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板栗脱苞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出了一种根据板栗直径大小进行连续分级,采用挤搓原理,使板栗的外苞皮破裂、脱出板栗的脱苞机的设计。对板栗分级脱苞机进行了总体设计,同时对板栗分级脱苞机的分级机构、破苞机构和自震分离机构进行设计。经过试验研究证明该设计脱苞率高、破碎率低、实用性强,成本低,具有很高地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阳 《烹调知识》2016,(5):65-65
板栗是栗子的一种,它既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炒着吃,有很多种食用方法,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我们吃的栗子一般都是糖炒粟子,可以生吃的板栗壳很硬,生板栗怎样去壳呢?下面就和大家介绍几种生板栗去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外现有板栗去壳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板栗微波去壳的新技术,设计出了成套生产设备,开拓了板栗去壳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微波能使板栗脱壳去衣的新工艺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芙莲  梁萍  朱妞 《食品科技》2006,31(9):80-83
根据微波能的加热原理,对板栗去壳进行了一系列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了利用微波能使板栗脱壳去衣的最佳工艺参数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板栗加工过程易产生诸如板栗壳、板栗花、板栗总苞、板栗 次果及次品等副产物,大量资源常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未得到有效利用, 开发的产品较少,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有关板栗加工副产物的研究得 到关注,板栗中存在的多种天然活性成分相继被报道,其中具有抑菌作用 的成分占比较高。因此,该研究综述了板栗加工副产物含有的抑菌成分 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板栗加工副产物在抑菌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 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板栗及其加工副产物的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投产面积覆盖广,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诸如板栗壳总苞、板栗壳、板栗花、板栗次果等副产物,大量资源常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甚至环境污染。板栗加工业存在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经济实力不足等问题,板栗加工副产物开发问题得到关注。因此,本文从多酚、单宁、黄酮、多糖、原花青素及淀粉分别论述了板栗及其加工副产物的提取方法、结构特点和活性作用及其机制,对板栗加工副产物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为探索其新的开发途径提供方向,以期完善板栗加工产业链。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板栗苞、板栗壳及棉籽壳粗纤维、蛋白质、水分、灰分等营养指标的测定,结果得出:棉籽壳的粗纤维、铁的含量明显高出板栗苞和板栗壳,而板栗壳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出其他两者,板栗苞的总矿物质含量高,其中锌的含量最大。建议三者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周葵  李明娟  张雅媛  周晴 《食品与机械》2022,(11):190-197,211
目的:探索适宜的板栗熟制方式。方法:对比分析带壳板栗(烘烤、常压隔水、常压浸水、高压隔水、高压浸水)以及去壳板栗(常压隔水、常压浸水、高压隔水、高压浸水)9种热加工方式对板栗品质的影响。结果:9种热加工均使板栗中淀粉及多酚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与去壳方式相比,熟化带壳板栗能更有效保留多酚。带壳板栗经常压隔水蒸熟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125.187 μg/mg)、甜度值最大(121.53)、SRC分值最高(71.97)。带壳板栗经烘烤后,水分含量最低(36.69%)、硬度最大(8.9 N)、质地评分值最低(2.02分)。结论:板栗较适宜采用带壳方式进行常压隔水蒸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板栗苞为原料,研究板栗苞提取栲胶的最佳工艺。方法在粉碎粒度、丙酮溶液浓度、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栲胶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的均匀实验,通过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得出最优指标时各个因素组合参数,并采用铬皮粉法对最优条件下提取的栲胶进行分析。结果板栗苞中栲胶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粉碎粒度100目,50%丙酮溶液,料液比1:18,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栲胶提取率为31.28%,单宁含量为63.68%,p H值为3.81,总色值为22。结论以板栗苞为原料提取的栲胶达到了橡椀栲胶冷溶合格品的指标,说明板栗苞提取栲胶的工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板栗综合加工利用二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板栗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果品。据分析栗果肉平均含蛋白质5.7~10.7%,脂肪2~7.4%,淀粉51~6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由于板栗的呼吸强度高,其贮藏保鲜有一定困难。我们研制的新型糖衣栗子和栗子酪,是对板栗进行综合利用,配套开发的二种新产品,中试产品的试销显示了良好的市场。1.新型糖衣栗子1.1工艺流程板栗挑选→去壳、护色→预煮、漂洗→真空浸糖→被糖衣、干燥→被膜→包装1.2操作要点1.2.1原料挑选:选饱满新鲜、每枚果重在6g以上的良乡板栗,剔除干枯及虫蛀果,并按大、小分成二级。1.2.2去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了板栗的综合配套保鲜处理和板栗鲜果快速脱壳去衣及换气包装技术和几种新型板栗制品加工技术原理及详细的工艺过程,同时分析了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板栗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本文阐述了板栗的营养价值及功效,重点就深加工过程中的去壳及护色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机理分析与应用现状介绍,以期为板栗深加工企业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板栗褐变的无损检测,本实验以“毛板红”板栗为样品,在12000 ~4000 cm-1范围内采集带壳和去壳板栗4个褐变等级的近红外光谱,用Savitzky-Golay平滑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方法对光谱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光谱的特征信息,建立基于共轭梯度调整算法的BP神经网络(SBP)识别板栗褐变模型.结果表明,对去壳板栗,最佳主成分因子数为8时,网络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板栗褐变识别准确率最好,分别为100%和98.7%;对带壳板栗,最佳主成分因子数为10,网络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板栗褐变识别准确率最好,分别为65.3%和64.4%.最后比较了所建网络与传统的基于梯度下降算法的BP神经网络(GBP)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性能,验证集结果表明,构建的基于共轭梯度调整算法神经网络模型(SBP)效果好于GBP和RBF,对去壳板栗和带壳板栗褐变识别准确率分别为100%和66.7%.  相似文献   

14.
板栗炒腊肠 原料:腊猪肠300克云南板栗150克香辣酱50克干辣椒节10克花椒5克葱节、盐、料酒、味精、香油、花椒油、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把腊猪肠切成节,板栗剥去壳,分别入沸水锅里汆一水后,捞出来沥水,入五成热的油锅炸过后,倒出来沥油.  相似文献   

15.
板栗的营养与加工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介绍国内外板栗加工的发展情况、板栗的营养成分,和几种板栗食品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香甜板栗球     
百姓们喜欢吃糖炒板栗,小贩们也就跟着卖糖炒板栗。于是,很多人便以为板栗最好的吃法就是糖炒了。殊不知,经过厨师巧手精烹细作后的板栗还有另一种风味。朋友,试试下面的“香甜板栗球”吧! 原料:板栗(去壳 )250克豆沙馅100克鸡蛋3个白芝麻100克生菜、白糖、生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板栗入笼蒸至 软,取出后压成泥,纳盆,磕入1个鸡蛋,再加生粉、白糖和适量水拌匀;生菜洗净,铺在盘底;剩余鸡蛋磕入碗内,搅匀成蛋液。均待用。 2.将板栗泥置于案板上,搓成长条后下成剂子,按成小圆皮,逐一包入豆沙馅,制成…  相似文献   

17.
对虾是我国传统的出口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我国出口的对虾主要是去头带壳和去头去壳冻品两种,在加工这二种出口对虾产品过程中,约占对虾重三分之一强的对虾头未能被利用,而仅作为饲料或废  相似文献   

18.
板栗牛筋煲把板栗去壳并入锅煮熟了撕掉皮;牛筋改刀成大丁。把牛筋丁和板栗一同入锅烧成家常味菜肴,勾芡后起锅装入煲仔内,即成。辣卤牛尾把牛尾冲净血水并剁成节,入锅汆水后捞出,然后下到辣卤水锅里卤熟,捞出来晾凉后装盘成菜。  相似文献   

19.
在得克萨斯A & M大学的海产品工艺部的研究中,最近对作为冷冻鱼虾类海产品处理的一个补充加工过程的低温保护作了评价。在冷冻海产品、鱼片,加工蟹肉或肉类中加入聚磷酸盐起到了不少经济上和加工上的作用,其中作为低温保护剂以增加持水能力非常重要。在美国冻虾市场中,一般加工成去头带壳或去头去壳去肠线的虾肉、包装成5磅装一块冷冻出售。冻虾块的生产厂家和顾客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常常碰到包装和使用之间的重量损失。解冻的沥干重量损失可高至去头带壳虾的5%,去头去壳虾的10%,这取决于虾的大小和质量、冷冻技术及冷冻储存条件。  相似文献   

20.
无损伤栗果的微波爆壳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从贵  王武  张莉  何竞旻 《食品科学》2004,25(11):150-153
栗果的脱壳去衣是板栗深加工的头道工序,历来是板栗加工的技术难题,已成为发展板栗加工业的制约因素。研究将微波技术引入栗果脱壳过程,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栗果脱壳去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可实现对栗果的一次性脱壳去衣,一次性栗果爆壳率可达90%,栗果微波爆壳的合理工艺条件为:原料→ 称重分级 → 90℃预热干燥15 min →微波脉冲处理(平均功率495 W)→ 爆裂栗果 → 分离壳衣 → 栗仁(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