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使用低温包埋剂Lowicryl K4M对感染细胞进行低温包埋和制作超薄切片,用包被SPA或IgG的胶体金作为第二抗体,采用间接法对两种RNA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轮状病毒)和两种DNA病毒(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及SV_(40))在感染细胞中作了定位标记实验。将结果同常规环氧树脂Epon 812包埋的感染细胞包埋前穿透标记和包埋后超薄切片标记进行比较。常规包埋法对细胞超微结构保存良好,但由于高温聚合对病毒抗原活性破坏较大,不能获得理想的金标记结果。使用皂角甙(Saponin)改变细胞膜进行包埋前穿透标记,虽能获得特异性标记,但皂角甙对细胞膜结构破坏严重,不利于进行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且作用条件及时间不易掌握。以上缺点可通过使用低温包埋法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有关金标记技术在病毒学中的应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迄今为止,未见有将该技术同时应用于液体样品及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际记,并对各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将金标记技术同时应用于液体样品及感染细胞中脊髓灰质炎、猴轮状病毒、SV_(40)和单纯疱疹等病毒抗原的标记。对反应物混合标记同悬浮标记、低温包埋标记同常觇包埋标记法以及标记条件、反应物浓度等不同实验条件进行了摸索,比较了不同实验方法和条件标记的结果。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稳定的,可用于多种病毒检测的方法。液体样品阴性染色标记结果表明,反应物混合标记明显优于悬浮法。实验中,只要控制好琼脂扩散时间,注  相似文献   

3.
利用质粒转染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在活细胞中研究了紫杉醇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STC-a-1)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过程,利用基因荧光探针分别标记细胞以及细胞的内质网.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诱导的细胞质肿胀主要是由于内质网的肿胀引起的;利用rhodamine123标记细胞内的线粒体,研究了紫杉醇对线粒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杉醇诱导了线粒体的肿胀;caspases广谱抑制剂z-VAD-fmk对紫杉醇诱导的细胞肿胀没有影响,表明caspases并没有参与紫杉醇诱导细胞质肿胀的调控过程;Hoechst33258和PI染色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没有引起细胞核的浓缩和DNA的断裂以及细胞膜的破裂.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紫杉醇诱导ASTC-a-1的PCD过程类似paraptoais方式,既不是传统的凋亡方式,也不是坏死方式.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的细胞不仅可用于研究其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而且可进行不同药物学作用时细胞内抗原成分的定位检测及细胞特征的研究。通常盖玻片放入培养皿中作为培养细胞的支持物,细胞在盖玻片上长成单层,可立即固定、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加盖玻片的单层细胞培养法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免疫电镜的包埋前和包埋后染色方法。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盖玻片可以避免免疫电镜标本制作过程中,为了搜集细胞而进行的数次刮取、离心。免疫反应及后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均在盖玻片上进行,使培养细胞的损伤降低至最小程度。(2)如果在直径3.5cm的培养皿中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反应大约需要至少200μl抗体,而使用盖玻片法,每张盖玻片则仅需要10μl抗体,大大节约了免疫反应的抗体量,既简便又经济。(3)盖玻片法使包埋后培养细胞呈单层位于包埋块的表面,在每一张超薄切片中都能观察到很多细胞。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薄膜驻极体内电荷储存和传输的机理,很需要知道有关驻极体内电荷分布的信息. 本文介绍的热脉冲法,最初R.E.Collins于1975年提出,可以测定单面镀金属膜的驻极体的总电荷量以及它的平均位置.只要驻极体表面在吸收热脉冲的瞬间以及其后,测量出等效表面电压的变化,便可直接算得驻极体的总电荷量及其电荷重心.由于脉冲热量极其微小,不会引起驻极体内部电荷分布的改变,对样品无破坏作用. 本文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对热脉冲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断口分析方法,观察研究了聚碳酸酯(PC)在拉伸断裂过程中,存留在断面上的由裂到断的信息。分析讨论了在不同拉伸阶段PC断裂的机制。实验采用的聚碳酸酯材质为西德拜尔公司光气化法生产的双酚A型PC和清华大学原化工系聚碳酸酯车间光气化法生产的双酚A型PC。力学试件有矩形截面和圆形截面两种。在室温和10mm/min拉伸速率下将试件拉断,制取断口观察试样。  相似文献   

7.
用选择性系列抽提技术与整装制样方法相结合,清晰地显示了Hela细胞与BHK_(-21)细胞的核骨架—Lamina—中间纤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用电镜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对这一精细结构体系的成份分别进行定性研究,实验结果说明:Hela细胞与BHK_(-21)细胞核骨架纤维均能被298KD的核骨架蛋白单抗—金颗粒标记,它们的Lamina均被LaminA单抗—金颗粒标记,Hela细胞的中间纤维既能被角蛋白单抗又能被波形蛋白单抗—金颗粒所标记,而BHk_(-21)细胞的中间纤维却只能被波形蛋白单抗—金颗粒标记,不能被角蛋白单抗—金颗粒标记,但BHK_(-21)细胞的Lamina却与角蛋白单抗有交叉反应。将核骨架—Lamina—中间纤维体系的精细结构与其蛋白成份的定性同时准确地显示出来,至今尚未见过报导。  相似文献   

8.
用羊红细胞和酵母菌单独标记法及混合花环法研究了18例(急淋13例,慢淋5例)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的分型,同时按FAB分型标准进行了分型,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各型白血病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18例患者,B淋巴细胞型7例(5例慢淋,2例急淋)T淋巴细胞型2例,9例N细胞各型中还见少数D细胞(双标记)。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MEMS惯性测量组件(MIMU)的主要误差源,采用功率谱密度(PSD)法和Allan方差法对MIMU进行了随机误差分析、建模和估计研究。将随机误差中的量化噪声、闪烁噪声及随机游走噪声等误差成分分离出来,并对其统计特性进行了估计,实验数据分析表明闪烁噪声和随机游走误差在MIMU随机误差中占主要分量。  相似文献   

10.
直接正交校正用于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快速检测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测量原理,探讨研究直接正交(DO)校正的基本方法.利用牛奶成分近红外光谱测量系统分别采集牛奶样品和葡萄糖白蛋白两成分溶液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DO法进行光谱数据预处理,并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分别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实验及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经DO法预处理后,滤除了原始光谱中的部分噪声信息,但保留了原始光谱中的主要信息.PLS校正模型采纳的最佳因子数随着DO因子的依次滤除相应减少.牛奶中脂肪和蛋白质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分别被滤除3和4个主成分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3204和0.2727,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7316和0.4460,两成分溶液样品中白蛋白和葡萄糖校正模型在原始光谱被滤除1个因子时达到性能最佳.校正标准偏差SEC分别为0.2513和0.2780,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5169和0.7870,单位(g/dL),与DO法预处理之前的PLS模型相比,预测标准偏差相应降低,采纳的主成分数减少,模型得到简化.  相似文献   

11.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PMNLs产生O2-及其信号转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Ls)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及其进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MNLs主要通过释放不同的化学性介质(如蛋白酶类、活性氧等)对脑组织产生破坏性作用,而其中所释放的超氧化物(Superoxide,O-2)占有重要地位.本实验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中,以我们新发现于大白鼠PMNLs内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ase)阳性颗粒能够产生O-2细胞毒性为突破口,用在我们以往实验中已证实的、可激活或抑止该颗粒信号转导机能的细胞化学因子处理动物,观察不同实验条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冰冻蚀刻技术主要的优越性之一是可以显示出镶嵌在细胞膜内的蛋白质颗粒,而对这些种类,数量繁多的膜内微粒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则是近几年刚刚建立的一个重要的电镜新技术。本实验用直径5nm的胶体金一羊抗兔抗体和直径20nm的胶体金一蛋白A的复合物,以及抗辛德毕斯病毒(sbv)表面糖蛋白E和抗sbv的抗体及抗水泡性口炎病毒(vsv),表面糖蛋白的抗体,分别标记了sbv或vsv感染的BHK—21单层细胞,经固定和甘油处理后,再把长有细胞单层的盖玻片小心裁成大小1~2mm的小块,在Balzars冰冻蚀刻仪中断裂、喷镀复型膜。仅用蒸馏水将复型膜连同细胞碎片漂起,即可捞在400目的载网上。  相似文献   

13.
构建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实验系统,实现了对一组生物样品特别是活体细胞的高保真度定量相衬成像。系统的简单性在于其数值再现过程只需直接对全息图进行一次快速傅里叶变换,而对由此引入到相位像中的畸变,则采用两步相减法予以校正。成像物体首先选用家蚊口器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生物教学样片,进而使用无标记的活体宫颈癌细胞。实验中,不仅观察到了静态生物样品清晰的形态,而且观察到活体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充分表明了数字全息显微术应用于生物样品相衬成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金双标记技术对免疫毒素在细胞内传递途径进行了亚显微形态研究。采用5nm胶体金颗粒标记羊抗鼠、15nm胶体金颗粒标记兔抗蓖麻毒素以及免疫毒素(由抗CD_5、CD_2、CD_8及抗金T细胞的单抗DS27、JN205、P218、P81和蓖麻毒素构成),对免疫毒素与Molt-4细胞(人T淋巴细胞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态观察及超微结构定位。电镜下,在不同时期的实验动态观察中,两种不同粒径的金颗粒相伴随,共同定位于细胞膜及其突起表面、细胞膜被膜小凹(Coated pit)中,随后进入细胞内,定位于内吞小体(endosome)及其所属小管、小泡、多泡小体及溶酶体,并迅速到达跨高尔基氏复合体网状系统(trans-Golgi network)。实验中还观察到细胞膜表面有分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重掺硅中氧的测定,实验首先选用轻掺(ρ>10Ω@cm)样品分别用气体熔化分析法(GFA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法(FTIR法)测氧,而后用GFA法测定了重掺锑、砷、硼单晶的氧浓度.实验发现用GFA法和FTIR法测氧,二者的结果成很好的线性关系,为便于比较可将重掺硅在GFA法下的测定结果转换为FTIR法下的测定结果,还对影响GFA法测定结果的样品制取、样品处理、测试参数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一种自动分割双重标记免疫组化图像的方法,此方法直接从双重标记的两种阳性组织细胞着色特征对其进行分离。与常用的彩色反卷积方法相比,此方法提高了分割准确度且需要样品切片的数量从3张减少到1张。通过细胞角蛋白和S-100蛋白双重标记,分别经二氨基联苯胺(DAB)与3-氨基-9-乙基咔唑(AEC)显色的舌鳞癌样品图像的实验证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将鳞癌与神经组织细胞两种不同的染色区域分割出来,与手动分割的结果作比较其准确度和精确度都有较大的提高。此方法也适用于分割其他用DAB和AEC双重染色的免疫组化图像。  相似文献   

17.
正麻省总医院系统生物学中心(MGH CSB)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款便携式产品,可通过微创方法搜集极少量患者组织样本,同时分析数百种癌症相关蛋白标记物。这一新技术首先将目标细胞或分子用磁性颗粒进行标记,随后将其导入可检测和评估样本的核磁共振(NMR)系统。研究人员在产品开发初期遇到了难题,采用产品进行细菌抗体检测和诊断时遇到了瓶颈,其对目标细菌检测精度要求极高,于是研究人员进行调整,将标记目标定  相似文献   

18.
与有限元法相比,无网格法由于只需节点不用单元而在压电分析中具有优越性。采用一个简单的包含有极化反转及电饱和影响的锆钛酸铅系压电陶瓷(PZT)的本构模型,以局部J积分作为断裂准则,应用再生核点法这一无网格数值法导出了作用电场与断裂载荷的关系曲线,该曲线的趋势与Park[1]的实验观察现象一致。计算程序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Gartener方程应用于硅材料,并提出了称之为I_o/I_(ph)-α~(-1)法的光电化学法,用于测定硅中少子扩散长度.文中研究了实验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讨论了该法的实用价值和给出了与SPV法对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Rubisco及其活化酶定位于豌豆和蚕豆叶绿体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研究了豆科C3植物豌豆(Pisum saticum L.)和蚕豆(Vicia faba L.)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RCA)的细胞定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相似,叶肉细胞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片层,Rubisco和RCA免疫金标记颗粒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间质中,在基粒片层上很少,在表皮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内也有免疫金颗粒标记,在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细胞器中无特异性标记。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关键酶在叶绿体中定位的相似性,体现了C3植物在光合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