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论现代产品设计中简约主义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克中  王磊 《包装工程》2007,28(10):69-71
随着西方工业化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丰裕化的社会模式开始反思,于是简约主义在现代设计中再次流行起来。介绍了简约主义的内涵与由来,阐述了在产品设计提倡简约主义的意义,并从产品的造型、产品的功能以及材料的选择等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品设计中简约的具体方法,并指出了简约主义应该注意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禅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燕 《包装学报》2014,6(4):74-77
传统禅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与人生境界,其美学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工业产品设计,并形成了具有浓厚禅宗意味的工业设计风格,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天人合一"思想方面,产品设计师遵循"自然之道",运用简单、质朴、静态的表现手法,营造出深刻的禅宗意蕴;在生态设计理念方面,设计师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力求使所设计的产品既对环境不造成破坏,又能满足人的功能需求;在简素之美的设计风格上,设计师运用朴素、不刻意造作、顺应自然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一种简洁、质朴的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4.
旅游体验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是以审美体验为中介的人与客观世界的沟通方式。根据程度的不同,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知觉体验、认同体验和反思体验。本文分析了审美主体如何与审美客体相互作用并产生瞬间性审美感受的过程,同时提出了影响旅游文创产品审美体验的几个因素,旨在将审美意识融入旅游经济,打造“诗意旅游”的美好体验,力求提高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6.
论技术美学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解释了技术美的含义,简单阐述了技术美的来源,探讨了技术美与现代产品设计的关系.同时,从产品的功能、形式和材料等3个方面来论述技术美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此外还列举了现代技术美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技术美应该朝4个方向加以改善:合理利用新技术、丰富造型语言、体现人性关怀、融入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7.
产品设计中式审美的文化倾向表现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苗广娜 《包装工程》2015,36(12):135-138,143
目的研究产品设计中式审美的文化倾向表现特征。方法从文化传承角度论述产品设计与文化的发展关系,强调产品设计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从5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产品设计中式审美的文化倾向表现特征。结论强调民族文化差异,从产品设计的中式审美文化倾向性出发,将大众认可的中式审美文化表现形式自然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以提高产品的民族个性识别特征,提升中国产品设计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8.
王超  韩笑  白晓波 《包装工程》2009,30(7):123-124
通过概念辨析与实际案例分析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共享产品设计中包含的可持续设计思想,共享产品的内涵与外延,共享产品的特点等.进而,通过对提供洗衣服务的专业洗衣房的案例分析,提出共享产品设计中体现的可持续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10.
王晓晨  王时英 《包装工程》2016,37(4):148-151
目的研究产品设计中的跨界设计应用。方法通过分析跨界设计的实质和跨界设计的成功案例,阐明了跨界设计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优势,并对产品跨界设计的方法及成功的要素作出了归纳总结和探索研究。结论提出了只有正确认识产品的跨界设计,掌握其规律因势利导,才能发挥跨界设计的真正效用,从而创造出富有创意、以人为本的经典设计。  相似文献   

11.
马宏宇 《包装工程》2019,40(22):102-106
目的探讨和界定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与内涵,并且从美学和设计学的交叉视角,针对产品美学设计提出系统性创新思维。方法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有关产品美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然后对其特征和要素进行概述,接着分析其审美认知层次,再运用系统化和结构化思维对产品美学设计的创新维度进行划分,构建理论创新模型,最后结合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进行反馈验证,并解读各维度的内涵及其关联。结论产品美学价值是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以物质为载体,带有一定功利性的以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无形属性,它具有审美愉悦性、关系依附性、感官观照性、表现多样性和价值动态性五大特征。物质要素、技术要素、符号要素是其三大构成要素,感知觉层、品位体验层和领悟判断层是其主要认知层次,造型感官美、功能体验美和形象内涵美是其设计创新的三大维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产品设计中的美度评价,基于熵理论与计算美学理论提出一种产品美度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产品形态布局美度的量化评价.方法 根据产品形态特点与形式美学法则,构建产品形态布局美度指标的量化与计算体系;应用熵值法计算各美度指标的权重值,引入相对熵作为均衡系数修正传统线性迭加评价映射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构建产品美度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结果 以奥迪A4L系列汽车大灯为例进行实例研究,通过与市场主流品牌在售产品的形态布局对比研究,证明了实例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与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基于熵理论的产品美度综合评价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客观的美度量化数据,在定量层面指导产品形态布局的优化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包装设计中色彩的时代审美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宜人的包装设计提高了商品的外观价值,给消费者以美感和享受,调动其购买欲,因此设计师要充分认识、理解和运用色彩的时代特征,对于掌握商品的包装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陈绪春 《包装工程》2019,40(10):83-87
目的通过对现代线装书籍封面设计主要构成元素审美变化的阐述,认识到线装书籍封面设计是在现代设计手段和思维及人们阅读方式多样性的影响下而不断变化的。总结现代线装书籍封面设计审美的主要变化,为现代线装书籍封面设计理清设计思路,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以设计元素点、线、面为基础,通过这些设计元素在现代线装书籍封面设计中的位置及位置本身的变化、数量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变化来分析中国现代线装书籍封面与传统线装书籍封面在设计审美上所发生的改变。结论现代线装书籍封面设计的审美变化是由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受众阅读方式选择的多元化所造成的变革结果。  相似文献   

15.
赵敏婷  杨君顺 《包装工程》2006,27(5):201-203
通过审视传统漆器在人们心中所积淀的生存情感心理和散射出民族审美形态的光彩,探索出漆器的审美要素对于引导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审美趋向和结构价值形态的作用,最后充分展现出漆器审美要素对现代包装设计的辐射.  相似文献   

16.
陶瓷艺术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克中 《包装工程》2016,37(18):118-120
目的分析陶瓷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探寻陶瓷艺术的有益元素与现代产品设计的融合。方法从陶瓷材料的物理特性、陶瓷材料的心理特性以及陶瓷的装饰纹样等方面,讨论陶瓷艺术如何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结论陶瓷艺术对现代产品设计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它有助于提高产品设计的方法,拓展产品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黄绮璘 《包装工程》2018,39(12):59-62
目的普洱茶作为一种地方茶,其包装设计以独特的地域美学特征在庞大的中国茶叶包装市场中独树一帜,对现代普洱茶包装设计的美学特征和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对普洱茶包装设计的创新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具有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包装材料、结构形态、视觉设计语言等包装设计要素,对大量普洱茶包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总结。结论通过对现代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的茶文化、茶历史、地域景观情境体验、少数民族地域人文等民族文化语境中的地域美学特征及其艺术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分析解读,指出在进行普洱茶包装设计时应植根于普洱茶地方文化情境,强调茶叶地域文化信息的传递,同时思考现代生活方式和饮茶文化的更迭,在保留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不断创新进步。  相似文献   

18.
天津戏曲文化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窦金花  张磊  张芳燕 《包装工程》2012,33(12):148-150,154
分析了天津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以京剧为例,研究了天津戏曲文化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剖析了京剧人物的角色特征、脸谱文化与服饰设计特色,总结了京剧人物的造型元素与形态特征,论述了将京剧文化要素运用到现代产品创新设计中的重要性,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如何将京剧传统文化中的造型特征与象征性符号运用到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色彩哲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悦目的产品外在色彩已成为企业树立自身品牌形象行之有效的手段.基于色彩哲学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现代工业产品中色彩运用的不足之处,提出新一代人性化产品色彩方案诞生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20.
刘加贵  陈其端 《包装工程》2007,28(4):167-168,181
从符号、抽象、简化、象征四个方面,对艺术设计形式美感的审美表达方式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审美表达方式的特点及其作用,旨在探讨艺术设计形式美感的审美认识和审美鉴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