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红枣色素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测定碱提、超声辅助碱提、酶-超声辅助碱提色素中总多酚、花色苷和总黄酮含量,采用还原能力、O-2·和DPPH·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色素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色素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碱提色素最高;不同方法提取色素均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且清除O-2·、DPPH·能力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清除O-2·、DPPH·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花色苷含量与清除DPPH·(r=0.874)能力呈明显正相关,表明多酚和黄酮可能是红枣色素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3.
4.
5.
通过研究山桐子果不同部位(果肉和种子)油脂理化性质、营养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发现其均存在显著差异。果肉是粗脂肪主要来源,其含油率高达37.01%。不同部位山桐子油色泽具有明显差别,果肉油呈暗红色(a*为41.83),种子油呈橙红色且较清亮(L*为63.88,b*为106.31)。研究发现,干燥处理的山桐子果不同部位油的酸值均较高,果肉油和种子油分别为6.78 mg/g、4.18 mg/g。山桐子果不同部位油中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分别为71.66%、83.27%,且种子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远高于果肉油。果肉油中α-生育酚和β-谷甾醇含量较高,分别为148.41 mg/100 g和401.32 mg/100 g,但种子油中总酚比果肉油高,为104.73 μg/g。种子油氧化稳定性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较高,分别为14.89 h、675.77 μmol TE/100 g。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比较,果肉油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红枣中的多酚化合物,选取甲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使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对红枣多酚成分进行测定,以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评价红枣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枣多酚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70%,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60 ℃,料液比1:40(g/mL),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397%±0.08%。利用高分辨液-质联用仪测定红枣多酚中含有19种成分,分为酚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红枣多酚浓度为0.3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为77.63%;当浓度为1.0 mg/mL时,红枣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达82.48%,且随着多酚浓度的增大清除能力接近于VC。综上,从红枣中提取的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以红枣、枸杞为原料,采用冷浸的方式以蒸馏酒为基酒制作红枣枸杞浸泡酒,对红枣枸杞浸泡酒的营养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浸泡酒中富含多酚、黄酮、游离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其中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约为1.66 g/L,有机酸种类丰富,主要为乳酸、丁二酸和己二酸.此外,该浸泡酒具有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的红枣功能成分品质差异。方法 选取新疆不同产地的12个红枣原料,对其多酚、总糖、总黄酮、皂甙、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红枣功能成分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多酚含量排名前3的红枣产地分别是伊吾县、和田县和沙雅县,总糖含量排名前3的红枣产地分别是伊吾县、若羌县和莎车县,总黄酮含量排名前3的红枣产地分别是伊吾县、巴楚县和沙雅县,皂苷含量排名前3的红枣产地分别是麦盖提县、莎车县和轮台县, cAMP含量排名前3的红枣产地分别是沙雅县、麦盖提县和疏勒县,维生素C含量排名前3的红枣产地分别是疏勒县、图木舒克市和阿拉尔市。红枣功能成分指标评价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2.359%。根据功能成分的综合得分,功能成分综合品质排名前3的红枣产地是伊吾县、沙雅县、麦盖提县。当欧氏距离为15时, 12个产地红枣按功能成分可以分为三类。结论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分析方法简便、科学、有效,可用于分析不同产地红枣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红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枣膳食纤维酶法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及抗氧化特性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发现,当酶添加量为1.5 mg·mL-1,酶解温度为50℃,液料比为9:1 mL/g,酶解时间为45 min时,红枣膳食纤维酶法提取率最高,达到9.18%,与预测值误差仅为0.33%。酶法提取与热水浸提相比,其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性研究结果显示,红枣膳食纤维对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为0.227 mg·mL-1,显示了其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0.
研究龙眼核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眼核含油率为7.33±0.37 %,该油脂的碘价165.77±0.61 g/100g、皂化值259.19±3.72 mg/g、过氧化值0.023±0.001 mmol/kg、酸值38.74±3.78 mg/g;从龙眼核油脂中鉴定出12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42.77%,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达到36%;龙眼核油脂对DPPH· 和ABTS+· 的IC50分别为11.00 μg/mL和14.38 μg/mL,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龙眼核油脂可作为植物食用油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探讨红枣色素与枣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采用DPPH·、ABTS+·、·OH、O2-·清除能力和还原力评价红枣色素、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等辐射分析法研究红枣色素与枣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红枣色素、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呈一定量效关系,且红枣色素与枣多糖复配后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红枣色素、枣多糖单独使用。红枣色素与枣多糖复配后的效应点均落在相加线及95%可信限的左侧,试验IC50mix值均小于理论IC50add值(p<0.05),相互作用指数γ值均小于1,其清除DPPH·、ABTS+·、·OH、O2-·能力和还原力的协同率分别为53.53%±2.14%、61.64%±2.26%、85.73%±3.69%、65.34%±3.28%、87.04%±4.31%,表明红枣色素与枣多糖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蓝莓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多酚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贵州蓝莓蜜酸度值44.69 mmol/kg,总糖含量79.30%,葡萄糖含量(40.88%)高于果糖含量(38.41%);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27~24.72 mg GAE/100 g和3.88~6.77mg RE/100 g,DPPH和ABTS自由基半抑制率分别为119.04~136.56 mg/mL和140.56~212.34 mg/mL;蓝莓蜜含15种多酚类物质(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对香豆酸、芦丁、阿魏酸、杨梅酮、木犀草素、桑色素、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高良姜素),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为槲皮素,酚酸含量由高到低为: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原儿茶酸。研究表明,蓝莓蜜酸度偏高、易结晶,结合槲皮素含量高的特点与酚酸含量高低规律,可作为蓝莓蜜鉴定与检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类榛子油脂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欧洲榛巴塞罗那、平榛1#、平欧杂交榛辽榛3#和达维4个品种榛子油脂的基本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榛子油脂的基本理化性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碘值为137.15~147.50g I2/100g,皂化值为144.99~159.03mgKOH/g,平榛油脂具有较低的酸值和碘值,欧洲榛油脂的酸值较高,平欧杂交榛油脂具有较高的碘值,两个品种平欧杂交榛油脂的皂化值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榛子油脂中的脂肪酸组成以油酸含量最高,为67.69%~82.26%;其次是亚油酸,为11.37%~14.2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37%~94.31%,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84%~16.39%。榛子的DPPH自由基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50在23.63~42.40mg/mL,抗氧化活性:辽榛3#>平榛1#>达维>巴塞罗那。说明:我国平榛和平欧杂交榛相比于欧洲榛,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方面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以云南省4 个葡萄主产区的无核白鸡心葡萄果皮为材料,对其成分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因其生产环境不同,基本成分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元谋地区的葡萄皮干物质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可能与其高日照有关。葡萄皮中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葡萄皮中的单糖含量排列为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皮中的原花青素、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弥勒地区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可能与其低海拔有一定的相关性;酚酸组成中芦丁和儿茶素含量较高,且在所有葡萄果皮中均有检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氧化能力为指标,对4 个地区果皮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果皮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3 种能力的IC50分别为12.95~14.68、8.63~11.11 μg/mL和29.35~34.60 μg/mL。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不同品种枣果发育过程中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对灰枣、鸡心枣、梨枣、赞皇枣、磨盘枣、葫芦枣6 个枣品种的不同发育期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组成和VC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各品种枣果实中总酚、总黄酮、V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在采摘初期(幼果期)为最高,其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在绿熟期前下降迅速,绿熟期以后变化趋缓,果实接近成熟时则趋于平稳,全红期果实可较采摘初期降低60%以上;V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在白熟期前下降较快,白熟期后降幅变小。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显示,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是供试各品种枣果实中最主要的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含量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也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供试枣果实抗氧化活性与其中的总酚、总黄酮、VC以及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等主要酚类物质的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其中尤以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较高,说明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是枣果中最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磨盘枣、葫芦枣具有较高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鸡心枣具有较高的VC含量,是功能性枣果及其加工制品生产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组成及活性差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期梨枣叶茶抗氧化成分的含量、组成及其活性的差异,揭示梨枣叶茶抗氧化功能品质随采收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陕北地区5—8月份矮化密植枣园生长的梨枣嫩叶制成的梨枣叶茶为研究材料,比较总酚、黄酮和VC含量及酚类物质的组成及抗氧化能力(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清除率)的差异性。结果:7月、8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高于5月和6月加工的梨枣叶茶。梨枣叶茶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以及VC含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总酚含量变化范围为(29.94±0.28)~(42.65±0.56)mg/g(以没食子酸计),黄酮含量变化范围为(16.61±0.39)~(25.21±1.53)mg/g(以芦丁计),VC含量变化范围为136.5~324.6mg/100g。梨枣叶茶检出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它们的含量在不同时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芦丁是含量最高的酚类物质,最高含量达到60.11mg/100g。梨枣叶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呈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性,与VC含量相关性不大。结论:夏季采收的梨枣叶茶抗氧化活性强,芦丁是构成梨枣叶茶酚类物质最主要的成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