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DHA)微藻油微胶囊化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乳状液稳定性、界面膜强度、界面张力、粒径和Zeta-电位,探究乳化剂、pH值和金属离子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司盘80与吐温60复配的乳状液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e-lipophile...  相似文献   

2.
李畅  薛璐  芦晶  逄晓阳  张书文  吕加平 《食品科学》2022,43(19):110-117
本实验通过高压微射流均质法制备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脂质体,以平均粒径、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吐温-80用量、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等因素对DHA藻油脂质体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大豆磷脂质量浓度为20 mg/mL,大豆磷脂与DHA藻油质量比为4∶1,大豆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11.9∶1,吐温-80用量为大豆磷脂质量的15%,高压微射流均质压力为138 MPa,均质次数5 次。在此条件下,DHA藻油脂质体平均粒径为(59.35±3.05)nm,多分散指数为0.189±0.025,包封率为(94.2±2.9)%。此外,对DHA藻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DHA藻油脂质体的微观结构为球状,且分布均匀;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与未经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脂质体相比,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有效地提高了脂质体的相变温度;稳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过的DHA藻油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朱卫红  许时婴  江波 《食品科学》2006,27(12):79-84
本文使用两种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和N-LOK为壁材制备微胶囊化薄荷油并研究了这两种壁材的界面性质和乳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HI-CAP100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而且能在油,水界面上形成具有良好粘弹性且界面粘度较高的界面膜,由其制备的乳状液具有很高的乳化稳定性。由HI-CAP100为壁材制备的高载量(40%,W/W)的微胶囊化薄荷油产品的微胶囊化产率、效率均超过95%,经30℃贮存6个月,其保留率仍高达95.3%,显示出微胶囊化薄荷油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藻油微胶囊,为优化微藻油微胶囊配方,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对乳化剂、酪蛋白、环糊精用量及芯材含量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乳化剂用量3.98%、酪蛋白用量3.52%、环糊精用量11.1%、芯材含量30%。由此配方制备的微藻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93.37%,产品经(60 ± 1)℃加速氧化14d 后,过氧化值仅为对照样品的三分之一;将微藻油微胶囊添加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经常温真空避光保存一年,DHA 保留率为91.06%,证明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何镇宏  赵海珍  陆兆新 《食品科学》2017,38(21):146-151
以Surfactin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藻油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乳状液并研究其稳定性。研究发现,水相为质量分数0.8%的Surfactin溶液,在不添加助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水包油型藻油DHA乳状液,在4℃和37℃条件下保存相比其他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在浊度、粒径、Zeta电位和流变学角度与Tween-80-丙三醇等表面活性剂制备的藻油DHA乳状液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Surfactin藻油DHA乳状液在各方面均优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藻油DHA乳状液。在高温处理和常温贮存过程中,Surfactin藻油DHA乳状液的氧化稳定性也十分优良,在37℃贮存60 d乳状液过氧化值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仅为(1.635±0.202)meq/kg。  相似文献   

6.
以酪蛋白酸钠-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Millard reaction products,MRPs)作为乳化剂,在不同的均质条件下制备O/W型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藻油乳状液,以相同条件下单独的酪蛋白酸钠作为对比,利用稳定性分析仪分析、贮藏期间的氧化程度分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对DHA藻油乳状液的物理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和微观结构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利用酪蛋白酸钠-葡萄糖MRPs制备的DHA藻油乳状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远优于同等条件下单独的酪蛋白酸钠,说明酪蛋白酸钠经美拉德反应改性后具有优良的乳化性和抗氧化活性;同时,均质压力和次数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和微观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较优的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95 MPa、均质3 次,此时酪蛋白酸钠-葡萄糖MRPs制备的DHA藻油乳状液的状态较好,Turbiscan稳定性分析仪对其扫描结果显示,乳状液只有轻微的顶部脂肪上浮和底部澄清,稳定性系数为1.55,小于其他各组;室温(25 ℃)贮藏28 d期间的总氧化值处于同期的最低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乳状液中油滴的粒径较小,主要分布在0.47~0.59 μm之间,且形态完整、较为均一。  相似文献   

7.
以葡萄糖值(dextrose equivalent,DE)小于5.0的不同来源的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产品为对象,在pH2.0~6.0、122℃温度下进行常规的15min的灭菌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表面张力仪等仪器和化学方法,测定体系灭菌前后的还原性、色谱组分和表面张力的变化,比较评价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产品的灭菌受热稳定性。结果发现在pH2.0下进行灭菌处理,各样品的还原性都大为提高,增加200%以上;在pH3.0~6.0下的处理,样品的还原性增加26.7%~83.8%。各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的组分谱图不一样,灭菌后的降解及其降解产物的分布也有所不同。样品表面张力的变化不一样,1#、2#升高,3#降低。3#样品在pH2.0~6.0范围内,灭菌后的体系都能够保持较稳定的表面张力值,综合评价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用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微乳液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蜡质玉米淀粉的工艺,产品取代度为0.020 2;OSA淀粉酯化速率与OSA浓度、淀粉浆浓度关系可表示为Rg=k[OSA][AGU]1/2,OSA与淀粉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97 kJ/mol。  相似文献   

9.
以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e Hexaenoie Acid, DHA)微藻油微胶囊化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乳状液制备工艺条件及氧化稳定性。利用透射光浊度法和电导率法测定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预乳化时间、乳化温度、均质压力、均质级数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乳状液稳定性和表面张力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乳状液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制备后进行微胶囊包埋,分析了DHA微藻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乳状液制备的最佳工艺为乳化温度50℃、均质压力30 MPa、预乳化时间3 min,2级均质,在此条件下,透射光浊度法测定得到乳状液稳定性为8.75%,表面张力为20.5 mN/m。乳状液制备工艺优化后得到的DHA微胶囊氧化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法对花生酱的稳定性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用量、原浆与水比例、匀浆速度及时间对花生酱离心乳析率、离心沉淀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花生酱储存稳定性和感官特性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原浆与水比例为1∶1、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用量为8%、匀浆速度为900r/min、匀浆时间为3min时,制得的花生酱的离心乳析率和离心沉淀率最低,分别为0.92%和1.60%。相较原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更高的感官评价得分,且粘度也最接近花生原浆。   相似文献   

11.
油脂作为可可的主要成分,高温高湿条件下易被氧化变质导致其应用受限,因此,以辛烯基琥珀酸(OSA)淀粉作为稳定可可油相的固体颗粒,超临界CO 2 提取的可可精油(CEO)作为油相,优化Pickering乳液制备过程并研究其乳液稳定性。结果表明:CEO中主要脂肪酸有6种,当OSA淀粉质量浓度和CEO体积分数分别是250mg/mL和5%时,Pickering乳液粒径最小,为0.587μm。通过光学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发现乳液呈现小液滴聚集状态,油滴完全被淀粉包裹且界面相对光滑。稳定性实验表明,乳液在pH值5、低粒子浓度(0~0.3mol/L)条件下相对稳定。贮藏21d后发现,随着贮藏时间增加,5%油相体积分数下的Pickering乳液粒径由0.587μm增长至1.160μm,50~300mg/mL淀粉质量浓度下的Pickering乳液粒径增长约1.500μm,最大粒径达2.760μm。研究表明,OSA淀粉-可可精油Pickering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乳化稳定指数(ESI)、粒径、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了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淀粉)淀粉为乳化剂的裂壶藻油乳液制备工艺,并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OSA-变性淀粉的质量分数为10%、藻油质量浓度为4%、超声功率为360~420 W,超声15~20 min可以得到ESI较高的纳米级乳液。响应面优化设计分析后,OSA-淀粉质量分数为10.50%,藻油质量分数为3.50%,超声功率为375 W,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乳液的ESI和粒径分别为96.10%和238.12 nm。该乳液在试验条件下其氧化稳定性显著优于未添加OSA-淀粉组。  相似文献   

13.
水解时间、温度、酸浓度是影响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酸水解过程的主要因素。文中通过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建立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水解模型,求出了酸法制备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DS0.156,粘度0.004 Pa.s,12 r/min)的最佳工艺条件:时间6.39 h,温度49.85℃,酸浓度1.48%  相似文献   

14.
以鱼油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为原料,分别采用薄膜分散法和薄膜分散法联合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dynamic high 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制备鱼油DHA粗脂质体(crude liposomes-DHA,CLs-DHA)和纳米脂质体(nanoliposomes-DHA,NLs-DHA)。以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考察CLs-DHA和NLs-DHA的pH值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pH值逐渐增大,CLs-DHA和NLs-DHA的平均粒径和PDI均呈下降趋势,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升高,在pH 7.4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NLs-DHA变化相对小于CLs-DHA;在4 ℃贮藏95 d过程中,与NLs-DHA相比,CLs-DHA的平均粒径、PDI和Zeta电位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可见NLs-DHA的稳定性优于CLs-DHA;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结果也表明,适度的DHPM处理可增强脂质体的稳定性,NLs-DH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微藻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二十碳五烯酸(EPA),在液体食品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是微藻油极易在食品加工、保藏和消化过程中发生氧化劣变;同时脂溶性的微藻油难以添加至液体食品中。因此,改善和提高微藻油的稳定性是其应用到食品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大豆分离蛋白(SPI)/壳聚糖(CS)复合凝聚物(Coacervate)制备了微藻油乳液。由于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物理稳定性,本文系统研究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 TGase)交联对微藻油乳液物理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 H为6.0,CS/SPI比例为0.1 g/g,m TGase浓度为25 U/g SPI的条件下,m TGase对SPI/CS凝聚物的交联效果最好。m TGase交联明显改善了微藻油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并显著提高了微藻油的乳化效率。通过此方法制备的微藻油乳液产品可应用于豆奶等液体蛋白饮料从而达到强化DHA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Rancimat法与Schaal烘箱法测定花生油和花生酱的氧化稳定性,并对2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Rancimat法替代传统的过氧化值测定法评价花生油和花生酱的氧化稳定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肖玫  欧志强 《食品科学》2005,26(8):522-526
论述了深海鱼油中两种脂肪酸EPA、DHA对人体的生理功效、对疾病抑制作用以及目前对深海鱼油中这两种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AG)和低甲氧基果胶(low methoxyl pectin,LMP)对油炸甘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使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分析了添加0.5%(w/w)、2%(w/w)AG和2%(w/w)LMP的油炸甘薯淀粉的油含量及其分布、热性质等。结果表明,添加AG或LMP可以显著降低油炸甘薯淀粉总油含量,油主要分布在淀粉颗粒表层,淀粉结晶类型由A+V型变为V型,糊化焓和相对结晶度明显降低。与添加LMP的油炸甘薯淀粉相比,添加AG后总油含量、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更低。添加AG质量分数为2%时,油炸甘薯淀粉糊化程度最高,淀粉颗粒表层呈连续、致密结构,总油含量和表层油含量均为最低。可为健康、低脂油炸淀粉类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