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气体碳氮(氮碳)共渗复合催渗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低温碳氮共渗过程中采用催渗荆进行复合催渗的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降低共渗温度、缩短共渗时间的同时,能获得更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 相似文献
3.
对CrWMn钢制滚丝模采用碳氮共渗复合催渗工艺,使粗大的碳化物变细、分布均匀,在降低共渗温度、缩短共渗时间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表面硬度。滚丝模平均使用寿命从20万件提高到100万件,热处理能耗降低20%~30%,新工艺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由氯化铵、海绵钛、稀土和固态铬酸盐组成的复合催渗剂,对Cr12、3Cr2W8V和35CrMo钢进行了氮碳共渗.测定了渗层的硬度、深度、组织和相结构,并与采用纯稀土催渗剂的效果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催渗剂对氮碳共渗有明显的催渗效果,并优于纯稀土催渗剂. 相似文献
5.
盐浴中加入适量的稀土催化剂与氧化剂,对马氏体耐热钢气阀和合金铸铁凸轮轴进行了低温无毒盐浴氮碳共渗试验,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低温无毒盐浴氮碳共渗具有无毒、处理温度低(500 ℃)、零件畸变小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气门进行了低温无毒盐浴氮碳共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00℃的低温氮碳共渗零件可保持高的硬度,且变形极小。从而拓宽了氮碳共渗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8.
球墨铸铁稀土催渗氮碳共渗动力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规氮碳共渗基础上加入不同量的自制稀土催渗剂,研究了稀土元素对球墨铸铁氮碳共渗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催渗机理。用于柴油机球铁曲轴,与常规氮碳共渗相比,可提高渗速55%,生产率33%,并使渗层性能明显提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了碳氮共渗与深层稀土硼碳氮共渗复合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复合处理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复合处理试样的截面组织由表层稀土硼碳氮共渗层、中间碳氮共渗层及内部基体组织三部分组成;相当于在高硬度表层与较软基体中间插入一层中等硬度的过渡层,减小了硬度梯度,有效避免工件在工作过程中高硬度表层的剥落.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经560℃左右液体氮碳钒共渗后碳钢与合金钢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以及洋层中的合金相,讨论了渗入过程的特点与机理。 相似文献
13.
14.
滴注式稀土碳氮共渗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滴注方法在井式电阻炉中研究了含稀土元素的渗剂对20Cr、10钢碳氮共渗过程,分析了工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最佳的稀土碳氮共渗剂配方。实验表明,稀土元素对碳氮共渗有明显的催渗作用,而且可使工件的渗层显著加厚;本实验所得较佳渗剂配方是1000ml甲醇+24ml稀土+80g尿素+160ml甲酰胺+煤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氮碳共渗新技术Degant的工艺特点,并介绍了在德国PIV公司的双室多用炉中所作的Deganit气体氮碳共渗试验。结果表明,Deganit新技术能获得较快的渗速,在化合物层中能获得单一的ε相,其工艺效果可以和盐浴氮碳共渗的效果媲美。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气体氮碳共渗——现行工艺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件处理前的表面状况(粗糙度,污染状况,钝化情况,冷加工或机加工的影响)以及炉内气体反应动力学的波动都会影响处理结果偏离气体氮碳共渗的最佳结果,本文介绍了几个实例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耐蚀盐浴氮碳共渗加后氧化及低温氮碳共渗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耐中性盐雾试验600 h,大批量生产的工件耐盐雾试验150 h以上的盐浴氮碳共渗加后氧化新技术.研究了一种使用温度为460~520℃的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分析了低温盐浴氮碳共渗工艺所获渗层的金相组织及硬度.与传统的570℃处理的盐浴氮碳共渗层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对比.为广大热处理企业提供了两种新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