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家栋     
《数字通信世界》2008,(1):12-12
孙家栋,是中国航天领域著名的火箭和卫星技术专家。在中国的航天发展史上.他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工程总师.他是中国探月卫星工程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飞天之即.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奔月——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一书,也恰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3.
奔月     
本书值此"嫦娥一号"首颗探月卫星即将发射之际,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生动叙述了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作者作为长期工作在卫星发射和卫星应用领域的航天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示了孙家栋在事业上甘心付出、勇于负责,生活中淡泊名利、真诚待人的人格魅力和一代航天人的精神,以及他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心路历程。该书首次披露了新中国重要卫星发  相似文献   

4.
斗转星移定乾坤,惊心动魄雷声滚,坐镇卫星发射场,北斗普照投营运。"卫星导航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综合国力的标志。孙家栋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成投入运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1绕月卫星,它成为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第三个里程碑。一、探月任务的提出与重大意义早在1991年,时任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闵桂荣院士就提出中国应开展月球探测活动的建议,并成立了"863月球探测课题组"。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6月16日,随着举世瞩目的神州九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基地顺利发射升空,担负此次发射卫星电视直播任务的中国电信四川机动通信局技术保障团队也圆满完成了保障工作。曾经担任过嫦娥探月、天宫一号等中国航天史上每次重要的发射直播的四川机动通信局组成了6人保障团队,出动两辆KU卫星车,经过5天的长途跋涉,提前一周抵达  相似文献   

7.
上得青天揽来明月 本刊记者:我国探月工程大概起步于2004年,应该说是起步比较晚,但是就所取得的成就来看,起点很高,您能谈谈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历程吗? 孙家栋:2003年2月28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召开了200余人参加的"2003年民用航天工作会暨探月工程筹备会",会上提出了"正式启动探月工程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现代导航》2015,(3):281
2015年5月13日,中国电科20所主承办的,以“开放、连通、共赢”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西安隆重召开。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主管部门官员、卫星导航领域专家学者、卫星导航应用企业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陕西省副省长姜丰分别为大会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主持。  相似文献   

9.
《数字通信世界》2013,(6):32-32
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于5月15日~5月17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召开,超过200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经过在北斗射频领域多年耕耘,广州润芯已成功推出了多款北斗射频芯片及模块。这次导航年会也展出了多个应用其射频芯片的产品,吸引了众多关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国治院士、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蔡兰波副主任等领导先后亲临广州润芯展台,详细了解公司的北斗射频芯片发展及市场应用情况,对润芯公司的产品开发和公司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10.
我国航天事业如今已经走过近60年光辉历程。从两弹一星研制、嫦娥探月飞行,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运行、10年来10名航天员的成功往返,中国航天逐渐从以实验为主的探索,转向为民众提供服务、创造价值的产业发展。日益雄厚的综合国力为飞天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航天事业不断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也极大推动了  相似文献   

11.
《红外》2013,(3):50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落"月的最关键一步——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定于2013年下半年进行,到时中国将实现对地外天体的首次软着陆探测。嫦娥三号将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介绍,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突破月球软  相似文献   

12.
航天是复杂而充满风险的事业,中国航天的连续成功可能已经让国人忘记了这一点。不过俄罗斯人再次用事故提醒世人,一点点懈怠就会让整个任务完蛋。7月2日,"质子-M"火箭载着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从拜科努尔升空,数秒后掉头向下飞行,火箭凌空解体,星箭俱损。"质子"号从2010年以来总共失败了10次,让多颗精心建造的卫星化为尘土。虽然有保险公  相似文献   

13.
《数字通信世界》2013,(6):30-30
作为上海卫星导航领域的领军企业,华测与上海卫星导航战略合作技术联盟共同以100平米特装展位重装亮相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在会上,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主任樊士伟,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成其等相继莅临华测展位,仔细了解华测最新北斗产品应用情况,并勉励华测再接再厉,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北斗应用产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世人瞩目的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随后其实现成功绕月飞行。这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向深空探测迈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数字通信世界》2011,(6):28-28
武汉苍穹数码仪器有限公司于5月18至20日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此次年会在上海世博会议中心举行,由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星功勋科学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担任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年会包括学术交流、高端论坛、展览展示和科普活动等四项内容,吸引了国内外约15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众多GNSS相关企业参展。作为GNSS业界的龙头新兴企业,苍穹数码重点展出了近期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精度手持式GNSS RTK系统eFix R2、高性能亚米级手持GIS地理数据采集器  相似文献   

16.
《卫星与网络》2011,(1):76-77
嫦娥二号卫星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探月工程深入展开,我国深空测控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按照预定计划,将于2016年建成由3个测控站联网组成的深空测控网。  相似文献   

17.
《通信世界》2013,(19):38
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2F遥十火箭已圆满完成任务,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又一重大里程碑事件。联想自去年宣布ThinkServer服务器全面支持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以来,不断以创新科技助力中国航天事业。本次"神十"飞船发射,联想企业产品这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后英雄将再次揭开神秘的面纱。自1958年至今,中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在硬件规模低于外国先进国家的情况下,为了提升资源利用率,中国航天人利用IT技术通过大量仿真计算,将大量不确定性和风险识别排除在发射前,并设计出系统最优的任务方案,极大减少了发射任务的次数,大量节省了资源。如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美、苏均采用飞船与飞船对  相似文献   

18.
《红外》2021,42(1)
刚刚过去的2020年,中国航天捷报频传——长征五号B、长征八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惊艳亮相,嫦娥五号奔月取土任务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开通,"天问一号"开启火星之旅……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定步伐.新的一年里,中国航天依然好戏连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日表示,2021年将安排超过40次宇航发射任务.今年,中国载人...  相似文献   

19.
泠风 《卫星与网络》2012,(10):14-21
他原本的理想是当一名汽车制造工程师,高考时心愿未遂却成就了他的另一番职业生涯。他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阶段的第一批参与者,设计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运输工具——火箭。"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几十年来和老同学老朋友都断绝了关系。"回首往事,他淡淡地笑着说,语调中却没有任何遗憾。走出刘宝镛院士的办公室,脑海里顷刻浮现出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啊祖国,我的祖国,我把满腔的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在这首美丽的大合唱背后,是一支由不同岗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科技创新人才组成的"合唱团"。每个航天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极尽才智,合奏出了让全世界侧耳倾听的太空强音。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曾经感慨地说:"中国航天最令人害怕的不是它所取得的像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成就,而是它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