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枫智 《数码精品世界》2007,(11):136-138
如今,SATA硬盘已经基本取代PATA硬盘成为个人电脑主要的存储设备,除了极少数升级用户,现在购买电脑时选用SATA接口的硬盘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随着主板上IDE接口的减少,连光驱也逐步向SATA转变。 与此同时.外置移动存储设备接口也在迅速发展着USB2.0和IEEE1394已经是用户非常熟悉的词汇。特别是USB接口.基本人人都有几款USB设备。那么新一代的外置移动存储设备接口将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
通过电脑的USB接口拷贝数据,不仅速度快、操作方便.而且存储也更加可靠。也因为USB设备的易用性,在你暂时离开电脑后.重要数据可能被别人轻易拷走。你想对自己电脑的USB端口进行灵活有效的控制吗?使用”USB安全存储专家”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它提供了对USB存储设备存取的控制.能让你比较方便地工作,同时又阻止他人用USB存储设备非法拷贝走你的数据。保证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3.
现在,USB接口的使用越来越频繁,那么你希望了解更多USB接口的使用技巧吗?希望在DOS命令行状态下也能够使用你的USB设备吗?需要禁止他用户使用USB移动存储设备拷贝你电脑上的文件吗?或者希望挖掘USB移动存储设备的功能,将其作为锁定电脑的钥?请看下面CHIP为你精心准备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现在几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上都已经取消了软驱的设计,取而代之的则是少则2个、多则4个的USB接口,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USB接口也进化到了速度更快的USB2.0接口。高速的USB2.0接口彻底代替了龟速般的软驱,成为了目前最流行的移动存储设备接口,众多基于USB2.0的移动存储设备应运而生,笔记本电脑上也选择了USB2.0接口作为淘汰软驱后的移动存储设备接口。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插入闪存盘或其他可移动USB存储设备时,在系统托盘区会显示出一个绿色的弹出图标(见图1),以便让我们安全卸载USB设备。但是如果Explorer.exe进程发生错误关闭,或者系统本身的托盘区故障,USB设备图标就会消失,这样就无法正常卸载此设备了,“霸王硬上弓”的拨出闪存盘又担心损坏硬件,如果你也有这种烦恼,那就跟我做吧!1右击桌面空白处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在弹出的“创建快捷方式”向导窗口的“请键入项目的位置”文本框中输入“rundll32.exe shell32.dll,Control_RunDLLhotplug.dll”(见图2),点击“下一步”。在“键入该快捷…  相似文献   

6.
霞光万丈 《个人电脑》2006,12(11):196-196
现在的USB存储设备(如闪存盘、MP3、移动硬盘等)可是非常流行的,通过电脑的USB接口拷贝数据,不仅速度快、操作方便,而且存储也更加可靠。但在你不经意地暂时离开时,重要数据有可能被别人从USB接口拷贝出去。想对自己电脑的USB接口进行有效灵活的控制吗?使用“USB安全存储专家”  相似文献   

7.
台电SSD固态硬盘是一款易于携带的高速存储设备。它的外壳采用高强度工程塑料,能够有效地抗捧、抗压。它采用了e-SATA和USB2.0双接口设计,既可以像闪存盘一样通过USB接口直接在电脑上使用,又可以像移动硬盘那样通过e-SATA接口与电脑连接。我们在试用中发现在使用e-SATA接口连接时,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与网络》2010,(2):29-29
当我们将USB等移动存储设备插入电脑主机时,系统一般都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用户选择一个项进行操作(默认情况下,系统是将“打开文件夹以查看文件”为首选项,如图1)。现在,一部分Windows7用户可能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当你插入一个全新的USB移动存储设备,在系统提示该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后,并没有出现大家所熟悉的“自动播放”窗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脑的USB接口拷贝数据,不仅速度快、操作方便,而且存储也更加可靠。也因为USB设备的易用性,在你暂时离开电脑 后,重要数据可能被别人轻易拷走。你想对自己电脑的USB端口进行灵活有效的控制吗?使用“USB安全存储专家”就可以实现这 个目的。它提供了对USB存储设备存取的控制,能让你比较方便地工作,同时又阻止他人用USB存储设备非法拷贝走你的数据,保 证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USB存储设备(如U盘、MP3、移动硬盘等)是非常流行的,通过电脑的USB接口拷贝数据,不仅速度快、操作方便,而且存贮也更加可靠。也许在您不经意的暂时离开后,重要数据就被别人从USB端口拷贝出去了。您想对自己电脑USB端口进行有效灵活的控制吗?使用“USB安全存储专家”(以下简称为USSE)吧。它提供了对USB存储设备存取的较细程度的控制,能让您比较方便地工作,同时又阻止他人用USB存储设备非法拷贝走您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公司买了个USB 2.0优盘,但由于单位的电脑比 较老,是USB1.1的接口。只要插入电脑,屏幕就会 出现“高速USB设备插入了非高速USB集线器”的提 示框,虽然将其点击关闭后优盘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但每次都这样未免感觉麻烦。笔者在系统里折腾了  相似文献   

12.
朋友的奥美嘉优盘插进电脑,屏幕上出现了“可移动磁盘H:”(朋友的机器分为四个区,G为光驱),双击打开“可移动磁盘”结果,出现错误信息“请插入磁盘到H:”。但优盘是插到主板后面的USB接口上,并没有插机箱的前置USB接口,应该不存在供电不足的问题。在万般  相似文献   

13.
现在几乎所有的笔记本电脑上都已经取消了软驱的设计,取而代之的则是少则2个、多则4个的USB接口,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USB接口也进化到了速度更快的USB 2.0接口。高速的LLSB 2.0接口彻底代替了龟速般的软驱,成为了目前最流行的移动存储设备接口,众多基于USB 2.0的移动存储设备应运而生,笔记本电脑上也选择了USB 2.0接口作为淘汰软驱后的移动存储设备接口。也许有人会问,笔记本电脑本身就是一种能够移动工作的设备,那还需要其它的移动存储设备干什么?问这样的问题当然也没什么不对的,但必须知道的是,笔记本电脑虽然能够移动工作,但它还是主要作为—个工作平台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重量也注定它不能像U盘或者移动硬盘一样方便地携带,再加上现在许多移动存储设备在保密及安全性上甚至已经超过了笔记本电脑,所以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在几台笔记本电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或备份还是最常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ASL 《电脑迷》2014,(10):52-53
正从1994年11月11日发表了USB V0.7版本以来,USB版本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为3.1版本,成为了电脑中的标准扩展接口。USB接口是大家平时使用最多的一个接口,它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还可以连接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而这些外部设备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移动存储设备了。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最近,一块30GB的移动硬盘(USB 2.0 接口)接到电脑上后(USB 1.1接口),很快就被识别出来且能使用;虽然速度慢但用于文件的备份基本上够用了。为了发挥USB 2.0接口的速度优势,笔者将这块移动硬盘换到了一台具备USB 2.0接口的电脑上使用, 插到机器的前置接口上,电脑提示发现了USB设备,但却不能够被识别。  相似文献   

16.
冯亮 《微型计算机》2011,(24):89-89
随着USB3.0接口在主板和DUSB存储设备上不断普及,从主流到高端.越来越多的新机箱整合了USB3.0接口。现在,就连入门机箱也不例外.金达1330B机箱就提供了USB3.0接口。  相似文献   

17.
机箱的USB3.0接口不一定要标配,还可以自制。随着USB3.0移动存储设备的普及,市场上带有USB3.0前置接口的机箱产品已经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机箱普遍都比较昂贵,作为学生的我根本就买不起。于是我发挥DIY精神,最终只用了120元,就把我的USB2.0电脑升级为USB3.0电脑啦。自制USB3.0前置接口机箱,最初的灵感来自于Tt ARMOR A60这款机箱。这款机箱配备了一根符合USB3.0规范的蓝色  相似文献   

18.
USB接口的出现,使得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更为普遍,相信没有人会否认USB存储设备是个好东西,但一方面由于人们对USB的特性了解不够;另一方面USB及配套技术目前还未完全成熟,导致了不少用户在使用USB储存设备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与网络》2011,(18):34-34
当我们将USB等移动存储设备插入电脑主机时,系统一般都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询问用户选择一个项进行操作(默认情况下,系统足将“打开文件夹以查看文件”为首选项,如图)。现在,一部分Windows7用户可能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当你插入一个全新的USB移动存储设备,在系统提示该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后,并没有出现大家所熟悉的“自动播放”窗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拥有USB3.0接口的主板大量上市.USB3.0接口大有普及之势.但是能够享受到USB3.0接口的设备却不多。西部数据在最近推出了一款采用US83.0接口的3.5英寸移动硬盘My Book3.0.它的出现让我们主板上的USB3.0接口不再是个摆设。那么USB3.0接口的移动存储设备在速度上究竟提升幅度有多大.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款My Book3.0移动硬盘的测试,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