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开发高附加值青稞产品,以萌动青稞为主要原料,辅以干玫瑰花和绿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萌动青稞玫瑰绿茶的制备及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营养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感官评价得到萌动青稞玫瑰绿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8 min,萌动青稞添加量70%(质量分数),此工艺下萌动青稞玫瑰绿茶的感官评分为90.23分。相比于青稞茶和萌动青稞茶,萌动青稞玫瑰绿茶茶粉及茶汤中总酚、黄酮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的含量显著升高,蛋白质、膳食纤维、β-葡聚糖和淀粉的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黑青稞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黑青稞米酒。主要以黑青稞米酒综合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黑青稞米酒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黑青稞与糯米质量比2∶1、酒曲添加量为0.6%(以混合米质量为基准)、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0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黑青稞米酒酒体呈清澈淡黄色,细腻醇厚,兼具黑青稞独特的香味和米酒典型的醇香,乙醇体积分数为7.12%,还原糖为20.41 g/100 g,总酸为0.39 g/100 g。  相似文献   

3.
以萌动青稞粉为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制得膨化青稞粉。研究物料水分含量、螺杆转速和挤压温度对膨化萌动青稞粉吸水性指数和水溶性指数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水分含量为26%、螺杆转速为220 r/min、挤压温度为180℃。在传统油茶制作的基础上研制新型膨化萌动青稞粉油茶,主要考察了膨化萌动青稞粉添加量、花生油添加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青稞粉油茶溶解度指数和感官评分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配方为:青稞粉添加量为68%、花生油添加量为4%、炒制温度60℃、炒制时间为6 min。此时,油茶感官评分为9.26分,具有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和低钠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青稞中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和多酚三种活性物质的含量随萌动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以康青7号、独立花、紫青稞、藏青25号和西藏2000五个青稞品种做萌动实验,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 method,GOPOD)、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福林酚法检测不同萌动温度和时间条件青稞中的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三类物质在不同品种内随萌动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三者的变化无显著性相关;β-葡聚糖含量在青稞萌动后下降,γ-氨基丁酸萌动后增加,多酚含量在不同品种中有不同的变化。萌动前,三类物质在藏青25号中的含量最高;萌动后,与相同萌动时间段的其他品种相比,β-葡聚糖在藏青25号中的含量最高,γ-氨基丁酸在藏青25号和西藏2000中的含量较高,多酚在康青7号中含量较高;萌动温度为22℃时,康青7号87 h、西藏2000萌动27 h,紫青稞和藏青25号萌动39 h,可以得到四种萌动青稞中三类物质较佳含量;而独立花青稞不适合做萌动处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青稞中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和多酚三种活性物质的含量随萌动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以康青7号、独立花、紫青稞、藏青25号和西藏2000五个青稞品种做萌动实验,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Glucose oxidase/peroxidase method,GOPOD)、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福林酚法检测不同萌动温度和时间条件青稞中的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三类物质在不同品种内随萌动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三者的变化无显著性相关;β-葡聚糖含量在青稞萌动后下降,γ-氨基丁酸萌动后增加,多酚含量在不同品种中有不同的变化。萌动前,三类物质在藏青25号中的含量最高;萌动后,与相同萌动时间段的其他品种相比,β-葡聚糖在藏青25号中的含量最高,γ-氨基丁酸在藏青25号和西藏2000中的含量较高,多酚在康青7号中含量较高;萌动温度为22℃时,康青7号87 h、西藏2000萌动27 h,紫青稞和藏青25号萌动39 h,可以得到四种萌动青稞中三类物质较佳含量;而独立花青稞不适合做萌动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和增加青稞的附加值。方法:以黑青稞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制备快消化淀粉含量低的青稞粉,以快消化淀粉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降低青稞快消化淀粉含量的最优工艺条件,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率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α-淀粉酶制备快消化淀粉含量低的青稞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150 U/g、料液比1∶10 (g/mL)、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65℃,此时黑青稞中快消化淀粉含量为11.6%,慢消化淀粉含量为13.0%,抗性淀粉含量为75.4%。酶解后,青稞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5.86%,75.54%。结论:试验方法可大幅度降低青稞中快消化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7.
以糯米、红枣、无花果为主要原料,采用混合发酵法制备烟用米酒香料,以卷烟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进行工艺优化。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糯米∶红枣∶无花果质量比5∶1∶1,接种量1%,糖化温度30 ℃,糖化时间48 h,后发酵时间72 h。对比米酒香料KB,添加了混合发酵米酒香料的卷烟香气、吃味品质均明显提升,评吸得分为90.3分。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对混合发酵米酒和米酒KB的理化指标及致香物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混合发酵米酒中的总糖、总酸含量均高于米酒KB,而酒精度差别不大;混合发酵米酒香料中致香物质种类可达26种,多于米酒香料KB(11种),其中苯甲醇、苯乙醇、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含量均达到了20 mg/L,提高该米酒香料的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青稞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萌发条件对青稞总酚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了青稞萌发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萌发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青稞萌发前后营养成分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青稞萌发最佳工艺条件为萌发时间2d、萌发温度30℃、pH 6.4,在该工艺参数下,青稞萌发后其总酚含量为1.18 mg/g,β-葡聚糖含量为2.35%;青稞萌发后,青稞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同时β-葡聚糖的减少量较小,此外多酚氧化酶及β-葡聚糖酶的活力均显著增强。该试验旨在通过对青稞萌发后的营养分析,为研究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萌动谷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萌动青稞。萌动青稞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因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比较青稞萌动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萌动后青稞的生理功效,以及国内外萌动青稞产品的研发现状,综述了国内外萌动青稞研究进展,为我国萌动青稞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然 《粮食与油脂》2019,32(4):38-43
以锦灯笼果米酒为凝乳剂,脱脂牛乳为主要原料,制备锦灯笼果米酒乳。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设计锦灯笼果米酒乳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锦灯笼果米酒添加量为12.2%,培养温度为57℃,培养时间为3.5 h,冷藏时间为18.8 h。在此工艺条件下,锦灯笼果米酒乳的感官评分为91.9分,产品表面光洁、色泽橙黄,凝块完整,口感滑嫩,香气和谐。  相似文献   

11.
以青稞为原料,采用不同酒曲发酵炒制和未炒制的青稞制备青稞酒,以青稞酒的pH、总酸、总糖和酒精度及关键性风味成分为考察指标,研究炒制工艺对青稞酒风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炒制青稞酒的酸度、含糖量以及感官评价均高于未炒制青稞酒。炒制工艺提高了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其中,壬醛、苯乙醇、苯乙醛和癸醛是青稞酒共有的关键性风味化合物(ROAV>1);苯乙酮和香叶基丙酮是青稞酒共有的具有修饰作用的化合物(0<ROAV<1),而4-乙基-2-甲氧基苯酚是炒制青稞酒特有的修饰性化合物,2-壬酮是未炒制青稞酒特有的修饰性化合物。增加青稞原料炒制工艺,可以达到改善青稞酒风味和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青稞、藜麦为主原料,研制出了青稞藜麦姜米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空气膨化温度和时间对青稞藜麦姜米茶总酚含量、体外降血糖活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稞藜麦姜米茶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空气膨化温度180℃,空气膨化时间1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青稞藜麦姜米茶,汤色清澈透亮,茶味清香,鲜醇甘爽,此时青稞藜麦姜米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苦荞为原料,以总黄酮含量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浸麦温度、浸麦方式和浸麦时间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苦荞萌动的浸麦工艺。结果表明,苦荞最佳浸麦工艺条件为:浸麦温度20℃、浸麦方式采用浸二断六和浸麦时间40 h,该条件下制得的萌动苦荞黄酮含量为7.489%,较未萌动的苦荞提高82.4%,为制备总黄酮含量较高的萌动苦荞原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用优化的甜酒曲发酵工艺参数对玉米糁进行发酵,发酵产物具有米酒风味特征,总酸度(49°T)和还原糖含量(50.88%)低于糯米发酵产物。用玉米糁和糯米(4∶6或6∶4)混合原料制备的发酵产物,其风味特征、酸度(70°T~72°T)和还原糖含量(56.61%~63.33%)与糯米发酵产物相似。乳酸菌在米酒发酵过程中没有显著的发酵产酸活性,而甜酒曲在酸奶发酵过程中有发酵活性。制备米酒风味酸奶简单可行的工艺是将玉米甜酒汁液添加到酸奶生产原料中,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获得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米酒汁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5%,培养温度42℃,培养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15.
以猕猴桃和糯米为原料,制备猕猴桃米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猕猴桃米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检测猕猴桃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最适酿造工艺条件为猕猴桃汁添加量35%、发酵时间12 d、发酵温度30 ℃、蔗糖添加量9%。在该优化条件下,猕猴桃米酒酒精度为12.5%vol,感官评分为95分,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GC-MS共检测出猕猴桃米酒中31种风味物质,其中醇类9种、酯类14种、酸类5种、其他类3种。其中醇类、酯类、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9.02%、15.14%、13.10%。  相似文献   

16.
以桤叶唐棣、黑果腺肋花楸和糯米为主要原料,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桤叶唐棣复合米酒。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混合果浆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复合米酒酒精度、感官评分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同时检测分析了黑果腺肋花楸-桤叶唐棣复合米酒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混合果浆添加量为55%、酒曲添加量为1.2%、发酵温度为27℃、发酵时间为5 d,按此条件所制得的复合米酒酒精度(11.5±0.12)%vol、感官评分(83±0.14)分、花青素含量(76.02±0.37)mg/100 mL。另外,黑果腺肋花楸-桤叶唐棣复合米酒原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3±0.17)%、还原力吸光度值为1.899±0.15,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米酒的高级醇含量,提高米酒品质,以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es fibuligera)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菌株混合发酵制备米酒,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W. anomalus、S. fibuligera、S. cerevisiae按1∶1∶1比例制备米酒品质较好,米酒高级醇含量为164.95 mg/L,感官评分为87.3分。米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106 CFU/mL、后发酵温度21 ℃、后发酵时间2.5 d。在此优化条件下,米酒感官评分为90.1分,高级醇含量为153.1 mg/L,与优化前相比,其高级醇含量下降了7.2%,感官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生物发酵黑米制备何首乌、桑葚和黑芝麻米酒,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了药液比例、酒曲和酵母粉比例、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米酒制备的影响.确定首乌芝麻米酒最佳酿制工艺:药液比例为1:5,酒曲和酵母粉的比例为1: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d.  相似文献   

19.
以大麦芽、青稞为原料,制备青稞精酿啤酒,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青稞精酿啤酒酿造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青稞精酿啤酒的基本指标和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稞精酿啤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酒花添加量2 g/L,初始麦汁浓度14 °P,主发酵温度12 ℃。在此优化条件下,青稞精酿啤酒的感官评分为86.7分,外观鲜亮金黄,泡沫细腻,香气丰富,杀口力强。青稞精酿啤酒的酒精度为5.28%vol,β-葡聚糖、总黄酮和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为(124.26±9.74)mg/L、(138.65±2.07)mg/L和(81.79±6.37)mg/L。  相似文献   

20.
以青稞粉和小麦粉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老面发酵剂制备青稞馒头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青稞粉添加量为20%(以面坯质量计)、醒发温度38℃、醒发时间4 h、蒸制35 min时青稞馒头品质最优。试验利用青稞馒头的质构特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青稞馒头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评价青稞馒头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