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双修"是治理城市病、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与城市建成区联系最紧密的城市绿心中,进行城市绿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该实践有别于常规的生态修复规划,针对生态条件优越的场地提出了生态修复与优化提升策略。通过学习国际大都市城市绿心的建设经验,探索城市绿心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技术策略,并以武汉市东湖绿心为例,提出前期评估、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网络构建与规划绩效测算的具体技术方法,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乐山市是我国最早提出"绿心"规划结构的城市之一,如今已发展成为"绿心生态城市"这样一种城市模式,被国内诸多城市效仿.作者结合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亲身体验,通过对乐山市城市"绿心"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剖析,对"绿心"规划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当今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的现实出发,追溯和分析了田园城市的理论要点和它广泛、深远的影响,以及对我们的教益与启迪。为缓解城市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者通过对乐山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实践,并认真吸取包括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系统协调等先进的规划思想,提出了乐山绿心环形城市布局结构的新构想。目的旨在把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结合起来,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与改进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城市处于几重自然生态圈的包围之中,从而创造了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大环境。为了追求现代城市更高发展阶段的环境质量要求,应努力实现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文章对生态城市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提出了初步的看法,并强调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正确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统一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对中央公园式和壮丽风格式这2种类型城市绿心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由此,提出规划良好的城市绿心应具备连通性和多功能性等若干特性。连通性包含了空间上的开放性、行为上的可达性以及水流、营养流的自由流动;多功能性源于绿心和周围城市区域的多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连通性和多功能性在绿心与城市、绿心内部山地与水域交接地带中的突出表现。通过连通性梳理和多重功能叠加,以及交接地带的处理,能够创造一个与周边用地相呼应的动态开放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阶段,如何让城市与生态环境共生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绿心的作用与地位逐渐凸显。研究从城市绿心规模、发展模式、空间结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出发,对全球15个城市绿心景观生态规划进行比较,最后结合国内城市绿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城市绿心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今大部分"城市绿心"更多是承担城市的生态保育功能,以保护为主,严控开发,其空间较为封闭,功能相对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城市对"城市绿心"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针对北海"城市绿心"面临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及价值最大化的问题,从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结构布局优化、集约化土地开发、节能减排、发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可持续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保护性开发的相关规划理念策略,根据实际发展条件提出个性化的策划项目,使北海"城市绿心"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使其各种价值实现最大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心"已成为当今城市中心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绿心"概念的提出代表着城市绿地从单一的公园概念向城市功能系统思维的转变。深圳光明新城中央公园的规划充分考虑公园和新城的关系、城市未来生活方式等问题,成为展示光明新区独特城市魅力以及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先锋性的城市开放空间。通过对城市"绿心"历史溯源与实践研究,总结城市"绿心"的重要功能与特征,并以光明中央公园为例深入解读"绿心"的规划思想与规划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城市绿心是指城市群或城市片区之间具有一定规模、由多个组团围合的绿色空间,其性质不是单纯的城市中央绿地,而是包含公园、林地、农田、湿地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具有联通生态要素等复合功能1,2。城市绿心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其保护规划和建设能有效整合城市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绿心”概念最早在1958年于《荷兰兰斯塔德发展纲要》出现3,自此绿心规划理论得到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鸟类栖息地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鸟类通常作为检测城市湿地生境状况的指示性物种,在城市湿地的保育规划与管理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城市湿地鸟类的栖息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着手,通过对武汉东湖绿心鸟类资源及栖息地调查及识别,对鸟类栖息地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并提出了对鸟类栖息地退化生境修复、生物通道连接、恢复自然岸线、构建适宜栖居的植被群落及完善监测评估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城市湿地中各类鸟类栖息地的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与城绿格局的不断演化,城市建成区内的绿色空间也发生新的变化,不断出现的超大型绿色空间便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新特征。这一类型的绿色空间以其超大的空间载体、生态容量及功能载荷,在很多方面突破传统城市公园的特征而自成一格,因此需要重新审视超大型绿色空间的规划技术路径。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规划为例,结合在规划方案征集过程中的思考,总结规划技术特点,研究该类绿色空间的规划策略,探索新时期城绿关系的新发展类型。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心文化公园--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的创作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汉月湖文化艺术区的规划基于对地理环境的独特把握,强调自然、文化与人的统一,在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和深入发掘文化内涵,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的城市功能区和综合文化区.  相似文献   

12.
限建区规划研究——以长株潭绿心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规划法>中限建区的划定已为业界共识,然而如何开展限建区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已开展的限建区规划多以控制发展为主要内容.但是,在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经济的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限建区不仅承担了生态涵养和环境保护的功能,更有条件并应该成为推广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地区.在回顾了我国限建区出台的背景和内涵,明确了限建区规划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后,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我国限建区规划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心绿轴须慎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中心绿轴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虽然中心绿轴对于城市中心区视觉效果、空间结构、生态效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就城市中心绿轴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慎重使用此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绿色边缘”是墨尔本都市区的一类新的规划分区。这类规划分区地处墨尔本都市区城市地区的边缘,直接与城市地区相邻,通常在环境.社会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绿色边缘”规划分区旨在保护和保留与城市地区相邻的土地,把它们用于农业、环境、历史和娱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是城市化的产物,为广大城市市民提供了自然生态的城市休闲场所.公园规划以自然的生态理念、丰富的景观形态、多样的设计形式,在体现人文关怀功能性主题的城市开放空间中,通过设置生态服务区、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多种形式,将文化、生态等景观要素有机地穿插于城市的机理中,旨在成为遵义市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城市绿心".  相似文献   

16.
英国绿环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绿环政策是英国规划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城市无限制蔓延和保持城市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兰斯塔德地区作为全球典型多核心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地区。由于区域增长的多元化及内部空间建构的增长与保护间的长期矛盾,兰斯塔德的发展历来褒贬不一。本文着力研究兰斯塔德地区在"绿心"保护过程中建立的区域协调机制的核心及空间规划的整体理念和发展保护策略,从协调主体的建构、协调机制的演化、协调政策的更替三方面分析兰斯塔德地区区域协调的全过程与协调效果,并通过旧版规划、新版规划和展望规划的提炼,总结可供中国借鉴的空间发展与空间规划经验,实现中国的跨区域的协调机制与空间规划方法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陈继华 《风景园林》2023,30(4):64-68
<正>1项目背景温州城市中央绿轴公园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城市中轴线中段,统领城市中轴主体空间,公园将美人岗公园、杨府山公园、温州市政府、世纪广场、三垟湿地及大罗山等串联在一起,整合温州的山、水、城市格局,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核心轴线,塑造连接城市与自然空间的脉络骨架。温州市政府在城市核心区的中轴线地段划出22.25 hm2的土地建设中央绿轴公共绿地,作为温州从“旧城时代”迈向“新城时代”的开拓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系廊道作为"海绵城市"概念下暴雨水管理体系的主体框架,在缓解城市暴雨水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而如今城市水系的规划仍延续传统的规划方法,在暴雨水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欠缺和发展空间。本研究旨在探索从宏观之集水区,中观之水系廊道,到微观之绿色雨洪基础设施网络,结合以自然集水区为基础单元的暴雨水管理与城市水系廊道规划的方法。提出以自然为基底,集水区作为规划的基础要义,水系廊道作为连结系统与绿色雨洪基础设施网络的自然通道的"水与绿"网络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绿韵红脉的交响曲:城市共轭生态规划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态学视野探讨了城市问题的代谢失衡、系统无序和管理失调的动力学机制,介绍了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剖析了城市生态的关系、学问与和谐状态的内涵,探讨了处理城市共轭生态关系的生态控制论原理和共轭生态规划方法.共轭生态规划是协调城市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生产与生活以及城市与乡村、外拓与内生之间共轭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规划,是平衡城市人与环境间开拓竞生、整合共生、循环再生、适应自生关系的规划,其核心理念是城市生态服务和生态建设.论文以北京总规修编的共轭生态规划研究为例,介绍了9类共轭生态关系和北京共轭生态规划六个层次中的部分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