA的质量分数)2.0%、甲苯用量1.2mol、反应时间9h。在此条件下,AEO的转化率为97.0%。采用油水混合萃取分离工艺,提高了产品分离效率和产品纯度,使AEOMA的收率达95.0%,纯度达97.0%。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AEO分子中的羟基全部转化为酯键,并在分子中引入了双键,生成了AEOMA。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碳酸丙烯酯和甲醇经酯交换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无机碱对酯交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且其活性与碱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甲醇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物种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植物油为原料,在甲醇近/超临界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对油料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促进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工艺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空速反应温度醇油比反应压力;加入微量促进剂后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明显降低,油料空速提高,可在更加缓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满足国家标准(GB/T 20828—2007)要求的BD100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7.
碳酸丙烯酯和甲醇酯交换制备DMC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碳酸丙烯酯和甲醇经酯交换制备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及反应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无机碱对酯交换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且其活性与碱性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其中甲醇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物种活性较高。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33~353K;反应时间1h;催化剂含量1.0%~2.5%;m(酯)/m(醇)=1/5。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酯交换工艺,进行了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的合成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量和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在较佳反应条件下,反应转化率大于99.0%,产品收率大于96.0%,产品纯度大于99.0%。  相似文献   

9.
 对用于二甘醇(DEG)、丙烯醇(AAH)和碳酸二甲酯(DMC)酯交换合成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ADC)反应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筛选出性能优良的CaO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对Ca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酯交换合成ADC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还考察了CaO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结合GC-MS分析结果推测了CaO催化剂上酯交换法合成ADC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研磨-焙烧法、以Ca(OH)2为前驱体和焙烧温度750 ℃制得的CaO对酯交换合成ADC反应的催化活性最高。在n(DEG) : n(DMC) : n(AAH)=0.08:1:2、催化剂质量分数1.5%、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酯交换合成ADC反应的ADC产率为79%。  相似文献   

10.
使用有机锡/介孔炭催化剂合成碳酸二异辛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催化剂存在下使碳酸二甲酯(DMC)与异辛醇(EHOH)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异辛酯(DEHC),研究了催化剂种类、有机锡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锡(ClBu2SnOSnBu2Cl)/介孔炭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选择性明显优于其他7种催化剂;有机锡最佳负载量为30%;在n(EHOH)/n(DMC)为3,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2 h的最佳工艺条件下,EHOH转化率为67.20%,DEHC产率为62.51%。  相似文献   

11.
Lewis酸、碱催化碳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研究了几种Lewis酸、碱作催化剂对碳酸二甲酯与苯酚的酯交换反应催化活性 ,其中Pb(Ac) 2 ·3H2 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Pb(Ac) 2 ·3H2 O为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 :当n(碳酸二甲酯 )∶n(苯酚 )∶n(Pb(Ac) 2 ·3H2 O) =1∶4∶0 0 4,反应温度 175℃ ,反应时间15h时 ,酯交换反应基本上达到平衡 ,苯酚的转化率为 2 4 80 % ,MPC的选择性为 76 49% ,DPC的选择性为2 3 5 1%  相似文献   

12.
泡沫镍负载乙酸钾催化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浸渍的方法制备泡沫镍负载乙酸钾固体碱催化剂,并用于煎炸废油脂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及酯交换反应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当浸渍液KAc的质量分数为35%、浸渍8h、650℃焙烧4h,n(醇)/n(油)=7/1、反应温度为70℃、时间3.5h、催化剂用量为油脂质量的3.0%时,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可达94.3%。且生物柴油容易分离,其外观为透明、淡黄色,运动粘度为(40℃)5.25mm/s2、密度为0.8815g/mL,符合我国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钼酸铵、二氧化硅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的MoO3/SiO2催化剂,通过草酸二乙酯与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草酸二苯酯。分别考察了不同载体,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原料配比,不同负载量等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RD、XPS表征技术研究了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分散状态对草酸二乙酯和苯酚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其中,MoO3负载量6%的MoO3/SiO2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DEO转化率54.9%,DPO收率13.7%,EPO收率41.2%,目的产物DPO和EPO选择性的总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4.
在500mL的酯交换反应和甘油分离耦合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试验和反应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醇油摩尔比4.5~ 5.0、进料速度500~2 000 mL/h和催化剂质量分数0.50%~0.75%(相对于油)的条件下,制备的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相对含量不低于97%。此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平衡转化率和选择性高的特点。所制备的生物柴油及其与-10号柴油的调合产品B5都分别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超声波对废油脂进行预酯化处理可以达到降低酸值减少废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目的,其优点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预酯化的效果,反应条件为频率40KHz,时间1.5h。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效果,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酯交换反应制取生物柴油的最佳条件为:处理60g预酯化后的油脂加入30ml甲醇、KOH0.8%(相对于油脂的质量),反应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亚临界甲醇相Hβ分子筛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n(甲醇): n(油脂)=12.5:1、催化剂用量为油脂质量的5%、反应温度300℃、反应时间2 h条件下,收率92.8%。为了在低醇油摩尔比时获得较高生物柴油收率,在第1次酯交换结束后,分出甘油,再加入甲醇继续进行第2次酯交换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两次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收率均高达98%。  相似文献   

17.
草酸二甲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选择Lewis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有机钛和锡化合物催化剂、H2SO4、KOH和不同载体上的不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草酸二甲酯(DMO)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Sn改性的TS-1分子筛、TiO2/SiO2对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前者DMO的转化率和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分别可以达到50 3%和99 2%;后者分别为66 7%和99 5%。在该酯交换反应中,SiO2与γ-Al2O3和MgO相比,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载体。Ti和Sn原子是有效的酯交换催化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8.
类水滑石在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庶  于琴琴  白荣献  李光兴 《石油化工》2004,33(Z1):388-389
研究了水滑石经各种阳离子置换后的类水滑石(HTLcs)在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的酯交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使用反应精馏装置,在苯酚与DMC摩尔比为2/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时间约8 h的反应条件下,测试不同类水滑石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g/Fe-HTLcs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DMC单程转化率为74.93%,目标产物单程收率为DPC 21.16%,MPC 48.81%,酯交换选择性为93.38%.明显好于固体催化剂TiO2/SiO2、MoO3/SiO2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完成了由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经甲醇酯交换合成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的全流程工艺开发,目前己进入中试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20.
王峰  赵宁  李荣存  武峰  魏伟  孙予罕 《石油化工》2012,41(2):224-229
综述了近年来碳酸二甲酯(DMC)的非光气法合成工艺和DMC产品的分离工艺的模拟研究报道。重点介绍了酯交换法反应精馏工艺和分离工艺的模拟结果,尿素醇解法催化精馏工艺的非平衡级模拟的结果。在DMC产物的变压精馏、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的主要分离工艺中,变压精馏和萃取精馏是分离甲醇-DMC共沸物效率较高的两种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