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其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生物乳化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2大类。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制备所用的生物体的不同分成很多种类。这些生物分子由包括真菌、细菌和酵母在内的各类微生物所制备。其生产受到底物类型、发酵工艺和微生物菌株的显著影响。由于微生物固有的多功能特性和各种合成能力,微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很多工业和生物医学应用中比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更受青睐,包括生物修复(治理)、采油、作为洗衣粉配方成分,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的乳液稳定剂。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具有广泛功能的生物分子,本文对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化学表面活性剂一样 ,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 ,它是由微生物生长在水不溶的物质中并以它为食物源产生的。在油田中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机理 ,具有水溶性好、反应产物均一、无毒、安全、驱油效果好等特点。生物表面活性剂有 4种类型 :糖脂类、磷脂类、脂蛋白或缩氨酸脂和聚合物类。大多数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糖脂 ,是碳水化合物连接在长链脂肪酸上。目前 ,室内研究主要是研究各种反应条件对微生物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的影响。矿场实验有地面发酵和地下发酵两种形式。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筛选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室内研究、矿场实验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 6个方面综述了油田中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化合物。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系统安全无毒,且可生物降解,因而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并有可能成为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的替代品或升级换代品。本文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分类及其微生物来源和发展前景,着重介绍了它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5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许多微生物如细菌、酵母、真菌能在生长过程中制造表面活性剂。如细菌制造生物表面活性剂,由Pseudomonas aeruginosa制造的鼠李糖脂和由Bacillus Subtilis制造的表面活性肽~([5])。酵母制造生物表面活性剂,由Torulopsis bombicola  相似文献   

5.
口腔清洁剂的特点是使用方便,由于可不用牙刷,对口腔内部则无任何损伤。它主要由以下几种物质组成:发泡剂可用十二烷基硫酸钠、长链脂肪酸甘油单酯、硫酸酯等表面活性剂或肥皂等易于发泡的化合物。以往作为牙膏添加剂的一些表面活性剂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6.
A) 聚丙烯 100份(重量) B) 数均分子量500—30000的聚乙烯20—70份 C) 安息香酸或癸二酸 0.01—1份 D) 表面活性剂(如甘油脂肪酸(C_(8-22))酯烷基苯磺酸盐等) 0.01—5——  相似文献   

7.
5.磺基脂肪酸及其酯盐产品的开发开发与研制磺化脂肪酸为基础的一系列表面活性剂产品,对于合理利用合成脂肪酸,增加表面活性剂新产品和改进洗涤剂质量都有重要作用。脂肪酸的磺化,常用磺化剂有气体或液体三氧化硫、氯磺酸、硫酸  相似文献   

8.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概述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重点介绍了国内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概况。咪唑啉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主要是利用了咪唑啉中间体羟基的反应活性,通过酯化或磺化合成出了硼酸酯、硫酸酯和磺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以二乙醇胺为原料合成两性表面活性剂时,先与脂肪酸或卤代烷反应合成出叔胺,叔胺再与各种季铵化剂反应制备各种两性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可以是脂肪酸、脂肪醇或脂肪伯胺。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以伯胺为原料,合成出分子中引入了其他原子或基团。对这些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定表明,它们的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氟碳表面活性剂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已涉及到很多技术经济领域,它的制品已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为此,表面活性剂工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迅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表面活性剂的产量和应用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平。世界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70%左右是用于纤维工业和洗涤剂工业。其品种多达6,000种以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多半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油溶性基团或叫疏水性基尾,另一部分为水溶性基团也称亲水性基头。如果油溶性基团中的氢原子大部分或全部为氟原子所取代,该  相似文献   

10.
气相色谱固定液硼酸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脂肪酸和二乙醇胺反应合成烷醇酰胺。烷醇酰胺与硼酸反应生成硼酸酯类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乙醇胺硼酸酯。脂肪酸二乙醇胺硼酸酯的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该表面活性剂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制成色谱柱。测定了此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280℃、相对极性61.2和对苯、甲苯和二甲苯以及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组成的混合物有明显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洗协)表面活性剂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表委会)统计组统计了50家主要表面活性剂及其原料(包括烷基苯、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等)的生产企业的产销量数据,与2003年相比新增加脂肪酸生产企业11家.如按表面活性剂产品和原料划分的话,表面活性剂产品的统计入围企业数为36家,入围产量为67万t;原料的统计入围企业数为14家,入围产量为78.2万t.不论是表面活性剂产品还是原料其统计入围企业数和入围产量均在逐年提高.1998年中国洗协建立表面活性剂及其原料统计组以来,统计入围的企业数由1998年的14家增加到目前的50家,表明各企业领导非常重视进入信息时代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2.
自4500余年前发现肥皂开始,脂肪酸一直被用作表面活性剂疏水基的主要原料.虽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疏水基,但脂肪酸得益于本身的通用性、天然来源和可持续供应的优势,仍在表面活性剂原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针对脂肪酸用作表面活性剂原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脂肪酸在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中的应用性能,以及其对油脂工业发展趋势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磁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同时具有表面活性和对磁响应双重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允许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可以简单的由磁场的"开"和"关"来控制。本文综述了磁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合成、性能和应用研究进展。具有磁响应的反离子与表面活性基团可通过正负离子静电吸引或金属离子与表面活性基团形成络合物相结合,磁性表面活性剂比非磁性母体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如低的表面张力和小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外加磁场能够进一步降低磁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磁性表面活性剂的磁矩主要由金属离子所决定,烷基三甲基铵类磁性表面活性剂的磁矩大于烷基咪唑类磁性表面活性剂的磁矩。磁性表面活性剂在药物输送、微乳液、纳米材料、杀菌等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性能,预示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主要概述了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并对脂肪酸酯磺酸盐、芳基和脂肪醇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Gemini型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行了重点介绍,同时综述了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我国应大力开发原料易得、活性高的脂肪醇醚磺酸盐、脂肪酸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Gemini型表面活性剂以适应更广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及其研究现状,并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芳基或脂肪醇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行了重点介绍。我国应大力开发原料易得、活性高的脂肪醇醚磺酸盐、脂肪酸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注重具有新颖结构、独特性能的AOT型和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以适应更广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憎水基由碳氟链所组成而不是碳氢链所组成的表面活性剂已经被人们认识了一些时间了。这种型式的化合物,例如CF_3(CF_2)_nSO_3Na,由于具有特殊性能,已可应用于许多范围内。这些含氟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全氟化羧酸和碳酸衍生而来,是由电化学氟化作用制成,或由全氟烷基碘调聚物(自四氟乙烯制得)制成。本文叙述一系列新颖的、高度支链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由四氟乙烯衍生而来。这种表面活性剂是四氟乙烯齐聚作用的结果。已经知道,四氟乙烯的游离基聚合产生聚四氟乙烯,这是一种惰性的,分子量大的固体,磨擦性小,表面自由能小,并有油水相斥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松香是一种价廉、丰富的可再生天然化工原料,它具有与脂肪酸相似的分子结构,可以合成一系列与脂肪酸、脂肪胺、脂肪醇类表面活性剂结构相似而又具特色的产品。现已完成新型松香类表面活性剂系列产品生产的中间试验。经过使用,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三、油脂、脂肪酸的表面活性剂分离法油脂、脂肪酸的表面活性剂分离法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油酸生产和棕榈油分离中,表面活性剂分离法是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该法由Lanza  相似文献   

19.
聚烯烃的填充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聚烯烃填充改性用填料和填料处理剂的主要品种以及改进聚烯烃填充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技术。用于聚烯烃改性的填料主要有碳酸钙、云母、滑石、硅灰石等十余种。所用处理剂分表面活性剂和偶联剂两类。前者如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等;后者主要有硅烷类、钛酸酯类、铝酸酯类等。填料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结构是影响填充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处理、聚合物包复或表面接枝等技术可以改变填料表面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从而改善聚烯烃填充体系的相容性和界粘合力,起到改善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生产和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公司开始寻找石油衍生物的替代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微生物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为此提供了一个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因为其通常以可再生资源如糖、植物油、甚至废水为原料,由细菌或酵母菌经过天然发酵工艺而生产出来。而且,这些表面活性剂可完全降解,生态毒性较低。研究最多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有鼠李糖脂、槐糖脂、海藻糖脂、纤维二糖脂、甘露糖赤藓糖醇酯、表面活性肽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