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存在传感器和执行器故障的变速风能转换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通信机制的鲁棒容错控制方法.建立了具有事件触发机制的非线性风能转换系统Takagi-Sugeno模糊模型模型.通过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理论,给出了具有事件触发机制的风能转换系统鲁棒容错控制器的参数化表达式.与现有的风能转换系统容错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案...  相似文献   

2.
风力发电机组的非线性控制--变结构控制与鲁棒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俊华  吴捷 《动力工程》2003,23(6):2803-2809
风速、风向及负载的随机性、湍流、尾流效应、塔影效应等的影响,使风力发电系统不但要解决最大风能捕获、电能品质控制两类关键问题,还要解决传动链的疲劳负载、叶片的振颤与翦切、塔身的弯曲与抖振等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可归结为非线性控制的范畴。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滑模变结构控制、H∞鲁棒控制在风力发电系统稳定,最大风能捕获及调速系统控制等方面应用研究的主要成果与方法,并提出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参18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风能转换系统在故障穿越期间直流母线电压的暂态特性,解决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中固定的带宽带来的观测器响应速度和系统抗干扰性之间的矛盾,在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最优带宽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OB)策略。首先分析带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根据系统已知模型设计LADRC控制器,并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通过直流母线电压的参考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调整网络的输出。而神经网络的输出为LADRC的2个重要参数——观测器带宽ω0和控制器带宽ωc,这可解决LADRC的参数整定问题。最后,将LADRC-OB应用于1.5 MW的风能转换系统仿真模型中,并与采用双闭环PI时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验证LADRC-OB具有更好的控制特性。此外,还对LADRC-OB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风能资源贮量估算   总被引:101,自引:8,他引:93  
为了解决了我国风能资源贮量到底有多大这一基本背景问题,根据全国900余个气象台站实测资料作出的多年年平均风能密度分布图,首次完整细致地估算出各省及全国离地面10m高度层上的风能资源储量,我国的风能资源总贮量为32.26×10  相似文献   

5.
风能直接转化成热能具有转换效率高的优势,通过在负载一定时系统与转速的研究,提出在合适的转速条件下涡电流法可以有效将风能转化为热能。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我国目前风能致热技术的研究进展状况,重点分析了风能致热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包括风能致热器、风力机、蓄热装置及控制系统等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未来我国风能致热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工业级致热系统应用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
海上风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昌达 《新能源》1996,18(10):35-38
海上风能的开发利用正受到重视。本文从资源、转换系统、经济性对近年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无源性理论的风力机最大风能捕获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讨论了具有随机性风速变化和非线性的风电系统的最大风能捕获控制问题,系统采用基于无源性控制方案下的浆距角和触发角双输入控制方案,通过选择适当的状态稳态特性和注入阻尼的方法,将风能的最大捕获与系统的全局稳定性相结合,设计出了一种对风速变化和参数摄动具有鲁棒性且使风电系统具有良好动态特性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显示,对于具有随机性风速变化和变参数风电系统,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风能的最大捕获。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的变速变桨风力机系统中,模型的强非线性、满负载工况下不稳定的风速及系数参数测量误差的存在,使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因此针对满负载工况下的风能转换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的控制策略,先构建风能转化系统模型,将时变非线性模型在平衡点处线性化,得到其输入输出偏移量的线性化模型;再利用动态矩阵算法,间接控制发电机转速与功率在额定值处稳定;最后在风轮与电机转动惯量测量误差为40%的情况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得动态矩阵控制器具有较小的波动与较好的鲁棒性,能有效减小系统参数误差的影响,可在安全的工作范围内提供期望的性能,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利用风能的一种新型装置,将风能通过风力叶轮转化为机械能后,通过变速器带动微型制冷用压缩机,压缩机则与其它装置组成布雷顿热泵循环,利用热泵循环产生的热量加热居民水箱中的水,供给居民使用。通过计算分析,该方案是可行的,同时减少了能量转换环节,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利用,并且从另一个角度解决了风力资源的不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控制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五年来国内外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控制技术的发展表明:由于系统中存在多种非线性、不确定性及大惯性等不利因素,特别是在发电机组大型化和电网负荷大范围频繁变动的形势下,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技术受到了很大限制;而不完全依赖于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神经控制、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控制等为锅炉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模拟人类推理和决策的智能控制成为其发展方向。本文作者认为,从非线性科学角度出发,从机组整体上考虑锅炉的控制问题,有助于提高锅炉乃至机组整体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具有强耦合、多干扰、典型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理论加经验的混合智能控制方法,将传统PID控制、前馈控制、专家控制相结合,把三种方法的简便性,可靠性,抗扰动快速性、灵活性融为一体,发挥各自的长处,为工业控制开壁一种新途径。该系统成功应用在长沙曙光电子管厂20t/h锅炉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实施SPC管理的重要作用,阐述了SPC的实施程序,根据实施经验重点总结了SPC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模糊PID控制器在火电厂主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梅金  罗飞  李如雄 《动力工程》2005,25(2):231-233,238
把解决模糊控制中的强化作用与静态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作为研究方向,针对火电厂主汽温系统的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等特点,提出将模糊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的思路,设计了模糊PID控制模型并与普通PID控制和简单的模糊控制进行了比较。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是解决模糊控制中的强化调节作用与静态稳定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图6表1参6  相似文献   

15.
魏乐  韩璞  于希宁 《动力工程》2005,25(2):226-230
带有汽 汽换热器的单元制机组的过热汽温系统和再热汽温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作用,两个系统的动态特性会随着机组负荷的变化发生较大改变。为此,将两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应用环路成形H∞控制方法,设计出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多变量鲁棒协调控制器。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将设计出的多变量H∞控制器运用Taylor级数展开的方法简化为PID形式。在多个工况点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H∞控制器的负荷适应性较强,具有良好的解耦效果,等效的PID控制器较好地保留了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图6表1参7  相似文献   

16.
A sub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to control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in a direct-fired batch type furnace is formulated. It minimizes deviations from a prescribed temporal load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the energy input in terms of the fuel consumption. The control method requires a model for the heat transfer and combustion, which is describe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shows that the fuel input and heat transfer to the load can be controlled to maintain a specified instantaneous temperature. This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a feedback loop that is constructed by comparing the desired and measured temperatures. A parametric study is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10 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应用,馈线自动化的典型控制技术方案,着重对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重合器方式、智能分布式控制方式,以及主站监控式、子站监控式的集中式馈线自动化作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各种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在不同供电区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C类及以下供电区的农村、城郊架空线路,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城市中B类及以上供电区接有重要敏感负荷的电缆线路。集中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城市中心区B类及以上供电区的主电缆线路。  相似文献   

18.
自控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梅春  刘泽华 《节能技术》2003,21(2):13-15,19
分析了暖通空调领域中自动控制的特点及分类,指出传统的PID控制和现代的DDC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普遍应用,预测了人工智能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七台河发电厂进口350MW汽轮机组的DCS分散控制系统采用的是HONEYWELL公司的TPS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作为TPS系统的一部分,被称之为MCS,MCS覆盖了整个锅炉侧的自动调节及部分汽机侧的调节系统。MCS控制策略主要由HPM(高性能过程管理器)实现,对七台河发电厂35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相关的控制策略和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