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酶解青花椒籽仁谷蛋白的乳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花椒籽仁谷蛋白乳液的稳定性,分析了不同水解度(3%,6%和8%)条件下青花椒籽仁谷蛋白乳液稳定性,并考察了不同pH、离子强度和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水解度显著影响其形成稳定乳液的能力,水解度为6%的青花椒籽仁谷蛋白乳液在pH 7~9,NaCl浓度低于200 mmol/L,温度低于70℃条件下最稳定。本研究为工业化利用青花椒籽仁谷蛋白作为天然乳化剂生产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花椒籽为原料生产食用花椒仁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花椒为原料,采用外皮和内仁分离、分榨或分浸的新工艺,生产出具有花椒仁固有气滋味,符合食用油标准的新油品———花椒仁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研究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力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花椒籽仁为原料制备花椒籽仁分离蛋白,分别测定在不同的p H、Na Cl浓度、蔗糖质量分数以及温度条件下10 mg/m L的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对起泡性的影响程度及其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随着p H、Na Cl浓度、蔗糖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增加,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花椒籽仁分离蛋白起泡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液p H 13、Na Cl浓度0.2 mol/L、温度45℃、蔗糖质量分数5%,该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起泡力达到380.58%,泡沫稳定性达到86.43%。  相似文献   

4.
采用Protamex、Alcalase2.4L、Flavourzyme500MG、Neutrase0.5L、木瓜蛋白酶5种酶制剂水解花椒籽仁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水解度(DH)、多肽含量和水解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T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亚油酸体系中的抗氧化性为指标对水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calase2.4L蛋白酶是制备花椒籽仁抗氧化肽的最适水解酶,其水解物的水解度(DH)为20.42%,多肽含量为21.83mg/mL,总抗氧化能力(TAC)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0.44mmol/L、65.47%,此外在亚油酸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花椒籽仁油的降脂活性和氧化稳定性,将其制备成富含α-亚麻酸乙酯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PUFAEE)。以自制的花椒籽仁油为原料,以α-亚麻酸乙酯产率为检测指标,优化碱催化法制备混合脂肪酸乙酯的工艺,利用硝酸银络合法分离纯化出PUFAEE,测定其氧化诱导时间(OIP)。结果表明,在乙醇钠用量为0.5%(wt%)、醇油体积比为6∶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制备混合脂肪酸乙酯,α-亚麻酸乙酯产率达94.69%;分离纯化的PUFAEE富含α-亚麻酸乙酯(76.9%),氧化稳定性好,其OIP为(5.39±0.07)h,远远高于花椒籽仁油的OIP(0.62±0.05)h;芝麻酚可作为花椒籽仁油及其PUFAEE的抗氧化剂,其强化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酸化-碱炼-结晶法和酸化-碱炼-溶剂法对花椒籽仁油的脱蜡效果,选择酸化-碱炼-结晶法精制花椒籽仁油。以脱蜡率为指标,重点考察了结晶温度、结晶时间、氢氧化钾浓度对脱蜡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酸化-碱炼-结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8℃,结晶时间8 h,氢氧化钾浓度0.5 mol/L。在最佳条件下花椒籽仁油的脱蜡率为82.28%,脱酸率为97.20%。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7):251-255
以碱皂化后的花椒籽为原料,以出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仁油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物料粒度40目、物料含水率10%、CO2流量80 L/h、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5 h的条件下,花椒籽仁油的出油率达到19.98%,所得花椒籽仁油(毛油)各项质量指标达到花椒籽油GB 22479-2008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大红袍花椒籽为原料,油脂去除率为指标,采用碱液去除花椒籽表皮油脂,优化其工艺;以去除了表皮油脂的花椒籽为原料,采用螺旋压榨法制取花椒籽仁油;以过氧化值为指标,研究花椒籽仁油在不同温度、光线、空气和抗氧化剂条件下存放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工艺条件优化后花椒籽表皮油脂去除率达93.85%,压榨花椒籽仁油出油率为20.2%;温度、光线和空气均可加速花椒籽仁油的氧化反应,且温度>光线>空气;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VE和芝麻酚3种抗氧剂均能明显提高花椒籽仁油的稳定性,在相同剂量条件下,TBHQ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肌肉蛋白质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魔芋葡甘露聚糖-肌肉蛋白质体系的粘度以及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认为KGM与肌肉蛋白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从而改善了体系的凝胶性质。  相似文献   

10.
以花椒籽仁分离蛋白为原料,测定不同pH和NaCl浓度条件下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乳化颗粒粒径分布,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乳化液的显微结构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具有乳化作用蛋白质条带。结果表明,pH和NaCl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特性具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增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pH=3时都达到了最低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反乳化颗粒平均粒径(D4,3)则是先增大后减小,pH=3时乳化颗粒粒径最大(D4,3=1.87μm)。NaCl的添加对花椒籽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有减弱作用,促进了乳化颗粒的絮集,增大乳化颗粒的平均粒径(D4,3)。通过对乳化液的显微结构观察,在pH=3和NaCl浓度达到1.2 mol/L时,乳化颗粒大且存在明显絮集现象。此外,通过SDS-PAGE凝胶电泳得出具有乳化作用的蛋白质有3个条带,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7、21 kDa。  相似文献   

11.
以花椒籽为原料,主要研究花椒籽仁与籽壳脱脂后的基本化学成分、蛋白等电点、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以及蛋白组分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显示,脱脂后的花椒籽仁和籽壳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1. 17%、8. 54%,其蛋白等电点分别为3. 5、4. 5。花椒籽仁脱脂粉的氨基酸总量为43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27. 31%,籽壳脱脂粉的氨基酸总量为4. 07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26. 78%,两者主要的氨基酸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采用Osborne法对蛋白分类,花椒籽仁中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 76%、72. 06%、15. 80%、1. 22%,籽壳中相对应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3. 12%、56. 54%、21. 45%、3. 25%。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花椒籽仁粗蛋白有7个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0~66. 200 k Da之间,籽壳粗蛋白有2个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18. 400~35. 000 k Da之间;花椒籽仁4种蛋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0~45 k Da之间,花椒籽壳4种蛋白组分分布范围较小,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4. 4~35 k Da之间。  相似文献   

12.
藤椒油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冷榨藤椒油和溶剂萃取的藤椒油的抑菌活性和抑菌稳定性,通过滤纸片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藤椒油对3种常见细菌及3种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对2种霉菌的抑制作用,并以枯草芽孢杆菌和胶红酵母为指示菌,探讨了介质p H、热处理及紫外照射对两种藤椒油的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藤椒油对8种受试菌均有抑制效果,其中溶剂浸出油的抑菌效果强于冷榨油的。   相似文献   

13.
藤椒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冷榨藤椒油和溶剂萃取的藤椒油为原料,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其抗氧化能力。以BHT和V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两种藤椒油还原力、对·OH、DPPH·、O-2·清除率,探讨藤椒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冷榨油和溶剂油的还原能力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OH、DPPH·、O-2·清除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溶剂油对·OH、DPPH·的清除率高于同质量浓度的冷榨油;冷榨油对·OH、DPPH·、O-2·的IC50值分别为4.0675、10.3052和0.5415mg/m L;溶剂油对·OH、DPPH·、O-2·的IC50值分别为1.9606、2.9465和1.6053mg/m L。当溶剂油质量浓度达到9mg/m L时,对·OH清除率达到89.79%,其清除效果高于1mg/m L VC对·OH(清除率71.82%)清除效果;当溶剂油质量浓度达到11mg/m L时,对DPPH·清除率达到86.87%,远高于1mg/m L BHT清除率(44.5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利用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联用法富集纯化提取样品中的总黄酮,研究竹叶花椒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富集纯化工艺。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微波功率400 W,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 min,总黄酮得率达到9.20%。以60%乙醇为洗脱液,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联合吸附纯化总黄酮收率和纯度分别为43.50%和42.54%,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吸附剂。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2):140-143
为了研究藤椒水提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做阳性对照,以多酚含量,还原力和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藤椒水提液中多酚含量较为丰富,每1 m L含有多酚2.442 mg。水提液的还原能力、自由基清除率均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4 mg/m L的藤椒水提液与0.1 mg/m L的BHT的还原力基本相当,藤椒水提液对·OH、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7.65和7.94 mg/m L,20 mg/m L的藤椒水提液的·OH自由基清除率为61.25%,高于1 mg/m L BHT的56.16%,10 mg/m L的藤椒水提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5.01%,而1 mg/m L的BHT的清除率为45.03%。  相似文献   

16.
旨在为提高花椒油和藤椒油品质稳定性和预测其货架期提供参考,研究储存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风味品质变化。采用Schaal烘箱法探讨加速氧化过程中(0~35 d)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过氧化值、麻味物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速氧化过程中花椒油和藤椒油的酸值(KOH)均满足国家限量标准(≤3 mg/g),而过氧化值分别在15 d和20 d时超出国家限量标准(≤0.25 g/100 g)。花椒油和藤椒油分别加速氧化10 d和15 d时麻味物质总量损失率分别为5.86%和10.42%,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损失率分别为35.07%和70.01%;加速氧化结束时,花椒油和藤椒油中麻味物质总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大幅减少,麻味物质总量损失率分别为37.15%和37.30%,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损失率分别为82.03%和89.08%;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未加速氧化的油与加速氧化后的油区分明显。花椒油和藤椒油在储存过程中麻味物质和香气成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失,且长时间储存易氧化酸败,对产品风味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以及协同效应。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通过加和法研究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与维生素C和芦丁复配物的协同作用。结果: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3,0.062 mg/mL,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与维生素C或芦丁组成的复配物抗氧化活性高,且在复配比例为1∶1时抗氧化性最强,维生素C+黄酮提取物组成的复配物的抗氧化活性较芦丁+黄酮提取物组成的复配物高。结论:竹叶花椒黄酮具有强抗氧化性,其与维生素C及芦丁组成的复配物可提高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具有抗氧化协同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18.
大红袍花椒籽种仁蛋白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红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了Osborne蛋白质分类,分离出花椒种仁清蛋白16.38%、球蛋白41.09%、醇溶蛋白2.53%、谷蛋白33.29%,然后将分类后的各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测定亚基大小.结果表明,蛋白质组分中含有大量盐溶性的球蛋白和碱溶性的谷蛋白,易采用盐溶法或稀碱提取;并且花椒种仁中各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使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竹叶花椒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 响应面法,以竹叶花椒挥发油提取率为响应指标,建立超临界CO2萃取竹叶花椒挥发油的响应面模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获得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萃取时间80 min、萃取温度50.5 ℃、萃取压力25.5 MPa、分离釜Ⅰ压力6 MPa、温度45 ℃的条件下挥发油提取率为14.25%,与预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