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淬火热膨胀仪、拉伸试验、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对挖掘机铲斗斗唇用钢的相变规律、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挖掘机铲斗拥有较好的淬透性,当冷速超过5℃/s时,就能完全获得马氏体,冷速为1~5℃/s时发生贝氏体相变;试验用钢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747 MPa,抗拉强度为961 MPa,伸长率为17.05%,-40℃下的冲击功为42k J;试验用钢的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分布其上;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大颗粒的碳化物大小为200~300nm,为Cr的碳化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计点法定量金相、静态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含磷低硅TRIP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延伸率、n值、强塑积都上升,而随着贝氏体区等温时间的增长,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n值、强塑积都下降.试验钢经800℃退火1.5min和400℃等温50s处理后可以获得好的相变诱发塑性和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强塑积可达21876 MPa%.  相似文献   

3.
热处理工艺对新型贝氏体钎具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定,研究了热处理对新型贝氏体钎具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化经不同冷却介质冷却后,新型贝氏体钎具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及淬透性,经900 ℃奥氏体化空冷300 ℃回火后材料具有最佳的强韧性配合;500 ℃回火出现回火脆性,其原因与组织中的贝氏体铁素体及残留奥氏体分解形成的碳化物有关.提出了适合新型贝氏体钢钎具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及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锌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锌合金的挤压态样品进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并对其性能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该锌合金获得强度、硬度提高的较佳热处理工艺是:加热温度250℃,保温时间30min.热处理后该合金的抗拉强度408 MPa.伸长率3.3%;使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提高的原因是ε相的大量析出,析出相对合金产生的硬化高于再结晶对合金的软化;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更加细小,表现出的韧性比挤压态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热模拟试验得到55SiCrV钢的CCT曲线和奥氏体晶粒长大曲线,确定了淬火温度选择范围;利用双因子正交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930℃加热温度范围内,Cr、V元素形成难溶碳化物,阻碍晶粒长大;随着温度的提高,55SiCrV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基本不变,晶粒度达到10级;加热温度930℃以上时,原子扩散能力增大,且难溶碳化物逐渐溶解,奥氏体晶粒度逐渐粗化。在870~930℃淬火温度范围内,随温度提高,55SiCrV钢抗拉强度先升高后下降;随回火温度提高,强度逐渐降低,塑性提高。900℃淬火+410℃回火工艺下,55SiCrV钢组织为针状铁素体与M_3C碳化物组成的细小回火屈氏体,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和抗弹减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冷轧态Hastelloy N合金棒料进行了不同的热处理,并进行了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冷轧Hastelloy N合金试样经871℃中温退火后,形成细小的完全再结晶组织,加工硬化基本消除;经1177℃固溶处理后,形成了完全再结晶组织,综合力学性能高,加工硬化彻底消除;冷轧Hastelloy N合金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强度下降,延伸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采用力学、OM、SEM和TEM研究了某KD级抽油杆用试验钢经3种不同的工艺热处理后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室温入炉回火热处理的材料可获得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500 ℃入炉回火的热处理工艺使材料冲击性能最差,其原因是粒状贝氏体中M+A岛分布不均匀、形状各异且以带尖角的大块状居多,造成应力集中;第二相颗粒析出物的存在使得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8.
超高强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抗拉强度超过1000MPa的冷轧TRIP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高强TRIP钢在两相区的加热温度升高到820~840℃时,钢的抗拉强度下降而伸长率增加;贝氏体等温温度偏低(380℃)或者偏高(440℃)时,钢的伸长率较低。两相区加热温度对铁素体量的影响不大,降低贝氏体等温温度和延长等温时间都能增加贝氏体量。当贝氏体量高于38%时再增加贝氏体量来提高TRIP钢的强度效果不明显,可通过提高残留奥氏体量及其碳含量来提高力学性能。试验钢优化的热处理工艺:820℃×90s+420℃×240s;优化的组织含量配比:53%铁素体+36%贝氏体+11%奥氏体;优化的力学性能组合:抗拉强度1140MPa和伸长率22%。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并通过室温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重型履带板用NiCrMo中碳低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保温8h的均匀化退火能明显改善实验合金铸态组织中碳元素的枝晶偏析;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合金抗拉强度成直线上升,韧性下降明显.当淬火温度高于910℃之后,晶粒尺寸长大明显,强度和硬度随之降低;淬火温度超过970℃后,个别晶粒出现异常长大现象;在450 ~ 550℃回火后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强度随着回火温度的上升而下降,0.32%碳含量的抗拉强度从1340 M Pa下降到1220 MPa;韧性随之增加,冲击韧性从40 J·cm-2上升到65 J·cm-2.  相似文献   

10.
对Fe-12Cr马氏体钢包壳管材分别进行980~1050℃下保温15~30 min正火处理,随后在730~790℃温度下进行2 h回火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12Cr马氏体钢包壳管材微观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火处理后,冷轧Fe-12Cr马氏体钢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冷轧态的碳化物粒子会部分固溶于马氏体基体中;随正火温度的升高,残余碳化物的含量降低,且原奥氏体晶粒尺寸会增大(从980℃的9μm增至1050℃的12μm);回火处理后,马氏体基体上重新析出细小碳化物粒子,且随回火温度增加,碳化物粒子会发生粗化,平均尺寸为0.2~0.28μm,而马氏体板条间距几乎不随回火温度发生变化。Fe-12Cr马氏体钢经过1050℃×15 min正火+760℃×2 h回火处理后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在600℃下的屈服强度为270 MPa,伸长率为40%;此时合金的碳化物粒子体积百分数最高,约为4.5%。  相似文献   

11.
利用SEM、金相显微镜、X射线应力测定仪、MTS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淬火-等温(Q-I)及淬火-等温-回火(Q-I-T)工艺对60Si2CrVA弹簧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Q-I工艺处理的60Si2CrVA弹簧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可达到2142 MPa,断面收缩率为42.17%,冲击吸收能量达到了43.3 J。Q-I工艺得到的复相组织中较多的残留奥氏体与下贝氏体是提高材料塑韧性的主要原因。关键词: 60Si2CrVA钢;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残留奥氏体TG142.41  相似文献   

12.
利用SEM、金相显微镜、冲击试验机研究了淬火+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两种热处理工艺对35CrMo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回火温度提高或贝氏体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降低、塑韧性增加;回火索氏体组织的冲击断口表现为塑性韧窝状,而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的冲击断口的纤维区表现为塑性韧窝状,放射区表现为脆性解理断裂;在等强度、塑韧性条件下,回火索氏体裂纹形成功低于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当裂纹形成后,回火索氏体组织裂纹扩展功高于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相似文献   

13.
陈继林  郭明仪  崔娟  张治广 《轧钢》2016,33(1):67-71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10B38钢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的升高,淬火硬度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在870 ℃时,淬火硬度最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晶界及晶面逐渐有碳化物析出,组织中碳化物由片状连续不均匀分布变为颗粒状弥散分布;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都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断面收缩率及断后伸长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50~450 ℃温度区间,冲击功随回火温度升高稳定增加,回火温度在550 ℃以上时,冲击功急速升高,10B38钢经油淬后在550~650 ℃区间回火能够同时满足强度和冲击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Ti-53(Ti-5Al-1Sn-1Cr-1Fe)钛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完全退火处理后,β相明显减少,α相发生再结晶,组织由针片状α相+少量β相组成,强度、硬度较低,塑韧性较高;固溶处理后,部分β相无扩散转变为α’相;时效处理后,固溶时出现的部分不稳定α’相发生分解,最终组织为片状α相+高度弥散的β相+少量α’相,还出现一定量的β斑,强度和硬度明显提高,塑韧性也有所提高。Ti-53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表现为韧脆混合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5.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分析和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W芯SiC纤维在低真空环境中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各组成部分的组织结构和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热处理制度下,W芯比W芯SiC纤维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W/SiC界面反应层和SiC沉积层在800 ℃×50 h热处理后均表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这使W芯SiC纤维的抗拉强度可以保持在3.10 GPa。热处理温度进一步升高使W/SiC界面反应层厚度和界面孔洞尺寸显著增加,同时晶粒长大和表面凹坑缺陷的形成破坏了SiC沉积层的结构稳定性。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W芯SiC纤维的Weibull模数经900 ℃×50 h热处理后下降至9.7,抗拉强度经1000 ℃×50 h热处理后下降至1.12 GPa。  相似文献   

16.
通过显微硬度仪、冲击试验机、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某过共析轨钢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该轨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较轧制态和厂方热处理态均有所优化和提高,影响因素主要为冷却速率和等温时间。随着冷却速率的提升和等温时间的减少,基体中渗碳体析出增多,珠光体尺寸减小,大片层珠光体逐渐消失;此外,试验钢的硬度、冲击吸收能量和抗拉强度均随冷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折线形”变化趋势,拉伸断口粗糙度增加,断裂类型从解理断裂过渡为准解理断裂。而冲击吸收能量则随着等温时间增加而增加。最佳热处理工艺为:等温温度630 ℃,等温时间30 s,冷却速率8 ℃/s,对应的最优力学性能表现为硬度402 HBW、冲击吸收能量(KV2)2.9 J、抗拉强度1312 MPa、伸长率12.24%和断面收缩率23.96%。  相似文献   

17.
DZ951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nickel-base superalloy is mainly strengthened by y phase.Regularly aligned cuboidal and bimodal γ precipitates were attained by two heat treatments.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Z951 alloy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C carbide changes to little blocks during aging treatment at 1050℃ (HT1).MC carbide partly degrades into M23c6 and there is a layer of γ around the carbide during aging treatment at 115℃ (HT2),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longation of DZ951 alloy.Small γ volume fraction and the uneven deformation structure are contributed to low mechanical propexties of the as-cast alloy.HT1 alloy has a better stress rupture life at 1100℃50 MPa and yield stress at 20℃,800℃ and 1100℃,which is attributed to regularly aligned cuboidal γ phase and even deformation structure.HT2 alloy has a good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This arises fi'om the bimodal γ precitates and the degeneration of MC carbide.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TC4-DT合金厚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4-DT合金在α+β两相区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温度的降低,初生α相含量逐渐增多,强度降低,塑性增加;固溶冷却速率越慢,获得的α’马氏体越少,随后的时效强化效果越小。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及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的次生α相数量增多,晶粒粗化,屈服强度出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塑性变化不大。因此,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55℃×1h,AC+550℃×8h,AC,经该工艺处理的试样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关键词:TC4-DT钛合金;热处理;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轧制态75Cr1锯片用钢在800~880 ℃进行油淬并在400~480 ℃进行回火,采用光学显微镜、万能力学性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及洛氏硬度计分别分析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淬火试样组织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组织不断粗化;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由800 ℃的59 HRC逐渐提高到880 ℃的68 HRC。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组织由淬火马氏体转化为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索氏体组织;强度、硬度逐步降低,而塑性、韧性相应提高。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40 ℃(保温20 min)淬火+460 ℃(保温60 min)回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