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冯吉睿  周雅涵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15,36(12):249-254
探究膜醭毕赤酵母与低剂量杀菌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结合使用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通过筛选能与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使用的杀菌剂,考察柑橘常见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继而在果实上验证结合处理对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离体实验的结果表明,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对酵母生长无抑制作用;柑橘青霉菌、绿霉菌和炭疽菌对两种杀菌剂敏感性不同,但半数抑制浓度(EC50值)均小于建议剂量的1%。果实活体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对柑橘果实青霉病、绿霉病的防治效果均好于膜醭毕赤酵母和低剂量杀菌剂单独处理;但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甲基硫菌灵对夏橙果实接种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不佳。同时,膜醭毕赤酵母结合低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对夏橙果实自然发病率的控制呈增效作用,对锦橙果实自然发病率的控制呈叠加作用,两种结合处理均能保证夏橙和锦橙的好果率。  相似文献   

2.
采后热水处理对苹果梨青霉病的抗性诱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引起的青霉病是梨果实采后的主要病害。研究了采后45℃热水浸泡15min处理对苹果梨果实损伤接种P.expansum的诱抗效果及部分机理。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后不同时间间隔(0、24、48h)接种病原物对果实病斑直径的扩展抑制存在差异,其中以间隔48h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接种后第4d的病斑直径仅为间隔0h接种的33.2%,同样,热水处理后48h接种处理的病斑直径也显著低于同期的室温水处理,其中以接种后第8d的差异最为明显,为同期对照的68.7%。热水处理可明显提高损伤接种果实的PAL、POD和PPO活性,PAL活性在接种后第6d高出对照2.76倍,PPO活性在接种后第4d是对照的1.96倍,热水处理还可有效增加损伤接种果实的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含量。上述结果表明,热水处理可通过诱导果实的抗性来抑制苹果梨损伤接种果实病斑直径的扩展。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抗菌肽Jelleine-I对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菌稳定性以及Jelleine-I系列脂肽(P1、P2、P3、P4、P5、P6)对柑橘果实绿霉病的控制效果,研究了温度、pH值、阳离子和蛋白酶对Jelleine-I抑菌活性的影响,以及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Jelleine-I系列脂肽的控病效果。结果表明:Jelleine-I的抑菌活性具有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经不同温度(40~80℃)和pH值(3~10)处理后,Jelleine-I仍能保持其对P. digitatum的抑菌活性;而不同阳离子会对Jelleine-I的抑菌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Jelleine-I经Na~+(除高浓度200 mmol/L)和K~+处理后仍能保持原有的抑菌活性,但经Ca~(2+)处理后,Jelleine-I的抑菌活性减弱。Jelleine-I在低质量浓度的3种蛋白酶中仍能保持其原有的抑菌活性,但随3种蛋白酶质量浓度的增加,Jelleine-I的抑菌活性逐渐减弱。以Jelleine-I为母肽,连接6种不同的天然抑菌物质形成的脂肽,都能有效控制柑橘绿霉病的发生,P1和P2的控病效果与Jelleine-I无明显差异,但其余4种脂肽的控病能力均弱于Jelleine-I,可能与其疏水性过高有关。上述结果表明,抗菌肽Jelleine-I对P. digitatum的抑菌活性具有热稳定性、耐酸碱性以及对K~+、Na~+和低浓度蛋白酶不敏感的特点。综上,Jelleine-I及其脂肽P1和P2在柑橘采后保鲜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番石榴果实采后易腐烂劣变,不耐贮运,制约着中国番石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关于番石榴果实采后生理和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番石榴果实采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台湾青枣果实采后容易腐烂变质的特性制约着我国台湾青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乙烯产生、细胞膜透性、相关酶类、营养成分、果实硬度、果皮色素等生理变化;果实采后病害包括生理性病害和病理性病害,主要概述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在台湾青枣采后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台湾青枣果实采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一氧化氮处理对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控制及活性氧代谢的关系。以新疆‘西州蜜25号’甜瓜为试验材料,将60μL/L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气体充入密封箱熏蒸3 h,密封箱中不充入NO气体密封3 h的处理作为对照,放置12 h后损伤接种胶孢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置于常温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甜瓜果实病斑直径和病斑深度及与活性氧代谢相关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_2~-·)的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的含量。结果表明:NO处理能明显降低贮藏期间甜瓜果实的病斑直径和病斑深度,诱导贮藏前期O_2~-·的产生速率加快和H_2O_2含量的快速积累,明显提高贮藏期间甜瓜果实SOD、CAT和POD的活性。说明NO处理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与调节果实的活性氧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青云  龚吉军  钟海雁 《食品科学》2010,31(11):316-319
采后热处理作为一种无污染、无残留的新型贮藏保鲜技术,近年来发展快速,已经应用于多种果蔬的采后品控及病虫害防治。本文综述了柑橘类果实采后热处理的主要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柑橘类果实理化特征的影响及对冷害和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并展望柑橘果实采后热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商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2):290-297
柑橘采后贮藏期间易发生侵染性病害问题为其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柑橘的贮藏保鲜技术对减少其采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围绕柑橘采后贮藏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协同保鲜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了目前柑橘采后贮藏存在的问题。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是一种简易高效、安全且具有发展前景的保鲜技术,天然可食性涂膜是未来研究热点,协同保鲜结合生物防治剂因其能显著增强保鲜效果亦备受关注,此外,明确保鲜效果成因的机理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柑橘保鲜技术。综上,柑橘采后保鲜技术应在满足食用安全性的同时保证柑橘良好的质量品质,而将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柑橘采后保鲜领域在工业信息化时代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和采后病害是影响桃果实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国内外有关中国桃果实采后生理和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果实失水、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细胞膜透性、酚类物质、相关酶类、果实硬度、营养成分、香气组分等生理变化;采后病害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主要概述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在桃果实采后病害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采后病害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关于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采后病害与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采后生理涉及猕猴桃果实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营养成分、果实软化及相关酶类等;果实采后病害包括生理性病害和病理性病害;保鲜技术包括猕猴桃果实的采收、热处理、涂膜处理、钙处理、草酸处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ClO2处理、低温冷藏,及气调贮藏等;指出了猕猴桃果实采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脱水香菇是目前香菇加工产品的主要形式,贮藏环境的湿度和微生物污染是导致脱水香菇品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本实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aw)(0.43、0.67、0.76、0.84)环境下脱水香菇贮藏50 d,各处理样品细菌群落的变化,并对发现的关键危害菌进行了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脱水香菇携带的细菌主要为肠杆菌科,丰度达50%,贮藏50 d后,高aw环境促进了葡萄球菌科和微球菌科微生物生长。对能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控制技术研究显示,5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杀菌几乎可以杀灭脱水香菇中全部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可为脱水香菇的品质控制、延长货架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香芹酚处理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的控制,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香芹酚对宁夏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活体条件下研究了其对枸杞黑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离体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能显著抑制A. alternata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其抑制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效应;与对照相比,浓度为8 μL/L香芹酚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80.81%和57.17%;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香芹酚处理的A. alternata菌丝量少,表面粗糙,粗细不均匀,部分出现塌陷,孢子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进一步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处理枸杞果实能抑制损伤接种黑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斑扩展速度,并且处理还能提高果实的POD和PAL活性。由此可见,香芹酚可以通过直接治愈和间接诱导抗性来控制枸杞鲜果采后黑霉病,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study its commercial value, antagonistic spectrum and storage application of YS‐1 Paenibacillus brasilensi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YS‐1 P. brasilensis showed obvious antifungal activity to 5 different fruit pathogens, which was of broad antagonistic spectrum. Effect and application of YS‐1 P. brasilensis fermentation liquid on Nanfeng mandarin at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with the puncture inoculation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lesion diameter and disease incidence at 25 °C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t 5 °C after end of the storage,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P. brasilensis fermentation liquid was effective for control of Penicillium italicum on Nanfeng mandarin stored at 5 °C for 25 d or 25 °C for 20 d. Preharvest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ostharvest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ecay rate of Nanfeng mandarin by 5.8% more than the control, particularly in the 1st 2 mo of storage. Fruits treated with P. brasilensis fermentation liquid in preharvest and postharvest period tended to have higher total sugar content, titratable acidity, ascorbic acid (AsA) content, and soluble solids conte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A delay was observed in the drop in AsA content. In this article, strain YS‐1 is reported for the 1st time as a biocontrol agent against blue mold of Nanfeng mandarin.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an application reference for preservation of citrus.  相似文献   

14.
以‘丰脐’柑橘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和青霉菌 (Penicillium italicum)、绿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des)同孔、异孔接 种对柑橘果实青霉病、绿霉病、炭疽病的控制效果,筛选出针对这3 种病害控制效果最适宜的BTH浓度,在此浓 度下考察打孔和浸泡处理对果实果皮内源水杨酸含量和抗病性相关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25、0.50、 1.00 mmol/L 3 种浓度的BTH与P. italicum、P. digitatum、C. gloeosporioides同孔或异孔接种均可以降低果实青霉病、 绿霉病、炭疽病的病斑直径,其中,0.50 mmol/L的BTH效果最好;在病害发病率方面,3 种浓度的BTH处理均在果 实发病初期有效果,后期效果不显著,相比之下,0.50 mmol/L的BTH效果较好。最适浓度下,通过对果实果皮内源 水杨酸含量和抗病性相关酶活力的研究发现,BTH损伤接种能增加果皮内源水杨酸的含量,BTH浸泡处理对果皮内源 游离态水杨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促进果皮内源结合态水杨酸含量的积累;BTH损伤接种和浸泡处理均能增加柑橘 果皮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力。由此推测,BTH处理诱导柑橘果 实提高了其采后抗病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4 种保鲜剂对柑橘采后主要病菌的毒性及对锦橙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50 g/L咪鲜胺乳油对青霉菌和绿霉病的毒性最大,半数有效质量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分别为0.429 3 μg/mL和0.532 9 μg/mL,450 g/L噻菌灵悬浮剂对炭疽病的毒性最大,EC50值为14.238 3 μg/mL,经4 种保鲜剂处理的锦橙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和VC含量高于空白对照。根据保鲜效果来看:250 g/L咪鲜胺乳油效果最好,在30 d时保鲜效果在90%以上,45 d和60 d的保鲜效果在85%以上,其次为生物源保鲜剂1×1011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 d和45 d的保鲜效果在85%以上,60 d时上保鲜效果在80%以上,效果最差的为450 g/L噻菌灵悬浮剂,保鲜效果只能达到60%。根据实验筛选到的最佳的防腐保鲜药剂为250 g/L咪鲜胺乳油。  相似文献   

16.
17.
18.
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柑橘为材料,对蜂胶提取物诱导柑橘抗青霉病的表达时间以及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果实抗病性相关物质及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蜂胶提取物处理后48h 人工接种意大利青霉,柑橘所表现出的抗病性最强。蜂胶提取物处理增加了柑橘果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柑橘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与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的活性。这表明蜂胶提取物可增强柑橘果实的防御系统,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发病率,对柑橘表现出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热处理对采后水果病害控制的应用,包括热处理的方法、热处理对采后水果病害控制的效果、热处理的防腐机制、提高热处理对水果采后病害防治能力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