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目的:开发米糠新产品。方法:以ACE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米糠蛋白进行酶解工艺优化研究,并对最优酶解物活性肽进行超滤分离、活性评价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米糠蛋白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pH 7.2,底物质量浓度8.2 g/100 mL,酶解温度46 ℃,酶解时间3 h,酶添加量0.3 g/100 g米糠蛋白,在此条件下所得酶解物ACE抑制率为(73.15±0.64)%,而且酶解物含有丰富的疏水性氨基酸(23.09 g/100 g);活性分析表明,分子量<3 kDa活性肽组分在同质量浓度(1.0 mg/mL)下ACE抑制活性[(81.68±1.08)%]优于分子量>3 kDa活性肽组分[(58.65±2.21)%]和酶解物[(72.64±1.61)%]。结论:米糠蛋白酶解物具有显著的ACE抑制活性,活性肽组分的分子量对ACE抑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先后水解乳清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的工艺,将水解物以3 kDa超滤膜过滤,研究表明,胃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37℃、底物质量浓度6 g/100 mL、酶与底物比3 728 U/g,此时乳清蛋白ACE抑制率为86%;胰蛋白酶水解乳清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5℃、底物质量浓度6 g/100 mL、酶与底物比3 480 U/g,此时ACE抑制率为72%。利用超滤离心管获得分子量小于3 kDa的乳清蛋白ACE抑制率96%。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玉米胚芽粕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并以ACE抑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5%(w/v)、加酶量3%(w/w)、温度60℃、pH 8.5、水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水解物对ACE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可以达到86.38%(此时水解度为22.76%)。以截留分子量为6KDa的超滤膜分离该水解物,测定两组分的ACE抑制活性。酶解液经超滤后组分Ⅱ(M6 kDa)的IC50值达到1.38 mg/mL,优于未超滤的酶解液的IC50值(3.16 mg/mL)。  相似文献   

4.
条斑紫菜蛋白酶解物降血压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条斑紫菜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制备紫菜蛋白活性寡肽,以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水解条件下酶解液的降血压活性,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测定酶解物的分子量。优化后的木瓜蛋白酶酶解工艺条件为pH7.5,温度50℃,底物浓度30 mg/mL,酶添加量6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4 h的酶解产物抑制活性达30%以上,ACE抑制肽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4.48 mg/mL。将制备的酶解液进行层析分析,测得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紫菜蛋白酶解产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 000的活性肽。  相似文献   

5.
鱼鳞明胶ACE抑制肽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Alcalase 2.4L酶解鱼鳞明胶制备具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的降血压肽,通过超滤处理富集得到具有较高活性的ACE抑制肽,并对该组分进行分子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分析及抗消化性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明胶6 h所得水解物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其IC50为0.56 mg/mL,水解度为15.54%;超滤膜处理分离后,分子量小于5 kDa的多肽组分Ⅱ的ACE抑制活性最高,其回收率达90%以上;多肽中对ACE抑制活性贡献大的脯氨酸、羟脯氨酸、色氨酸等疏水性氨基酸的保存率高;体外消化实验显示,该抑制肽在胃肠道消化酶作用下能保持较好的ACE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为原料,利用复合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运用单因素法优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酶解制备工艺。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L)、加酶量0.8%(质量分数)、反应时间6?h、pH?7.0。将酶解产物用3?kDa膜超滤,其中小于3?kDa组分具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IC50为0.8?mg/mL,对ACE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刺参ACE抑制肽在高温、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抵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消化的能力。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刺参ACE抑制肽对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具有良好的降压功效。因此,利用复合蛋白酶酶解刺参体壁制备的ACE抑制肽在降血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现豌豆蛋白的高值化利用。方法: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采用双酶协同酶解法制备豌豆蛋白源ACE抑制肽,以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顺序为变量,以ACE抑制率、水解度、可溶蛋白含量为指标确定豌豆ACE抑制肽的最佳酶解工艺。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制得的ACE抑制肽进行超滤分级,探究分子量对ACE抑制活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测定ET-1、MDA含量、SOD和NO含量水平验证ACE抑制活性较高的豌豆肽对诱导损伤的EA.hy.926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双酶法制备豌豆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100 mg/mL, 3.0%的碱性蛋白酶在pH 9.5、50℃条件下酶解2.0 h后加入3.0%的复合蛋白酶,在pH 7.0、50℃条件下继续酶解2.0 h。此条件下的豌豆蛋白水解物ACE抑制率的IC50值为1.141 mg/mL;小于2.5 kDa的肽组分其ACE抑制活性最强,且能显著减少Ang-Ⅱ诱导损伤细胞的ET-1、MDA含量,增加SOD和NO含量水平。结论:豌豆ACE抑制肽对Ang-Ⅱ诱导损伤EA.hy.926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水牛乳蛋白为原料,选用6种蛋白酶在各自适宜的条件下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酶解产物对ACE的体外抑制活性,筛选出胃蛋白酶为制备水牛乳蛋白ACE抑制肽的最佳用酶.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酶解时间、初始酶用量、初始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和pH值对酶解工艺的影响,得到水牛乳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适宜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为3h,酶用量为10 000U/g,底物质量浓度为20 g/L,反应温度为37℃,pH值为2.0,此时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为17.4%,ACE抑制率可达90.0%.采用超滤技术对酶解产物活性组份进行分离富集,结果表明产物中高活性部分均可富集于10 ku和5 ku渗透液中,且高活性组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 ku以下,该组份对ACE的活性抑制率为84.7%.  相似文献   

9.
以草菇为原料提取蛋白质,蛋白酶酶解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草菇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通过超滤分离纯化获得不同分子量的肽段,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和还原力法测定超滤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优酶解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70 h,加酶量3.81%,底物质量浓度3.11 g/100 mL,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9.85%±2.52%。通过超滤分级制备所得分子量最小的肽段F1(<3 kDa)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和还原力分别为78.81%±1.56%、91.05%±1.65%、0.47±0.02。草菇抗氧化肽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以猪血为原料,依次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猪血抗氧化低聚肽,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和酶解工艺,最佳发酵参数为:底物浓度59.0 g/L、发酵时间56.5 h、接种量3.22∶100(体积比),此时多肽含量为2.31 mg/mL,·OH清除率为78.94%;最佳酶解参数为:酶解时间3.0 h、pH 9.5、酶解温度60℃、酶底比390 U/g,此条件下制备得到酶解液的多肽含量5.48 mg/mL,多肽含量较单一发酵提高2.39倍,·OH清除率为93.62%。采用超滤分离法,获得分子量分别为0~1 kDa、1 k Da~5 kDa和0~5 kDa的猪血抗氧化低聚肽,采用7种体外抗氧化指标(·OH清除率、·O~(2-)清除率,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力、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总抗氧化力)评价3种不同分子量段的猪血低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分子量段抗氧化肽活性大小为0~1 kDa0~5 kDa1 kDa~5 kDa,提示高抗氧化活性的猪血低聚肽的分子量集中在1 kDa以下。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辣木籽资源利用度,采用酶法制备辣木籽降糖肽。以蛋白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和响应面法优化最佳的酶解时间、液料比、酶解pH、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通过超滤粗分离酶解液制备分子量<3 kDa的降糖肽,并通过MTT法分析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酶法制备辣木籽降糖肽的最佳酶解时间为4.6 h、液料比40.5:1、pH为8.3、酶添加量5.5%、温度55 ℃,该条件下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23.62%±0.14%。超滤组分中分子量<3 kDa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IC50值为5.56 mg/mL,当其质量浓度为300 μg/mL时,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P<0.05)。研究可为辣木籽降糖肽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珍珠龙胆石斑鱼肉为原料,利用蛋白酶酶解制备生物活性肽。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工艺。并采用超滤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同时进行抗氧化活性探究。结果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肉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风味蛋白酶,酶添加量1050 U/g,在pH7.0、53℃、料水比1:3.5条件下酶解5.5 h,水解度为9.99%±0.39%。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均具有较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在0.63~0.88 mg/mL之间;EH-2(5~8 kDa)和EH-3(3~5 kDa)有较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6.94和16.38 mg/mL;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均具有还原能力,且酶解产物还原能力最佳。优化的珍珠龙胆石斑鱼肉肽的酶法制备工艺合理且可行,其酶解产物与超滤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作为功能食品的基料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超声辅助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较优工艺,通过三种超声设备对脱脂玉米胚芽预处理,碱性蛋白酶酶解,酶解液体外模拟胃肠消化,以消化液ACE抑制率和酶解过程中玉米胚芽水解度(DH)为指标对超声预处理和酶解的参数进行单因素逐级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超声工作模式为20~40 kHz聚能式逆流双频交替超声模式;超声工作参数为功率密度120 W/L,超声预处理时间15 min,初始温度30℃,物料浓度5%;酶解条件为加酶量3000 U/g,酶解时间30 min,pH9.0,酶解温度50℃。在此条件下,酶解液的IC50为4.166 mg/mL,比对照组降低了5.08%;胃肠消化液的IC50为3.986 mg/mL,比对照降低了4.44%。制备的酶解产物,经模拟胃肠消化后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优化获得的制备脱脂玉米胚芽ACE抑制肽的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蜂王浆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并分析所制备酶解肽的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分布、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蜂王浆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蜂王浆粗蛋白,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酶解蜂王浆蛋白制备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蛋白酶,并研究蜂王浆酶解肽的体外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蜂王浆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肽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酸性蛋白酶为酶制剂,酶添加量为6000 U/g,酶解温度为43℃,酶解pH为4.0,酶解时间为4 h,料液比为1:10。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蜂王浆蛋白肽的氨基酸总量为82.19%,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00 Da以下。蜂王浆蛋白肽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6.94 mg/mL,清除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18、0.45、11.02和18.38 mg/mL。试验结果表明,蜂王浆蛋白肽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可为蜂王浆高值化利用及活性肽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碱提酸沉法提取的勐库大叶茶蛋白为研究对象,以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勐库大叶茶蛋白降血脂肽的制备工艺,并对最优工艺条件下的酶解物进行降血脂活性评价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勐库大叶茶蛋白降血脂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胃蛋白酶酶解3 h、pH2.1、底物浓度2.7%、酶底比0.3%、温...  相似文献   

16.
以富硒辣木叶为原料提取富硒辣木叶蛋白,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富硒辣木叶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并对最优酶解物的ACE抑制活性、氨基酸组成和硒含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富硒辣木叶蛋白ACE抑制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时间3 h,pH7.5、酶底比0.23%、底物浓度5.97%、温度39.2℃.该条...  相似文献   

17.
以海蜇加工下脚料为原料提取胶原蛋白,酶解制备胶原蛋白肽并对酶解液进行抽滤分离,并对所得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肽进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抽滤分离到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肽:分子量>10 kDa(JCP1)、分子量3~10 kDa(JCP2)、分子量1~3 kDa(JCP3)和<1 kDa(JCP4)。生物活性研究表明,JCP1具有最强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双酚酶抑制效果,其IC50值分别为22.6和11.96 mg/mL,JCP1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类型为可逆混合竞争型抑制;JCP3具有最强的还原力、羟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4.9、2.21、0.61和15.8 mg/mL;JCP4具有最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为28.3 mg/mL。  相似文献   

18.
以金枪鱼皮为原料,超声预处理后酶解制得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研究ACE抑制肽的模拟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并对消化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液的ACE抑制活性均有所提高;超声预处理20、40 min后,酶解5 min酶解液的消化产物的ACE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采用葡聚糖凝胶G-15对E5U20和E5U40进行分离纯化,两组酶解液均可分离为3个组分,其中E5U20组组分2的IC50值最小为0.393 mg/mL。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E5U20组分2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组分,其中峰3的IC50值最小为0.102 mg/mL。通过质谱法对峰3进行鉴定,测得峰3序列为GPSGPPGP,来源于α1肽链第842~849的位置,符合高ACE抑制活性的多肽构效特点,目前尚无该氨基酸序列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以奇亚籽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溶剂浸提法、水酶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奇亚籽油,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提取奇亚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油脂氧化稳定性、酚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中,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油脂得率最高(85.5%),其次是溶剂浸提法(65.8%)和压榨法(40.9%),水酶法最低(33.2%)。超临界CO2萃取的奇亚籽油品质最佳,色泽为黄值70红值4.3灰值0.3,酸价为1.10 mg KOH/g、过氧化值为0.0137 g/100 g,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88.22%,其中亚油酸18.36%,亚麻酸69.86%;其氧化速度最慢在30 h后过氧化值达到0.25 g/100 g;总酚含量为106.45 mg/kg,黄酮含量为222.09 mg/kg。超临界CO2萃取的奇亚籽油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28.04 mg/mL)与ABTS+·清除能力(IC50 33.70 mg/mL)优于压榨法、溶剂浸提法和水酶法;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10.08 mg/mL)优于溶剂浸提法、水酶法,略低于压榨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食叶草的开发应用价值,测定了食叶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并通过检测食叶草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探究食叶草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食叶草中的总蛋白含量高达34.70 mg/100 mg (干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和65%,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超过68,表明食叶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比活力分别为11.35 mg GAE/g (干重)、3.56 mg RE/g (干重)和15.24±3.40 U/mg pro;苹果酸和草酸是食叶草中最主要的有机酸(~89.24%);食叶草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65 mg/mL和0.066 mg/mL,当还原力(吸光值)达到0.5时的提取物浓度(IC0.5)为0.528 mg/mL,且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效果较好,体现出良好的抗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