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笑影 《上海包装》2023,(8):126-128
木刻版画作为一种印刷方法,具有可复制的特性,在古代用于印制插图、年画、笺谱、画谱等,对图像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文化、社会和精神文化的属性,提供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动力,满足当代消费群体的审美意识,以木刻版画为切入点,分析了木刻版画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意义、应用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设计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2.
陈金川 《包装工程》2022,43(8):373-375
目的 探索艺术设计领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创造性吸收及应用。方法 以民间美术的特点为基点,分析其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密切联系,就二者的关系进行总结与论证,并向更深层次的应用进行探寻。以民间美术的色彩、造型、内蕴作为各个关键的突破口,就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服装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思路展开分析,深入挖掘彼此的契合点及科学的应用方法,并找出相关的代表性实例。结论 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有诸多相通之处及共融性特点,两者的结合开创性地发展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思维能力,帮助艺术设计实现了更加独特的视觉形象的构建和更加丰富的内涵的积淀,最大化地放大了艺术设计作品的审美特点和精神内蕴,有着极大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宇  张凯 《包装工程》2021,42(4):308-311
目的 探究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以及民间剪纸艺术在其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现代性转向.方法 从市场经济对人们生活的改变谈起,引出这一背景下的现代包装设计所进行的民族化尝试,并以民间剪纸艺术为基点就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必要性进行探究,得出其在迎合人们审美、顺应设计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重要特点及意义,接着从剪纸艺术的技法、文字、图形、色彩与审美内蕴等方面落脚,对包装设计所做的全新的现代性转向与尝试进行分析.结论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领域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向与尝试,能够赋予包装设计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涵,让包装设计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并与现代性元素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情感视角下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芳秋子 《包装工程》2020,41(2):287-290
目的探析插画在包装设计中所展现的情感魅力及其重点应用策略。方法以插画艺术的概念及艺术渊源为起点,结合插画所承载的情感因素及艺术魅力所带给包装设计的视觉信息的传递、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装饰性以及商业价值的转换等优势,分别从表现形式、创作手法、情感共通、品牌塑造等方面探讨其独特的应用形式及案例,并对之后包装设计中的插画应用方向及策略进行总体性探讨,对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进行当下梳理和未来指引。结论将插画艺术所承载的艺术价值与情感魅力进行最大化释放,赋予包装设计更加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法则,可在展现产品价值的基础上给人以极大的舒适感,并借助由此而生的信赖感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的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5.
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霞  杨国平  王家俊 《包装工程》2006,27(1):162-163,172
通过例子分析了仿生设计与包装容器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具象形态仿生设计和抽象形态仿生设计2个方面,对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在包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真正做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指出包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极大地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设计方法,赋予了产品鲜明的个性形象,并提升了包装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杨磊 《包装工程》2022,43(10):355-357
目的 探索包装设计中各视觉元素的艺术化应用与发展。方法 从视觉语言的特点出发,结合当下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对包装设计的艺术化创造展开探究,并结合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对视觉语言的艺术化应用进行探索,分别列举了这些视觉元素在食品包装、茶叶包装、月饼包装和矿泉水包装中的创新性改变,以及其对整个包装设计的作用与意义,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对其可行性和发展方向进行剖析,探寻能够展现视觉语言最佳效果的策略与方法。结论 图形、色彩等视觉元素,虽然只是很小的元素符号,但对包装设计所要表达的视觉效果和产品信息甚至品牌和情感,都能够借助艺术化的手段展现出来,赋予包装设计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更加深刻的内涵,从而将包装设计作品的艺术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王慧敏  赵建府 《包装工程》2024,45(4):458-465, 490
目的 通过以传统文化设计为例的数码版画教学实践,提出AI赋能设计视阈下的可行性教学实践,促使学生在数字化工具的引导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在探索版画创新应用的同时也起到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作用,并通过AI赋能数码版画与传统文化设计的教学实践来论证其在文化表达、应用与传播中的独特魅力。方法 教师在实践前引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数码版画,以及二者在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而后通过实际操作与讲解使学生学会借助AI进行辅助设计,通过Discord来使用Midjourney制作出数码版画并用于文创设计。结果 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学生不仅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提高了创作的表现力与数字化实践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多元融合的创新能力。结论 通过数字化实践教学,以多元的视角展示了版画在传统文化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创新力,为推动传统文化数字化创作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行性途径,也为AI赋能时代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尹琳娜 《包装工程》2019,40(8):282-284
目的探索礼品包装设计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方法分析礼品包装的传承与发展,结合礼品承载的美好祝福与情感,深入剖析礼品包装的美化、销售、馈赠等主要特点及用途,总结传统文化中的图形、色彩和文字等元素融入礼品包装设计的主要方向,深入具体的设计领域,就婚礼礼品包装设计、礼品册包装设计和传统节日包装设计进行探析,并配合相关的实际案例,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礼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特点,论证其可行性与未来发展。结论现代礼品包装设计不仅需要更加丰富的创意,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要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根溯源,探索能够使二者有效融合的主要方式,使礼品包装体现更多的文化内涵,凸显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乌日勒 《包装工程》2021,42(12):289-291, 297
目的 探索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融合策略.方法 从包装设计在时代发展中的突破与创新谈起,结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包装的自身发展,引出包装设计对文化与审美的追求以及对独特性的突出,从而将地域文化作为重要的关注点,分析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向,分别列举了图形、色彩、符号等细节的渗透可能性与价值,接着分旅游产品包装、地方特产包装、文创产品包装三方面就具体的渗透方式与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以印证两者融合的可行性.结论 包装设计以使用价值和视觉价值为主要目标,而地域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恰恰可以赋予包装以个性化的艺术魅力与价值,让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从而在美化产品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整体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研究蒙古族服饰纹样在马奶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目的。从蒙古族服饰纹样的特征入手,着重对其颜色的搭配及纹样的分类进行归纳,探寻并总结蒙古族服饰纹样的特点,将其运用到马奶酒包装的配色、标志设计、瓶盖设计以及瓶身的设计上。将蒙古族服饰纹样与马奶酒包装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极大地增强了此产品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提高了产品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使产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唤醒人们对民族传统的追忆,推动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燕  张雪 《包装工程》2022,43(10):365-371
目的 竹材作为包装的一种环保材料,蕴含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探究竹元素的设计美,并提炼出相应的设计理念,为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方法。方法 竹元素的设计美即为功能美,就是利用竹材或竹元素的某些特性来合理搭配、改造、创新,从而达到设计产品包装的最终功能。分别对质美、形美及技术美3个部分来论证分析竹元素包装的设计之美。“质美”即为竹材包装的物理、化学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形美”即为竹元素包装展现出来的结构美、形态美、形式美,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技术美”即为对其材质、结构、形态的精心加工的工艺美。并分析阐述了竹元素包装设计中功能美的作用。结论 随着生态绿色理念的纵深发展,设计产品包装时应关注新的高端技术与创新设计,要以人为设计中心,贯穿“物为人用”的设计原则,同时兼顾生态环保及可再生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陈子颖  唐艺 《包装工程》2023,44(22):482-488
目的 通过研究波普明星版画的诞生背景、复制内涵、复制单元、双重隐喻等内容,旨在启发产品设计的应用实践。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立足于宏观的消费社会背景,以波普明星版画为主要分析对象,展开较为全面的文献研究,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复制性是波普明星版画最基本的特征,沃霍尔将丝网印刷术引入创作过程,创造了批量复制的生产方式,并配以高饱和度的色彩进行展现。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他将明星形象作为一种商品出售,用机械复制手法带来了数量上的震撼,满足了特定时代下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使波普明星版画成为一种机器产品,一种消费社会及名人文化孕育出来的商品。在“用户的产品需求、产品展现形式、产品制作技法”三方面,波普明星版画对产品设计的应用研究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晓彬  朱庆祥 《包装工程》2022,43(6):329-335
目的 在文创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探索五感理念在文创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以五感理念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五感理念设计要素进行探究,总结出五感设计模型构架,提出沉浸式品味唤醒感知、互动式参与触发情感、体验式感受引发联想等基于五感理念的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其进行创新性解析。结果 指出文创产品应采用“五感”设计理念,提升用户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方面的体验,以期优化用户体验感,增强文创产品的创新力。结论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系统性的“五感”体验理论,构建“五感”设计理论模型,总结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为五感体验理论在文创产品领域的应用提供极具价值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呼斯乐  安蕊 《包装工程》2024,45(12):404-413
目的 “普斯.贺”是蒙古族人民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纹样,然而对“普斯.贺”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且人们对其认知较为模糊,梳理“普斯.贺”这一称谓的历史时间线,印证其来源,明晰其造型,解析其文化内涵,为传承并创新蒙古族传统纹样提供设计参考。方法 建立在个案研究、田野调查法与文献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附着于蒙古族衣、食、住、行上的“普斯.贺”进行系统考证。选取典型样本进行分类、编码,从图案学和类型学角度出发,提取纹样的造型轮廓、构成方式并进行归纳分析。结论 “普斯.贺”这一称谓自清代就已开始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其造型来源于汉字“寿”,通过纺织品等载体传入蒙古族,因其自身具有的结构、内涵与蒙古族的审美意蕴高度契合,承载着人们对家庭圆满和生命永生的精神诉求,成为蒙古族物质载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装饰纹样之一。通过本研究,以期更好地传承蒙古族传统纹样,为非物质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补充。  相似文献   

15.
胡术 《包装工程》2022,43(6):365-373
目的 世博会是5年一次的科技盛会,也是各种设计集中展示的舞台,特别是代表各国形象的标志设计。分析和研究这些设计,将极大地拓展人们的视野,为我国“国家形象”在标志设计中的表达提供宝贵的经验。方法 通过对历届世博会标志在内涵、取材、手法3个方面的比较与研究,探讨了在世博会这一特定媒介下“国家形象”标志的设计法则,并由此提出了“中国形象”标志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结论 中国对外展现的视觉形象是影响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文化整体输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是“国家形象”精炼的视觉表达,是世界语境下民族精神的艺术化传播,因此其设计应当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文化定位、多样化的民族元素、国际化的视觉审美与创意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量化表征非平稳随机振动的方法,模拟包装物实际运输振动环境中的非平稳和非高斯特征。方法通过引入“运行测试”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均方根值时变非平稳过程进行量化表征,利用贝塔分布随机数的幅值调制方法模拟生成非平稳非高斯随机过程。结果通过数值验证贝塔分布方法,能够基于目标峭度和功率谱密度函数等约束条件灵活生成具有不同平稳程度的非平稳非高斯随机过程。结论该方法可以对非平稳特征进行定量表征,并可用于真实模拟包装件的运输振动环境,避免“欠试验”和“过试验”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韩海燕  阿雅拉古 《包装工程》2022,43(22):443-456
目的 构建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设计。方法 通过知识可视化所包含的知识层、结构层、视觉层和用户层要素而展开设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挖掘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要素,构建其知识层;其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鄂伦春传统服饰文化知识要素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构建其结构层;再次,对知识图谱中的形态、色彩、纹样、文化内涵进行设计因子提取,构建其视觉层;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可视化设计因子进行决策,构建其用户层。结论 将知识图谱的“相似匹配、回归聚类”与设计思维的“用户中心、迭代创新”优势互补,可解决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用不对、看不懂、接受弱、体验差”的窘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更新传统的包装防伪方式,使消费者快速简洁地查询产品信息,提高产品包装的防伪性能,设计基于NFC标签的防伪包装和产品信息查询系统.方法 利用在Android Studio平台开发的应用程序来实现产品的防伪验证以及产品的信息展示功能.系统设计完成后,利用智能手机端的边界值法对NFC防伪标签的识别距离、信息写入过程以及防伪验证过程进行测试.结果 智能终端对于防伪标签的识别速度可以达到"即触即识",智能终端也可以正常使用该系统,并进行产品的防伪验证和产品信息的展示.结论 系统测试表明,该智能终端提高了防伪识别的便利性,增强了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9.
王蕊  王双全 《包装工程》2024,45(4):152-157, 165
目的 站在宋代设计思维方式的研究角度,以理势思想中的“势中见理”关系为研究脉络,对宋代交椅形制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宋代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轨迹,探索传统思想下的宋代美学设计思维。同时为家具史研究、艺术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方法 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文化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一方面,梳理了宋代交椅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以交椅的式样、造型、风格、构件为切入点,对宋代交椅形制进行了详尽研究;另一方面,从坐姿、礼制、架势、工巧的角度分析了交椅在使用、等级、表现、技法上所呈现的变迁之“势”。结论 在文人士大夫自主意识较强的时代氛围下,统治阶级的观念、文人阶层的审美、市民群众的实用、梓人群体的技艺,四者结合构成了宋代交椅“经世致用”“托物言志”“道本器末”“尚巧达善”的审美造物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罗仕鉴  杨志  卢杨  张德寅 《包装工程》2022,43(20):132-145
目的 文章研究了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模式与协同体系设计。方法 从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定义和内核出发,剖析了国外文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模式;总结了我国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数字化的窘境。结果 提出了适应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高效发展模式与协同体系;结论 构建了政府主导的“1+N”协同体系发展模式:由政府主体领导的精英联盟、文化企事业、群智个体等合作伙伴共同组成的多方协作利益共同体;阐述了“五位一体”的设计发展战略,集数据战略、政策规划、数智技术标准与规范、法律体系、扶持政策为一体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设计的协同保障体系,为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