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410nm处测定双孢菇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pH值、温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和激活剂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O最适温度35℃,最适pH6.0;柠檬酸、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4种抑制剂对PPO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强弱依次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NaHSO3柠檬酸。CuSO4和FeCl3对PPO均有激活作用,三氯化铁的激活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在413nm处测定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底物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了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及亚硫酸氢钠五种抑制剂对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黑美人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最适反应pH为6.3;最适反应温度为35℃;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以邻苯二酚为底物,Km=0.0011mol/L,Vmax=142.23U/min.g;动力学方程为V=142.23[S]/(0.0011+[S]);五种抑制剂均对PPO酶促褐变具有抑制作用,其强弱依次为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EDTA>柠檬酸。  相似文献   

3.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410nm处测定山药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pH、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和激活剂对山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PPO最适反应pH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40℃;柠檬酸、草酸、L-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及半胱氨酸五种抑制剂对山药PPO均有抑制作用,其强弱依次为: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草酸>柠檬酸>亚硫酸氢钠;硫酸铜和三氯化铁均有加速酶促褐变作用,强弱为CuSO_4>FeCl_3。  相似文献   

4.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西葫芦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葫芦多酚氧化酶最适pH为6.6,最适温度为35℃,90℃处理5min可使该酶失活。多酚氧化酶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417mol/L,Vmax=208.33U。四种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5.
几种抑制剂对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3-吗啉丙磺酸(MOPS)缓冲液从全麦粉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不同抑制剂在不同浓度下对PPO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抑制剂浓度为1.0 mmol/L时,各种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分别为:L-抗环血酸90.6%,L-半胱氨酸86.5%,NaHSO3 84%,曲酸75.5%。L-抗环血酸、L-半胱氨酸、NaHSO3、曲酸几种抑制剂浓度减小抑制作用降低。响应面分析得到的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和NaH-SO3最佳抑制浓度组合为:L-抗坏血酸0.4 mmol/L,L-半胱氨酸0.11 mmol/L,NaHSO3 0.25 mmol/L,抑制作用为82.03%。  相似文献   

6.
毛酸浆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毛酸浆中多酚氧化酶(PPO)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处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酸浆PPO的底物邻苯二酚的最适质量分数为0.04%;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5℃;100℃处理2min,可使酶完全失活;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25mol/L,Vmax=125U/min;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亚硫酸钠对PPO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EDTA亚硫酸氢钠。  相似文献   

7.
研究山楂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PO的酶活性,考察底物特异性、p H值、温度、热稳定性、底物浓度、金属离子以及抑制剂对PPO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山楂PPO的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最适p 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90℃热处理1.0 min或85℃处理1.5 min PPO酶活基本完全丧失;山楂PPO最适底物浓度为0.10 mol/L,PPO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55.83 mmol/L,Vmax=98.04 U/min;Al3+对PPO酶活的抑制作用较强,Mn2+、Ca2+和Zn2+次之,Cu2+和Mg2+对PPO酶活抑制作用不明显,Fe3+对PPO酶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四种抑制剂对山楂PPO酶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与抑制剂浓度呈量效关系,相同浓度下抑制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芒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抑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凤霞  魏好程  曹禹 《食品科学》2006,27(12):156-160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处测定芒果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了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醋酸五种抑制剂对芒果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芒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6.86;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192(U/min·g),Km=0.0173mol/L,相应的动力学方程为v=192[S]/(0.0173+[S]);五种物质对该酶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醋酸。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对火龙果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果皮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 40℃,底物浓度与酶活性成正相关;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等对该酶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的浓度越高,对酶的抑制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冬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 nm 处测定冬瓜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不同温度和 pH 值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了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 EDTA-2Na 4 种抑制剂对冬瓜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冬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0;冬瓜多酚氧化酶的米氏方程符合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相应的动力学参数为 Kin=0.0118 mol/L,Vm=0.0586 U/min;化学抑制剂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EDTA-2Na 对多酚氧化酶都有抑制作用,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25%、32%、62%和57%.  相似文献   

1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曹州木瓜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曹州木瓜PPO的最适pH为5.0,最适温度为30℃;PPO在6090℃内的热失活曲线具有双相特征,活化能Ea=112.95 kJ/mol;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且相应动力学参数为K m=6.92 mmol/L,V max=769.23 U;5种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Vc)>L-半胱氨酸(Lcys)>柠檬酸>EDTA-2Na;Na+和K+对PPO活性的影响不明显,Al3+、Ba2+、Cu2+对PPO具有抑制作用,Mg2+、Mn2+、Ca2+在低浓度(1 mmol/L)时对PPO具有激活作用,高浓度(10 mmol/L)时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中多酚氧化酶(PPO)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处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PPO的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5℃;90℃处理2min,可使酶完全失活;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207mol/L,Vmax=41.32U/min;7种金属离子对PPO酶活性的影响效果各不相同,Al3+、Mn2+对PPO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g2+、Zn2+、Ca2+和Cu2+对PPO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Fe3+对PPO酶活性有激活作用;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亚硫酸钠对PPO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随浓度的增大而加强,抑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13.
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及抑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酚氧化酶是酶促褐变的关键酶,其特性与对其抑制效应研究一直是果蔬酶促褐变生理生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试验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砀山梨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砀山梨PPO的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4℃;短时间高温能显著抑制PPO活性;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该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为178.57U/min,酶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1/2时的底物浓度为0.125mol/L;柠檬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较柠檬酸能较好地抑制PPO活性,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但综合研究表明L-半胱氨酸抑制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茯苓为供试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活力,研究pH值、温度、底物浓度以及抑制剂等因素对茯苓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PPO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35℃,最适底物浓度为0.06 mol/L。PPO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Km=0.024 4 mol/L,Vmax=121.95 U/min。NaC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和柠檬酸溶液对茯苓PPO均有抑制作用,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好;相同质量浓度下,L-半胱氨酸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抗坏血酸和柠檬酸,最后是NaCl。  相似文献   

15.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芋头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芋头PPO的最适温度pH为7.5,最适温度为40℃;90℃高温处理2 min,可使酶完全失活;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相应动力学参数Km=0.0221mol/L,Vmax=46.08 U/min;4种抑制剂对P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由强到弱顺序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金属离子Sn2+对PPO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A13+、Cu2+、Mg2+、Ca2+和Co2+对PPO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Zn2+对PPO活性具有激活作用,Fe3+、Fe2+和Mn2+对PPO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南酸枣为原料,利用磷酸盐溶液提取其多酚氧化酶(PPO)粗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南酸枣PPO的活性。研究温度、pH对南酸枣PPO活性的影响以及底物特异性,并探讨抗坏血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酒石酸和氯化钙6种抑制剂对南酸枣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南酸枣PPO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及4-甲基儿茶酚作为底物时PPO的活性较高,没食子酸及焦性没食子酸性作为底物时PPO的活性较小;6种抑制剂对南酸枣PPO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为:抗坏血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酒石酸氯化钙。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南国梨果实为原料,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南国梨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p H和温度对新鲜南国梨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最适p H为6.8,新鲜南国梨PPO最适温度为40℃。进一步研究了抑制剂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EDTA-2Na和各种金属盐[CuSO_4、CaCl_2、Na_2SO_4、Al(NO_3)_3、CdCl_2、HgCl_2、MnCl_2]对南国梨PPO的影响,其中0.1 mmol/L的抗坏血酸对新鲜南国梨PPO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高达50%。南国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酶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R2=0.998,其动力学方程为1/[V]=0.002/[S]+0.019,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52.632 U/min,米氏常数Km为0.010 5 mol/L。  相似文献   

18.
采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匀浆法从圆蘑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并对该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为6.4,最适温度为30℃,Km值为0.032 3 mol/L,Vmax值为0.0164 U/min,100 ℃热处理1.5 min可完全钝化PPO的活力,10 mmol/L的EDTA、L-半胱氨酸或柠檬酸亚锡二钠能有效抑制PPO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不同抑制剂对澳洲青苹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洲青苹为试验材料,邻苯二酚为底物,在波长420nm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澳洲青苹中多酚氧化酶的活力。本文分别研究了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柠檬酸对澳洲青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抑制剂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50mg/kg的亚硫酸氢钠、125mg/kg的抗坏血酸浓度为、600mg/kg的柠檬酸均能有效抑制PPO活性,三种抑制剂中亚硫酸氢钠对澳洲青苹中PPO活性抑制效果最好,最高抑制率为78.58%。复合抑制剂对澳洲青苹中PPO抑制效果明显,最佳复合抑制剂组合为亚硫酸氢钠25mg/kg、抗坏血酸125mg/kg、柠檬酸600mg/kg,抑制率能达90.09%。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芦笋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最适底物浓度,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和柠檬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等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其最适底物浓度为0.2mol/L;最适pH范围为6.6-7.0,pH在6以下可抑制酶活;最适温度为40℃,80-90℃热处理1-2min可使酶失活;抑制剂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钠>柠檬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