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马铃薯全粉在加工产业链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2015年农业部把马铃薯主粮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主粮化有助于改善和丰富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总结了马铃薯全粉的制备、性质、食品加工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7,(2):7-11
重点阐述了马铃薯全粉加工过程中护色、降低细胞破损率、干燥等关键技术和马铃薯全粉在面包、饼干等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马铃薯全粉的加工现状应用和发展趋势做了综述,以期推动我国马铃薯全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马铃薯主粮化。  相似文献   

3.
宁夏薯味仙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健康、绿色、纯天然马铃薯主粮化产品研发、深加工、配套技术研究、生产设备制作、产业开发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同宁夏大学食品科学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搭建了"宁夏贺兰科技产业园马铃薯主粮产品试验室""中阿马铃薯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建成了每天生产1 000公斤马铃薯主粮食品中试车间,中试生产线三条,主导产品有马铃薯营养粥、马铃薯发酵汁、马铃薯营养全粉、马铃薯休闲食品、马铃薯面条及马铃薯馒头等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的研发符合国家关于马铃薯主粮化的政策为宁夏南部山区创新马铃薯食品开发新路子,对提高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加工业的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铃薯全粉不仅是多种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更以相当的比例进入粮食产品中成为主粮。马铃薯全粉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过清洗、去皮、切分、蒸煮和破碎等工序加工而成。研究在传统的制片打粉工艺基础上对其改良、简化,探究切片厚度、蒸煮时间、干燥温度和时间这4个因素对全粉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切片厚度8 mm,蒸煮10 min,热风干燥温度90℃,干燥时间7h。所得马铃薯粉理化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粉中营养物质VC含量高,色泽好,有马铃薯香味。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不但营养价值高,富含膳食纤维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脂肪和糖分含量又低。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实现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逐渐成为稻谷、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这既有利于改善全体国民膳食结构,又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马铃薯全粉及马铃薯全粉生产线将是实施马铃薯主粮化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全粉是解决"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基础原料。本文对"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对马铃薯全粉营养价值、种类、加工现状以及马铃薯全粉面条应用现状与品质改良方法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全粉是新鲜马铃薯经去皮、切片、漂烫、护色等后脱水干燥制成的片状或粉末状产品,包含了除薯皮以外大部分马铃薯的营养物质,因此马铃薯全粉具有营养丰富、耐储的优点。作为马铃薯主粮化的原料,马铃薯全粉有助于改善和丰富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近两年对马铃薯全粉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添加了马铃薯全粉制成的主食类或者其他相关产品的开发上。马铃薯全粉品质除了与马铃薯品种有关外还受到马铃薯全粉加工工艺的影响。本文将从马铃薯全粉生产过程中的前处理和干燥两个方面对马铃薯全粉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战略的提出,推进了马铃薯加工主食化进程。马铃薯馒头、面条、面包、糕点等有了快速发展,冷冻薯条、薯片发展速度强劲。本文从加工用途的马铃薯食品原料、马铃薯方便食品、马铃薯主食、其他食品四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食品加工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梳理,以期促进马铃薯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不断深入,马铃薯全粉品质质量成为影响马铃薯粮食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颗粒全粉因加工工艺得到简化,良好地保持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在马铃薯粮食产品生产中成为主要原料。研究在传统制粉工艺基础上,着重比较蒸煮与打浆环节对马铃薯全粉的质量因素即碘蓝值、淀粉含量、吸水能力、吸油能力和溶解度等的影响,从而优化马铃薯颗粒全粉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全粉加工关键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块茎因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而被公认为全营养食品。马铃薯全粉是以马铃薯块茎为原料,经过多道工艺制成的颗粒状或粉状产品,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已成为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链中重要的中间原料。文中简单介绍了马铃薯全粉的分类、特点以及加工工艺,重点阐述了加工环节中原料选择、去皮、护色、熟化、干燥和降低细胞破损率等关键工艺,并提出了促进高品质马铃薯全粉生产的建议,以期推动马铃薯全粉加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实现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提出,薯类食品的研究开发受到重视。薯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聚合度高,蛋白含量低,不易形成网络结构。添加薯类淀粉会导致食品的黏度增加,严重影响外观及口感,是薯类食品生产应用中的一个大问题。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解决产品的感官品质差等问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分析总结了不同种类食品添加剂对薯类食品品质的影响,并对薯类食品未来的科学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食品添加剂在薯类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淀粉、蛋白质及全粉的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淀粉、蛋白质的基本特性;分析了马铃薯蛋白质及全粉提取制备方法;阐述了马铃薯蛋白质的水解物、马铃薯淀粉和全粉的应用情况;展望了马铃薯淀粉、蛋白质及全粉加工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In 2014, potato production in China amounted to 96 million tons, which wa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utritional foods in the world, potato is rich in starch, dietary fiber, vitamins, minerals, etc. Potatoes stand barren environment, drought, saline, and alkaline environment, and cold weather, with a short growing season. These features make them the best rain-fed crops suitable for production even when the annual rainfall is below 400 mm. In 2013,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suggested a potato staple food strategy using potatoes to make Chinese traditional staple foods such as steamed bread, noodles, etc. Our research group carried out a study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otato staple food, especially fermented staple food. Some new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f potato staple foo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develop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adding potato flour in the dough and of the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total polyphenol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taple foods. We also systematically describe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otato staple foods, which may b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potato-processing industry and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开发一种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马铃薯代餐粉,通过测定其品质进行配方优化。方法 本实验以含高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复配大米粉及葡萄籽提取物等为配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配方,并以GI值、感官总分、风味和分散液稳定性等指标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研制的马铃薯代餐粉的最佳配方为含高抗性淀粉的马铃薯全粉45%,熟大米粉25%,芝麻粉5%,大豆分离蛋白13.5%,中链甘油三酸酯10 %,魔芋粉2 %,葡萄籽提取物0.125%,三氯蔗糖0.04 %。结论 此配方条件下制备出的代餐粉感官总分为77.5,GI值为45.94,为低GI食品,对稳定餐后血糖的有促进作用,且口感适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研究基于功能性薯类深加工思路,为开发低GI薯类产品研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白津榕 《食品工程》2013,(4):4-4,17
紫薯因其丰富的营养、诱人的色泽和风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从紫薯的主食类产品、休闲类产品、饮料类产品和酒类综述了紫薯产品的开发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对紫薯产品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一种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的马铃薯产品,采用直接冷藏处理12、24、48 h及超声结合冷藏处理12 h等4种不同熟化处理方式制备马铃薯全粉,以抗性淀粉的含量为判断指标,筛选出抗性淀粉含量最高的马铃薯全粉;选用原花青素、茶多酚、绿原酸3种多酚,与马铃薯全粉共孵育,得到多酚马铃薯复合粉,采用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4-nitrophenyl-indole-D-glucopyranoside,pNPG)法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并通过体外消化法测定多酚对马铃薯全粉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熟化后冷藏处理24 h的马铃薯全粉抗性淀粉含量最高,为4.32%,是未处理马铃薯全粉中抗性淀粉含量的2.1倍;原花青素-马铃薯复合粉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最强,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26.35 mg/mL,与对照组相比,抑制作用增加19.14%;体外消化试验中,与对照组样品GI值94.4相比,原花青素-马铃薯复合粉GI值最低,为52,属于低GI产品。该研究对于低GI马铃薯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十三五期间,国家在马铃薯主粮化领域的重大战略,本文从马铃薯营养成分、功能特性和马铃薯食品三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食品研究进行阐述,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关于马铃薯食品研究与应用现状,以期为马铃薯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荞麦营养功能特性及相关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荞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分析和提取,特别是黄酮类和多酚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研究。不少国内学者研究了荞麦食品的加工开发,涉及馒头、面条、面包等主食类产品,饮料、啤酒、荞麦茶等饮品,还有一些功能性产品的研究。综述了荞麦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荞麦食品和功能性产品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