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淡水鱼内脏为原料,以鱼油得率为评价指标,对酶法提取鱼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在各自的最佳酶活条件下提取内脏鱼油,得到最佳的水解用酶为中性蛋白酶。然后以中性蛋白酶为水解用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考察pH值、中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对鱼油得率的影响,最终得到中性蛋白酶酶解法提取鱼油的最优条件为:pH值7,酶解时间40min,酶解温度60℃,酶添加量0.50%,料液比(原料∶蒸馏水)1∶1.5。在最优条件下,鱼油得率可达35.67%。  相似文献   

2.
酶法提取罗非鱼内脏鱼油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提取罗非鱼内脏鱼油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对提取鱼油的基本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酶种类、酶解温度、p H、液料比、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罗非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得到酶法提取罗非鱼内脏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 H 7.5、液料比5∶1、加酶量3 400 U/g、酶解时间1 h。在此条件下,鱼油提取率达到88.95%,酸价达到SC/T 3502—2000的粗鱼油一级标准。罗非鱼内脏鱼油中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为36.66%,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质量的38.13%和25.18%,表明罗非鱼内脏鱼油是一种营养品质较高的油脂。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红瓜子仁水酶法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了解红瓜子仁油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以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瓜子仁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S-GC-IMS技术对贮藏0 d和1年(4℃冰箱中存放)的红瓜子仁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3 h、pH 10,在此条件下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75.68%;红瓜子仁油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25种,不同贮藏时间下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3-甲基-1-丁醇和3-羟基-2-丁酮可初步确定为新鲜红瓜子仁油挥发性成分的标志物。研究结果说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可以获得较高的油脂提取率,贮藏时间影响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混料优化设计对最适合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的复合酶配比条件和水解条件进行优化,以总油提取率为指标,确定复合酶水解的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和蛋白工艺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料水比1:6(g/mL)、纤维素酶添加量0.84%、半纤维素酶添加量0.56%、酶解pH5、酶解温度37℃条件下水解0.75h后,再利用Alcalase碱性内切蛋白酶,加酶量1.85%、酶解温度50℃、酶解pH9.26、水解3.6h,总油提取率达到极大值即81.04%,比以往国内研究采用湿热处理工艺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酶法同时提取核桃仁油脂及水解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酶解工艺。试验首先对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以及淀粉酶与中性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的酶解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在确定中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研究了酶解温度、pH、酶的添加量、固液比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酶法提取核桃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蛋白酶添加量为1.5%(m/m),酶解pH为6.0,料液比1∶4,核桃的油脂提取率可达到34.0%,各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固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酶的添加量。在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核桃水解蛋白的提取率可达12.37%。  相似文献   

6.
王瑞元 《中国油脂》2023,(11):14-15
为提高沙丁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沙丁鱼内脏为原料,研究5种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1种蛋白酶作为鱼油提取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酶法提取的粗鱼油进行精制,对精制鱼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时,鱼油提取率最高;中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沙丁鱼内脏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加酶量1%、酶解时间2 h、酶解pH 7、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可达67.86%;粗鱼油经精制后,达到SC/T 3502—2016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精制鱼油中DHA含量为26.57%,EPA含量为2.64%,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唐峰  许学勤  李珏 《食品科技》2007,32(11):216-218
采用水酶法从鲢鱼内脏中提取淡水鱼油。选用Alcalase做为酶解所用酶,研究液固比(W/F)、加酶量、酶解时间、pH、温度5个因素对鱼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60℃,用酶量为1.0%(E/S),液固比(W/F)为1∶1,pH为8,酶解3.5h时鲢鱼内脏鱼油的得率达到92.36%,远远高于淡碱法提取的鱼油得率68.50%。  相似文献   

8.
胰蛋白酶法提取草鱼内脏鱼油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娜  刘学军 《食品科学》2013,34(2):110-113
利用胰蛋白酶酶解法从草鱼内脏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条件对鱼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胰蛋白酶提取草鱼内脏鱼油的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48℃、酶解pH8、酶添加量1.65%、料液比1:0.87(m/m)、酶解时间4h。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鱼油提取率为70.16%。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鱼类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以斑点叉尾鮰内脏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制备鱼油。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7.5、料液比1:1、加酶量3500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0.5h,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达到80.94%;提取到的鱼油(即粗鱼油)外观呈黄褐色,具有鱼腥味和轻微的酸败味,其过氧化值较低,而酸值相对较高;粗鱼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42%,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61.76% 和16.83%,Σn-3/Σn-6 的脂肪酸比值达到3.63。表明斑点叉尾鮰内脏是生产鱼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0.
首次采用水酶法提取猪油并对其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比较了4种蛋白酶(Alcalase 2.4L,Neutrase 1.5MG,Flavourzyme 1000L和Protamex)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的作用效果最好。选取碱性蛋白酶为酶解用酶,确定酶法提取猪油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解时间2.0 h,p H 8.0,料液质量体积比为1 g∶1 m L,酶解温度55℃,加酶量为底物质量分数的1.0%,该条件下提油率可达到96.82%。与传统方式得到的猪油产品比较,酶法提取的猪油基本理化指标均较优。  相似文献   

11.
对章鱼内脏的基本营养成分、脂质组成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酶解法与溶剂提取法结合的提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确定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酶解温度50℃、料液比1∶0. 5、加酶量3 500 U/g、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74. 81%。通过脱胶、脱酸、脱胆固醇、脱色、脱臭得到精制章鱼内脏鱼油,精制章鱼内脏鱼油的理化指标基本达到SC/T 3502—2016精制鱼油二级标准,油脂脂肪酸组成未发生改变,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0. 51%,EPA、DHA含量达37. 30%。章鱼内脏鱼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吴祥庭 《食品科学》2006,27(11):270-273
本文在液固比(W/F)、加酶量、酶解静置时间、pH、温度、搅拌速度六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油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主要影响因素加酶量、pH、温度等酶法水解提取鲐鱼鱼油的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法水解条件为酶量为1000U/g原料、pH7.3、45℃。  相似文献   

13.
以丝瓜籽为原料,研究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并对其脂肪酸组成、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经单因素试验与混料试验,确定了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的分步酶解条件为:首先添加2.0%的复合酶(其中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的配比为0.663∶0.237∶0.100),在pH 4.8、温度45℃、液料比7∶1条件下,酶解2.5 h;再加入1.0%的中性蛋白酶,在pH 6.8、温度45℃条件下,酶解1.5 h,最终丝瓜籽油提取率达到93.85%。该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符合国家食用油卫生标准。水酶法提取丝瓜籽油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玉琴  双全 《食品与机械》2018,34(11):156-160
采用水酶法提取山桐子油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水酶法提取山桐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炒温度150℃、蒸炒时间15 min、酶解温度50℃、料液比15(g/mL)、酶解时间5h、pH 6.0、复合酶用量2.0%,该条件下山桐子油的提取率可达93.88%。水酶法提取的山桐子毛油气味清香,酸值、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均较好,无须精炼,只需经过简单的精密过滤即可,且亚油酸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木棉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水酶法提取木棉籽油.以木棉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对所得油脂进行理化分析.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酶添加量0.8%(以木棉籽质量计)、初始pH7.0、酶解温度45℃、复合酶质量比4∶1、酶解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木棉籽油提取率达到79.7%.所提取的木棉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水酶法提取大扁杏仁油的酶解工艺,分别采用7种商业蛋白酶进行酶解,以清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合的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同时比较水酶法与溶剂法提取的大扁杏仁油理化性质。结果表明,Alcalase 2.4L为最适蛋白酶,优化的酶解工艺条件为:过80目筛的大扁杏仁粉,料液比1∶4,酶解温度55℃,酶解pH 9.0,酶解时间4 h,酶加量3%。在优化条件下,大扁杏仁清油提取率可达72.1%。水酶法与溶剂法所提大扁杏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水酶法提取的大扁杏仁油透明度高,风味好,酸值、过氧化值均低于溶剂法的,水酶法是适合大扁杏仁油提取的绿色工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酶法从巴旦木中同时提取油与水解蛋白。依次使用复合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纤素酶;果胶酶=1:2)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巴旦木浆,并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水酶法提取巴旦木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粒径40目、复合细胞壁多糖水解酶用量3.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h、碱提pH9.0、蛋白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水酶法提取巴旦木水解蛋白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5、粒径30目、细胞多糖水解酶用量3%、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h、碱提pH8.5、蛋白酶用量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h。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实验验证,总的巴旦木游离油和水解蛋白得率分别为68.74%和74.39%。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沙丁鱼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以沙丁鱼内脏为原料,研究5种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优选1种蛋白酶作为鱼油提取酶,以鱼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酶法提取的粗鱼油进行精制,对精制鱼油的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性蛋白酶时,鱼油提取率最高;中性蛋白酶酶解提取沙丁鱼内脏鱼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1、加酶量1%、酶解时间2 h、酶解pH 7、酶解温度50 ℃,在此条件下沙丁鱼内脏鱼油提取率可达67.86%;粗鱼油经精制后,达到SC/T 3502—2016精制鱼油的二级标准;精制鱼油中DHA含量为26.57%,EPA含量为2.64%,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酶法结合超声波预处理提取花生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出最优的超声时间(20min)和超声温度(45℃),重点以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花生提油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水酶法提取花生油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7%,酶解温度56℃,酶解时间3.8h,料液比1∶4,酶解pH 9.3.在最优条件下,响应面有最优值(95.50 ±0.44)%.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酶法从牡丹籽中提取牡丹籽油,并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试验以牡丹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酶解温度、酶解p H值、加酶量3个因素对牡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所提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p H 7.5、加酶量2.5%,该条件下油脂提取率达42.08%。所提油脂脂肪酸主要含有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23%。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条件温和,可减少提取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