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樟树叶醇提液中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对比6种大孔树脂对樟树叶中木脂素吸附-解吸效果,从中筛选一种最适大孔吸附树脂作为纯化材料,并研究上样浓度、上样流速、上样体积对大孔树脂吸附率的影响,以及洗脱剂浓度、洗脱流速、洗脱剂用量对大孔树脂解吸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木脂素的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最佳吸附-解吸工艺条件为:7BV上样量、2.12mg/mL上样浓度、1.0 mL/min上样速率、80%乙醇洗脱剂、洗脱流速2BV/h,洗脱剂用量8BV,该条件下樟树叶中木脂素得率为66.68%,纯度为15.91%,表明该大孔树脂对于樟树叶中木脂素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7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油菜蜂花粉总黄酮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结果筛选出AB-8型树脂的吸附量大,易于洗脱,纯化分离效果好.通过对AB-8型树脂的动态吸附研究,得出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溶液浓度0.91mg/mL,pH为5,吸附流速2.5mL/min,洗脱采用50%的乙醇以1mL/min的流速洗脱3BV.  相似文献   

3.
以花生根白藜芦醇提取液为原料,对选取的5种大孔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DA-201树脂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DA-201树脂吸附白藜芦醇的动力学试验、DA-201树脂等温吸附试验、上样量试验与动态洗脱试验以及考察上样流速、洗脱流速和洗脱溶剂浓度的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柱层析试验等研究发现:DA-201树脂等温吸附白藜芦醇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ilch方程.在上样质量浓度为0.7 mg/mL,上样液pH 3,上样体积为20 mL,洗脱体积为15 mL的条件下,进行DA-2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纯化试验,建立了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纯化白藜芦醇的数学模型.经回归与方差分析,对方程进行局部寻优得出:在上样流速1.00 mL/min,洗脱流速1.60 mL/min,乙醇体积分数75%,其纯化后白藜芦醇的得率为(80.13±0.01)%,经HPLC检测其纯度可以达到39.61%.  相似文献   

4.
研究AB-8大孔树脂法去除车前草粗多糖中蛋白质的适宜条件。采用动态吸附和解析实验对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40mg/mL,上样流速0.5 mL/min,上样液pH值7.0;以蒸馏水为洗脱剂,洗脱速度2 mL/min,洗脱体积2.5BV(1BV=20 mL)。纯化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车前草粗多糖中的蛋白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蛋白去除率为84.83%,多糖保留率为88.32%。  相似文献   

5.
从8 种树脂中筛选出对银杏叶聚戊烯醇(polyprenols,PPs)有较大吸附率的NKA-Ⅱ树脂。研究PPs在NKA-Ⅱ树脂上的吸附特性,确定分离PPs适宜工艺参数。动力学数据研究表明,PPs在NKA-Ⅱ树脂上的吸附过程符合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控速步骤以液膜扩散为主;吸附等温曲线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NKA-Ⅱ树脂固定床纯化PPs的操作条件:上样质量浓度0.73 mg/mL、流速2 mL/min;以流速1 mL/min的正己烷-丙酮(80∶20,V/V)洗脱,用量5 BV。经NKA-Ⅱ树脂固定床纯化后,PPs含量从33.85%提高到71.54%,回收率为88.76%。树脂柱再生第6次时,对PPs的分离纯化能力才明显降低,表现出良好的再生使用性。  相似文献   

6.
张德谨  陈义勇  胡雅琳  刘祥 《食品与机械》2018,34(2):166-170,194
为了对乌饭树叶黄酮进行纯化,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试验,探讨上样体积、上样浓度、上样流速、洗脱剂、洗脱流速以及洗脱体积对乌饭树叶黄酮吸附及解吸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蛋白质和多糖的脱除率以及HPLC谱图对纯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KA-II树脂具有较高的吸附率、解吸率以及较短的吸附时间,确定NKA-II树脂作为乌饭树叶黄酮纯化的柱填料,大孔树脂NKA-II纯化乌饭树叶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体积2.0BV(柱体积),上样浓度0.75mg/mL,上样流速1 mL/min,洗脱剂为50%(体积分数)的乙醇,洗脱流速1.0 mL/min,洗脱体积3BV。在该纯化工艺条件下,HPLC表明纯化后乌饭树叶黄酮纯度明显提高,蛋白质脱除率达76.32%,多糖脱除率达65.45%,黄酮纯度达48.92%。  相似文献   

7.
筛选纯化菊苣总苷的最佳树脂,并研究大孔树脂对总苷的纯化工艺。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试验、筛选出纯化菊苣总苷的大孔树脂类型,确定HPD300大孔树脂为最佳纯化树脂,进一步研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HPD300大孔树脂对菊苣总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良好,其吸附等温线方程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HPD 300大孔吸附树脂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0 mg/mL,吸附流速2.0 mL/min,最大上样量26m L/g树脂,洗脱流速2.0 mL/min,洗脱剂采用50%的乙醇溶液30 mL,在此条件下菊苣总苷纯化的平均收率为75.79%,纯度为74.17%。  相似文献   

8.
黎继烈  黄凌  崔培梧  郝聚喜  王卫 《食品科学》2010,31(12):101-105
以宽叶缬草中的缬草素提取物为原料,对选取的 5 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 D101 树脂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 D101 树脂吸附缬草素的上样量试验与动态洗脱试验,确定上样溶液中缬草素质量浓度为10.0mg/mL,上样体积为 20.0mL,洗脱体积为 4BV。采用三元二次通用组合试验,考察上样流速、洗脱流速和洗脱液甲醇体积分数对柱层析纯化缬草素效果的影响,建立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缬草素的数学模型,经回归与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局部寻优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 2.5BV/h、洗脱流速 1.7BV/h,甲醇体积分数 75%,纯化后缬草素理论得率为72.40%,验证值为(72.12 ± 0.1)%。  相似文献   

9.
以宽叶缬草中的缬草素提取物为原料,对选取的5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确定D101树脂为最优吸附树脂。通过D101树脂吸附缬草素的上样量试验与动态洗脱试验,确定上样溶液中缬草素质量浓度为10.0mg/mL,上样体积为20.0mL,洗脱体积为4BV。采用三元二次通用组合试验,考察上样流速、洗脱流速和洗脱液甲醇体积分数对柱层析纯化缬草素效果的影响,建立大孔树脂柱层析纯化缬草素的数学模型,经回归与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局部寻优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流速2.5BV/h、洗脱流速1.7BV/h,甲醇体积分数75%,纯化后缬草素理论得率为72.40%,验证值为(72.12±0.1)%。  相似文献   

10.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总黄酮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HPD600型树脂对软枣猕猴桃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上样液质量浓度0.5~0.6mg/mL、pH3~4、吸附流速2mL/min、上样量3BV条件下,以3BV的水冲洗树脂柱、用4BV 80%乙醇溶液以2mL/min流速洗脱,处理后的软枣猕猴桃总黄酮平均回收率可达86.5%,平均纯度为37.2%。HPD600型大孔吸附树脂适合对软枣猕猴桃黄酮进行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1.
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木质素结构中含有芳环、脂肪族侧链和许多活性官能团,具有一定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工业木质素主要源于制浆造纸业的副产物,通过改性可以制备各种功能不一的木质素基吸附材料.本文综述了木质素的吸附性能和国内外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探索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A reformulation of the classical Brunauer, Emmett and Teller multimolecular adsorption equation resulted in a unimolecular equation in which a third parameter was introduced into general statements. The third parameter represented adsorption centres on the unimolecular surface. This parameter modified the constant C in the BET equation to C1/n which, on analysis, was found to measure the density of the most strongly adsorbed molecules. The new equation, which was shown to apply to all isotherm shapes, delineated limits between which three states of unimolecularly adsorbed molecules could be identified along the isotherm. It also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net heat of adsorption, which is identical with the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at low values of Aw. The equation also explained the phenomenon of adsorption compression in sorption studies and this was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density of primary adsorbate molecules at low values of Aw.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银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壳聚糖(Chitosan,CTS)是自然界中储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大分子链上含有较多的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已广泛用作各种载体材料.本文研究了壳聚糖对Ag+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壳聚糖对Ag+的吸附关系.pH值的提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均使吸附率增加,而较低温度下更有利于Ag+的吸附,初始Ag+浓度的高低对吸附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促进纺织服装设备自动化和面料自动抓取方法的融合发展,解决劳动力成本过高、生产效率低和服装定制化发展缓慢等问题.分析了目前服装面料自动抓取转移方法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机械手抓取、负压吸盘抓取、静电吸附抓取和非接触式吸盘抓取的原理与特点及其对服装生产的影响,对比了上述4种自动抓取转移方式在制造成本、能耗、工作环境和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AB-8、S-8两种吸附树脂对染料木黄酮的吸附行为和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在298K下,pH=8.0时,S-8吸附树脂对染料木黄酮吸附效果最佳;用乙醇做解析剂,其解析率可达97.50%;其热力学参数为:ΔH=35.9kJ/mol,ΔS=0.128kJ/mol·K,ΔG298K=-2.22kJ/mol。等温吸附过程服从Freundlich方程,表观活化能为33.9kJ/mol。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吸附动力学、热力学模型对不同种类和级分的纸浆纤维进行水性油墨颗粒的吸附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水性油墨颗粒的吸附过程;对于不同级分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SBKP)纤维,水性油墨颗粒在P50/R100级分上具有最大吸附量,比R30级分多1 mg/g,其吸附速率在初始阶段比R30级分的快2倍;油墨颗粒在针叶木热磨机械浆(TMP)纤维上的吸附量比在SBKP纤维上的明显减少,最大吸附量的降幅为0.8 mg/g;两种纸浆中的油墨颗粒在纸浆纤维上的吸附过程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该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不同级分的SBKP纤维中水性油墨在R30级分纤维上有最大吸附焓变,P50/R100级分纤维上有最大的吸附熵变。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蚕丝产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PEO)的高效监控检测,研究蚕丝纤维对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OPEO在蚕丝纤维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并且初始浓度越大,平衡速率常数越小,到达平衡的时间越长.OPEO溶液的温度越高,平衡速率常数越大.毛孔内扩散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壳聚糖对水溶液中天冬酰胺的吸附性能进行初步研究。采用粒内扩散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壳聚糖吸附天冬酰胺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并采用Langmuir等温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对其吸附等温线数据进行结果拟合。试验表明,当天冬酰胺的初始浓度分别为50、100、150 mg/L时,壳聚糖对天冬酰胺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85 7~0.993 2)。壳聚糖对天冬酰胺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R^2=0.978 8),其饱和吸附量为87.72 mg/g。壳聚糖对天冬酰胺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秀芝 《造纸化学品》2008,20(3):30-32,35
吸液性能是吸液原纸的一项主要性能指标。该文论述了吸液原纸吸收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生产工艺提高吸液原纸的吸收性能,满足原纸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稀溶液中溶质的固/液吸附体积及分配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稀溶液中溶质的固/液吸附体系,首次提出了根据吸附分子体积和实验条件下吸附等温线中的最大吸附量计算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体积或吸附空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单层吸附,也适用于多层吸附和具有亲水亲油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胶团吸附。由此,吸附质的表面相浓度C^S具有真实浓度的含义,相应地,计算得到溶质的固/液分配系数Pa就有了准确值,分别计算由溴代十二烷基三甲铵(DTAB)和溴代十六烷三甲铵(CTAB)与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