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简单介绍了普洱茶的品质特征,对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在国内外的历史记载进行综述,分析了对普洱茶保健功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功效成分及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本文对普洱茶功效成分与其保健品质之间的关系及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微生物及其酶系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普洱熟茶作为云南的特有名茶,随着其保健功效被逐渐揭示,愈加受到人们青睐。一直以来,成分分析和分离是普洱熟茶研究的热点,因为这关系到生产质量的控制、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保健功效机理的阐明等。然而,普洱熟茶中含有大量茶褐素和茶多糖,这些物质分子量大、结构复杂,不仅难以分离,还会影响其他常规成分在比色法中测量的准确性,这对普洱茶研究已造成巨大障碍。文章综述了普洱熟茶成分分析和茶褐素、茶多糖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85-290
普洱熟茶是一种独特的微生物发酵茶,由中国云南省的大叶种茶的晒干叶制成,为中国特有名茶。近年来,普洱熟茶由于其降血脂、抗氧化、减肥、抗菌等多重保健功效而备受欢迎,目前已从普洱熟茶中分离出多种功能性成分并进行了验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普洱熟茶化学成分及主要化学成分转化的研究,特别是普洱茶中特有的加成儿茶素类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普洱熟茶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类茶中茶氨酸、咖啡碱及多酚类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比较分析了绿茶类的西湖龙井和碧螺春、红茶类的祈门红茶和立顿红茶、黑茶类的普洱茶Ⅰ(特级标准样)和普洱茶Ⅱ(临沧出产)中茶氨酸、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多酚类和没食子酸等物质的含量;研究了绿茶、红茶和普洱茶中茶氨酸与咖啡碱的比例关系、儿茶素的组成特征及含量,探讨了上述物质作为茶叶品质控制和鉴定的综合指标参数以及相关生理功效方面的组效关系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曲霉与普洱茶品质形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是微生物(优势菌种黑曲霉)和酶系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从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渥堆发酵、功效、食品安全等方面作了分析,探明黑曲霉在普洱茶品质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是云南省极具代表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养身、贮藏价值,在我国茶叶市场份额中占比较高,用其制成的茶汤色泽明亮、滋味醇厚,更有清胃生津、去油解腻的功效。当前伴随产业规模扩大、竞争格局调整,生产经营者对于普洱茶蕴藏的经济、文化价值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相关工艺体系也不断成熟。本文主要聚焦普洱茶贮藏过程,对其含水量、多酚变化状况、相关性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是促成普洱茶多酚类物质转化的重要因素,水分的增加有助于加快普洱茶发酵进程,缓解其苦涩口感,同时促进茶色素的累积。因此,在加工、渥堆过程中,要科学控制含水量,促进其滋味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吕海鹏  王梦琪  张悦  朱荫  林智 《食品科学》2018,39(23):306-312
普洱茶产于云南,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黑茶的典型代表之一。微生物参与的后发酵过程使晒青毛茶中的多酚类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诸如氧化、聚合、缩合、分解等为主的电化学变化,奠定了普洱茶的化学物质基础,赋予了普洱茶特殊的风味品质和保健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下,糖基化、甲基化以及其他类型取代方式的化学结构修饰也是多酚类成分生物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此形成了众多多酚类成分的化学结构修饰产物。现有研究表明,这些结构修饰产物对普洱茶的风味品质和生物活性产生重要影响,是普洱茶中潜在的重要品质化学成分和标志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综述了普洱茶中多酚类成分化学结构修饰产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应用正交实验以茶膏中特征物质含量及感官评价为依据,对普洱生茶膏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探究了普洱茶膏浓缩过程中特征成分的变化。优化的普洱茶膏加工条件:茶水比为1∶20,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5 min,浓缩温度为100℃,此条件下普洱茶膏中特征物质综合含量最高,感官评价得分也相对较高。在普洱茶膏加工的浓缩过程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下降,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先升后降,茶褐素则不断累积。本研究制得的茶膏感官评价得分和特征物质含量都高于市售茶膏,优化工艺合理、可行,为普洱茶膏加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普洱茶中香气物质种类繁多含量少,但是特征香气成分却不一。归纳和分析了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渥堆后发酵、贮藏等茶叶香气变化的研究现状,对普洱茶香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体外活性评价方法研究陈年普洱熟茶和生茶的抗氧化、降糖降脂作用,感官审评各茶样的品质,分析普洱茶的活性物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贮存年份的普洱生茶较熟茶具有更高的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熟茶组不同贮存时间茶样间的抗氧化、降血脂功效差异不大,降血糖活性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生茶组不同贮存时间茶样间的抗氧化、降血糖功效差异不大,降血脂活性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升高,说明普洱茶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多酚类、茶褐素密切相关,其降血脂作用可能与茶多酚、茶色素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普洱茶的苦涩味越来越低,陈香和醇厚甜润的滋味品质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2.
研究普洱茶提取物及其组分与药食同源植物葛根、山楂复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血脂大鼠的辅助降血脂作用差异性。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葛根山楂复配普洱茶提取物复合物组、葛根山楂复配茶多糖复合物组、葛根山楂复配茶多酚复合物组。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受试物,试验周期为4周,每两周测定血脂指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葛根山楂与普洱茶提取物、茶多酚粗提物或茶多糖粗提物复配均具有一定的辅助降血脂功效,且茶多糖复合物组优于其他组。茶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与药食同源原料复配协同发挥作用,具有较好的辅助降血脂功效,为茶与药食同源原料复配产品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茶肠加工过程中加入红茶粉,充分发掘茶的营养和保健功效。利用茶多酚、茶蛋白、茶膳食纤维等活性及功效物质赋予茶肠全新的口感和风味,改善茶肠的物理性状。有效解决现有肉制品持水能力差、硬度高、色泽灰暗、口感油腻、营养功效差等技术难题,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高品质肉制品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茶的挥发性组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测定18个普洱茶挥发性物质。结果从18个普洱茶中共鉴定出98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4种甲氧基酚类、11种醛类、15种醇类、13种酮类、4种酯类、2种呋喃类、2种含N化合物、35种碳氢化合物及2种其他类物质。陈化时间短(4年)的普洱生茶中醇类(31.01%)和碳氢化合物(22.92%)含量高,甲氧基酚类化合物含量低(1.3%),具有明显的晒青毛茶香气特征。陈化时间长(≥25年)的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聚成一类,这类普洱陈茶甲氧基酚类化合物含量高(7.52%~39.17%),且不同陈化时间的普洱茶样本之间香气特征相似,仅通过香气无法推断其陈化时间。结论本研究为消费者正确认识和收藏普洱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普洱茶属于黑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云南传统的特色历史名茶,主要来源地为六大茶山(六大茶山为:曼撤,易武、曼砖、倚邦,革登、攸乐)。按照制作方法,普洱茶分为普洱散茶、普洱紧茶两大类;按品质分,有普洱绿茶、普洱发酵茶两大类;按植物分类,有5类12目。普洱茶历史悠久,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普洱茶特殊的品质和独特的养生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6.
肥胖是一种身体脂肪积累过多的状态,以高血脂为特征,并与各种代谢疾病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让肥胖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而体重增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比如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常见品种包括普洱茶、茯砖茶、六堡茶以及青砖茶等。黑茶因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而具有多种生理功效,其中抗肥胖功效颇受研究者关注。黑茶品种不同以及从同一品种所提取的物质不同,其抗肥胖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本文综述了常见黑茶的抗肥胖功效及其作用机制,以期扩展黑茶的应用领域并为肥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氨基酸对普洱熟茶呈味物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氨基酸是普洱茶发酵过程中重要的中间物质,对普洱茶内含物质的转化和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在发酵时添加不同氨基酸对普洱熟茶产品的主要呈味物质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氨基酸组的水浸出物含量在34.82~39.46%之间,茶褐素含量在6.31~7.17%之间,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6.31~7.17%之间,这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茶多酚含量在7.76~8.73%之间,水溶性糖在3.07~3.89%之间,均低于对照组,咖啡碱含量与对照组相差不大。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表明,醇类占香气成分的21.17~25.47%、醛类占15.64~18.71%、杂氧化合物类占13.75~17.92%、酯类占7.17~10.25%,这几类物质是主要的香气成分;实验组香气成分中的酯类和杂氧化合物类含量大于对照组,而它们又是陈年普洱茶的主要的特征香气成分。实验表明外源氨基酸对普洱茶汤中的呈味物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形成有显著影响,能加快普洱茶特殊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普洱茶陈化过程可促进普洱茶陈香物质、醇化品质、生物活性成分的形成,当贮藏技术控制不当时,会导致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并可产生一些危害衍生物,可引起普洱茶安全性及饮用风险的发生。贮藏技术的变革既为普洱茶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新的挑战。随着国家智能信息技术不断落实推进,所有行业都面临着数字化升级,实现陈化普洱茶安全区块链云服务,建立广泛的信任交互关系是未来普洱茶安全监管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探讨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陈化普洱茶安全监管建设,为提升普洱茶科学贮藏技术及提高普洱茶陈化安全监管,实现陈化普洱茶品质优化及可追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普洱茶多酚与茶褐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洱茶是一类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后发酵茶,其中多酚和茶褐素都是重要的功能成分。普洱茶茶褐素是一类结构十分复杂的多酚氧化产物,属于天然色素。本文综述了普洱茶多酚和茶褐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提取分离、功能研究、茶褐素的结构探讨、变化特点、生物活性等。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机采晒青茶的不同分级处理对后续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原料分级(1、2和3号)和精制分级(4、5和6号)后得到的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为材料,应用茶叶感官审评、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中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以甲氧基苯类物质为主,其次是醇类和烯类,与电子鼻测定所得C6(对甲基类灵敏)传感器在第二主成分区分贡献率最大,其次是C8(对醇类、醛酮类灵敏)传感器结果基本一致;电子鼻LDA分析与GC-MS数据树状图分析结果相近;研究得出甲氧基苯类物质是普洱熟茶中决定陈香的主要物质,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的相对含量与普洱熟茶的等级呈正相关,萘的相对含量与普洱熟茶的等级呈负相关。总之,经过不同的分级处理,得到的普洱熟茶挥发性物质间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机采晒青茶在后续普洱熟茶加工中的品质提升提供科学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