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织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的开发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针织结构复合材料人工气管支架的原料、编织与涂层方法;对其拉伸和压缩等机械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和成年大气管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证实了力学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纺织结构生物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述人工气管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采用针织与机织两种结构的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的制作方法 ,并对制成的管道进行了拉伸和径向压缩性能的初步测试 ,简要分析了测试结果并证实了其力学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新型针织结构人工气管支架的开发及其力学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医用内支架的概念及其力学性能研究的意义 ,以聚乙丙交酯复丝和医用聚丙烯长丝为骨架材料的新型针织结构气管支架的制作及其原料、编织和涂层方法等。对气管支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进行了初步的力学研究 ,并指出了该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组织工程及人工气管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文章对人工气管的生物力学性能如拉伸性能、抗扭转性能和弹性回复进行测试分析,证明人工气管在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7.
生物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述人工气管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新型生物复合材料人工气管的研制及其动物实验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
王曙东 《纺织学报》2022,43(12):16-21
为满足人工食管支架对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要求,以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原材料、圆柱形聚四氟乙烯为模板、氯化钠为致孔剂,制备了三维多孔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人工食管支架,并对食管支架的形貌、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LA和PLGA人工食管支架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经乙醇处理后,食管支架的长度、管径和孔隙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LA和PLGA三维多孔食管支架的微观结构为无定型结构,乙醇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2种食管支架的结晶度。PLA和PLGA食管支架的断裂强度和缝合强力分别为(2.68±0.46) MPa、(3.68±0.98) N和(1.53±0.21) MPa、(2.21±0.65) N,乙醇处理后,2种食管支架的拉伸强度和缝合强力均有一定程度提升。2种食管支架的缝合强力均超过了食管支架移植时支架所能承受的缝合强力。  相似文献   

9.
人工气管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由于外伤或肿瘤等各种疾病造成的组织结构缺损、功能丧失或器官衰竭,人类常需进行器官组织的移植.气管因病变有时需要做切除并进行气道重建,当切除气管的长度较小时可以直接进行端端吻合,但由于气管解剖学上的特点,如果切除长度超过直接吻合限度50 mm时,则常需用代用品--人工气管来进行气管重建,以保证气道的连续性和通畅.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多层和多重结构设计思路,研制出一种纬二重结构机织人工气管.通过径向压缩、径向拉伸等力学性能测试,并以针织人工气管为参照,分析机织人工气管的特性,为进一步试验应用莫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选用29tex棉纱和33tex丙纶,采用添纱组织的生产工艺,编织罗纹空气层和罗纹半空气层组织,并对这两种组织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将制得的织物试样经过热压法处理,制得棉纱针织布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热压温度180-200℃,压强7.5MPa时制得的棉纱针织布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比常用的麻/丙纶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更优良。  相似文献   

12.
人工神经网络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常用的几种模型,讨论了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PC钢棒力学性能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PC钢棒抗拉强度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采用4×9×1的三层前向BP网络结构,模型主要因素为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含碳量和单位长度质量。经1500余次训练后,误差平方和<0.001。训练出来的神经网络可以预报生产现场的PC钢棒的抗拉强度σb,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对偏差在±3%以内,大于93%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绝对偏差在±10MPa之间。  相似文献   

14.
剑麻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剑麻纤维(SF)的预处理方法、长度和含量对剑麻纤维/聚丙烯(SF/PP)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F经过碱处理和蒸汽爆破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70%、76%;当SF的长度为5~8 mm、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21.99 kJ/m2;SF含量为50%时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与纯PP相比提高了27.5%、41.1%;熔体流动速率和吸水率随SF含量的增加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MVS纱针织物及同规格的环锭纱针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MVS纱针织物的耐磨性、悬垂性能均优于环锭纱针织物,其手感比棉柔软,而强力不如环锭纱针织物。  相似文献   

16.
胶原蛋白与壳聚糖复合膜的机械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鮰鱼皮胶原蛋白与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可食用复合膜。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胶原蛋白与壳聚糖的质量比、增塑剂种类及添加量、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可食用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原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和热处理温度对拉伸强度影响较大;甘油添加量对复合膜断裂伸长率影响显著,而热处理时间对复合膜断裂伸长率有较小的影响。最佳机械性能复合膜制备工艺为:胶原蛋白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4,甘油添加量(以总溶质计)20%、热处理温度为70 ℃、热处理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复合膜表面光滑无气泡,拉伸强度为(21.98±0.33)MPa,断裂伸长率为(127.35±3.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